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直播
上海兆天投资总经理、投资总监范迪钊 :后疫情时代资本市场和大类资产配置的走势研判
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陈正宪,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研究员滕抒含,分享主题:港股老干新枝又一春
华宝基金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银行ETF基金经理胡洁,申万宏源研究所所长助理、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金麒麟分析师)(金麒麟分析师)(金麒麟分析师),分享主题:银行股还有机会吗?
国泰智能汽车股票基金经理王阳:A股下半程,智能汽车还“香”吗?
李迅雷最新演讲:市值后50%这一半股票,好像没有必要去关注了,新政策导向带来的机会有哪些?
“我们对于经济的复苏不要过于乐观,我之所以认为今年全年的GDP增速会在2%左右,是基于对三季度四季度GDP增速大概会达到4~5%这样一种预期,但是全年要达到3%有难度。”
“财政政策我认为是积极偏稳健,虽然财政赤字率上升了,但是要知道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支出同比下降了5%。就是财政赤字再扩大,我们的支出比去年同期还是下降了。”
“货币政策也不会大水漫灌,今年上半年虽然也是采取降准降息的举措,但是到了下半年明显得到了控制,所以现在国债的收益率也是大幅度回升……但是会不会收紧?我认为是不会收紧。”
“随着美国对中国在高新技术上面的封锁,中国只能够走进口替代的路,这方面变成了新的发展机遇,供给会大量的增加,投入也会大量增加。”
“存量经济主导下的个别企业、个别上市公司会实现一个强者恒强、优胜劣汰、此消彼长的格局,这对于核心市场的估值水平是有利的。”
“2017年年初的时候,(市值)前20%公司的交易额占比是40%左右,现在的占比已经达到60%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后50%公司的合计市值占比从2017年初的接近20%,降到现在不到10%了。
所以我在反思A股市场,市值后50%的这一半股票,也就是2000家上市公司,你值不值得去关注呢?好像没有必要去关注了。
因为他们的交易量已经从过去的30%下降到现在不到15%了,将来很多股票都会被投资者所遗弃,供给会不断地增加,被遗弃的股票会越来越多。”
“对于投资来讲,恐怕我们不能够期待全面的牛市,如果有牛市,也是种结构性的牛市,就是个强者恒强的。”
“我们看好中国的资本市场未来,但应该是个慢牛,而且这种慢牛是一个结构性牛市,不可能是全面牛市。”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有好多股票上涨已经挺多了,所处在的赛道也很好,大家给他一个非常好的憧憬,但未来是不是真的能够成为一匹千里马,这不好说的。我们现在买的只是我们想象中的未来,我们未来究竟怎么样?这个时候很难说。”
“现在被炒高的股票,炒赛道的股票,如果未来没有预期的业绩支撑,它恐怕也长久不了。可能会发生好赛道上的拥堵现象,拥堵现象结果也是优胜劣汰,强者恒强,出现二八分化。”
以上,是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15日在南开金融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主办的线上交流中,就“大循环与双循环背景下的政策取向与投资机会”这一话题,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李迅雷认为,对全球经济复苏不要抱有过高期望,目前经济已经进入到存量时代,优胜劣汰,强者恒强,A股市场分化还会继续,估值会更加合理。
对于政策方面,他认为,财政政策积极偏稳健,货币政策不会大水漫灌,但也不用担心收紧。政策导向还是立足于完善结构补短板,促进国外依赖度的下降,而这无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会带来机会。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演讲和问答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不要对全球经济复苏抱有过高期望
今年全年的GDP增速会在2%左右
今天来做一个简要的交流,因为现在比较流行的词就叫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模式。所以在讲这个模式之前,首先还是对我们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首先,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的总需求偏弱,同时结构出现分化。美国是现在为止疫情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虽然这种迹象已经在缓解,但是疫情还在延续,所以今年二季度美国的GDP出现了9%以上的负增长。
尽管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就业情况有所好转,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失业率下降需要更长时间恢复,上行一年,下行需要五年,就失业率的上行大概就一年时间,但失业率要降下来需要5年时间,也就是经济衰退容易复苏难。
