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700亿龙头,不跌反涨!狂飙40%,王一博“上市”,热搜第一!万亿板块,被引爆!

爆雷!700亿龙头,不跌反涨!狂飙40%,王一博“上市”,热搜第一!万亿板块,被引爆!
2023年01月19日 12:55 上海证券报

  1月19日早盘,三大指数低开高走。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涨0.13%,深证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75%。

  盘面上,数字经济概念股再度爆发掀涨停潮,医药生物、智慧交通等概念亦活跃,而农林牧渔、家用电器等板块则跌幅居前。

  1月18日晚间,700亿芯片龙头卓胜微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9.13亿元至11.26亿元,同比下降47.26%至57.23%。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59%。

  北向资金方面,截至今日午间收盘,沪股通早盘净流入19.53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10.9亿。开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2022年全年。

  又有公司业绩爆雷,股价不跌反涨

  在半导体芯片板块中,继韦尔股份后,又一家龙头公司业绩爆雷,但“股价不跌反涨”的一幕再度重现!

  1月18日晚间,卓胜微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9.13亿元至11.26亿元,同比下降47.26%至57.23%。公司预计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59%。

  早盘,卓胜微股价小幅下探后,即迅速拉升。截至午间休市,股价大涨4%。半导体板块中,艾为电子、微导纳米等纷纷大涨。

  此前多家券商预测,2022年卓胜微的营收在38亿元及以上,净利润在12亿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卓胜微业绩低于多家券商的预期。

  就投资者对于公司业绩的提问,1月18日晚,卓胜微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称,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智能手机的射频器件产品仍存在较大的市场规模。根据Yole Development统计,到2025年射频前端合计市场规模超过250亿美元,公司产品目前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不久前,芯片巨头韦尔股份也预告2022年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出人意料的是,消息发布后公司股价不跌反升,反而在1月16日意外大涨超8%。

  从近期半导体板块的表现来看,一些公司业绩爆雷并没有“带崩”板块,半导体板块在近几日持续走强。

  东吴证券表示,半导体板块经历较为充分的调整后,目前估值已处在历史底部区间,当前位置已经具备较好投资性价比。国信证券认为,国内半导体行业正步入筑底期,2023年有望逐步复苏,并将带动半导体板块行情筑底回升。

  乐华娱乐上市,

  近六成收入来自王一博

  1月19日,乐华娱乐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艺人经纪第一股”。截至午间休市,乐华娱乐股价涨超40%。

  今日上午,“乐华上市”、“王一博贡献乐华六成收入”等词条纷纷登上微博热搜,其中“乐华上市”更是占据热搜第一。

  据悉,乐华娱乐为中国知名的艺人管理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2021年艺人管理收入计算,乐华娱乐于中国艺人管理公司之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9%。同时,该公司的主要营收也来自于艺人运营,旗下艺人涵盖韩庚、王一博、李汶翰等。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乐华娱乐的营收分别为6.31亿元、9.22亿元、12.9亿元,其中艺人管理带来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4%、87.7%、91%。在所有艺人中,王一博的贡献不菲,2019年至2021年其应占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6.8%、36.7%、49.5%,在2022年前三季度乐华娱乐实现的7.53亿元营收中,王一博的占比则进一步上升至59%,这也使得乐华娱乐陷入“王一博依赖症”的质疑。

  智慧交通概念爆发,

  通行宝“20cm”涨停

  智慧交通概念今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通行宝“20cm”涨停,天迈科技涨超8%,大众交通、皖通科技等涨停,永安行涨超5%。

  机构表示,在交通强国和新基建政策加持下,高速信息化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行业景气。

  申港证券认为,新一轮交通信息化建设浪潮已然开启,以交通强国和新基建为代表的政策组合将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建议关注智慧交通路侧建设龙头千方科技、金溢科技、高新兴和万集科技等公司。

  北向资金维持净流入

  还有多少加仓空间?

