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保运保供保链各项工作!一周以来上海七成重点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抓好保运保供保链各项工作!一周以来上海七成重点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2022年04月22日 11:21 市场资讯

  4月22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61场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市国资委主任白廷辉,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抓好保运保供保链各项工作!

  一周以来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复工复产

  近日来,全市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社会各界对复工复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复工复产是在当前疫情条件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城市运行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期申城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下,分批有序推动一批重点工业企业平稳运行、复工复产。主要有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强化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系统设计。本次复工复产工作,是在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胶着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因此,第一个标准就是,企业必须满足高标准的防疫要求。为此,上海推出具体指引,从场所、人员、物流管理、防疫物资储备、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了21条指导性意见,相关内容已在网上公开。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行业特性制定“一企一方案”,强化“人、场、物”全方位的防控措施,保障生产经营安全。举例来说,现阶段复工的企业,至少都具备封闭运营的管理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还会建立企业内的集中隔离观察点,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其目的就是为了在连续生产期间,严防疫情输入、传播及外溢。

  第二个标准是要遵循“循序渐进、链式推动”的基本原则推进。现代制造业,产业链分工细、链条长,但同时带动能力也强。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大批企业加速复苏。因此,除城市运行、防疫物资和功能保障类重点企业外,申城全力支持对长三角、全国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大的大型产业链企业群率先复工复产。前期,上海聚焦上汽、特斯拉、中芯、华虹这些龙头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企业,以点带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乃至物流链的协同复工,延伸带动长三角及更大区域相关联企业的恢复生产。

  其次,申城将通过产业链复工复产打通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转通道。生产物资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必要前提,上海推广使用国家统一制式通行证,并在兄弟省市支持下,推动建设了长三角一系列重要物资中转站,通过换司机、甩挂等方式实现无接触式的货物运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物资紧张问题。“近期,这方面的协调工作还在持续推进。”

  第三是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的服务保障。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方式,上线了复工复产返岗人员电子通行证,为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企业员工走出社区、返岗生产提供支撑。此外,申城和相关国家部委共同组建了工作专班,滚动收集企业遇到的“问题清单”,建立销项机制,逐项解决问题,打通断点堵点。

  张为表示,从近期工作成效来看,一周以来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复工复产,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不断提高。上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连续实现整车下线,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也陆续复工,汽车企业在产率、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集成电路、化工骨干企业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们相信,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更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势在必行。我们相信,首批重点企业所探索的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相结合的路径,将为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企业统筹生产经营和高标准防疫,积累经验、提供借鉴。”张为指出,随着更多“无疫小区”、“无疫工厂”的创建,推出点对点、半闭环管理方式的时机也会加速成熟;城市普遍核酸采样检测网络的建立,在为城市提供应对新冠疫情强有力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会为更广泛、更接近常态模式的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强大支撑。

  下一步,上海市将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下,着力抓好保运保供保链各项工作,支持更多符合防疫要求的企业有序实现复工复产。市区两级职能部门也将加大交通物流、人员返岗、核酸检测服务、物资供应等方面保障,帮助企业加快破解堵点难点问题,更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汽车、集成电路产业正逐步恢复生产

  工业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请问目前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进展如何?下一步还将在哪些重点领域推进复工复产?

  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本次疫情以来,申城一些战略功能、城市运行保障、防疫物资、连续生产、基础配套类工业企业,如能源通信企业,民生用品、口罩防护服和第三方检测企业等,克服困难、持续运行,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其中,既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微企业,既有央企、国企,也有民企、外企,都对服务城市运行和关键产业运转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但同时,本轮疫情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造成很大影响,3月份产值同比下降7.5%,造成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仅4.8%,增速放缓。

