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一个人的财富,最终都是两个变量的乘积

吴军:一个人的财富,最终都是两个变量的乘积
2024年12月03日 08:30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刘润)

我的老友里,有这样一位神人。

有朋友听了他的分析,几年前投资了海外一些成长快的市场,现在已经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投资人了。

有朋友听了他对行业发展的判断,一步步做成了行业的领头羊。

还有朋友,对,比如我。

我们的读书会邀请他来,就创造了销量纪录。

老读者们可能已经猜到了。我这位老朋友,就是吴军。

吴军老师的头衔,太多了。他从清华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一路读到计算机科学博士。这已经很厉害了,但,这只是吴老师诸多勋章里最小的一枚。

他是腾讯前副总裁、谷歌智能搜索科学家,在本职领域,做到了顶尖。

不仅如此,他还是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人。他还写过很多书,《数学之美》《文明之光》《浪潮之巅》《硅谷之谜》等,开过很多课,《吴军·科技史纲60讲》《吴军·数学通识50讲》等。本本畅销,门门火爆。

还没完。他还是教育专家,优秀的红酒鉴赏家,古典音乐迷,酷爱逛博物馆,见过90%以上世界名画的真迹,去过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明中心。

他精通历史、投资、商业、艺术、哲学、摄影……把他任何一个成就拿出来,都让人望尘莫及。

很荣幸,时隔半年,我们又邀请来了吴军老师做客刘润读书会直播间。

我特别喜欢和吴军老师聊天,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实在是太让人折服了。

比如,我们总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吴军老师说,现在的问题,就应该用现在的方法去解决。

比如,我们说要利用好碎片时间。吴军老师说,你要放弃小事,才会对真正重要的大事专注。

这些观点,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次分享,吴老师来了个大揭秘,把他的底层思考方式,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出来。

他说,之前所有的课和书,其实都来自于他对两条脉络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时间上,是历史、当下和未来。空间上,则是社会。

为什么你知道很多道理,却无法过好这一生?怎样才能摒弃焦虑,专注做好当下的事情?你的当下,还能为未来做什么准备?

历史。当下。社会。未来。

限于篇幅,我只能试着把精华部分提炼出来,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和你分享。

我们一个个来说。

历史:现在的问题,就应该用现在的方法解决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管理者、创业家,他们很喜欢拿孙子兵法、三国演义里面具体的方法,来解决当下面临的事情。

吴老师说,企业中,别动不动就依赖历史经验做决定。更别说,历史久远的古典名著了。

“今天的问题,就要用今天的企业管理方法来解决。”

为什么呢?吴老师给了两个原因。

第一,很多“看似有用”的知识,是过时的。

吴老师说,你不知道,当年谷歌来中国,在上海办事处招募秘书,可难招了。

秘书有什么难找的?

招聘贴上写,秘书的托福一定要考过一个很高的分,类似于现在满分120中的110分。

这个要求非常谷歌。

过往各岗位的要求,都是名校毕业、语言能力强。而且,因为秘书要跟美国人打招呼的,所以要会托福。

这听起来也很有道理,对吧?

可是,会订飞机票的,托福考不过这么多分。而考得过110的,不会订飞机票。

所以招了半天,这个秘书还是招不来。

很荒唐。

第二,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不代表你真正懂了。

首先,一件事,你知道了,不代表你会了。

比如,你从历史中读到“忧劳可以兴国”,就觉得,自己一定不能懒惰,才能成功。

这没问题。关键在于,你具体怎么实践的。

投资上,你想着不能偷懒,于是你操作频繁。管理上,你想着不能偷懒,于是你亲力亲为。

贯彻到底,那你就糟了。

“会了”的人就知道,放在当下的环境中,投资上少操作是获得高回报的关键,管理上学会授权要好得多。

其次,就算你会了,并不代表你懂了。

比如,你做化妆品做了十几年,熟练了,沉淀了精准的判断力。

你做出了一个爆品,很开心,想去教会团队做下一个爆品。

但你发现自己教不会团队。遇到问题还得你上,非要你手把手知道,才能很好地把控进度。

一直这么指导下去,你还哪有精力干别的事呢?这是会了,但不懂。

那,怎样才是懂了呢?

