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又有顶流基金经理宣布“限购”。
基金君发现,信达澳亚基金旗下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最新宣布,所管理的信澳先进智造即日起暂停大额申购,上限为500万。同时,广发基金知名基金经理林英睿旗下多只基金限购额度仅为1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4月27日之后市场逐渐震荡反弹,沪指重回3200点上方,市场情绪明显好转,一些基金短期赚钱效应逐渐回温,带来资金踊跃申购,因此启动限购,以保持投资节奏和规模平稳。
冯明远旗下信澳先进智造限制大额申购
8月25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即日起暂停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基金的大额申购业务。
具体看,8月25日起,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累计申购(含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最高金额为500万元。如超过,则500万元确认申购成功,其余部分基金管理人有权部分或全部拒绝。对于暂停大额限购的原因,信达澳亚基金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信澳先进智造成立于2019年1月17日,截至8月24日,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为193.5%。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资产净值规模24.66亿元。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冯明远合计管理了9只基金,目前管理规模超过410.75亿元。尽管受市场表现拖累,这些基金获得较好表现,仍获得资金逆势申购。
记者注意到,信澳先进智造近期涨势领先,截至8月24日,该基金近3月收益率达到20.78%,表现领先。
冯明远投资理念是,专注自下而上基本面价值投资理念,严格按照企业分析框架研究公司,找出优秀的企业,长期跟踪,买入持有。大家将这种选股方法称之为“翻石头”式选股方法。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其持股高度分散,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基金规模上限,更有利于投资操作的稳定性。
林英睿旗下多只基金宣布“大额限购”
同时,备受市场关注的广发明星基金经理林英睿旗下多只基金,也宣布“限制大额申购”。
广发基金日前宣布,广发价值领先混合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给出原因是保护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其中公告宣布,自8月25日起,广发价值领先混合型基金暂停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含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基金合计超过10万元的大额业务。即如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金额大于10万元,则10万元确认成功,超过部分将有权确认失败。
不仅如此,林英睿管理的广发多策略也宣布暂停大额申购,上限也是10万元。
其中规定,自8月 25 日 起,广发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暂停投资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申购(含定期定额和不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合计超过 10万元的大额业务。
林英睿管理的广发聚富也宣布暂停大额申购,上限也是10万元。
从二季度末数据来看,林英睿管理的广发多策略、广发聚富、广发价值领先的合计规模分别为22.81亿元、21.65亿元、71.88亿元。目前林英睿管理7只基金,合计管理规模达到197.52亿元。
从广发多策略、广发聚富、广发价值领先今年业绩来看,均在市场波动中表现抗跌。截至8月24日,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1.18%、-3.52%、-1.09%,而林英睿管理这些基金以来任职年化收益均达到12.21%、16.27%、22.39%。
行业人士指出,上述产品限购或源于产品良好业绩导致的规模快速增长,同时与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相关。
近期多只权益基金悄然限购
事实上,除了冯明远、林英睿管理的部分基金之外,还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于近期悄然颁布限购政策,暂停大额申购。
比较受到市场关注的是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在8月19日宣布,出于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需要,中庚小盘价值股票型基金自8月22日起调整在销售渠道的大额申购(含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的限额。期间,如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申购金额(含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超过1万元(不含),或者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多笔累计申购金额(含转换转入和定期定额投资)合计超过1万元(不含),本基金管理人有权对超过限额的申请予以拒绝。
实际上,在8月12日,中庚基金就已经发布公告称,自8月15日起,中庚小盘价值基金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显然,在8月份是连续两次发布限购令,将申购金额上限一步一步收紧。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评价,当前市场指数基本已经恢复到了今年3月左右的一个水平,投资者对权益基金的投资需求正在修复中,投资热情也逐步升温。
金元顺安元启基金也宣布暂停申购,为保证本基金的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本基金管理人决定于8月22日暂停本基金的申购、转换转入、 定期定额投资的业务。
近期还有多只绩优基金经理旗下基金也陆续宣布暂停大额申购。