  从重点产业领域看,如:汽车、集成电路产业,上海是全国重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重镇,是全国集成电路全产业链重要基地,也是全国70%集成电路化学品原材料进口口岸。这段时间,兄弟省市一批汽车、电子等企业亟需我市解决产业链配套的问题;同时,上海也亟需各兄弟省市的支持,同步推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打通物流通道,共同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吴金城指出,目前,随着我市正在稳步推进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大家都很关心的汽车领域正在逐步恢复生产,上汽集团三家整车厂、特斯拉均已开始闭环管理生产,4月19日上汽乘用车、特斯拉第一批整车下线。此外,重要上下游零部件企业正相继开工,相关物流企业也陆续复工运作,将有力保障汽车产业链运转顺畅。而在集成电路领域,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以及芯片设计、装备制造类企业,也将提升复工复产水平。防疫物资生产领域,凯宝药业、3M公司、美迪科等企业等正在全力保障产线有序运转。化工领域,上海石化、科思创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一直坚持闭环运营,为全国的制造业企业提供基础生产原料。

  下一步,上海将始终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的原则,按照《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的要求,不断扩大复工复产企业范围,滚动推进,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有序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如汽车行业,以整车带动关键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并逐步推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船舶海工、先进材料、消费品等重点领域的复工复产,推动产业链原材料供应、核心部件配套、运输物流企业等恢复生产运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同时,我们将加强对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依托上海市企业服务云,通过专项政策扶持、贷款融资服务、人员返岗、物流畅通、核酸检测等服务,帮助企业共同渡过难关、坚定信心、恢复发展。

  推出上海港集卡电子通行证、推广无接触式大宗运输方式……

  上海采取这些措施打通物流堵点

  物流是供应体系的大动脉,疫情之下物流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上海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打通物流堵点?

  上海是重要的国际口岸,也是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中心节点。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本轮疫情发生以来,申城货物通关和运输的效率有所降低,有些地方出现了物流不畅的现象。近期,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苏浙皖等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相关部门采取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障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正常运行,保障公路、铁路、水路物流运输畅通。“必须坦率地指出,物流不畅的程度与疫情发展高度相关。因此,我们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下,采取各种措施重建货流互信、提升物流效率。”

  首先是公路方面。4月18日上海正式启用全国统一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严格落实省界道口“通行证+48小时核酸阴性”“即采即走即追”制度;大力推广中转站转运模式,以及更换司机、甩挂等无接触物流模式,提升货运效率。同时推出上海港集卡电子通行证,集成车辆、货物、驾驶员核酸及抗原信息,后者失效通行证即失效,既提升查验效率,也提升通行证本身的信用。

  其次是大力推广无接触式大宗运输方式。港口方面,强化集装箱“陆改水”,推出涵盖洋山、外高桥各码头至长江及长三角区域港口的水运服务。从实施效果来看,3月份,上海港共完成水水中转212万标准箱,占比51.7%,环比增长17.1%。铁路方面,上海持续推进海铁联运。4月以来,海铁联运日均到发1670标准箱,较一季度平均增长25.8%。同时,在上海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已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重点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运输。3月中旬后,已共计完成9万余吨。

  张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仍然持续稳定发挥。4月份,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日均仍超过10万TEU。国际机场入境航班执行率78.7%;浦东机场共保障货运航班2309架次,日均约100架次;进出港货量8万余吨,日均3500吨左右。

  后续,申城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公路核酸检测服务点布局,加快落实货车司机“即采、即走、即追”等管理要求。同时,持续关注货运物流方面的问题,及时回应诉求,全力协调解决,切实保障港口机场核心功能运转正常、货运“主动脉”“微循环”畅通。

  提供隔离用房4.96万套

  累计投放各类抗疫支持贷款644.95亿元

  本轮疫情以来,国资国企支持抗疫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本轮疫情以来,在城市慢下来、静下来的过程中,包括央企、上海地方国资国企迅速行动,主要开展三方面工作:

