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广州报道
“当前国际外贸形势复杂多变,外向型特色鲜明的广东,如何确保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广东在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以及尽快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方面有什么举措,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如何采取更好的措施,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紧扣“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关键问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提问直奔主题。
11月26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听取了广东省政府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专题报告。当天下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就广东省政府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这也是今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唯一一次专题询问。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是人大监督的重要探索与创新,也是人大法定监督权的一种外化载体。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切中要害分别提出实际问题,广东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出相应的回答。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表示,广东是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科技创新大省,在国家科技创新版图中地位突出、作用重要。聚焦产业科技创新,这是一项重大课题,通过专题询问的方式,将切实打通全省产业科技创新的堵点卡点。
以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关键领域
今年7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是国内首部围绕全过程创新链谋篇布局的地方性法规,提出了40多项首创性制度措施,被认为是广东建设科技强省的重要法治保证。
但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任小铁看来,要推动制度落地,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对此,广东省科技厅厅长王月琴表示,接下来将健全省级科技计划执行体制,实施科技项目专业管理机构改革,提高科技项目管理专业化水平,探索进一步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比如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现更加灵活的管理制度,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提高造血能力。同时推动相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推动《条例》全面有效实施。
近年来,广东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瞄准产业技术难题,深入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新一代通信、终端操作系统、新能源汽车、高端芯片、高端医疗装备、高端打印机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但总体来说,广东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伍庆直指关键,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外向型特色鲜明,尽管广东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关键器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仍需要采取有力措施。
针对制约广东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王月琴表示,将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深入实施“业主制”“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比如,在干细胞治疗药物领域,以临床试验或注册证书作为“里程碑”考核节点实行“赛马制”,促使更多“千里马”涌现。
同时,广东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加快建设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和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年“卓粤”计划,把超过1/3的省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实现更多“0”到“1”的突破,解决若干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为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提供更多动力源泉。
谈及广东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丁建庭则认为,尽管广东初步构建起较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但也要正视广东近八成产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尤其是传统产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创新能力偏弱,仍需要以科技创新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提质,培养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同样表示,广东有8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但这些支柱产业相当多是传统产业,比如食品产业、纺织产业、家电家居产业,这些是广东的支柱,也是广东的家底,把这一批优势产业继续巩固好、发展好,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广东一方面重视发展半导体、高端装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出台相应的行动计划,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以项目为王,狠抓工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当前,广东正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施一大批攻关工程,这些对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涂高坤表示。
以要素保障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
企业是广东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王月琴指出,广东全省约90%的研发机构、科研人员、研发经费、发明专利申请均来自于企业。广东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牵头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攻关任务,50%的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由企业牵头承担,90%的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有企业参与。
但需要正视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创新方面也面临许多困难,比如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面临经营成本上升、市场开拓困难等难题,国企则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动力不强等难题。
如何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持续向好发展?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表示,针对经营成本上升的问题,将多措并举降低企业用地、用工、资金等要素成本,比如将工业机器人和大数据应用到各环节,推动企业降本增效。针对市场开拓困难的问题,将办好“粤贸全球”等展会,助力企业抢抓全球订单、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通过开放应用场景帮助科技型企业开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品提供早期应用场景和试用环境。
谈及激发国企科技创新“动力源”,广东省国资委副主任王奇表示,为了抓好科创工作,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国资委进行了内部调整,未来会有一个核心团队不断牵引省国资委的科创工作。目前正在遴选打造一些在数字化转型局部细分领域有一定基础的标杆企业。据悉,当前列入国家级数字化标杆企业的省属国企已有13家,接下来将以标杆企业形成模式再推广。
人才同样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要素之一。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雅林表示,企业引进的创新人才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时,仍会遇到不少阻力,要拓宽企业创新人才职称评审渠道,真正使得“车间”里的人才、“田野”里的专家释放创造力、创新力。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杜敏琪表示,广东坚持“产业缺什么就评什么,人才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开辟工业软件、新型储能等新职称评价领域,开展数字领域卓越工程师能力评价,进一步打破户籍、身份、档案等制约,畅通民营企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此外,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为了满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创新需求,广东印发了发展科技金融的“15条意见”,立体化贯通科技金融要素保障,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强省。截至2024年9月末,广东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47万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超7500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速超23%。
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于海平表示,广东规模化壮大耐心资本,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构建长期投资生态方面,广东已初步形成涵盖天使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为一体的科技投资体系,将持续推动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广东地处‘两个前沿’,科技发展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要以本次专题询问为契机,把解决问题和促进发展贯通起来,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成员张国智表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