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领涨、神州泰岳强势,创业板的高光时刻来啦?

同花顺领涨、神州泰岳强势,创业板的高光时刻来啦?
2023年03月27日 15:39 华夏ETF

早盘市场集体低开,成长风格延续上周强势表现,创业板成长ETF(159967)率先翻红。个股方面,创业板成长3月调入的同花顺领涨、神州泰岳继续强势。

说起创业板的指数投资,很多投资者会想起创业板指。春节后连续调整的创业板,上周终于迎来反弹,创业板的高光时刻来啦?先看看资金怎么表现?

近一个多月,不同于主板的拉锯走势,创业板指在1月30日见顶后持续走弱,当前跌幅已达10.58%,抹去年内全部涨幅,而相伴而来的确是不少资金的一路“加仓”,并且近期流入速度明显加快。ifind数据显示,2月初以来,已有超过132亿元资金流入创业板相关ETF,且近期资金加速入场的趋势明显。(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当很多投资者仍在迷茫的时候,已经有一批人在着手抄底了。

1

前期资金越跌越买,为何通过ETF大举加仓创业板?

其一,股价的均值回归总是存在,“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也很少有东西会归零”,超跌往往是上涨最大的动力。

如果再往前看,创业板指自2021年7月高点至今下跌幅度超40%,时间跨度超1.5年,时间、空间均较充分,向下空间有限,安全边际较高。

而创业板整体高成长的属性未变,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定位未变,未来想象空间依旧丰富,经历漫长调整后创业板会逐步进入击球区。

其二,与资金持续流入形成呼应的是创业板充满韧劲的业绩表现。

创业板公司近期陆续披露业绩及业绩快报,整体质量较高,预期向好,业绩的释放将逐步夯实基本面,带来向上的动力,对资金提前布局给予信心。

截至3月13日,创业板已有96家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业绩披露整体质量较高。其中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公司67家,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67家公司中48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23家增速超过50%,凸显创业板较高的经营质量。(来源:ifind,证券时报)

其三,前期困扰市场的对于美联储加息超预期的担忧,伴随硅谷银行的“暴雷”和2月CPI数据增速的如期回落得到了缓解。在美债收益率回落的背景下,全球风险资产波动有望降低,创业板估值有望向上修复。

因而我们看到,在创业板一路下跌的过程中总有资金借道ETF持续“买买买”,近期更多投资者“蠢蠢欲动”,而如何选择更好的投资工具来抢反弹其实是一个待解问题。历史经验来看,基于Smart Beta策略的创成长指数(399296.SZ)是不少投资者公认的更好选择。

2

投资创业板,就选创业板成长

作为创业板的代表性指数,创业板指聚焦于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100家标的,具有较强的市场代表性,但其单纯的市值加权方法,使其更加偏重大公司,对板块的风格代表性不足,例如难以覆盖处于更快成长期、弹性更大的中小市值公司。

随着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扩容及市值的逐渐庞大,投资者亟需挖掘创业板更具风格的“更优资产”,找到一个更好的一键布局创业板资产的工具,创成长指数应运而生,通过Smart Beta策略让创业板投资变得“优而美”。

而所谓的Smart Beta,简单来说就是在被动指数投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的优化,加上点筛选指标(因子),添上点主动投资的逻辑,以获得相应的超额收益。

创成长 (399296.SZ)全称是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是一个标杆性的Smart Beta策略指数,指数在筛选成分股的时候同时纳入了“成长”和“动量”两个因子,力争在创业板的股票池里选取成长性更好、上涨趋势更好的股票,因而有“锋利之剑”之称。

“成长”和“动量”因子的具体阐述如下所示:

(指标及示意仅供参考)

在“成长”和“动量”双因子的驱动下,聪明的创成长指数真的能够捕捉创业板中高成长、高弹性股票的投资机会,成为抢反弹利器吗?让数据给出答案。

3

数据检验,Smart Beta策略真的有效吗?

其一,从过去十多年间的数据来看,创成长(399296)与创业板指相比,超额收益明显。

2013-2022年底,创成长指数累计涨幅477.7%,大幅跑赢创业板指数228.7%的累计涨幅,年化收益达到了19.2%,平均每年比创业板指数多赚6.53%。

数据来源:ifind,统计区间2012.12.31至2023.2.10,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基金产品表现数据来源:ifind,统计区间2012.12.31至2023.2.10,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基金产品表现

其二,从各年度胜率来看,10年间创成长的年度涨幅7次战胜了创业板,表现出更高的弹性和成长性。

数据来源:ifind 区间涨幅周期2013-1-1至2022-12-31数据来源:ifind 区间涨幅周期2013-1-1至2022-12-31

其三,看阶段表现。自基日以来,创成长指数年化收益达19.57%,而创业板指和创50指数年化收益分别为13.47%和14.22%,平均每年比创业板指数多赚6.1%,比创50指数多赚5.35%。

(数据来源:ifind )(数据来源:ifind )

数据告诉我们,创成长往往在市场上涨环境下的超额收益更高,具有显著的高弹性、强贝塔特征。

因而我们和不少投资者的观点一致,创成长指数不仅适合长期持有,也适合在市场反弹中博取短线收益,对于抢反弹而言,是一把更为锋利的剑。

没有永恒的牛股,只有永恒的因子。创成长指数每季度对持仓股票进行一次优化,相较于创业板指、创业板50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成分股,优胜劣汰节奏更快,可以及时纳入满足条件的优质成长股。

4

关于创业板的投资价值

话说回来,在漫长的金融发展史中,创业板市场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制度安排,不过区区50年。

2009年10月,筹备近十年的中国创业板正式开板,初始便被国人赋予了 “中国版纳斯达克”的希冀。彼时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为了引导民间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板应运而生。

经过近十四年的发展,当前创业板已然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集中地。截至2023年2月9日,已有超1200家公司在创业板实现上市,其分布以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等对科技研发制造要求的领域为主,科技创新基因充足,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十几年间,创业板的行情演绎经历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如火如荼,经历过景气成长赛道带动下的波澜壮阔,但亦感受过“高处不胜寒”后的均值回归,感受过风格被冷落时的持续错杀。

历经多轮牛熊,有过“犀利”,也有过“落魄”,但自始至终不变的是“高成长、高波动”的属性,不变的是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定位。

在更高的风险和风险溢价下,创业板从风险偏好上细分了投资者群体,提供了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选项。

黄河九曲,终向大海,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过程中,创业板作为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动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的核心引擎之一。对应到资本市场的价格表现上,短期纵有风雨波折,长期向上趋势值得相信。

抢创业板反弹,就选创业板成长ETF(SZ159967)!

当前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宁德时代(300750)、汇川技术(300124)、迈瑞医疗(300760)、温氏股份(300498)、阳光电源(300274)、晶盛机电(300316)、亿纬锂能(300014、)捷佳伟创(833708)等行业龙头。今年以来创业板类指数连续回调,上周资金面有所回暖,北向资金、主力资金同步加仓创业板成长ETF(159967)持仓股票,成长股风格有所表现。抢创业板反弹,就选创业板成长ETF(SZ159967)!

(数据截至2023-3-15,个股不构成推荐,行业为申万二级)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为指数基金,可能出现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分券停牌或违约等风险。此外,ETF产品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等。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定期定额投资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8 海森药业 001367 44.48
  • 03-28 中信金属 601061 6.58
  • 03-28 常青科技 603125 25.98
  • 03-27 中重科技 603135 17.8
  • 03-27 登康口腔 001328 20.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