这个化妆品,你是怎么把它卖爆的。你得提炼出可复制、可学习的原因。

我随便说啊。比如你总结出来,化妆品能卖爆,是因为“被高估”和“信任状”。

所谓“被高估”,市面上有许多这样的东西,比如人参、海参、冬虫夏草、燕窝等等。

现在养殖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人参不比萝卜难长许多。但是老百姓还停留在以前“人参很稀缺”的记忆里,认为人参依然是个很贵的东西。

那么,你们去把人参磨成粉,放在面霜里。价格虽然涨了,但是客户觉得值。这就是“被高估”带来的爆品基因。

而所谓“信任状”,就是要去找背书。

为什么人参抹脸上有用?找专家、专利、明星、诺贝尔获得者的论文、成功案例等等,往上一列。

当然,这还很粗。到具体的商业环境里,还需要你无限拆细。

把这样一套方法论交给团队,他们照着能做出下一个爆品。

这才叫,你“懂”了。

什么是“现在的方法”?就是这样一件件小问题解决后,迭代出来有效的方法。

吴军老师在《脉络》一书中说:

今天绝大部分成功的人,更倾向于用当下得到的信息,而不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来指导行动,毕竟今天无法完全重复历史。

只有你从当下的反馈里,不断提炼出可复制的方法论,并且教会别人。当他按照你说的方法一步步做,也能有好效果,才说明是真的“懂”了。

到这个程度,道理才开始对你当下的生活工作产生意义。你的“忧劳”,才真的“兴国”。

不然,是没苦硬吃。

除此之外,如果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你会发现,试图学习过去的经验教训,其实是学不来的。

吴老师说,中国进入近代以前,历史实际上一直在重复。

你站在现在这个时代看西安兵马俑,和秦始皇造兵马俑的年代回看埃及法老造金字塔,实际上是差不多的。

都是2000多年。

但你是不是会模糊有一种感觉:秦始皇的兵马俑,好像和埃及的金字塔是同一个时期的。

这中间的2000多年,各个国家都改朝换代了很多轮。但如果只看头尾,忽略中间,你会觉得好像没什么变化。

吴军老师说,人类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来不吸取教训。

比如,古代的绝对君主制下,继承人很重要。

难道历代皇帝们不懂这个道理吗?

君王们受的教育都是举国顶尖的,他们老师都是最好的学者。历代君王犯过的错,他们也都研究学习过。

可是,下一代君王,依然没有吸取教训。

拿汉武帝和唐太宗来说吧。

当年汉武帝立储君,逼死了自己的太子,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最后只能传位给了襁褓中的孩子,处理得很不好。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这一朝代,汉武帝犯过的错,他也研究学习过。然而,又犯了一遍,最后立了李治当皇帝,差一点,李氏天下就变成了武氏天下。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唐太宗在哀痛自己的爱臣魏徵病逝,对其他侍臣说的。

你说唐太宗完全没有吸取历史教训有失公允,但他努力做了,效果很一般。

除了立储这件事重蹈覆辙,唐太宗还信炼丹术,最后死于丹药。哪怕秦始皇、汉武帝都在丹药上栽过跟头。

如果你不能同时清楚知道当时和现在的环境,直接套用,效果大概就像是你在写语文作业,抄来的却是同桌历史作业的答案。

太难了。

过去的道理,只有拆到极细的颗粒度才有用,但这哪有那么容易把握。

更别提,上一代的故事,是下一代的史官写就。很多,还是编造的。你了解的,和历史上的,可能真的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拥有的是错误的认知,那想要过好这一生,确实是不容易。

你应该去把握的,是做事情的脉络。换句话说,是底层的做事方法论。

举个例子。

许多父母焦虑孩子的教育问题,焦虑到睡不好觉。还有不少人坚持孩子一定要去到顶尖名校,甚至一定要读到博士,人生才有未来。

这个观念从何而来?或许是回看历史,发现过去六七十年里,那些去了名校的人,大概率能有更好的机会。

但是放到现在,真的是这样吗?