  截至今日午间收盘,北向资金方面,沪股通早盘净流入19.53亿,深股通早盘净流入10.9亿。开年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已超2022年全年。

  从风格和行业看,年初至今,北向资金较大幅度增持疫情修复主线,并再度大幅加仓传统蓝筹龙头股。虽然表述有差异,但各大机构的核心观点一致认为,近期外资大幅净流入背后包含了中国经济快速修复、政策支持力度加码及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次外资流入规模的级别确实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申万宏源证券在研报中直言。申万宏源认为,本次外资大幅回流与人民币大幅升值同时出现,反映出典型的经济基本面“中强美弱”预期。该机构表示,人民币升值速度也大超预期,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幅度排名为2014年11月以来的第二,说明外资对中国经济复苏认同度非常高。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外资流入背后可能包含多方面因素:第一是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全球流动性环境边际好转;第二是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压制经济的因素有望逐步化解,近期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较快;第三是部分产业政策的边际变化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兴业证券说,外资近期的大幅流入绝不是“一时冲动”。从全球资产配置角度看,2022年海外资金配置中国资产动力减弱,甚至一度大幅流出,但当前市场对前期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担忧都在明显缓解和改善。中国资产性价比提升,正吸引外资加速回流。

  在此前券商发布的2023年度策略中,“外资回流”一度是机构形成的一致预期。中信证券表示,外资是2023年A股的主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随着人民币缓慢升值,外资净流入规模有望恢复至千亿元以上。

  兴业证券的预计更为乐观。该机构表示,自2018年后,外资开始趋势性流入A股,累计净流入呈现明显的线性增长特征。根据模型测算,外资基本保持每年净流入3000亿元左右的趋势。保守估计,2023年外资将净流入3000亿元,而考虑到资金回补、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中国资产优势重现等,流入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超预期水平,成为A股市场今年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之一。

  回顾历史,除2022年短暂承压外,北向资金自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的年度净买入额也基本呈现逐年增长态势。通过复盘历史行情可以了解,北向资金大幅流入后1个月,A股市场往往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涨幅。

  广发证券选取了10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代表性时点作为研究对象。从Wind全A指数、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的表现来看,在类似的北向资金快速大幅流入后1个月,前述三大指数上涨的概率均超过70%,不过在3个月后,A股上涨的概率及累计涨幅均有所回落,北向资金净流入的动能也有所衰减。

  从流入结构来看,2023年开年以来北向资金正重新布局其重仓行业,呈现整体等比例加仓的特征,流入板块以金融、消费为主。

  据广发证券统计,今年1月上半个月,北向资金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7个行业呈现净流出;二级行业来看,超过七成的行业呈现净流入。北向资金净流入的一级行业中,规模前五行业分别是非银金融、食品饮料、电力设备、银行和有色金属,其间净流入规模分别为109.04亿元、99.61亿元、96.38亿元、67.69亿元、54.87亿元;净流出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其间净流出规模为17.33亿元。

  从买入金额看,北向资金等比例加仓的特征还体现在其持续爆买大消费、大金融、新能源三大方向的龙头个股上。Choice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中国平安等标杆性个股的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年初至今已超50亿元。美的集团、隆基绿能、招商银行比亚迪、东方财富等诸多“宁组合”“茅指数”成分股年初至今的净买入额同样位居前列。

  中金公司分析认为,近期市场修复过程中,外资重仓的消费、医药等行业表现较为强劲。外资重仓的股票风格经过一年多的回调后近期修复明显,后续仍有向上空间。中金公司表示,其拟合的A股外资重仓持股指数当前的前向市盈率为10.0倍,位于2018年以来的历史均值向下0.57倍标准差,和2021年2月的估值高点(17.2倍)相比仍相差42%。

  责编:郭晨希   校对:孙洁华

  制作:何永欣   图编:张大伟

  审读:朱建华   监制:张晓光   签发:潘林青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马婕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7 扬州金泉 603307 31.04
  • 01-31 亿道信息 001314 --
  • 01-31 阿莱德 301419 --
  • 01-30 裕太微 688515 --
  • 01-30 湖南裕能 301358 --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