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沙,海洋产业成为广州发展“蓝色引擎”

走近南沙,海洋产业成为广州发展“蓝色引擎”
2023年08月25日 18:31 易简财经

8月16日,高质量媒体调研行来到广州南沙,探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和南沙区渔业产业园。

广州正在全力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深海探测 国之重器

调研行的第一站,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涉海科研单位。

在这里,笔者看到了“海马”遥控潜水器、数字海底地震仪、水下滑翔机、水下自助式航行器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海利器”。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技处副处长杨振介绍,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面向深海万米钻探的超深水科考船建成后,还将形成“十龙探海”的装备格局,为实现海洋强区、海洋强市、海洋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海洋牧场 蓝色粮仓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打开粤海粮仓新蓝海的战略机遇。

第二站到达的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被称为“建在塘头的渔业研究院”,它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华南农业大学三方共建,是广州市首家渔业领域研究院。

研究院目前聚焦于南沙渔业重点品种,对南沙青蟹、小虎麻虾、黄鳍鲷开展全产业链研究。

正在做实验的研究员

研究院以南沙区特色养殖品种小虎麻虾为切入点,2022年带动养殖户100多人参与养殖,推广小虎麻虾养殖超300亩,年产量超30吨,合作繁育小虎麻虾苗种近1亿尾;

设计并推广使用小虎麻虾专用饲料配方,获得授权专利1件,荣获“广州市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单位”荣誉。

南沙渔业 湾区菜篮

第三站,调研行队伍来到了南沙区渔业产业园。

这里于2019年6月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3.9万亩,其中连片规模养殖面积达2.6万亩,辐射带动示范面积达5万亩以上。

在一系列养殖品种中,南沙青蟹是南沙区农业金字招牌。

南沙青蟹养殖区主要集中在珠江入海口内伶仃洋附近,地处广州市最南端,属于咸淡水交汇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造就南沙青蟹“壳薄、肉多,味鲜”的独特风味。

其中,千只青蟹只能产出3只黄油蟹,一只黄油蟹售价高达数百元至上千元,被誉为“蟹中茅台”。

目前南沙区共有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0家、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个。

农业品牌“新垦莲藕”“南沙青蟹”“黄阁小虎麻虾”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南沙青蟹”获评广州市“百强质量品牌”。

现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家、市级以上水产良种场11家,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结语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

2022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8万亿元,同比增长5.4%。“蓝色经济”已成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和动能。

接下来,广东将继续高质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陆域经济系统向海洋延伸,拓展海上发展空间,释放“蓝色潜力”,打造海上新广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洋 南沙 渔业 研究院 广州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4 斯菱股份 301550 --
  • 08-30 热威股份 603075 --
  • 08-29 福赛科技 301529 --
  • 08-28 中巨芯 688549 5.18
  • 08-28 威尔高 301251 28.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