许多学校里的知识都已经过时,就算读到博士,如果工作所需的技能不具备,不一定就比本科生甚至技能深厚的专科生好找工作。

那么作为家长,有什么“脉络”可以把握呢?

吴军老师说,实际上,孩子从教育中,只要能“理解世界”、“运用知识”,“搭建起自己与人类思想之间的桥梁”,就已经拥有足够一辈子用的收获了。

而这三点,大部分学校都有条件给你的孩子创造出来。当孩子拥有这三个能力,他就能从当下的信息里,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根本无需比较。

历史,无法把你带向未来。

不要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以及自己对于历史事情的判断。

了解脉络,始终是为了去找到那些,真正可以赋能当下的事物。

我们接着说。

当下:总是被小事充斥,做不成大事

提到当下,就不得不说一个核心因素:财富。

你是怎么看待财富的呢?过去,你可能会回答,是车子房子票子,是金银珠宝钻石。

吴军老师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财富的定义,“膨胀”了。

盈利能力,成了财富。

比如一家一年创造100万利润的企业,也可能估值上千万。

又比如,俱乐部认为这个球员未来会给俱乐部带来几千万的收益,当下可能就会给球员几百万的身价加持。

未来的可能性,也变成了财富。

比如一家企业就算现在没盈利,但有人相信它未来能盈利,它就有价值。几年前的新能源车企,就是典型的例子。

又比如,银行觉得你未来有能力还钱,给你贷款。

共识和信仰,也能成为财富。

什么是共识?

就是一群人觉得这个东西是好东西,愿意花超过它的使用价值的钱去购买。

像是前面提到的“被高估”的产品。

历史上还出现过更多,比如被炒作过的郁金香球茎、普洱茶、大闸蟹的提货单、月球土壤、空气币、收藏品......

什么是信仰?我说一个,你就懂了:房产增值。

吴军老师书里举了个例子。

如果你房子1000万买的,就觉得自己有1000万的身价,是一种错觉。

要是你还有600万贷款,其实你的净资产是400万。

如果600万打算花20年还清,贷款年利率5%,最后你其实要还的不只是600万,是950万。

也就是说,你这个房子,要是马上卖掉,可能能换成400万的钱。要是你20年后还完,你付的钱是950万+首付400万=1350万。

实际上,你花了1350万,获得了这个1000万的房子。

但你可能会反驳说,这个房子20年后就翻倍了,变成2000万。

其实这多出来的1000万,就是“信仰”的财富。因为你坚信房子会上涨,会翻倍。

到时候有另一个人和你有一样的信仰,你可以把房子卖给他,落袋才是你的财富。

现金。盈利能力。可能性。共识。信仰。

它们都是财富。明白了。

但我怎么看,我自己到底拥有多少财富呢?

吴军老师的结论是:你真正的富,是两个变量的乘积。这两个变量,一个是你调动资源的能力,另一个就是时间。

先说第一个变量,能力。

具体一点,是调动资源的能力。

比如,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可能手头只有不多的启动资金,但他能通过小范围试错迭代,写下精彩的商业计划,吸引来更多的投资。

这是调用资金、人才、技术的能力。

比如,一位投资者,通过分析市场趋势,能比别人更快更精准地找到有潜力的投资机会。

这是调用资金、信息的能力。

又比如,你筹集了20万,你租一个店,雇了人来开餐馆。

这是调用房产、劳动力的能力。

数据、劳动力、技术、土地、资本,这些生产要素,就是你的资源。

而你要磨砺的,是如何调动这些资源的能力。

而如果你手头的资源,都还不够大,那么你需要让它们成长。

这就要说另一个变量,时间。

有效时间。

有效的、专注做事的时间。

人们总说,要抓紧碎片时间,要多重任务处理。甚至你也会这样教导孩子。

结果后来你却发现,时间全变成了碎片,学习总是不求甚解。

这就是,不够专注。不专注的时间,是浪费。

不够专注,是因为你太贪婪了。

什么是贪婪呢?

