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期货-商品专题-能源化工:大商所化工产业调研报告

申万期货-商品专题-能源化工:大商所化工产业调研报告
2021年07月06日 17:13 同花顺

原标题:申万期货-商品专题-能源化工:大商所化工产业调研报告 来源:同花顺

摘要:

近年来,大连商品交易所不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宗旨,在市场运行、品种创新、功能发挥、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了深刻变革。2020年,大商所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提出打造“一圈两中心” 战略布局。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国际步伐,加快建成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

在此背景下,2021年6月21日-29日期间,大商所能源化工产业调研课题组在魏振祥团长的带领下,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和申银万国智富投资有限公司等课题组成员,一起参与了华东地区能源化工产业链的调研,前后共走访华东地区二十家具有代表性的化工企业。

本次课题调研集中华东地区,共计走访了常州、江阴、常熟、太仓、上海等二十家化工产业链企业,参观企业工厂生产情况,并与每家企业领导和员工进行深入访谈和交流,对华东地区化工产业近期情况有了更多了解,完成了大商所此次的相关课题项目。

一、调研背景

2020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提出打造“一圈两中心” 战略布局。坚持服务面向实体经济、创新紧跟国际步伐,加快建成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一圈两中心”战略布局的建设有重大意义:

一是促进了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通过“一圈两中心”建设,破解场内市场升贴水设置、交割布局等方面的制约,形成场内外协同互促的循环发展关系;缓解了标准化期货合约难以满足个性化现货需求的矛盾,助力期现结合。

二是缓解实体经济面临的难题。通过“一圈两中心”建设,缓解实体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现货流通、金融配套、信用建设、技术变革等难题;优化产业链条,整合行业资源,降低产业运行成本,提升产业运行质量和效率;增加期货市场与实体企业的粘性,更好发挥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

三是积累大宗商品行业数字资产。响应十四五规划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要求,提升数字经济与大宗商品行业的融合程度,助力大宗商品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叠加大宗商品生态圈数据资源,积累大宗商品行业数字资产,创造新的业务类型,提供新的交易和融资机会。

化工产业生态圈方面,大商所进行了重点布局。未来将在现有生态圈上继续招募会员,同时开展调研、培训、会议等市场活动,丰富形式、提升频率,增强与场外会员的交流与互动;另外与有意向的场外会员开展融资、拓展平台服务、场内外协同等业务试点,共同探索发展新模式。交易方面,一方面大商所将优化现有业务,上线更多化工品种场外交易,另一方面将上线场外期权业务,与商品互换业务整合。价格信息方面,大商所将与场外会员研究现货报价机制,实现PE、PP、PVC等代表性品种多维度价格信息集中展示;同时与第三方平台、专业信息机构、仓库等开展化工品价格信息合作。场内外协同方面,大商所将推动期现货持仓转换、场外清算账户整合、监察系统场内外数据互通、场内场外电子出入金系统整合等工作落地;不断探索新的场内外协同模式。

二、调研路线

2021年6月21日-29日期间,大商所能源化工产业调研课题组,在魏振祥团长的服务产业联盟带领下,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和申银万国智富投资有限公司一起参与了华东地区能化产业链调研。

本次企业调研区域主要是华东的江苏、上海等地。此次调研共计走访和调研了常州、江阴、常熟、太仓、上海等二十家化工产业链企业,参观企业工厂生产情况,并与每家企业领导和员工进行深入访谈和交流,对华东地区化工产业近期情况有了更多了解,完成了大商所此次的相关课题项目。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化工企业,包括PP、PE、PVC、乙二醇等产业链。由于所调研的地区及企业在全国该领域具有主导地位,特别是所调研的该领域企业在国内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更具有代表性,虽然此次是对江浙闵沪地区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但由于企业代表性较强,因此具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

三、调研主要内容

1、第一天:常州企业调研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1日;代表企业:江苏某石油化工企业。

公司常年经营各种石化产品,以齐鲁石化公司产品为主,是齐鲁石化公司与长江三角洲终端客户的连接纽带,同时与国外石化企业保持着广泛密切的合作。年销售额超2亿美元、拥有进出口自营权、并具备完整的销售、仓储、配送、运输产业链的现代化商贸企业。

企业领导对期货认知度较高,对期货的应用也较为娴熟,期货参与模式较为成熟。每年现货贸易规模在30个亿左右,基本都参与期货,主要参与品种包括PP,PE,PTA,苯乙烯等。通过点价的模式进行现货贸易,并通过期货市场接货。据介绍,常州市场企业PP,PE,PTA三个品种的点价大概占到品种贸易量的70%以上,企业普遍对点价的应用较为成熟。

