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中信延续全国性银行营收下滑势头,多家地方银行营收仍稳定,分析师:区域优势使然

光大、中信延续全国性银行营收下滑势头,多家地方银行营收仍稳定,分析师:区域优势使然
2023年08月24日 20:28 市场资讯

  财联社8月24日讯(记者 彭科峰)作为规模性行业,全国性银行更能够平滑经济周期冲击的规律失效了吗?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8月24日,又有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全国性大行发布了上半年业绩快报。尽管净利润均出现增长,但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和此前公布业绩的建设银行平安银行一样出现了上半年营收下降。而反观已经发布半年报和业绩预报的多家区域性银行,其上半年营收仍然能够维持一定水平的正增长。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全国性大行,区域性银行在为地方政府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应是此类现象的背后原因。

  反差明显:全国性大行营收下滑而区域性银行营收上升

  8月24日晚间,陆续有多家银行发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其中,中信银行发布半年报称,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8.8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4%;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3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1%。不过,中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1.74亿元,而2022年这一数据为1083.94亿元,两项对此,可知中信银行营收有小幅下滑。

  中信银行的现象并非个例。同日发布的光大银行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65.20亿元,同比下降2.47%;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40.72亿元,同比增长3.32%。

  8月23日晚间公布的建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4002.55亿元,微降0.59%。平安银行的情况也是如此,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86.10亿元,同比下降3.7%。

  不过,在营收这一关键性指标上,相比建行、中信这样全国性的大行,目前已经公布半年报的区域性银行却有不同表现。

  8月24日,宁波银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宁波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1.44亿元,同比增长9.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9.47亿元,同比增长14.90%。

  8月23日,上海农商银行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海农商银行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8.86亿元,同比增长7.93%;归母净利润69.28亿元,同比增长18.47%。

  此外,此前已经发布业绩快报的兰州银行成都银行的数据也显示,这些区域性银行上半年的营收均实现了正增长。

  分析师解读:区域经济影响大 地方政府基建加速也是助力

  为什么全国性银行大多上半年营收下滑,而区域性银行却表现更好?对此,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国有大行如同大象,资产雄厚,更容易受到全国性经济增速的影响,营收逐步放缓也是正常现象,区域性银行的规模小,经营灵活,增速相对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到今年上半年的情况,该分析师认为,全国性大行网点多,受上半年大环境影响,一些区域自然营收下滑,叠加央行政策的影响,整体收入出现负增长也可以理解。而宁波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本身就处于区域经济发达的江浙沪地区,这些区域相对其他地区经济形势更好,收入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各地政府都在加速基建等方面的投入,这方面区域性银行承接相应的信贷资源也具有先天优势。“在下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加速,政府投资有望继续发力的背景下,下半年一些区域性银行的营收和利润可能还会继续增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琳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4 斯菱股份 301550 --
  • 08-30 热威股份 603075 --
  • 08-29 福赛科技 301529 --
  • 08-28 中巨芯 688549 5.18
  • 08-28 威尔高 301251 28.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