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利空!“假外资”遭监管引发血案?全球股市重启暴跌模式

突发利空!“假外资”遭监管引发血案?全球股市重启暴跌模式
2021年12月20日 23:03 第一财经

  金麒麟港美股最佳上市公司评选正式启动,谁是你心中的最具价值的公司?您的一票,最有说服力!投票入口

  编辑:小V

  跌惨了!基金跌了又上热搜。受到监管重拳打击“假外资”的影响,A股市场第二个交易日下跌。

  12月20日收盘,上证综指跌1.03%报3593.6点,创业板大跌2.95%。以新能源为代表的北向热门股全线大跌,重仓新能源的投资者欲哭无泪。

  续12月9日“白酒基金”登上微博热搜后,20日,“新能源基金”大跌再登微博热搜。

  截至12月20日收盘,多只新能源ETF跌幅超4%。盘面上,行业板块普遍下跌,锂电池、新能源电力股成杀跌主力,宁德时代大跌逾6%,市值一日蒸发近1000亿元,比亚迪连跌六个交易日。

  在监管压力下,假外资跑路被认为是市场大跌的原因之一。

  12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若干规定〉的修订说明》,将对所谓“假外资”从严监管,日后沪深股通投资者将不包括香港投资者。此举旨在进一步完善沪深港通机制。

  近两日的暴跌主要来自新能源车、光伏、芯片等受炒作资金青睐的板块。“由于香港券商融资利率低,不少内资资金借道香港成为‘假外资’炒作A股,但这也只是催化剂,最近估值颇高的新能源临近年底一直有出货的压力。”资深全球宏观交易员袁玉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而放眼全球,年底“暴跌模式”再度开启,美联储宣布加速缩表、确认明年加息并非“利空出尽”,对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担忧主导市场。本周一,欧洲股市和亚洲股市开盘大跌,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早盘下跌1.7%。在亚洲,恒生指数收盘下跌1.9%,日经225指数下跌2.1%。

  北向热门股遭重挫

  今年北向资金的涌入势头强劲。12月10日,北向资金全年流入量突破4000亿元,相较于2020年的2089.32亿元近乎翻倍,创历史新高。

  不过,资金可能并非越多越好。第一财经早前就多次报道,不同于QFII(使用QFII额度投资A股的几乎全是真正的外资机构),北向资金中混有不少“假外资”,这还不包括获得香港证监会许可在香港展业的内资私募,而是指众多在香港券商开立账户和北向通权限的游资、散户等。严格意义上,这些交易主体并不符合通过港股通交易A股的要求。

  中国证监会也表示,目前此类交易总体规模不大,交易金额在北向交易中的占比保持在1%左右。投资者数量约有170万名,但大部分无实际交易,近三年有北向交易的内地投资者约有3.9万名。此类证券活动与沪深股通引入外资的初衷不符,且这些投资者中98%以上已开立内地证券账户可直接参与A股交易,两种途径交易有发生跨境违规活动的风险,也给市场造成了北向交易中有不少所谓“假外资”的印象,不利于沪深港通的平稳运行和长远发展。

  之所以多年来“假外资”始终痼疾难除,也是因为香港市场的交易便利性。

  多位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香港配资成本更低,部分外资行的年化利率仅2%。而对比内地市场,目前券商两融业务的融资成本年化利率约为6%~8%。同时,可提供的杠杆倍数也更高,4~5倍杠杆是较为常见的,而目前内地券商的融资杠杆则基本为2倍左右。

  12月20日,北向资金净流出9.71亿元,部分受到北向资金炒作的热门股遭遇重挫,尽管存在自身回调的必要(估值过高),但打击“假外资”的消息无疑冲击了市场情绪。

  有交易人士对记者提及,例如此前被追捧热炒新能源电网设备概念股四方股份,减持的消息叠加市场清理穿着马甲的“外资”的消息,对伪量化和炒作资金形成震慑,部分这类资金可能选择了仓皇出逃。早盘四方股份快速下杀,逼近跌停,带动了整个储能板块回落。但各界也认为,浮躁筹码出逃从长远来说是积极的,有利于净化存量资金的成色,利于股市长期稳定运行。