企业希望期现货进一步互动起来。期现货结合更加深入,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希望交易所能够考虑乙烯法PVC上交割品种的可能性,乙烯法PVC原料来自原油,产成品较为高附加值,产能占比15-20%,普遍升水200-300元。企业对于期货公司提供的服务,会关注期货公司研报,交割管理服务,以及交易所会议。期权及场外期权的参与较少,仍处于学习了解之中,风险管理子公司的合作目前尚未展开。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1日;代表企业:江苏某塑化贸易企业。

企业是常州市规模较大的塑化贸易企业,近年来经营业务工作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实物销量达350万吨。公司设立行政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物流管理部、风险管理部、进出口管理部、液化事业一部、液化事业二部、液化事业三部、聚乙烯事业部、橡塑事业部、聚丙烯事业部、工程塑料事业部。主营的PE、PP、PVC、ABS、芳烃、甲醇、乙二醇、SM等品种,在沪宁沿线乃至华东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很早介入期货行业,大商所6个化工品种都在参与,PVC、PP、PE、三个液体等,总贸易量350万吨,200多个亿。企业早期现货为主,2012年之后开始参与期货,目前期货占比越来越高。企业宗旨:期货服务现货,规避风险。公司贸易体量越来越大,目前所有业务融入期货,期货公司合作的很多。参与模式,下游点价,量比较大,标品点价占比80%左右。下游点价客户上百家,中等规模点价较多。其中PVC跌价时点价,涨价时一口价;MEg标准化程度高,点价模式很普遍。

含权贸易在参与,今年加大含权贸易的参与。期货公司的服务,目前尚处于传统经纪服务,及交割服务。同时会看期货公司研报,主要关注宏观研判。对于企业期现结合来讲,点价非常普遍,已经实现了期货补贴现货。

2、第二天:常州金坛企业调研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2日;代表企业:江苏某塑化企业。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土工合成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股份制企业,是中国塑料编织行业历史比较悠久的企业。

企业主要原材料是塑料,塑料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很大。企业近年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产销规模算中等规模,主要产品包括3大类,一是包装,集装袋,年产量100万条,终端40%出口,60%内销,客户较为稳定。企业生产过程消耗塑料量在3000吨,聚丙烯2500吨;二是生产同工布1000吨-1500吨;三是生产汽车内饰材料,对聚丙烯的消耗量在每年3000吨。总体消耗量在6000-7000吨。在渠道方面,以前主要是通过贸易公司做,现款现货,进口保税。现在则是在现货贸易和点价两者间选择更有价格优势的贸易方式。

企业对于点价的应用较为成熟,原料端参考期货价格,常态化做点价贸易,锁定未来2-3个月的量。主要合作企业和明日、前程等企业点价,目前仍处于继续摸索阶段。原材料采购模式,在大贸易商中间比价,参考盘面,与贸易商沟通行情,会交流私募基金公司看法,同时关注全球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原材料供需情况,关注平衡表。对于目前行情依然看涨,聚丙烯聚乙烯,按需采购为主。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2日;代表企业:江苏某包装材料企业。

公司某包装材料企业,主营产品为自封袋、信封袋、背心袋、PE塑料袋、EPE珍珠棉、PE缠绕膜、包装袋、VCI防锈袋、VCI防锈膜、VCI防锈纸、防锈袋等,同时也是一家常州防锈膜厂。其前身是一家拥有十几年行业经验的定制包装袋类塑料制品的生产厂家,服务的主要客户有汽车配件、电梯导轨、电子配件、家电、高档包装等。

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料:聚乙烯,LDPE,LLDPE,PE,用量每月500吨-600吨。采购渠道:各大贸易商购买,上海、浙江,明日控股,明日石化,上海陶氏化学,常州钟楼化工等。买货方式:现货,远期合同定价。采购价格:市场比价。今年规模9000万以上,净利润5%以上。

企业老板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对于行情有丰富的经验。尚未参与期货,不懂金融工具,目前没有参与意愿。对行情有判断,价低时大量囤货,目前囤货500吨左右,常备1个月库存。参考期货价格,判断行情,虽然不懂期货理论,实际在使用期货定价功能。

3、第三天:江阴企业调研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3日;代表企业:江苏某化纤企业。

企业是江苏江阴市化工骨干企业,主要产品为聚酯切片和涤纶短纤,拥有年产60万吨的短纤生产线,涤纶短纤的生产全部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德国熔体直纺工艺,生产技术先进可靠,产品可纺性好,染色均匀鲜艳,质量检测先进齐全,产品质量达到同行业中先进水平。