超过自己的本事的事情非要做,是贪婪。

就像是举重运动员,举得太重,超过了他身体肌肉的承受范围,最后不是赢,而是受伤。

管钱也是一样。有份数据统计,说美国的家族企业,70%传不到第二代,88%传不到第三代。

年轻一代很快把父母财产挥霍光了,因为他没有能够驾驭这么多钱和资源的能力。

总喜欢做风险很高的事情,是贪婪。

你做风险太高的事,只要一次失败,你就前功尽弃。

之前你成功再多次,都是没有用的。

总是在各种小事里切换,也是贪婪。

比如,挣钱。

有的人会想,但凡有好处,就去做。

但这样有什么问题呢?你很容易不断把精力消耗在各种小钱里,最后那件你最想做的、价值最大的事情却没做好。

街上掉了一地1美元,马斯克、贝索斯要不要弯腰去捡?不捡。因为他挣钱效率远比这个高。

又比如,工作。

同事找你帮忙用掉5分钟,和你项目不相关的任务占了你30分钟,每次你把注意力再拉回来,又消耗了15分钟。

你想要同事的好评,想要跨界的能力......想要的东西逐渐增多,很容易不知不觉忘记了原本的目标。

人一旦贪婪以后,他的关注点就不会很集中。

什么都想做,就容易什么都做不好。

你就很难做出,比别人强十倍、百倍的大事

你可能会问,那我怎么找到这种大事呢?

大事,不是凭空出现的。

吴军老师说,你认认真真把自己手头上的事做好,随着时间增长,会有复利的效应。

把你的一件小事做成第一名,收益往往远胜过你去做100件、1000件不相关联的小事。

比如俞敏洪的孩子,从小做义工,积累了2000小时。又比如,当年有个孩子给童子军饼干融钱,卖饼干做到了美国第一,进了哈佛。

所以,吴军老师的建议是:

1、开始的事情都完成。

2、每次不要开始太多事情。

3、每天要有专注的时间。

就吴军老师自己平时的习惯,就是一旦工作了就进入状态,除非出了人命,都不要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每周五,他就把手机丢前台,一天都不要看。

如果有钱,就去培养调动资源的能力。如果钱不够,别贪婪,专注做事,相信时间的复利。

大部分人都想成为拥有海量财富的人,这没有错。

但只有你拥有了驾驭财富的能力,不断专注在当下的事情上,财富才会变得有意义。

社会:尊重一个职业,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焦虑,因为现在太卷了。

卷,从哪里开始的呢?

教育。然后职业。然后其他一切都跟着,卷无止尽。

停一停。停一停。如果跳脱出来,你会发现一件很重要的事:不去卷,并不会过得很糟。

尤其近两年,你听到的抱怨声越来越多,似乎都在埋怨,为什么我们生在了这么不好的一个时代。

吴老师说,我们运气特别好,因为我们正处于难得一见的,最好的时代里。

你可能总听老一辈人说,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今天一定会比过去好,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于是你觉得,薪资增长才是正常的,社会发展迅速才是正常的。

当降薪发生,当经济增速放缓发生,你就开始感到恐慌、焦虑,茶不思饭不香了。

过去40年中国的飞速发展,其实不是常态,而是历史中极其少见、同时也是放眼全球都罕见的一段时光。

我们现在享受到的物质水平,比历史中大部分年代,都好太多了。

西汉开始,到康乾盛世,国家的人均GDP都没什么变化,购买力相当于450美元。

这中间过了2000多年,你会发现,不论是那些了不起的皇帝、大臣、将军,对于社会经济都没什么帮助。

但是工业革命前后,变化可以用飞跃来形容。革命前800美元,到现在12000多美元,是15倍。

而中间才过了200多年。

尤其是中国。

14亿人,是全球80亿人口的近1/5。中国的脱贫致富,让大部分人变成了中产阶级。

中国在过去40年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是最大的一笔财富增量。

现在社会,你总在焦虑,觉得钱不够,养不好孩子家人......而你的生活质量,实际上可能比19世纪伦敦最有钱的人的生活,都还要好很多。

粮食,吃都吃不完。电,用都用不完。

吴军老师在书里写道:

这是因为上一辈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做对了事,而我们想要维持这样的发展速度,需要继续做对的事情。

未来还能做什么对的事情呢?