所以我们对全球经济复苏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复苏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最近货币基金组织也对于全球经济企业做了一个预测,预测大概是每个季度会更新一次。
根据6月份的数据,美国的GDP预测全年负8%,欧元区负10%,日本负5.8%,新兴市场当中,印度负4.5%,东盟五国负2%,欧洲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也负5.8%。
看来中国是一枝独秀,它的预测是今年正增长1%,但是我的预测可能更加乐观一点,就是2%左右的增长,所以一枝独秀。
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还是存在的,目前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经接近3000万人了,所以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各个国家防控措施也是不断升级,但是美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复校了,使得疫情控制的难度进一步增强。
同时,由于疫情原因,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也受到了阻断,特朗普在制造贸易摩擦,打压中国,使得全球经济复苏的难度更大,因为全球经济只有互联互通才能够降低各国成本,才能提高各国的生产率,所以打压中国势必使得全球经济进一步放缓。
就中国来讲,经济的复苏情况还是比较好,从7月份8月份数据来看,我们经济确实还是沿着复苏轨道在继续推进,当然,经济要完全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恐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我们对于经济的复苏不要过于乐观,我之所以认为今年全年的GDP增速会在2%左右,是基于对三季度四季度GDP增速大概会达到4~5%这样一种预期,但是全年要达到3%有难度。
因为前两个季度也就上半年中国的GDP是负1.6%,你简单推算一下要达到GDP3%,必须在后面两个季度有多少的增长,我觉得这个不是太现实。
全球和中国经济都步入到存量时代
存量经济有三大特征
总体我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都是步入到一个存量经济时代。存量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分化,分化在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
在过去,我们看的经济基本上是个很典型的增量经济,尤其在2010年之前GDP增速都是维持在10%以上,去年GDP增速已经降至6.1%了。
今后两年我相信GDP增速基本上都会维持在6%以下的水平,存量的特征就越来明显,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存量经济三大特征:
第一个叫此消彼长,就是你这儿起来了那儿就少了;
第二个叫优胜劣汰,就是强者胜出,落后的就被淘汰掉了;
第三个叫强者恒强,越强的企业、越强的城市,它可能会不断的强化。
我讲的三点,对于我们做投资是有指导意义的。分化的时代就是优胜劣汰,强者恒强,此消彼长,一定要用这三个思维去思考我们的风险在哪里,机会在哪里。
人口流入出现分化
首先,它是人口的分化。
2019年东部省份的人口净流入超过150万人。南方省份的人口净流入量比较大,而东部地区人口流入量也相对比较大一点,浙江的人口流入量是第一,广东第二。
南方除了浙江、广东之外,还有重庆、福建、安徽、海南、四川、江苏等一些地方,再看北方,除了宁夏人口流入增长,其他地方都是负增长的,西部地区好像就新疆和西藏人口有所增加,但是增加比例也不多。
有人口净增加的当然有人口净减少的,净增加的人口等于净减少的人口,所以这就是此消彼长,强者恒强。
比如流到浙江的人口当中,有90%流到两个城市,一个是杭州,一个宁波。流向广东的,大部分人口也是流到了像深圳、广州、佛山、珠海这几个大城市,其他地方人口也是净流失。
所以为什么现在我们在强调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呢?这地方是人口净流入经济最发达。
广东虽然是一个经济体量最大的省份,同时也是经济分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相对来讲,粤西、粤北、粤东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跟其他省份之间,跟江苏比可能差距就更大。
我们现在讲的分化,不仅是中西部跟东部的分化,它更多是一个省份的很多城市也出现分化。
居民收入分化不利于消费拉动机会
投资机会在消费升级和高端消费
第二个分化是居民收入的分化。
现在流行一句话,中国现在有6.1亿的人口人均家庭月收入不到1000,但是有人均收入这么低的,必然有人均收入很高的地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来看,2016年到2019年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达到了29%,而中等收入组的收入增长只有19%,差了10个百分点。所以收入差距不管是相对差还是绝对差都在扩大,这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因为中国的消费主体是中低收入阶层。
