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流股份(603308):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进军可控核聚变

应流股份(603308):投资设立合资公司 进军可控核聚变
2024年01月30日 15:55 招商证券

1 月29 日,公司公告计划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聚变堆材料及部件、核探测仪器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我们认为公司本次对外投资将快速启动核聚变装置高热负荷部件制造技术及屏蔽材料技术成果转化,配合国家能源装备领域重大战略,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公司计划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聚变堆材料及部件、核探测仪器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24 年1 月29 日与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及自然人姚达毛、戚强、刘松林签署了《关于成立安徽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计划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从事聚变堆材料及部件、核探测仪器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 万元,其中应流股份拟以货币和实物出资3000 万元,比例为60%,为该合资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姚达毛、戚强、刘松林以6 项发明专利申请权评估作价入股,分别出资600、700、350、350 万元,占比分别为12%、14%、7%、7%。

6 项入股发明专利均为聚变堆相关技术。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姚达毛、戚强、刘松林技术入股的6 项专利分别为:①一种核聚变钨偏滤器钨铜串制造的固定装置及方法;②核聚变钨偏滤器平板式靶板制造的固定装置③基于磁约束可控核聚变的内真空室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④一种高屏蔽性能的含硼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⑤一种屏蔽性能可调的钨基屏蔽材料⑥一种聚乙烯基屏蔽材料设计方法。

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所属企业,磁约束聚变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三位自然人均为相关技术核心研究人员。根据Wind 全球企业库,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全资控股。研究院依托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单位建设,将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国家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重点部署清洁煤炭利用、磁约束聚变、可再生能源以及智能电力电网四个研究方向。研究院聚变研究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屡创世界纪录,先后实现101.2 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及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1 亿摄氏度。中科院合肥分院圆满完成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PF6 线圈生产制造任务,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壁垒。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姚达毛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博导。据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官网,戚强为该研究室副研究员。据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刘松林为该研究所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室研究员。

本次对外投资将为公司在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公司本次对外投资成立安徽聚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在于快速启动核聚变装置高热负荷部件制造技术及屏蔽材料技术成果转化,配合国家能源装备领域重大战略,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应流股份是“两机”、核电、高端装备领域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我们认为,未来三年,公司将会在航发领域受益于全球民航复苏,在燃气轮机领域受益于海外需求+国产重型燃气轮机的突破;在核电领域受益于核电批复重启+在建核电站数量的提升,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4/2025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21%/15%,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50%/25%,对应PE 为21.3/14.1/11.3 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航空发动机市场恢复不及预期、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核电批复与建设进展不及预期、可控核聚变商业化不及预期、专利获取不及预期。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126.89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22.66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01-24 海昇药业 870656 19.9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28.0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