业内人士认为,暂停大额申购的现象在绩优基金上比较普遍,一般基金规模接近或者达到基金经理较为适应的管理规模上限时,基金公司会采取这措施。如果规模大幅超出这个范围,基金公司甚至会通过暂停申购的措施来控制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在海外市场,有不少基金公司会根据市场的规模容量、基金流动性、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来测算和监控基金规模,并适时地通过限购、关闭申购等方式来将基金规模控制在最优的管理范围。”据一位基金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将规模控制在与投管团队的能力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也是从保护基金老持有人的角度出发,防止大规模资金涌入冲淡老持有人的收益。
此外,还有业内分析称,随着市场回暖,部分基金引来了大批投资者的关注,资金蜂拥而至。为此一些基金公司担心规模过快增长或影响投资节奏。分析人士指出,基金限购有多方面原因,一是管理人认为规模上升太快,需要缓一缓,调整投资布局;二是管理人认为基金规模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与投资策略相适应的程度;三是管理人出于对市场走势和投资者情绪的判断,避免冲动投资而限购。
不过,也有人士提醒,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求短期业绩飙涨的基金,最好是理性投资、价值投资。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看好后市
近期市场又开始震荡,不少基金公司仍看好后市机遇,目前中长期投资价值正在逐渐显现,对A股的后续走势可不必过于悲观,仍可适当关注结构性机会。刚刚披露的中报也显露出,傅鹏博、赵枫、丘栋荣、陆彬等知名基金经理对后市的看法。
如傅鹏博在睿远成长价值中报中写道:央行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报告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有放缓趋势、通胀维持高位运行,俄乌等地缘冲突还在持续,外部严峻复杂的环境依旧。国内经济仍将保持较强韧性,疫情后经济恢复企稳,但后续运行情况有待观察,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
四月底,整体行情触底反弹,投资热点聚焦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板块,而消费,医疗板块表现居后。五月至今,热点板块的估值水平提升,投资交易“通道”拥挤,这些场景和去年同期似曾相识。
展望下半年,动态调整和优化组合始终是运作重点。我们将全面考察备选公司的中长期成长能力,竞争的壁垒和优势,业绩实现的确定性,以及管理层进取心和内部执行力等要素,利用各估值工具评估公司的估值水平。中报披露后,我们将继续发掘投资机会,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下,经营依旧具备韧性的公司,同时调整出业务受经济冲击较大的公司,剔除经营情况和预想不符的公司,尽力控制好净值的波动。
而赵枫在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期中报中写道:展望下半年,组合投资仍然面临基本面因素的困扰。散发疫情减弱了经济活动,房 地产行业的快速调整对整个产业链造成较大的冲击,海外控制通胀会带来外需的收缩, 宏观基本面展望仍然较为疲弱。经过两年多的结构分化,估值差异在不同成长预期的行业中表现明显,如果景气行业不能通过超预期增长进一步提升估值,其回报水平已经大幅下降;大部分景气度不佳的行业虽然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分位,但如果需求短期难见 起色,投资者需要更长的时间等待盈利和估值的回升。
当然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值,对未来盈利疲弱的预期已经一定程度得到反映。今年以来货币环境一直比较宽松,居民存款水平大幅上升,居民财富缺乏配置方向。综合来看,虽然目前看下半年缺 乏趋势性的投资机会,但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也较低,下半年A股市场很可能是一个指数振荡、个股活跃的态势,组合想要获取超额收益存在较大的挑战。
过去几年来,A股市场的有效性大幅提升,研究能力提升、公司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和投资者更加价值理性是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越来越快为企业所采用,企业构建竞争壁垒的要素也在随之发展变化,在某一方面的领先很难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未来企业的竞争力更多体现在无短板的综合能力上,通过在产能、研发、技术、市场、渠道、管理、组织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持续投入获取在成本、品质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这给投资者未来获取超额收益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尤其考验投资者对公司和行业理解的深度,需要投资者通过提高在更长周期内的决策准确性去战胜市场。对我们而言,没有一招致胜的绝招,要巩固优势,也要不断学习和进化,不断适应 新的社会变化。
陆彬在汇丰晋信低碳先锋中报中写道:随着全球传统能源的紧缺和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球能源结构持续向新能源转型,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逐渐提升,新能源的生产、存储、使用等环节的行业增长空间仍然较大。我们看到中国作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已经涌现了越来越多具备长期优质成长潜力的公司,这些公司的竞争力日益加强,市占率还在持续提升,未来几年有望实现较快的复合增速。
丘栋荣在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的中报中写道:
中国的“稳增长”与全球范围内的“防通胀”是当前最重要的宏观背景。国内防疫 措施在不断修正,预期对经济的边际影响趋弱。风险主要体现在年轻人失业率高企,地产问题仍在持续,信心的恢复需要更精准有效的政策。目前政策刺激力度不大,但已出的支撑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力度接近2020年疫情期间,信贷利率和供给充裕均指向宽信用,需时间兑现政策效果,基本面风险仍会继续降低。国内出口下滑但是持续超预期,一个被忽略的情况恰恰是波浪式爆发的疫情影响深远,人和产能的退出可能比预期的多,叠加底层问题改善不大,长远看通胀大概率较为顽固。