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增长放缓,而高收入阶层收入增长加速,显然对于我们的整个消费拉动经济是不利的,这也就是中国经济下行当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但是投资的机会在哪里呢?在于消费升级和高端消费。
2019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了8.2万亿,其中90%是靠中国来拉动的。
中国的人口占全球18.5%,中国的GDP占全球的16%,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要占到全球的35%。
从这个数据来看,到底谁是发达国家?从消费品的结构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奢侈品消费要占到全球的1/3以上。
这个势头还在上行,包括豪华车的销量也出现了一个大幅的攀升,7月份的豪华车销量增长了28%,可见高端消费不缺钱。
我们资产配置也要看到,品牌、名牌、奢侈品、高端消费这方面依然非常繁荣,我们市值最大的白酒企业总市值要超过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体现出分化是非常明显的,当然这也带来了相应的投资机会。
产业分化体现中国经济动能在发生转化
第三个是产业分化。
产业分化体现的机会就更充分了,所以我们现在比较流行一句话叫赛道。
今年到9月份为止,你买的股票,行业赛道好,涨幅就比较好,行业赛道差的就比较差了。
信息技术产业这两年增长都在20%左右,像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从7月份数据来看,同比增长13%和9.8%。
电气机械器材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也在10%以上,所以其他的像钢铁、冶金、纺织等等这种传统产业放缓了,体现中国经济的动能在发生转化,投资机会在哪里也是一目了然的。
财政政策积极偏稳健
货币政策也不会大水漫灌
不用过度担心货币政策收紧
讲完中国现在经济的特征之后,我们的政策来如何来应对?所以我们对政策需要有个了解。
我们的政策跟美国是截然不同,美国现在是大放水,为什么要大放水?因为美国要总统竞选了,特朗普希望连任,为了争取更多选民的选票,他大放水,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大放水。
我们目前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又怎么样呢?
财政政策我认为是积极偏稳健,虽然财政赤字率上升了,但是要知道今年上半年的财政支出同比下降了5%。
就是财政赤字再扩大,我们的支出比去年同期还是下降了,积极财政政策只能叫相对积极,相对我们财政收入的下降幅度10%,我们财政支出下降的幅度会低一点。
所以我们的财政政策只能说是相对积极,不像美国是绝对积极,美国现在的财政赤字率已经达到了16%了,所以这个中国跟美国不一样。
但美国政策刺激力度过大,导致动作变形,后患无穷。中国的财政政策细水长流,虽然对于我们当时的经济稳增长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的后劲可能会更大一点。
同样道理,货币政策也不会大水漫灌,今年上半年虽然也是采取降准降息的举措,但是到了下半年明显得到了控制,所以现在国债的收益率也是大幅度回升,大家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就不怎么高了。
但是会不会收紧?我认为是不会收紧。
因为我们的财政政策跟货币要相互配合,财政政策基本上是要保持细水长流,可能在货币政策上面力度还会稍大一点。
从目前长期数据来看,央行的货币利率水平从2018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趋势当中,所以在这方面不用过度担心货币政策会收紧。
即便在今后几个月GDP的增速出现回升了,毕竟是因为挖了个坑,我们现在只是到坑的上面一点点,增速还是非常有限的。
政策导向是完善结构补短板
促进国外依赖度下降
关键还是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我们现有的结构性问题,解决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问题。目前也提到了所谓的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表述。
这样的表述在我的理解,它更多是在供给端发力,而不是在需求端方面,需求端发展还是走老路,就是搞大水漫灌。
这个跟以往比显然是不一样了,今年为什么经济没有搞大刺激?就是因为要保持经济的平稳,避免整个社会再继续加杠杆。
比如说像过去碰到经济下行的时候就是刺激房地产,2016年还是2017年,房地产刺激是我们习惯用的手段,这个手段非常有效,但是这样一种简单重复的拉动房地产的模式,最终会导致房价越来越高,导致经济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
所以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立足于完善结构补短板,促进国外依赖度的下降,这是我们政策的导向。大家一定要清楚,我们不会走过去的老路了,还是要在改革上面多发力。
那这个带来的机会有哪些?