比如,职业公平。

解决教育不公,在于解决职业不公。

我们总说中国教育很卷,更卷的,还有韩国。

如果不是SKY大学毕业,一辈子都不可能当大公司高管。

职业上升的渠道,被堵得很死。职业鄙视链,也非常明确。

但如果去看日本,他们为什么会稍微没那么焦虑?

因为他们对于职业的认同,更平视。

许多人觉得,当一个株式会社的管理,和当一个售票员,区别不那么大。就不会焦虑了。

当你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职业,去轻视他,或者过分仰望他,教育就不会成为你的问题。

而你之所以焦虑,并不是真正的生存焦虑,其实是一种“文明史观”在折磨你。

文明史观,就是你如何看待历史,你就会如何看待现实和社会。而你的看法,决定了你的幸福程度。

如果你总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资源不足。而只有你一路升官发财了,一切问题才能被解决。这说明在你的视角里,你认为只有少数英雄创造的历史才有意义。

那么你在现实中,或许会容易屈服于权威。

权威是什么?

是在某个领域里,比你更高的地位。甚至,更高的分数,更多的钱,都很容易被人视作偶像,视作权威。

而这,就成为了你焦虑的源头。比如,领导或甲方的责骂。又比如,孩子班主任的批评。都会让你觉得颜面无存,十分难受。

但如果你换一个观念,认为历史有它自己的规律,每个个体都在影响历史、创造历史。

那么,你会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感到骄傲和自豪,更容易去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价值。

或许,后面这种观念下做的事,更像是“对的事情”。

关于教育目的和社会公平,哈佛大学第一位黑人博士杜波依斯曾提出过人们的3个错误期望,其中之一就是“认为人的幸福感来自于比别人强”。

如果你在欧美或者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就会知道只要有工作,无论收入高低,大部分人都挺开心的。

吴军老师在书里说:

一方面这是社会保障制度兜底,另一方面,是因为当社会达到一定文明程度后,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人都会有基本的尊重。

不过这个观念,或许很难瞬间转变。这也没有关系,慢慢来。

但你需要知道的是,在未来,蓝领工人的工资,或许会逐渐赶上甚至超过白领工资。

我们继续说。

未来: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提前布局?

直播间有朋友提问,吴老师,未来还有什么就业岗位,我可以提前布局的吗?

这真是个好问题。吴军老师总结了几个,我也整理分享给你:

1)蓝领工作

机器人,是这几年很火的一个领域。

很多人一提到机器人,就会担心自己未来被彻底取代。

你猜,机器人很难做的工作,是什么?

答案或许出乎你的意料:蓝领工人的工作,机器人往往做不好。

你让那个机器人给你叠个小手帕,那叫一个费劲。让墨西哥非法移民来做,一下子就叠好了。

机器人能做的,更多是一些操作不这么精细,且能标准化的事情。

什么是非标准化的呢?比如,有一个职业你猜不到:水管工。

美国最缺的就是水管工。为什么?

因为房子是非标准化的产品,没有两家人的水管子是完全一样的。

中美都是老龄化国家,未来,这样的人更缺了。

类似的工种,其实早就写在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里,比如养老、托幼、家政、护理。

这些,都是非常难取代的领域。

如果你没有相关技能,你可以选择去学习,或者,创造工具给他们用。

2)虚拟资产

吴军老师说,虚拟经济比如直播、互联网,其实比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要重要得多。

怎么理解?

如果你看历史,你会觉得,实在的东西才是真的财富。比如在古代,古希腊可能60%GDP都来自农业,中国可能90%都是农业。那么,谷物才是财富。

但如果到了现在,美国农民占劳动力人口的1.5%。人虽然少,但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全美国都吃不完。

吴军老师曾经对谈过一位美国记者,他走访了中国长江沿线,发现全世界袜子的9成左右,都是由中国三家袜子厂生产的。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稀缺的已经不是产能,而是购买力。

