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策略:A股终将“有惊无险” 稳增长仍将是近期市场主线

中金策略:A股终将“有惊无险” 稳增长仍将是近期市场主线
2022年01月09日 15:00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中金 | A股:继续聚焦 “稳增长”

  来源:中金策略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市场无需过度悲观,结合近期地方稳增长政策细节出台,我们认为在部分前瞻性经济指标逐渐好转后,市场可能扭转低迷情绪并逐步转向积极,重点关注银行信贷、社会融资、发改委项目审批、财政支持加力、住房相关政策等方面。

  中期来看,中外增长与政策周期反向且中国相对有利,流动性和估值有支撑,以及结构性趋势带来投资机遇,我们认为A股终将“有惊无险”(具体参考1月4日发布的《2022年十大预测》中的主要判断)。

  风格方面,我们认为“稳增长”仍将是近期市场主线,而制造成长风格可能继续受抑,仍需要静待时机。

  行业配置建议:继续“稳增长”为主线,制造成长静待转机

  1)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筑、建材、家电、家居、地产等)、潜在可能的消费支持领域、券商等;

  2)今年已经有所调整、估值已经不高、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与传媒、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航空酒店等;

  3)去年涨幅大的制造成长板块短期股价可能受抑,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潜在转机看市场风格的再次变化,潜在时间点可能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

  前述三个方向可能略有所重叠,其中第一个方向更偏阶段性、更需要关注政策节奏。

  市场回成长风格明显波动,“稳增长”是亮点,市场成交放大

  开年首周,受国内增长预期尚未改善、海外美联储纪要暗示缩表导致海外资产波动加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成长领域引领市场回调,上证指数开年首周下跌1.7%,日均成交额较节前明显放大至1.2万亿元以上,北向资金周度净流入62亿元。风格方面,本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代表的成长风格整体跌幅较大,大盘蓝筹整体相对抗跌,沪深300周跌幅2.4%,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则分别回调6.8%和6.6%,中小盘股票也开始补跌。行业方面,稳增长相关行业表现亮眼,家电、房地产和建筑涨幅位列前三;而前期涨幅较大且估值较高的成长领域则回调幅度较大,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和电子周度跌幅超过5%。

  市场展望:继续聚焦“稳增长”,制造成长风格暂时受抑

  我们在12月7日发布的《“稳增长”将成为新的市场主线》中提示“‘稳增长’有望成为未来3-6个月交易新主线,而前期涨幅较大的A股成长风格可能暂时受抑”。上周我们继续提醒关注“年初是否会因为机构换仓而出现短暂风格异动”。近期成长板块明显回调、去年落后板块阶段性跑赢,“稳增长”领域表现亮眼。我们认为开年的这种成长风格回落,短期可能因为估值、预期和机构仓位相对较高并缺乏催化剂,而“稳增长”交易开始升温后,年初部分资金集中调仓所致。部分投资者仍担心:1)稳增长政策力度面临较多约束,市场担忧力度不及预期或时点较晚,国内经济增长仍受疫情困扰,同时房地产仍面临下行压力;2)部分投资者担忧仍有市场预期不充分的监管或政策调整;3)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和美债利率快速上行的担忧。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市场无需过度悲观,结合近期地方稳增长政策细节出台,我们认为在部分前瞻性经济指标逐渐好转后,市场可能扭转低迷情绪并逐步转向积极,重点关注银行信贷、社会融资、发改委项目审批、财政支持加力、住房相关政策等方面。中期来看,中外增长与政策周期反向且中国相对有利,流动性和估值有支撑,以及结构性趋势带来投资机遇,我们认为A股终将“有惊无险”(具体参考1月4日发布的《2022年十大预测》中的主要判断)。风格方面,我们认为“稳增长”仍将是近期市场主线,而制造成长风格可能继续受抑,仍需要静待时机。近期注意以下几方面进展:

  1)“稳增长”政策继续落地。近期各地基建项目加快发力,媒体报道1月4日至6日,各省市的重大项目开工,已公布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已超3万亿元[1];同时近期京沪为代表的热点城市二手房房贷明显提速,广州近期下调住房按揭贷款利率20bp[2],11月住房贷款同比增长8.4%,信用环境的边际宽松可能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2)证监会发布多项规则修订:首先是证监会修订并形成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规则,在北交所连续上市满一年的公司(精选层挂牌时间可合并计入),且符合转入板块上市条件的,可申请转板至科创板或创业板;其次针对分拆上市,《上市公司分拆规则》进一步明确“明确子公司主要业务或资产若属于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时主要业务或资产的,不得分拆该子公司上市”,该规则修订有助于规范上市公司募资并促进其聚焦原有主业;再次是证监会对股票回购规则进行协调匹配,明确“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和“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等三种适用情形;最后证监会拟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机制,并设置净资本、A类评级等十项券商准入要求,有利于头部券商进一步丰富业务范围。另外,近期人民日报专访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证监会正抓紧制定全市场注册制改革方案[3]

  3)疫情及海外方面:海外Omicron病毒快速扩散,全球日新增的新冠确诊病例大幅上升至200万以上,但住院率的下降以及南非疫情的见顶回落,反而使市场对疫情演绎相对积极;中国本地疫情仍有零星散发,河南等地区的疫情情况值得关注;美联储12月FOMC议息会议纪要讨论缩表引发了投资者对货币政策紧缩的担忧,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并突破1.8%,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本周跌幅4.5%,为近10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1]https://www.cs.com.cn/xwzx/hg/202201/t20220107_6233445.html

  [2]http://finance.sina.com.cn/wm/2022-01-07/doc-ikyamrmz3783856.shtml

  [3]http://hb.people.com.cn/n2/2021/1231/c194063-35076304.html

  业建议继续“稳增长”为主线,制造成长静待转机

  具体来说,当前要注重三个方向:

  1)政策边际变化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筑、建材、家电、家居、地产等)、潜在可能的消费支持领域、券商等;

  2)今年已经有所调整、估值已经不高、中长期前景依然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互联网与传媒、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医药、航空酒店等;

  3)去年涨幅大的制造成长板块短期股价可能受抑,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潜在转机看市场风格的再次变化,潜在时间点可能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

  前述三个方向可能略有所重叠,其中第一个方向更偏阶段性、更需要关注政策节奏。

  近期关注:1)12月经济和金融数据;2)稳增长政策的具体措施以及能否达到或超预期;3)国内局部疫情和海外变种病毒进展;4)美国政策退出节奏和通胀数据;5)海外监管等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2年1月8日已经发布的《继续聚焦“稳增长”》

  分析员 王汉锋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分析员 李求索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70004 SFC CE Ref:BDO991

  分析员 黄凯松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1070010

瓜分6666元现金红包!领取8%+理财券,每日限额3000份!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熠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7 晶科能源 688223 --
  • 01-13 万朗磁塑 603150 --
  • 01-12 奕东电子 301123 --
  • 01-11 希荻微 688173 --
  • 01-10 诚达药业 301201 72.6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