供给端进口替代带来机会
需求端也有机会
首先是进口替代。
在这方面比较明显,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芯片的对外依赖度,今年虽然外贸进出口增速全部都下降了,但集成电路的进口规模却逆势增长了13%。
从经受过的弹性角度来看,我们对于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具有较强的刚性,即便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也是一样。
比如说像工业机器人,像光学仪器,数控机床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对外部的依赖度还是比较大。
随着美国对中国在高新技术上面的封锁,中国只能够走进口替代的路,这方面变成了新的发展机遇,供给会大量的增加,投入也会大量增加。
我想今后这几年,创业板、科创板的融资规模会比较大。
因为那些企业都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来进行直接融资,增强他们对研发上面的投入,这个是我们可以预期的。
另外一方面,上周总书记召集了科学家座谈会,也提到了我们对外依赖度比较大的,比如说粮食依赖度问题,尤其是种子行业,还有能源,尤其是原油、天然气,还有各类资源的依赖度都是比较大的。
正是因为依赖度比较大,所以我们要降低依赖度该怎么办呢?
那就要扩大自主可控的能力,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这一方面我想(政府)还是会做的。
同时加大对农业育种研发,提高单产效率。
所以农业方面的一些投入也会增加,主要是确保我们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
尤其是在目前比如说新能源汽车、高分子材料也会对一些比较稀缺的金属有需求。
我们60%以上的矿产资源及分布在西部地区,这样对于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还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跟过去的不一样,过去的大开发,更多是出于一个对区域经济平衡的考虑。
我们目前搞的资源性开发就是为了补短板,就是为了能够降低对进口的依赖度,所以应该是比较精准,也是比较提升效率的。
简单归纳一下,目前从上游供给端来讲,主要是通过加强对技术、资源开发的投入,对于国产替代、科技的融资、粮食的供应,尤其是农业以及育种,还有对矿产能源这方面,主要是对西部地区的基建投资要加大。
另外一方面,需求端有没有机会呢?同样也是有的。
因为我们要提倡新国货,来树立民族品牌,同时,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走一带一路的道路,发展一些有能源、有资源国家的基础设施,这方面能够确保我们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无阻。
今后估值体系会进一步趋向合理
从今后来讲,供给还是会大量增加,以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来讲,已经是处于热门赛道的高估,和冷门赛道的低估这样一种估值体系不合理的局面了。
我想今后的估值体系会进一步地趋向于合理,也就是说低估值存在修复的机会,高估值可能存在回归的风险。
最近像科创板、创业板的上市规模和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实际上就是对这些热门行业在增加股票供给,在这样的一种供给下,可能会使得市场平均的估值水平要下移。
当然我前面也讲到在存量经济主导下的个别企业、个别上市公司会实现一个强者恒强、优胜劣汰、此消彼长的格局,这对于核心市场的估值水平是有利的。
我们的市场是散户主导的
股票供给还是不足
目前来讲,因为确实还存在一个难以理解的散户交易特征,整个市场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要占到80%左右,机构投资者的力量还是不够壮大。今后来讲,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还是要不断壮大。
2016年的时候我曾经做过统计,当初有61家含有A股的H股,在那个时候,A股对H股折价的有17家,占比28%,折价率最高的是30%,折价的股票基本上都以大市值股票为主,A股对H股溢价的占比是72%。
有了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按理说两边互联互通了,价格绝对低的股票应该上涨,价格绝对高的股票应该下跌。
但是事实上是相反的,目前为止A股对所有的H股都是溢价的,已经没有折价的股票了,其中有7个股票的溢价率超过80%,也就是有7个股票A股的价格是H股价格的5倍以上。