目前,全国短纤产能600万吨左右,可交割量300万吨左右。短纤年产能60万吨,6条装置线。做服务型加工厂,签短纤服务加工费,如果有1300元以上加工费,企业盈利就很可观。如果加工费跌到1000元左右,企业就会考虑减产。每年两次正常检修,一般春节会有一次检修。短纤产品存在产品切换,所以产量不好具体统计。目前从显性库存来看,持续去库状态,但价格并不强。

从原料端来看,PTA采购量大概4.7万吨,乙二醇采购量大概是PTA的三分之一。PTA采购量有40%在期货上,而乙二醇有70%在期货,现货全部点价,乙二醇的点价方向是配合短纤销售,锁定成本,只要达到目标加工费,就锁定价格。一般基于均价点价,只要低于均价就会点价,从而降低成本。加工利润好的时候会超卖部分量锁定,大概2个月的量,实现下游价格锁定。企业有外贸单,但今年外贸量一般。国外订单受疫情影响较大,比较一般。高加工费一般出现在8月份,可以期待。短纤下游需求较好,目前开工率很高,94%左右的开工率,目前平衡略宽松。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3日;代表企业:江苏某化纤企业。

企业是江阴重要的化纤加工厂,短纤年产量40多万吨。三成左右是交割品种,具体产品细分可以根据需要转换。交易所要求每月2万吨的量,自用大约6成。目前加工费1100元,原来用煤制,现在用天然气,目前加工费要到1200元才能盈亏平衡。原料采购主要是点价模式,点期货价的PTA占80%,乙二醇期货点价30%。都是依托于点价模式。短纤销售:直供企业,直供占比95%,差异化产品较多。其他企业供贸易商较多。企业周转率较快,能做到产销平衡,回款较快,竞争激烈。江阴的短纤占江苏三成,化纤下游点价运用不成熟。

企业原料需求相关品种PTA、MEG,从PTA的上市开始,化纤厂一直在参与,并参与交易所合约的设计、交割库等环节。期货上市对企业的帮助,企业受挫等都有,认为期货作为工具,很有用,产业外资金进入增加流动性。产业内也有局限性,引入资金能够对市场看的更为全面。企业更看重加工费情况,而非价格波动。加工费可以做到1000元以上,之前最大到800元左右,资本提供流动性,给出了更好的利润空间,应该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

企业支持短纤期货上市,市场有放大行情,企业要做的是如何利用好期货工具。

企业对资本市场、对期货品种的作用非常认可,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利用资本市场。公司关注期现价差,PTA基差小,短纤基差大,加工费被压缩。短纤的原料占成本80%,关心原料、产品的基差是否同步。加工费在1500元以上再考虑基差,如果加工费没有利润了,不建议通过基差报价。基差形成原因:企业认为品种上市时加工利润很好,造成了高基差。仓单业务:注册仓单,交割仓库,业务运行较为顺畅。附近化纤企业都会参与交割,但期货的普及力度依然有待提高。

4、第四天:常熟企业调研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4日;代表企业:江苏某化纤企业。

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规格品种涤纶长丝的化纤企业。现有固定资产5.3亿元,预计2007年能生产涤纶长丝15万吨,完成销售收入18亿元。公司现有职工1000余人,是江苏省首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大型工业企业,列全国化纤行业销售50强。公司每年均从日本三大卷绕机生产厂家引进先进的卷绕设备,拥有全进口卷绕机368位,新投产聚酯熔体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聚酯及长丝的主体设备及生产工艺水平均达世界先进水平。

企业体量不算大,PTA用料不算大,一个月PTA 2万吨,乙二醇8000吨。没有做贸易,工厂走产品差异化道路,经营班子,原料采购集中在下游客户,根据客户需求,差异化产品,从而平滑掉价格波动。原料波动会有影响,每年会根据价格判断在低点多买货,偶尔会参与期货市场,买入原料,对价格波动不太敏感。

原料采购方式:谈平均价,月均价,不涉及点价。生产环节差异化,提高附加值,复合产品做得多,基础产品大厂已经把利润打掉了。企业主营超细材质,利润较好,工厂没有库存。销路方面:销往福建,浙江等地,运费没有优势,前年产业转移到安徽,企业有了运费优势。产品:高密度面料,如防晒衣,羽绒服,户外装备等。超细材质产品,一吨价相当于其他产品三吨,生产成本高,出厂价高。大装置无法仿制,小装置有优势,已经做了5、6年,最近两三年市场逐渐打开。

