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策略:政策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 投入大盈利高增市场广阔

浙商策略:政策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 投入大盈利高增市场广阔
2021年08月09日 17:05 财经自媒体

吃大肉!五星情报局来袭!主线选股+买点择时+提前低吸+提升胜率,每周1节视频直播,和高手面对面互动!新品打折优惠,劲省千元,回馈股民!

投资研报

“物联网+智能手机”带动全球晶振需求放量!需求量将超2000亿只?石英晶振厂商近期资本市场动作频繁,这些公司已跻身第一梯队(名单)

钠离子电池热度持续上升,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首批用户将诞生?电池产业化提速背景下,这些公司已经在技术上深度布局

超百家机构争相调研!千亿顶流张清华亲自出马,消费龙头仍有近3成涨幅空间?

赵诣、李晓星最新持股动向曝光!基金经理博弈锂电池牛股,QFII已秘密潜伏盐湖提锂!

  原标题:【浙商策略 | 主题投资】掘金“专精特新”企业里的“小而美”

  来源:王杨策略研究

  摘要

  投资要点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本篇报告联合行业,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机会梳理。

  1. 培育“小而美”:政策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

  自2011年7月,工信部首次提出“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部委陆续发布“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政策。并在今年以来,多次高频提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

  在“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制造业短板弱项重点领域企业,制造业重要细分领域企业,以及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企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 像“小而美”:投入大盈利高增市场广阔

  自2019年6月,工信部已选拔三批“专精特新”企业,共4922家,其中在沪深上市的公司共305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共371家。

  先进行业多:沪深专精特新公司集中在先进制造、医药化工行业;三板专精特新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材料等行业。

  市值空间大:在沪深及三板上市的“专精特新”公司市值较小,集中在百亿体量。这意味着,随着专精特新政策推进,公司产能扩张盈利兑现,将存在较大的市值增长空间,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

  盈利增速快:整体法下,分别测算沪深、三板专精特新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呈现1、盈利成长性突出;2、盈利稳定性优异;3、盈利预测高景气;4、研发投入力度大的特点。

  3. 精选“小而美”:快速崛起的细分赛道龙头

  结合行业观点,我们从公司所属赛道高景气、公司成长性突出、公司市场空间大三个方面精选了在沪深上市的“小而美”专精特新企业。要包括:

  机械国防:金辰股份(光伏组件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火炬电子(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龙头)。

  电子:芯朋微(国产电源管理IC细分龙)。

  电新:中科电气(负极龙头领先企业)。

  医药生物:我武生物(国内脱敏治疗龙头)、皓元医药(特色CRO企业)。

  家电:极米科技(国内智能微投龙头)、春光科技(清洁电器软管龙头)。

  轻工:可靠股份(成人失禁用品龙头)。

  通信:广和通(垂直型物联网模组龙头)、天孚通信(光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领先企业)。

  新材料:金博股份(碳基复合材料龙头)。

  正文

  1.培育“小而美”:政策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主营业务专注专业)、精细化(经营管理精细高效)、特色化(产品服务独具特色)、新颖化(创新能力成果显著)的发展特征。通过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并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引导成长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

  1.1 政策提速,预期提振

  自2011年7月,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的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随后国家部委连续发布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今年以来“专精特新”被多次提及,制造类、硬科技类企业迎来重大政策性机遇。十四五规划中,第八章第二节强调: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7月27日,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刘鹤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企业家们要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把企业打造为掌握独门绝技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国家战略、中央部委层面连续多次提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这说明,以制造业、硬科技、重创新为主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在细分领域具备龙头优势的“小巨人”企业,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具备较强的发展动力、较高的投资价值和较大的增量空间。

  1.2聚焦制造,重视创新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第2部分:评定方法》以及工信部最新发文《关于开展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专精特新“小巨人”,重点培育:

  1. 制造业短板弱项重点领域企业;

  2. 制造业重要细分领域企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

  3. 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具有持续创新能力、重视并实施长期发展战略企业。

  具体来看,专精特新评定方面: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第2部分:评定方法》,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评定采用层层分解的还原论方法,根据T/CASMES 1.1—2018规定内容,用“要素-子要素-指标”的层级描述范式,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定框架。评定框架由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4个要素组成,每个要素下设4个子要素,共计16个子要素,子要素下设1-4个指标。评定指标共45个,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类,其中30个定量指标,15个定性指标。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条件方面:基于最新发布的第三批“小巨人”企业培育通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应优先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符合《工业“四基”发展目录》所列重点领域,从事细分产品市场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及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产品;或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攻关;或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

  2. 群像“小而美”:投入大盈利高增市场广

  自2019年6月,工信部已选拔三批“专精特新”企业,分别为2019年6月3日第一批248家,2020年11月13日第二批1744家,2021年7月31日第三批2930家。

  截止8月4日数据,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企业中,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共305家,其中主板88家,创业板131家,科创板86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公司共371家,其中精选层10家,创新层135家,基础层226家

  2.1 进行业多

  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集中在先进制造、医药化工行业。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小巨人”主要分布在机械设备(79家,25.9%)、化工(47家,15.4%)、医药生物(35家,11.5%)、电子(32家,10.5%)、电气设备(23家,7.5%)行业

  三板上市的公司集中在工业、信息技术、材料等行业。根据Wind一级行业分类,“小巨人”主要分布在工业(128家,34.5%)、信息技术(90家,24.3%)、材料(78家,21.0%)、可选消费(35家,9.4%)、医疗保健(26家,7.0%)行业。