而这些虚拟活动,能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促进购买力,从而,增加实物的生产。

在未来,或许你在互联网的行为,会比现实世界的行为更重要。

那么,数据资产,就是你非常需要提前布局的一类资产了。

现在,癌症患者的数据很值钱,游戏玩家的数据很值钱,比特币盘子都已经超过全世界黄金的价值了。

假设你未来的生活,大部分会花在虚拟世界里,那么数据资产,就会非常有用。

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出现和蓬勃发展,它的重要性,你可能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吴军老师本人就是几十年的人工智能专家。除了去使用、去组合外,吴军老师格外强调了一点:去修炼提问技能。

伟大的思想,来自于提出好的问题。

中国发表人工智能的数量超过美国,但为什么这个领域还是美国人做得好一点呢?

因为,中国人的同质化论文太多。

有这么一个现象:一开始提出关键问题的往往是美国人的论文,高峰期这些问题变成热点的时候就出现了海量中国人的论文,最后收尾还是美国人的论文。

会提问的人,引领趋势。

业界很喜欢讨论,人比人工智能厉害的地方,在于意识。

而所谓的意识,应该是别人没想到这个问题之前,你想到了,才叫意识。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的出现,你可以给自己提一个要求,要提出别人想不出的问题。一直启发自己去做深度思考。

好了。蓝领工作。虚拟资产。人工智能。三个方向。

如果你觉得这3方面,自己都是新手,不知道从何开始。那我也十分推荐你一套吴军老师在得到课程《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里提到的构建知识体系三阶段:

第一,去读教科书。

你可以找来中美普遍认可的教科书。学不明白,还可以考虑MOOC上的相关课程,又或者得到上的通识课。

这是你对一个知识领域的基准线。

第二,去读权威的综述文章。

你可以了解到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还方便和专业人士交流。

去啃下来5篇左右,就有足够的判断力,别人忽悠你就很难了。

第三,去读有趣的专著。

也就是一些通俗读物,或者一些讨论课题比较标新立异的文章。

这最好放在正统知识之后,因为大多数都是一家之言,没有基准线,你很容易被带偏。

这样三步下来,你才会对这个领域产生基本的审美,有一定的判断力。至少知道有问题,应该去谁那里找答案。

好了。

历史。当下。社会。未来。

说完了。

就像吴军老师说的那样,今天的社会,比任何时代都好。

如果你总在过时的泥潭里跋涉,向前走的脚步,又如何能够轻盈呢?

所以,你要用现在的方法,去解决当下的问题。

如果你总被小事分散注意力,你又如何能做成大事呢?

所以,不要贪心,你开始一件事,就一定强迫自己完成了。

如果你的价值观里,依然是位高权重者得天下,你又如何要求自己不焦虑呢?

所以,尊重每一个职业,是你不被卷文化挟制,过自如人生的一个切点。

如果你永远不尝试新事物,又怎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提前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所以,自己给自己做思想革命,新的工具先用起来,新的趋势先参与起来,不断深度思考。

未来的光,正透过缝隙照来当下。

至少,至少,想邀请你同我一起,成为第一拨看到这一丝光的人。

感谢吴军老师。

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其问,不能则学。

祝你,活在当下。

祝你,所向披靡。

共勉。

P.S.

再次感谢吴军老师的分享。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分享干货的直播,那么,欢迎你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免费收看最近一期的“刘润读书会”直播。在刘润读书会,我们会为你挑选干货好书,并邀请到书籍的作者本人,或译者、领读人,来为我们做详细的讲解,和知识的分享。直播期间,我们也会上架由当场嘉宾老师亲笔签名的半价书籍。

同时,如果你还想查看往期刘润读书会的直播回放,那么,欢迎你加入“刘润·进化岛”,和我们一起学习。

在“刘润·进化岛”上,你可以直接向我提问,收听我的商业日课;可以认识2.45万名创业者朋友,提升自己的商业认知;可以回看商业访谈,听大咖讲书,收获更多的思路和视角 ……

我在岛上,等你。

*文章为吴军独立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脉络:小我与大势》,吴军

2、《吴军·阅读与写作50讲》,得到APP,吴军

观点 / 吴军  主笔/ 木言声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46篇原创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焦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6 蓝宇股份 301585 --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11.29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27.76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