5、第五天:太仓企业调研

调研时间:2021年6月25日;代表企业:太仓某大型化纤企业。

企业是一家主要生产涤纶长丝和聚酯切片的现代化大型化纤制造企业。公司总资产达20亿元,员工2000余人,国内最大的POY生产商之一。公司具备50万吨聚酯和44万吨涤纶长丝(POY、FDY)的年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占据太仓地区涤丝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与当地加弹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产品销售辐射嘉兴、长兴、南通、常熟、盛泽等地,客户资源丰富。

目前企业大约50万吨聚酯产能,PTA年用量40万吨,乙二醇用量20万吨左右,乙二醇的用量17万吨。产品定价主要跟随大厂。销售半径较小,以周边销售为主,也会面临大厂的销售竞争。目前来看,大厂的库存量大,有销售压力,近期原料涨价帮助出库存。目前基本没库存。一般情况下,原料库存5天-20天左右,不会垒太多库存。

据介绍,PTA市场利用期货进行价格锁定非常普遍,并且参与量量越来越大,将会成为主要趋势。企业产品销售方面,目前的模式是10天买一次,对于工厂来讲,价差有盈利,就套盘锁定,优先使用后点价模式,价格到了有利区间就点价。近年来市场价格波动大,风险较大,盈利水平不高,目前一年200万左右的利润,以后利润仍然会呈现下滑趋势。原料采购会随着销售模式转变而转变,后点价方式应用普遍。企业希望减少合约量,增加后点价的方式。在乙二醇采购方面,后点价方式不普遍,期限套利的做法更多些,根据基差正套反套操作相对较多。乙二醇的基差波动区间太大,点价方式不好把握。对于聚酯工厂来说,主要看绝对价格高低,来决定成本利润,所以更倾向于后点价方式。

企业产品端,主要生产长丝,近期原料价格大涨,但长丝的价格没跟上。下游销售模式先有订单,根据价格锁定,批量采购,促销模式,导致原料采购模式改变。目前企业下游客户有约十几家,长期合作客户为主。

四、调研总结

本次调研通过对华东地区代表性企业走访,了解了该地区化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同时揭示了实体产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状况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困惑;期货公司服务实体产业的情况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次调研情况,结合大商所“一圈两中心”建设,做一个总结及建议,希望对生态圈建设有所帮助。

1、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调研发现:期货市场所形成的商品价格被企业普遍认同和应用。在本次调研的20 家化工企业中,直接参与期货的有9家,占比45%;间接利用期货市场的3家,直接或间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达到12家,占比约55%。而尚未利用期货价格的8家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负责人都在关注期货市场,关注期货价格。对于众多化工生产型企业,特别是下游,点价是它们普遍利用期货的手段。我们认为点价形式是中小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普遍方法,也是企业最实用的一种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途径。对于生产规模较小,缺乏专业人才的中小企业而言,点价模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这也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表现。

2、企业的宏观需求比较普遍

近年来,宏观环境变化莫测,国际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如: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导致企业经营环境出现了更多不确定因素,企业对宏观研究需求比较普遍。企业以各种方式来获取宏观研究信息,有的企业与研究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从而获取有关的研究报告;有的企业甚至直接向第三方研究机构购买或定期请研究机构的宏观专家到公司分享其宏观研究成果或大事件解读等。因此,宏观研究是产业服务一个重要方向。

3、期货公司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大多数期货公司仅有通道服务。在产业客户普遍需要的投资咨询方面,除了少数几家外,绝大多数期货公司的服务能力不足。因此,企业对于宏观研究需求比较普遍和迫切。然而,期货公司的研报不仅同质化严重,而且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达不到企业的实际需要。目前,只有少数头部期货公司在部分品种上的研报可以满足部分企业的要求。

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中的主要经营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地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努力提升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

4、期货风险子公司在服务产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据了解,期货风险子公司在与产业对接的点价、场外期权、合作套保等方面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场外期权、含权贸易等方面受到实体企业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其受到制度、人才、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期货公司风险子公司的业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

大商所多年来一直面向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推动期货公司研发团队建设,例如:大商所主办的“十大投研团队评选活动”等,对期货公司投研队伍建设,对行业整体投研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申万 大宗商品 华东 期货 现货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8 洪兴股份 001209 29.88
  • 07-07 青达环保 688501 10.57
  • 07-06 浩通科技 301026 18.03
  • 07-06 华蓝集团 301027 11.45
  • 07-06 中熔电气 301031 26.7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