2023年以来,中国光伏进入了新一轮调整期,上下游企业集体进入震荡时期,谁能在其中稳住基本盘?
龙头企业通威展现出了足够的信心。一方面来源于通威自身一体化的优势,另一方源自通威在技术、产能及合作伙伴等方面的领先布局。
正如 通威股份 光伏首席技术官邢国强博士所言,“随着 太阳能 技术快速进步及成本快速降低,极大推动了发电成本的降低,而即将迎来光伏装机的TW(太瓦)时代,各个环节仍有很大需求,现在所谓的过剩说,都是暂时的。”
今年6月13日到15日期间,通威股份在上海2024 SNEC展上,全面展示了TNC系列组件新品,并与多家全球伙伴签约。同时还荣获多项权威认证,保持对技术创新、品质把控、客户价值的不断追求。
行业洗牌不可避免,这既给了业内同质化竞争一记重拳,又在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前行。通威在本届SNEC展会上的一系列动作和前瞻性观点,为行业提供了参考样本——如何加强硬实力,又如何在周期之后软着陆?
全产业链覆盖凸显一体化优势
本届SNEC展会上,通威展示了P型和N型等高纯晶硅和高效 单晶硅 片,依托自主研发的“永祥法”生产工艺,通威高纯晶硅产品纯度达到11个9,在业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通威在上游硅料环节的研发历史,可追溯到2006年,多年来,通威在在每公斤 工业硅 用量、蒸汽用量、电耗等方面都做到行业领先,2023年平均生产成本已降到42元/公斤以内。截止目前,通威的 多晶硅 全球市场份额已达到25%左右。
崛起于光伏“拥硅为王”时代的赢家通威,而今早已被重新定义。自2013年收购合肥赛维切入电池领域、2022年正式进军组件环节后,通威现已形成了高纯晶硅、高效单晶硅片、高效太阳能电池、高效组件生产及光伏电站运营等核心环节集于一体的优势产能结构。
“对技术的不懈追求,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邢国强表示。过去十多年里,通威在高纯晶硅生产成本、电池转化效率和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本次SNEC展会上,通威一口气展示了基于TOPCon、HJT(异质结)、BC技术的多款产品,包括TOPCon技术的TNC-G12R、TNC-G12、TNC-M10组件,HJT技术的THC-G12-THL、THC-G12-银包铜,以及BC技术的TBC-M10组件产品,其中不少产品均为首次亮相,再次印证了通威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
多元的产品布局背后是产能硬实力。今年4月,通威TNC-G12R/G12组件新品相继在南通基地、合肥基地、盐城基地成功下线,其210系列210R、210N组件,适用于工商业及地面电站的产品全面进入600W+时代,210N-66组件功率达到700W+。
截止今年5月,通威高纯晶硅年产能45万吨,伴随着云南通威20万吨项目逐步满产运行,产能提升至65万吨;电池片连续7年蝉联出货量全球第一;组件现有产能7 5G W,2023年全球出货量跃居前五。
邢国强认为,通威在涉足组件后,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的配合不断加强,因此得以在一体化过程中持续强化自身优势。
一体化布局极大增强了通威的产业协同性,对自身经营稳定性、成本控制和产能消化能力也有相当明显的作用。除前文提及的高纯晶硅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外,根据公司2023年度报告,通威TNC电池的非硅成本已降至0.16元/W以内,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进一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通威在各个生产环节,都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我们也有信心继续保持并穿越周期。”邢国强说。
多元化技术创新铸就硬实力
产能快速扩充的背后,是技术迭代的推动。近年来,各大厂商的产能及产品战略快速向N型转道,通威也不例外。
“这一年之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邢国强表示,N型取代P型速度比此前技术迭代速度要快得多,此前从铝背场电池转型PERC(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花了五六年时间,产能大约500-600GW,而N型TOPCon从投入量产到产能达到800GW,仅用了18个月,产能扩张速度史无前例。
邢国强预计,凭借在N型技术和产品上积极布局,通威今年N型TOPCon产能占比将超过总产能的70%。如此快的TOPCon布局,离不开通威在生产环节的前瞻和预判。巨鲸转身的难度和复杂性远超想象,任何一点战略缺位、技术储备不足、资金压力、市场风向转变等等,都会带来极大挑战,而通威早已做好准备。
P型向N型转变的挑战,通威早已构想过,因此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来辗转腾挪。
“这个行业永远是一个质量、成本, 综合 考量的平衡。”邢国强透露,到2024年底,通威的TNC电池产能预计将超过100GW,“我们在原来的PERC车间里,已经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可以很快地在不牺牲产能的情况下做TOPCon的升级,这也是通威在当前新形势下的一个巨大优势。”
尽管TOPCon成为N型市场上最主流的技术路线,仍有更新的HJT、BC技术在不断追赶。TOPCon到底是不是过渡技术?