这样的溢价率扩大是否合理?我们还是要找到它深层的原因。
深层的原因是,我们的市场是散户主导的市场,股票的供给还是不足。
既然如此,我们这个市场在今后会面临扩容的压力,而注册制又给市场的扩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所以今年到现在为止,我们权益市场的融资总额在全球排名第一。
虽然我们经济在下行,虽然美国股市的体量比中国大很多,但是我们直接融资的比重出现了明显的回升。
再加上最近产业资本的减持,我们IPO的发行给市场也带来一定抽血的压力,但这个压力应该是好的。
所以对投资者来讲,一定会有助于价值投资者去发现价值,去理性投资,而不是追涨杀跌。前两天那些低价股的大涨局面是很难持续的,这是短暂现象。
A股市场已经出现分化
市值后50%的股票好像没有必要去关注了
从长期来讲,A股市场已经在2017年的时候开始出现了分化的现象。
过去这个市场长期都是炒小盘绩差的股票,因为这些股票被那些市场活跃分子认为是有望能“乌鸡变凤凰”。
但随着股票供给的扩大,资源在贬值,还有2017年以后,绩差股组合的景色也出现了一个大幅的回落,所以这个市场应该还是总体趋于理性。
从最近这段时间的交易数据来看,你也会发现按照自由流通市值口径来计算的市值前20%的公司,它们的市值占比已经达到了75%,有点类似于28线下。也就是20%的大公司,它的市值占比达到了75%。
交易额也出现了上升。
2017年年初的时候,前20%公司的交易额占比是40%左右,现在的占比已经达到60%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后50%公司的合计市值占比从2017年初的接近20%,降到现在不到10%了。
所以我在反思A股市场,市值后50%的这一半股票,也就是2000家上市公司,你值不值得去关注呢?好像没有必要去关注了。
因为他们的交易量已经从过去的30%下降到现在不到15%了,将来很多股票都会被投资者所遗弃,供给会不断地增加,被遗弃的股票会越来越多。
核心资产的估值水平有望提升
大部分股票风险在加大
另外一方面,随着我们退市制度的健全,退市率也会上升。
我们羡慕美国股市有11年的牛市,纳斯达克和标普最近还创了历史新高。美国股市为什么这么强呢?没有奇迹,美国股市之所以要强势,是因为它建立在大量差的公司退市基础上。
比如说纳斯达克市场,从1980年到2017年,退市的总数已经超过了1万多家。
我们A股也大,但是30年来退市的股票估计还没有超过100家,人家已经是1万家了。
即便剩下来的这些上市公司,也不都是精华。如果你再仔细去研究一下,会发现在过去10年当中,纳斯达克里面涨幅最大就是前10%的股票。
3000家当中就是300家的涨幅比较好,其余的两千几百家表现都不怎么样,在过去10年当中几乎没怎么涨,所以也呈现出一种强者恒强(的局面)。
而这10%涨幅最大的一些股票,它的市值要占到整个纳斯达克市值的50%。所以美国股市的过去就是中国股市的现在,美国股市的现在就是中国股市的未来。
所以核心资产的估值水平还是有望进一步提升,大部分股票的风险在加大,流动性在下降,可能也会像香港一样出现大量的仙股。
我们不能期待全面牛市
如果有,也是结构性牛市
作为资本市场来讲,资本市场肯定是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尤其是资产管理行业。
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刚兑被打破,使得原先那种追求“旱涝保收”的储蓄资金可能会寻找新的出路。既然有风险了,它肯定要寻找风险收益比比较好的市场,A股市场恐怕就是那个选择。
另外,科创板在供给端发力,也推动机构和民间资金进一步流向了科创板,这也体现了我们新旧动能转换的优势,使得我们的这个市场更加富有挑战性。
对于投资来讲,恐怕我们不能够期待全面的牛市,如果有牛市,也是种结构性的牛市,就是个强者恒强的。
比如说像美国的Facebook,苹果,微软,亚马逊等的市值是越来越大,可谓富可敌国,很多国家的GDP都不如苹果、微软的市值大。所以在美国存量经济时代,它已经出现了强者恒强、优胜劣汰的行业和股票。
中国的未来想必也是一样,中国的大市值股票集中度是不如美国的。
美国的巨无霸市值非常大,中国现在A股市场上最大市值的是茅台,茅台超过了工商银行。
问答环节
赛道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未来可能发生拥堵,出现二八分化
问:刚才迅雷总也讲到,资本市场可能出现二八分化、会强者恒强,大家会不会一窝蜂的往头部企业去拥挤?这条赛道会不会出现拥堵?对于新的企业来说,未来的空间在哪里?
李迅雷:上周我也写过一篇文章,我里面提到一句话,我说赛道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同时我在上周也写了一篇文章,好赛道上面究竟有多少匹好马……
责任编辑:陈志杰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