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加速,激烈竞争,外周介入领域企业如何破局?

集采加速,激烈竞争,外周介入领域企业如何破局?
2023年05月31日 17:53 市场资讯

转自:IQVIA艾昆纬

导 读

外周血管包括主动脉、下肢动脉静脉、颈动脉、内脏动脉等,所涵盖的疾病种类众多。本次报告所定义的外周介入,将围绕患者数较多的主动脉、下肢动脉、下肢深静脉、下肢浅静脉疾病来展开。

外周介入市场增长潜力较大,预计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迅速发展

据IQVIA研究,2022年中国外周介入市场已经达到120亿人民币,未来5年预计仍将以15%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其中浅静脉介入市场规模的增速预计将达到25%。外周介入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

  • 外周血管疾病患者基数大:我国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约4000万人,静脉曲张患者约1亿人,其中已出现症状的患者人数分别达到500万和1500万。

  • 患者的治疗意愿大幅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加之集采使支付价格大为降低,患者治疗意愿持续提升。

  • 下肢静脉疾病筛查建设国家卫健委印发了《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将“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作为目标之一。

  • 外周介入治疗能力提升:血管外科医生及科室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可以开展外周介入相关治疗的医院超千家。

图1: 外周介入市场规模预测

目前主动脉介入领域本土品牌占据主导,而下肢动脉和下肢深静脉仍为跨国品牌主导。从竞争格局看,本土品牌在主动脉市场中优势最为突出,跨国企业普遍面临竞争挑战;下肢动脉和下肢深静脉市场由于其较高的研发壁垒,目前仍以跨国企业为主,但本土企业已开始追赶。

图2:2022年外周介入市场竞争格局

本期文章将会从企业产品线拓展、市场准入、市场推广及医院覆盖等维度全面解读外周介入领域竞争格局及企业应对策略。

图3:外周介入企业策略及启示

外周介入领域本土与跨国品牌竞争加剧,本土企业加速产品上市,致力实现国产替代

冠脉介入集采后,外周介入领域受资本市场追捧。本土企业凭借鼓励创新国产替代的政策及环境扶持加速产品线布局,快速进入市场,使外周介入市场竞争环境更加白热化。

图4:外周介入本土与跨国企业竞争格局

本土与跨国企业产品组合分析

跨国企业和本土品牌均在加速布局产品线优化扩展,但策略不同:

1

跨国企业尝试通过收并购本土品牌、本土化产品线等扩充产品组合

波士顿科学迅速拓展产品线,近几年陆续有新产品上市计划:药涂球囊Ranger于2022年12月获NMPA批准上市,斑块旋切系统Jetstream也已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此外,波士顿科学通过收购先瑞达补充其膝下药涂球囊产品线。

其他跨国企业也纷纷行动:美敦力以博鳌乐城先行先试,加速扩大静脉闭合系统在医院的上市进程;而BD更注重产品线本土化,其TIPS可调弯鞘已通过国产医疗器械注册审评上市。

2

本土品牌通过海外授权引进及自主研发扩充产品线追赶国外品牌

健适医疗是第一家利用“授权引进(license-in)”来实现产品线拓展的外周介入企业,2021年分别引进了Shockwave的“血管内冲击波球囊”和Penumbra的Indigo血栓抽吸导管,并于2022年实现商业化;2020年收购TriReme的Chocolate Touch技术资产,基于TriReme产品基础上研发的Chocolate Touch药涂巧克力球囊已于2021年8月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预计1年内获注册证。

在自主研发的领军企业中,先瑞达是第一家推出膝上和膝下药涂球囊的企业,其产品在药涂球囊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心脉医疗上市了全球首款胸主动脉一体化分支型覆膜支架Castor,对原有进口品牌造成冲击;归创通桥更注重全产品线发展,布局下肢动脉、下肢深静脉、下肢浅静脉、主动脉等多个细分领域。

企业通过集采中标加速市场准入,预计将迅速提升其在外周介入领域的市场份额

2021年底起外周介入相关耗材相继迎来集采,在今年3月郑大一附院及河南省人民医院牵头的两次河南省外周介入集中采购中,外周介入大部分术式中的90%以上产品已被覆盖,仅部分创新产品仍在集采范围外。在这两次外周集采中,美敦力、雅培、爱德华、波科等超百家医疗器械企业参与一千余种外周产品的集采竞标。本土企业中标产品比例在所有术式内均高于跨国产品。