  年底存在获利回吐压力

  多数国际机构看好A股在2022年的走势,包括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都超配A股。

  日前,摩根大通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刘鸣镝对第一财经表示,看好2022年中国股市的表现,沪深300有望超越年初高点,冲击5950点。“旧巨人”逐渐淡出,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房地产;而“最近的巨人”则受到监管,例如互联网和部分新经济企业;中国也在培育“新巨人”,包括新能源车、可再生能源、先进制造、科技、数字化等新增长引擎。

  但是,临近年终,A股存在获利回吐压力。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表示,“临近年终,机构投资者面临业绩考核、排名等压力,往往落袋为安,而股市也常常迎来获利回吐。

  年初至今,虽然沪深300指数下跌6.74%,表现不佳,但受益于结构性行情,四分之一股票涨幅超过30%,超额收益十分可观。这些高收益率股票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等新兴行业,也零散分布在有色金属、电子、通信等科技行业。因此,这些股票获利回吐压力更加明显。”

  他也提及,根据A股行业轮动规律,强势股往往持续1~2个月。10月至今,表现较好的恰好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军工等行业。因此,根据行业轮动规律,此次行业轮动有望于12月结束,届时这些行业将遭遇卖出。

  奥密克戎再引海外市场暴跌

  当然,大跌的不止A股,海外市场的波动亦不容小觑。

  12月20日,受奥密克戎影响,欧美股市集体下挫。土耳其股市更是雪崩,土耳其基准股指下跌7.1%,两度触及熔断,为今年3月以来最大跌幅。

  一方面,国际市场关注中国经济前景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海外疫情和货币政策的变化也在影响中国股市。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辛普森(MattSimpson)对记者表示,上周刺激的全球央行会议“冲击波”已经落幕,“接下来的焦点将在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发展与通胀数据的表现。各国交易者大部分在一年中的最后两周离场休假,导致市场交投迟缓,流动性稀缺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标普500指数今年都上涨了20%左右,不必冒着损失利润的风险继续交易。”

  从“重灾”的欧洲地区来看,上周日,荷兰成为第一个重新进入全国封锁的欧盟国家,酒吧、餐馆和大多数非必需品商店关闭,至少要到1月中旬;德国政府周末收紧了旅行限制;英国卫生大臣也不排除在圣诞节前在英国实施限制,他对媒体称,目前是“更加谨慎的时候”;爱尔兰对酒吧和餐馆实施了晚上8点的宵禁。奥密克戎目前成为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因为它给进入年底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美国刺激法案闯关失败也重挫市场情绪。美国民主党参议员乔·曼钦最新表示,他不会投票支持美国总统拜登的旗舰法案《建设美好未来》(BuildBackBetterAct),这意味着该法案以目前的形式不太可能获得通过,这令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受到打击。高盛随即下调美国2022年的GDP预测,第二季度从3.5%下调至3%,第三季度从3%下调至2.75%。

  美国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变量,而《建设美好未来》提出投资5550亿美元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和处理气候变化问题,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税收抵免法案,如今该法案暗示无法顺利通过也导致市场下挫。北京时间12月20日下午,美国股指期货承压,标普500股指期货下跌1.33%。上周五,美国各大股指亦下跌约1%。

  富敦投资资深分析师张伟此前也对记者表示,“今年美国新能源车销售量不及预期,仅几十万辆,中国则已经超过300万辆,欧洲近200万辆。各界对明年中国销量的预期已经打得很满,因此明年美国将成为预期差的主要来源。”曼钦投下反对票也意味着拜登这项法案大概率将被迫延至明年1月再审议。作为拜登经济议程的核心内容,该计划的推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明年的中期选举。

瓜分6666元现金红包!领取8%+理财券,每日限额3000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海营

外资 香港 A股 新能源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2 威博液压 871245 9.68
  • 12-22 中国移动 600941 57.58
  • 12-21 品高股份 688227 37.09
  • 12-21 天源环保 301127 12.03
  • 12-21 春立医疗 688236 29.81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