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福策略:超跌是反弹的最大动力!市场启动时点多发生在岁末年初

华福策略:超跌是反弹的最大动力!市场启动时点多发生在岁末年初
2023年10月29日 19:18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华福证券

  作者 燕翔

  10月23日,汇金公司公告称当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24日,新华社报道,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24至25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除创业板指小幅下跌外其余指数均上涨,上证指数累计涨1.2%,深证成指涨1.1%,万得全A累计上涨2%。

  核心结论

  本文简要回顾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A股超跌反弹行情,并对该阶段的行情特征进行了归纳整理。从持续时间上来看,反弹阶段大多在1个月到2个月左右,最长是在2019年年初持续了3个月,最短是在2018年年初,反弹时间仅持续了17天。

  从时间上看,市场反弹的启动时点多发生在岁末年初。过去14次超跌反弹中,有9次反弹行情在四季度或者一季度启动,特别是2016年以来,反弹行情在岁末年初启动的概率更是大幅增加。

  从行业表现来看,历次大跌反弹中表现最好的行业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例如,2008年四万亿政策后建筑材料等基建板块表现最好,2015年第二次股灾后非银金融涨幅最大,2019年计算机行业反弹力度最强。

  在超跌后的反弹阶段,上市公司反弹幅度的强弱基本与盈利能力无关。以反弹启动时的ROE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组,不同组别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

  上市公司在超跌后反弹阶段的反弹幅度受市值的影响,但不受市盈率、市净率这类相对估值指标的影响。从市值维度来看,小盘股在反弹阶段的表现要优于大盘股。但从市盈率、市净率等相对估值维度来看,不同估值的公司在超跌反弹阶段的市值表现并无明显规律。

  超跌是反弹的最大动力。反弹启动前的市场表现是影响反弹阶段个股反弹幅度的最显著变量,超跌反弹中反转效应显著,前期跌幅越大的股票组合在反弹中涨幅往往也越大。

  短期内的反转效应最为显著。即使将市场表现的观测区间从反弹前1个月拉长至反弹前3个月、6个月甚至1年,反转效应仍然存在,但从强度来看,越短时间内跌的越多的组合反弹力度越大。

  风险提示:一是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二是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三是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报告正文

  1,2008年以来A股历次超跌反弹行情梳理

  由于美债收益率超预期上行,10月份以来A股市场出现大幅下跌。10月23日,汇金公司发布公告称当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24至25日,A股市场主要指数除创业板指小幅下跌外其余指数均上涨,上证指数累计涨1.2%,深证成指涨1.1%,万得全A累计上涨2%。从A股的历史走势来看,在前期经历过大幅调整或者短期内快速调整后,股市往往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反弹行情。本文简要回顾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A股超跌反弹行情,并对该阶段的行情特征进行了归纳整理。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A股共经历过14次超跌反弹。从持续时间上来看,反弹阶段大多在1个月到2个月左右,最长是在2019年年初持续了3个月,最短是在2018年年初,反弹时间仅持续了17天。

  从时间上看,市场反弹的启动时点多发生在岁末年初。过去14次超跌反弹中,有9次反弹行情在四季度或者一季度启动,特别是2016年以来,反弹行情在岁末年初启动的概率更是大幅增加。

  从行业表现来看,历次大跌反弹中表现最好的行业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规律。例如,2008年四万亿政策后建筑材料等基建板块表现最好,2015年第二次股灾后非银金融涨幅最大,2019年计算机行业反弹力度最强。

  2,盈利:ROE对超跌反弹幅度没有显著影响

  在超跌后的反弹阶段,上市公司反弹幅度的强弱基本与盈利能力无关。我们以反弹启动时的ROE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组,在过去14次超跌反弹中,不同组别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并未出现明显的差异,ROE分类下的各组上市公司反弹期涨幅均值最高为26.3%、最低为24.3%,涨幅中位数最高22.9%、最低20.9%,各组涨幅差距不大。换句话说,上市公司在反弹阶段的反弹幅度与ROE没有明显规律。

  3,估值:小盘股反弹幅度较高,相对估值影响较小

  上市公司在超跌后反弹阶段的反弹幅度受市值的影响,但不受市盈率、市净率这类相对估值指标的影响。

  从市值维度来看,小盘股在反弹阶段的表现要优于大盘股。根据反弹启动时的市值大小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组,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表现最佳,过去14次超跌反弹阶段第1组公司平均涨幅为29.8%,涨幅中位数为23.7%。随着市值的增加(组别序号的增加),小组涨幅均值及中位数基本上都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由最大市值公司组成的第10组上市公司平均涨幅仅为19.9%,涨幅中位数为17.8%。

  但从市盈率、市净率等相对估值维度来看,不同估值的公司在超跌反弹阶段的市值表现并无明显规律。具体来看,以市盈率为分组标准,各组公司在超跌后的反弹阶段涨幅均值最高为26.9%,最低为23.9%;涨幅中位数最高为23.9%,最低为19.7%。以市净率为分组标准,各组公司反弹阶段最高涨幅均值为27.2%,最低为22.4%;涨幅中位数最高为23.8%,最低19.1%。

  4,市场表现:反转效应显著,超跌是反弹的最大动力

  反弹启动前的市场表现是影响反弹阶段个股反弹幅度的最显著变量,超跌反弹中反转效应显著,前期跌幅越大的股票组合在反弹中涨幅往往也越大,超跌是反弹的最大动力。

  具体来看,以反弹启动时点前1个月的市场表现为标准将上市公司均分为10组,第一组为前期跌幅最大的公司,在反弹阶段的涨幅均值达到35.9%,涨幅中位数为33.4%;组别序号的增加代表前期市场表现的提高,第十组为前期表现最好的公司,反弹阶段涨幅均值仅为14.4%,涨幅中位数是7.4%,远远不及第一组的表现。从其他组的涨幅来看,组内个股涨幅均值及中位数随着组别序号的增加(反弹前市场表现的提高)呈现规律性递减趋势。

  即使将市场表现的观测区间从反弹前1个月拉长至反弹前3个月、6个月甚至1年,反转效应仍然存在,但从强度来看,短期内的反转效应最为显著,即越短时间内跌的越多的组合反弹力度越大。以前1个月涨跌幅为标准进行分组的情况下,反弹阶段涨幅均值最高为35.9%,最低为14.4%;以前3个月、前6个月、前1年涨跌幅为标准分组的情况下,小组反弹阶段涨幅均值最高分别为34.6%、32.7%、29.7%,最低分别为18%、18.8%、20.7%。也就是说,随着分组时市场表现观测区间的拉长,反弹阶段小组涨幅的最高值在不断降低,最低值在不断提高,各小组间的涨幅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5,风险提示

  一是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二是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三是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
  • 11-02 中邮科技 688648 --
  • 10-30 美心翼申 873833 10
  • 10-30 联域股份 001326 41.18
  • 10-27 前进科技 873679 13.9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