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眉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市”战略,围绕“制造强市突破年”主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加快构建“1+3”现代工业体系,聚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3月16日,全市制造业发展大会拉开帷幕。
上午,市委书记胡元坤率领与会人员赴各区县和园区,密集考察全市重点制造业企业(项目)。
通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眉山高新区绿色产业园.....9个各具特色的企业(项目)现场机声轰鸣、铁臂挥舞、厂房拔节,园内园外,项目建设,鏖战正酣。围绕聚焦“1+3”产业发展,大家看思路、看质量、看规模、看速度,对全市重点制造业企业(项目)进行一次“大检阅”。
这9个企业/项目作为参观点
快来了解一下
01
通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
通威集团是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连续多年荣列中国企业500强,旗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最高市值接近80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晶硅电池生产企业。
2019年1月25日,眉山市政府、甘孜州政府与通威集团举行签约仪式;2019年3月27日,项目启动建设;2020年4月21日,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同步开工;2021年2月28日,二期项目投产。项目从双方开始接治到敲定投资仅36天、正式签约仅50天、正式开工仅110天,创造了项目投资新的“通威速度”“眉山速度”。
该项目是目前全球单体车间建筑面积最大、产能规模最大的电池车间。项目将全力打造全省“5+1”特色产业的桥头堡和排头兵,打造全球智能化程度最高、量产转换效率最高、节能环保的绿色工厂,助推四川省“成眉乐光伏产业经济带”发展格局成型,眉山将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高端制造的新高地,将在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史上镌刻下清晰的“眉山坐标”。
02
眉山高新区绿色产业园
产业园占地95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已于2020年底建成投产。二期主要建设20余个项目,产品和材料下游覆盖汽车、电子、健康、家电、食品和能源行业,将全力打造全球布局的绿色能源高技术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全球领先的可降解塑料制造基地、全球一流的营养化学品制造基地、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三元正极材料制造基地、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专用化学品生产基地。三期计划占地5000亩,正在规划中的项目为国内首创、全球领先的自主科研、前瞻性新材料项目。
2022年,产业园乙炔产业链项目将竣工投产,计划开工磷酸铁、磷酸铁锂、NMP、三元正极材料、六氟磷酸锂、聚乳酸、PVDF共7个项目,这批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8亿元。同时,将大力推动与省属国企及相关市州在磷、铁、锂方面的产业链合作。
03
四川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公司位于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由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上海杉杉锂电作为国内第一家实现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等荣誉,在行业内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2021年杉杉负极材料总出货量超10万吨,国内人造石墨出货量第一,全球市占率达12%。杉杉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石墨负极产品和硅负极产品,石墨负极产品用于数码类、动力类及储能类。杉杉公司数码类的高容量快充负极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动力类及储能类的高端人造石墨负极产品同行技术领先,硅负极产品是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两家企业之一。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欣旺达等国内外锂电龙头企业。
公司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658亩,主要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120亿元,实现税收6亿元,创造就业岗位2500个以上。眉山基地2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将满足200GWh动力电池所需,可就近供给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在成渝地区的新建基地,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发展壮大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有力支撑。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同行业单位投资强度和单体产能规模最大的锂电负极基地。目前,石墨化1号、2号、3号车间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钢结构立柱安装等,一期5万吨石墨化生产线预计2022年8月正式投产。
04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机械传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制造商,拥有从铸锻造、机械加工、热表涂装、总装到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全链条制造体系,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50多个行业。
德恩精工是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绿色工厂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四川省级的机械工业50强、机械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公司管理集两化融合GB/T 23001、质量管理ISO9001和IATF16949、职业健康安全OHSAS18001、环境保护ISO14001等标准体系为一体,坚持科技创新推动融合“物联OT+信息化IT+大数据应用DT”为一体的数智化转型发展路径,成为全球领先的制造服务商。
05
锦源晟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四川锦源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建设成为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本项目符合四川省锂电产业发展方向,属于绿色低碳产业,能促进周边地区新能源汽车、移动电子设备、储能电池等产业的发展,大幅降低社会车辆的“三废”排放,为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实质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项目位于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计划总投资106亿元,项目分两期,一期建设年产3万吨镍钴锰基础材料生产线、2万吨四氧化三钴生产线和8万吨三元前驱体生产线,二期建设年产1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一期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70亿元、净利润约10亿元、税金约5亿元,解决就业约1100人。
06
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
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化学仿制药、OMEGA-3鱼油不饱和脂肪酸系列产品、多肽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期项目已形成年产化药近20吨、口服固体制剂2亿片(粒)、软胶囊5亿粒和高纯度深海鱼油3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2021年上半年,公司启动二期生产基地建设,总投资近3亿元。该项目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达产后实现年产值20亿元,上缴税收超2亿元。
公司搭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通过自主创新、对外合作、资源引进等方式,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荣获四川省瞪羚企业、四川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中国化学制药行业工业企业综合实力百强等称号。
07
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四川顺应动力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简称顺应材料)于2010年在四川省眉山市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428.57万元。是一家以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前驱体为主业,着力于多金属功能材料、前驱体上游原料等各类能源金属的湿法冶炼、废旧电池回收与循环利用,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顺应材料经过近十年的技术积累,累计研发投入1亿元,建设了一支拥有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团队,已成功研发出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高镍三元前驱体制备工艺、废三元锂电池分离提纯技术等核心产业技术,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形成了高纯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高端锂离子电池材料、金属功能型材料三个产业板块。
公司遵循“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实施全球“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与北京科技大学进行战略合作,拟在菲律宾建设年处理5000万吨干基褐铁型红土镍矿项目,在眉山投资80亿元以上,占地1053亩,分二期建设年产1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300吨高纯氧化钪粉末、6万吨三元动力电池回收和高科技研发试验基地等项目。
08
研一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
研一集团的核心业务为锂电池功能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公司主要客户为宁德时代、LG、三星、深圳新宙邦、广州天赐、张家港国泰华荣等知名企业。
公司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占地100亩,主要建设年产15万吨电解液生产线,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和部分设备安装,计划2022年6月部分试生产。
此外,公司还在彭山经开区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9000吨电解液添加剂项目,目前已部分试生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6000吨锂金属材料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手续,计划2022年9月开工,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5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
09
四川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四川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由中国大型电镀工业园发展商及营运商金茂源环保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00亿元,规划面积1123亩,主要建设100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设施,含20000t/d的废水处理厂、废气处理系统、电镀污泥处置系统以及配套供水、供电、供气系统、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
项目建成后,引进成都、重庆等地各类表处企业和配套企业120家,实现年表处能力7000万平方米,年产值100亿元,年税收6.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可有效解决成渝地区电镀企业“小、散、乱”环境突出问题和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制造业末端电镀产业配套能力不足问题,是成德眉资同城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支撑项目,也是成都都市圈唯一布局的绿色表面处理园区。
近年来,眉山完整、准确、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强市之基,大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积极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全面融入全省“5+1”现代工业体系,顺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和省委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充分论证产业发展基础,发挥眉山比较优势,将产业整合升级为以“1+3”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即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协同发展其他产业,打造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全国专精特新装备制造基地、西南生物医药重要研发生产基地、成渝地区电子信息重点配套基地。
目前,“1+3”产业已初具雏形,规上工业企业达328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46.3%。2021年,“1+3”产业规模达到120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57.6%;产值增速达到32.5%,高于制造业增速10.5个百分点。
今天下午,全市制造业发展大会进行第二阶段的会议,市委书记胡元坤将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将通报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并发布《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和2021年度贡献突出企业的通报》。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