从风险溢价的角度看,目前中证800的风险溢价水平高于历史均值水平上方的0.5倍标准差,权益资产隐含回报水平保持高位,配置权益资产是占优的。但同时,我们依然非常关注A股市场结构性高估和低估的矛盾,因为在不确定性高企的当下,辨别合理的高估值和错杀的低估值都是难度极大的,相应地不管是陷入低估值陷阱还是盲目乐观于高估值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因此,一旦思索超额回报的来源,我们乐于买入并坚守那些低估值但低风险还有持续成长的公司,以期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 本基金后市投资思路上,我们坚持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通过精选基本面风险较低、盈利增长积极、估值便宜的个股,以此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力争获得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具体而言,本基金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来自四个方面:
1、港股中资源能源为代表的价值股、部分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成长股。看好的原因有三点: (1)估值便宜。基本面弱现实和流动性压制,港股并未随A股反弹,仅政策缓解的 科技互联网股有所表现,港股整体的估值水平仍处于绝对低位。港股的价值股相比对应 的A股更便宜,同时对应的分红收益率水平更高。而以互联网、科技、医药为代表的成 长股估值便宜,保持相当有吸引力的水平,能很好的符合我们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选股标准。
(2)经营稳健且受益基本面持续改善。港股的价值股以中国经济中各行业龙头公司为主,深深嵌入中国经济中,经营极为稳健且盈利扎实,还保持了一定的成长性,如龙头房地产企业,港股的估值更为便宜,同时还保持了持续的内生增长。港股中如制药、原料药、消费类的成长性公司,估值远低于A股,商业模式更简单优异,业务扎实,前景广阔。
港股中最为关注的互联网公司,1)这些公司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粘性极强, 面对的核心需求是不断增长的,这些公司的货币化能力和变现能力将持续提高;2)政策最为敏感的阶段已过,这些公司从政策缓解的关注过渡到回归公司自身价值,聚焦于核心业务领域,坚实的业务壁垒才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获得未来;3)当前的估值水平处于低位,这些公司扩张放缓,削减非核心业务资本开支,公司的盈利和现金流水平 预期提升,将有助于投资价值的实现。
(3)政策预期改善,流动性风险相对免疫。中外都以内部政策为主,要推动外部的变化,弱化争端才有可能性;流动性对港股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即使面临着美联储加息紧缩的推进,港股极低估值条件下将相对免疫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边际收敛。
2、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配置逻辑在于:金融板块中的银行,估值基本 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对于潜在风险计入非常悲观的预期。我们看好与制造业产业链相关、 服务于实体经济、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股,这类银行所处区域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好、客户相对多元化,且区域范围内占有率仍有提升空间,因此呈现出业务简单稳健,基本面风险较小且相对脱敏房地产风险暴露,估值极低但成长性较高的特征。
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明显放松,重摔下风险暴露彻底,地产类公司集中于具有高信用、低融资成本优势的央企龙头公司,这些公司短期受益于需求回归及购房者偏好转变,长期受益于市场占有份额持续扩张。这些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潜在成长性和盈利质量都会更为优异,并且当前的估值极低,有较好的回报潜力。
3、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能。配置的逻辑主要在于:(1)国内下半年进入 稳增长发力阶段,疫情导致的生产投资消费推迟,将集中于下半年释放,为经济争分夺 秒的进度助力,有望显著抬升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
(2)虽然经济周期和加息背景下 需求端有所松动,但能源、资源类公司延续谨慎策略,资本开支意愿仍严重不足,供给 弹性不足依然是现实状况,相对紧平衡将有利于存量资产价值。疫情、战争、能源等宏 大叙事的影响仍未结束,不确定性高企,一旦供需失衡卷土重来,能源、资源类公司自 下而上来看,仍处于最为有利的位置,估值极低、现金流好、资本开支少、分红收益率 较高、现价对应的预期回报率高;
(3)中国富煤资源禀赋及政府调控,煤炭单位热值 相比海外油、气的显著优势保持高位,即成本端优势的置信度相当高。而且国内相关下 游行业企业的产能受扰动相比最小,经营的比较优势还在累积,产能双重受益于国内需 求恢复和出海替代。因此,保持电解铝、煤化工等在能源利用上更有优势的公司的配置。
4、广义制造业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公司。经济复苏与政策共振,叠加 制造业本身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竞争优势,既有传统制造业优势产能质高价优带来的份额 持续扩张,更有制造业细分龙头企业的迁移迭代,将新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具有技 术工艺壁垒的产品,对应于智能化、电动化、国产化等新需求扩张和新技术应用,其价 值量和渗透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质量。因此,广义制造业 中挖掘高性价比公司仍大有可为。
我们坚持三条标准,即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 业龙头,比如化工、有色金属加工、医药制造、机械加工、轻工等,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
责任编辑:杨红卜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