图5:外周介入产品集中采购分析

2022年12月,河南省医保局牵头全国二十四省联盟的采购工作,对神经介入类、外周介入类等六类医用耗材开展集中带量采购。今年三月,三明16省联盟也开启了部分外周介入耗材的报量工作。这些频繁动作均预示着外周介入大规模省联盟集采日益临近。在规则和价格逐渐合理的集采常态化时代,本土品牌将会凭借其高质高效及供应链、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在竞标中占据有利地位,加速其在外周领域的市场渗透,加快国产替代的步伐。跨国企业也需在即将来临的外周介入大规模耗材集采时代做好准备,加强自身竞争优势。

企业积极开拓创新市场活动,提升产品渗透

案例分享:糖尿病足多学科门诊推广初见成效

MDT门诊的开设使介入血管外科更早参与患者诊疗,提升糖足介入率从而促进产品普及

糖尿病足新版诊疗指南与国际接轨,推荐医院设立糖足多学科门诊MDT。本土企业A公司率先通过学术会议、线下沙龙会等方式推动糖尿病足MDT门诊的建立,提升糖足的诊断率和介入手术率,普及了膝下球囊产品的应用;跨国企业某司同样开展了相关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外周介入领域本土品牌医院覆盖加速,通过价格及区域布局优势提升及深化医院覆盖

案例分享:药物涂层球囊企业医院覆盖进程

本土药涂球囊品牌持续深入下沉市场医院覆盖,同时还将加速核心医院的覆盖及扩大对跨国品牌的竞争优势。由于本土DCB产品在价格上有较大优势,一上市便在三四线城市医院受到普遍青睐。例如本土B司的主动脉优势产品已发展出深度覆盖的销售网络和品牌声誉,DCB产品上市之初便在近100家医院中得到使用。而跨国企业产品价格较高,目前大多覆盖一、二线城市三甲医院,未来预期本土企业将会对其核心医院的用量产生冲击。

图6:药涂球囊企业医院覆盖分析

外周介入产品集采落地执行后,术式下沉、医院外周介入治疗能力增强及患者需求量增加,将快速推升外周介入手术量

  • 手术能力提升:集采落地后预计能开展外周介入手术的医院数量将持续明显上升;而得益于患者支付能力的提升及县域医疗政策的推动,非核心医院数量增长显著快于核心医院。

  • 单家医院手术量上升:医院手术量单产上升,由于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式难度较低且集采后价格下降,手术量预计会显著提高。

图7:集采后外周介入市场手术量预测

集采后外周介入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企业如何抓住新的市场机遇,赢得长期业务增长?

艾昆纬医疗器械团队为您抢占政策先机,获得市场成功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数据库及咨询服务。

艾昆纬医疗服务数据库覆盖33个省份,330+地级市及1800+区县,包含12个科室,40+疾病/部位/手术类型的核心维度临床数据,以其专业性、可靠性、及时性为您的精准业务决策助力。

图8: IQVIA服务

艾昆纬医疗器械团队以专业的技能,深厚的行业积累致力于为外周介入领域的本土及跨国公司提供:

  1. 最新资本市场洞察,融资服务及业务战略协同优化

  2. 市场准入、医院覆盖拓展策略规划

  3. 产品组合、价格策略、渠道精益管理、市场推广战略及本土化策略

  4. 内部组织评估及能力提升路径图建议

更多详情,敬请垂询:

Peter Yang

IQVIA艾昆纬医疗器械服务和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

peter.yang@iqvia.com

Wen Zhang

IQVIA艾昆纬医疗器械服务和产品解决方案资深顾问

wen.zhang3@iqvia.com

Qiuhua Wang

IQVIA艾昆纬医疗器械服务和产品解决方案顾问

qiuhua.wang@iqvia.com

Yingzi Dong

IQVIA艾昆纬医疗器械服务和产品解决方案顾问

yingzi.dong@iqvia.com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7 西高院 688334 --
  • 06-06 恒勃股份 301225 --
  • 06-06 飞沃科技 301232 --
  • 05-31 阿特斯 688472 11.1
  • 05-31 南王科技 301355 17.5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