对此,邢国强认为,要谨慎谈论过渡技术,因为从研发角度还看不到未来终极技术是什么,那么现在使用的都可能是过渡技术。但TOPCon有自己的生命力,能够在这个阶段为光伏做贡献。
实际上,通威也没有“把 鸡蛋 放在一个篮子里”,在研发层面也同时布局了异质结、BC、钙钛矿/硅叠层等多个前沿技术路线。
今年上半年,异质结产品进一步放量,通威的异质结组件则已连续八次刷新功率纪录和效率纪录,最高功率可达765.18W。
光伏电池严重依赖贵金属,通威从2021年开始,就对无银化的铜互连技术进行研发和中试。
“光伏用银必须要少,甚至是不用银,所以我们通威用铜来取代银。”邢国强透露,去年全球光伏电池用了5000吨银,光伏用银占据工业用银的1/3左右,而通威未来的异质结量产技术中,铜互连至少是技术路线之一。
在技术领先后快速实现量产,是通威“敢为人先”的体现。今年6月6日,通威全球创新研发技术中心的异质结铜互连首片下线,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内首条铜互连GW级生产线,从启动施工到正式投产,仅用了6个月,被称为“通威速度”。
据了解,通威全球创新研发技术中心共有6个研发车间,对未来可能的主流技术都有布局,包括TOPCon 1.0到4.0、各类BC技术,以及钙钛矿/硅叠层研发等。
2023年以来,通威已8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世界纪录,3次在TNC系列产品创下功率新高。
本届展会上还有不少钙钛矿产品展出,虽然钙钛矿目前仍不具备大尺寸大规模量产的条件,但各家都在紧锣密鼓地研发,期待抓住下一波光伏技术的大跃迁。
邢国强透露,通威也致力于钙钛矿技术的研发,钙钛矿兼具成本低、效率高两大优势,希望能在未来,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进行大尺寸量产。
全球终端市场软着陆
只拥有技术和产能还远远不够,通威另一只手要牢牢抓住合作伙伴和客户,以此建立长生命周期的全球体系,构筑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为技术硬实力提供终端销售软着陆。
本届SNEC展会上,通威展台前来咨询的国内外客户络绎不绝,全球化品牌影响力显著。同时,通威还与全球多家合作伙伴进行战略签约,包括ACWA POWER、ENBW(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能源公司)、东方国际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ACWAPOWER致力于投资开发和运营电力生产项目,业务覆盖中东、非洲、亚洲和欧洲等多个地区。根据战略合作协议,通威与ACWA POWER将重点围绕推进光伏项目落地、多维度缔造光伏应用场景、提供绿色能源转型技术突破源动力等方面深化合作。
ENBW是德国和欧洲最大的能源供应公司之一,主营业务涵盖电力、 天然气 和能源相关服务等领域。截至目前,其在地面光伏领域的年装机量已接近300MW,综合年装机量及销售量约为400MW。
本次战略签约意味着通威巩固和完善自身在全球市场的深度布局,为此后大型光伏项目落地建立更稳固的合作,依托一体化布局优势,各个环节快速协同,提升通威产品的多地区、多场景应用。
此外,通威还获DEKRA德凯、TüV莱茵、KIWA-PVEL、TüV NORD等权威机构认可,在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拿到专业认证证书,体现了通威在生产智能化、检测标准化、质量可追溯的全面严控体系。
全球范围内的权威认证与背书,为通威品牌提供了专业、坚实的保障。对自身技术不断突破、对产品的质量严控,才是赢得合作伙伴信任的基础。
如今光伏行业已实现共识,低端同质化将逐渐淘汰,行业将向高质量方向演进。
通威对行业也有其前瞻判断。邢国强在SNEC现场回顾称,光伏行业曾历经“四起四落”,呈现螺旋式发展,每个周期各有特色,但发展是永恒的课题,随着全球市场规模的扩大,足以消化新的产能。长期来看,周期一定会过去,整个行业一定会是更健康、更持久、可持续的发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