  一是保障城市平稳运行。城市运行和产业链稳定方面,电力、通信、城投、申能、上汽、华谊等集团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排水、垃圾处理、燃气、供电、通讯及重点产业供应链运行安全有序。保障主副食品兜底供应方面,光明食品集团、百联集团、市供销社等累计供应米面油3.1万吨、蔬菜26万吨、肉禽蛋21.69万吨、牛奶2.94万吨。商超、药店经营方面,光明食品集团、百联集团、绿地集团、上药和第一医药等企业,推动卖场超市、便利店等恢复营业共计1078家,恢复药房零售门店144家。防疫物资供给方面,上药、东方国际、市供销社、华谊集团等统筹调配货源、加班加点生产,累计供应口罩1500余万只、各类防护服和隔离衣455万套、核酸抗原检测试剂2.34亿人份、消毒液原液156吨。

  二是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有:提供酒店、公租房、培训中心等各类隔离用房4.96万套(间)。同时,承担方舱医院建设运营任务,中铁、中建、中交、五矿等各大央企,久事集团、上海建工隧道股份华建集团、上实集团、临港集团、东浩兰生等企业建设各类方舱医院、隔离用房项目25项。此外,锦江国际集团、百联集团等为援沪医疗队提供后勤补给保障。在疫情防控中,上海国资系统党员干部也积极投身一线,截至目前,累计有36.69万人次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

  三是服务企业纾困解难。一方面,上海落实国企减租政策。扩大减免对象、延长减免期限,初步预计,市、区两级国企将减免租金超100亿元。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服务支持。市属金融国企通过加大贷款投放、提供优惠费率、适当延长信贷期限、发行专项债券等措施,为市场主体提供支撑。已累计投放各类抗疫支持贷款644.95亿元,展期、调整本息还款24.5亿元,发行防疫债券37亿元,减费让利1亿元,提供各类抗疫保险超过50亿元。此外,还加大科技抗疫支持力度。比如,上海仪电升级核酸查询功能,上海信投设计的“数字哨兵”,联和投资公司研制的冷链监控系统等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按照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一免除6个月租金测算,

  免租总金额预计超过100亿元

  上海之前出台了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21条,其中包括国企免租金的举措,目前政策落地情况如何?

  疫情以来,各类市场主体都遭遇了生产经营上的挑战,国有企业也不能例外。市国资委主任白廷辉表示,越是困难时刻,越需要国有企业挺身而出,为社会排忧解难。申城已要求全市各国有企业集团努力克服自身经营困难,扛起责任担当,全力落实好房租减免工作。目前,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组织实施。各国有企业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分工,抓紧抓实房租减免工作。目前,已在“上海发布”、“一网通办”、市国资委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公布了免租政策和市、区国资委、相关国有企业联系方式。各企业集团也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本企业免租公告,明确了受理部门、联系方式和办理流程,方便承租人办理免租手续。

  二是加强解读指导。自免租政策公布以来,市区各渠道收到群众反映的很多问题和诉求,各相关单位及时予以了解答。针对承租人普遍反映的免租期限认定问题,相关部门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实际,在此进一步明确:承租本市国有企业房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无需提供受疫情影响的证明材料,全部可以免除2022年6个月租金,其中租期不满一年的按比例免租;针对广大承租人普遍关心的转租、外省市房屋适用口径等问题,上海将制定操作指引,并在市国资委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布;同时针对经营特别困难的民非组织能否参照享受免租政策的诉求,鼓励本市国有企业尽力给予帮助。

  三是深入排摸调查。经排摸,本次国有企业房租减免共涉及超过8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全市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统一免除6个月租金测算,免租总金额预计超过100亿元。我们已要求各国有企业按照“应免尽免,能免尽免”的原则,严格执行免租政策,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能享受到政策。“下一步,市国资委将持续加大督导力度,落实好免租政策,支持广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8 江苏华辰 603097 --
  • 04-26 铭科精技 001319 --
  • 04-25 科创新材 833580 4.6
  • 04-20 永泰运 001228 30.46
  • 04-20 德龙激光 688170 30.1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