  2.2市值空间大

  在沪深及三板上市的“专精特新”公司最新市值较小,这也意味着,随着专精特新政策推进,公司产能扩张盈利兑现,将存在较大的市值增长空间,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

  在沪深上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主要为百亿市值的公司。市值为0-50亿共146家,占比高达47.9%。市值在500亿以内共305家,占比99%。市值居前的公司有恩捷股份2510亿元、片仔癀2259亿元、圣邦股份867亿元

  三板专精特新“小巨人”市值均在100亿以内。截至最新,市值在1亿以下的公司共111家,占比29.9%。市值在5亿以内共267家,占比72%。市值居前的公司有长虹能源57亿元、丰润生物49亿元、锦波生物45亿元。

  2.3 盈利增速快

  把在沪深上市的306家专精特新企业进行组合,整体法下,测算其历史盈利增速、预测盈利增速、毛利率、ROE、研发费用率等主要财务指标,与市场主要宽窄基指数同期表现对比,我们发现沪深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如下特点:

  1、盈利成长性突出。

  2、盈利稳定性优异。

  3、盈利预测高景气。

  4、研发投入力度大。

  具体来看:

  盈利同比增速方面,2020年年报,沪深专精特新成份总体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0%,跑赢中证500(-9%)、上证指数(-6%)、沪深300(0.5%)、创业板指(27.7%)等宽基指数,仅次于科创50(42.2%)。

  盈利增速预测方面,根据Wind一直盈利预测,沪深专精特新将维持高景气,2021年、2022年盈利增速分别为46.1%、35.7%,依然优于沪深300(21.2%,11.6%)、上证综指(23.9%,12.1%)、创业板指(40.5%,25.5%)、中证500(49.5%,17.1%)等宽基指数,仅次于科创50(67.0%,39.2%)

  毛利率方面,横向来看,沪深专精特新2021Q1整体毛利率(31.7%)领跑沪深300(19.1%)、上证综指(17.3%)、创业板指(28.4%)、科创50(31.4%)、中证500(17.0%)等宽基指数;纵向来看,相较2020Q4,沪深专精特新整体毛利率小幅回调,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横向来看,沪深专精特新2021Q1ROE(10.6%)居前,上证综指(9.6%)、科创50(6.5%)、中证500(7.5%)等宽基指数,接近沪深300(10.7%)不及创业板指(13.5%);纵向来看,相较2020Q4,沪深专精特新ROE,下降了0.5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方面,横向来看,沪深专精特新2021Q1研发占比(5.5%)居前,高于沪深300(1.6%)、上证综指(1.4%)、创业板指(4.0%)、中证500(1.8%)等宽基指数,仅次于科创50(9.3%);纵向来看,相较2020Q4,沪深专精特新研发占比小幅回调,下降了0.3个百分点

  把在新三板上市的371家专精特新企业,按照精选层(10家)、创新层(135家)、基础层(226家)分别组合,整体法下,测算其历史盈利增速、预测盈利增速、毛利率、ROE、研发费用率等主要财务指标,我们发现三板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如下特点:

  1、创新层盈利成长性突出。

  2、精选层、基础层盈利稳定性优异。

  3、整体研发投入力度大。

  具体来看:

  盈利同比增速方面,2020年年报,创新层净利润同比增速(33.2%)高于基础层(20.2%)与精选层(23.1%)。2021年一季报,创新层净利润增速(111.5%)远超基础层(44.3%)与精选层(8.6%)。

  毛利率方面,横向来看,2020年年报,创新层(33.6%)、基础层(31.1%)与精选层(31.2%)较为接近;纵向来看,2021Q1基础层毛利率改善显著(提高了8.6个百分点),而创新层(回调6.4个百分点)与精选层(回调1.4个百分点)表现稍差。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横向来看,2020年年报,精选层(16.8%)表现优于创新层(13.5%)与基础层(12.6%);纵向来看,2021年一季报,基础层ROE环比改善显著(提高了12.6个百分点),而创新层(下降了2.8个百分点)与精选层(下降了2个百分点)均有所回调。

  研发占营收比例方面,2020年年报,创新层(6.1%)高于基础层(5.6%)与精选层(4.8%),且三板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沪深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接近,整体高于市场。

  3.精选“小而美”:快速崛起的细分赛道龙头

  根据官方披露的三批“专精特新”入选企业名单,我们筛选出该名单中全部沪深上市公司共305家(截止2021年8月4日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组观点,从公司所属赛道高景气、公司成长性突出、公司市场空间大三个方面精选了在沪深上市的“小而美”专精特新企业。

  主要包括机械国防:金辰股份(光伏组件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火炬电子(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龙头)。

  电新:中科电气(负极龙头领先企业)。

  电子:芯朋微(国产电源管理IC细分龙)。

  医药生物:我武生物(国内脱敏治疗龙头)、皓元医药(特色CRO企业)。

  家电:极米科技(国内智能微投龙头)、春光科技(清洁电器软管龙头)。

  轻工:可靠股份(成人失禁用品龙头)。

  通信:广和通(垂直型物联网模组龙头)、天孚通信(光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领先企业)。

  新材料:金博股份(碳基复合材料龙头)。

  4. 风险提示

  1、流动性超预期缩紧;

  2、疫情超预期恶化。

牛市来了?如何快速上车,金牌投顾服务免费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冯体炜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10 普冉股份 688766 148.9
  • 08-09 格科微 688728 14.38
  • 08-09 金鹰重工 301048 4.13
  • 08-09 中国电信 601728 4.53
  • 08-09 恒盛能源 605580 8.3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