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近日,宿迁儿童医院的消息引起广泛讨论。根据京东资产交易平台信息,宿迁儿童医院不动产、构筑物及其他辅助设施、医疗设备与办公设备、绿化苗木、无形资产组合等被打包约4.8亿元拍卖。
今年以来,医院破产、被强制清算时有发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中,以“医院”为关键词搜索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21日的公开公告,其中包括破产审查案件、破产案件、强制清算申请审查案件、强制清算案件在内的案件共计492件,其中不乏民营医院的身影。
实际上,医院的倒闭每年都会被关注、讨论,尤其是民营医院热度更高,只是相比于以往,今年的讨论声音更大。
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为何会出现倒闭现象?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倒闭又有哪些独特原因?面对民营医院的“倒闭潮”,应当如何调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系列问题引发关注。
对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装备发展促进工作委员会委员、新加坡医药中心顾问刘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民营医院的倒闭,只是传统被新的周期和时代淘汰而已,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现在市场上很多问题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两个字——创新。
“创新是解决一切的根本,也就是国家所说的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小门诊、大专家、连锁化,是民营医院应该选择的一种轻资产运行的模式,至少风险会大大降低。”刘检说。
为何倒闭?
在刘检看来,医院的倒闭,无论是对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而言,主要有三点原因:人口变化、盲目扩张,以及患者流的变化。
首先,在人口变化方面,最近几年倒闭的公立医院,基本上都在人口外流比较严重的一些地级市,或者三四线城市。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到经济发达地区,导致城镇的人口空心化。人口数量的减少,自然带来医疗需求的减少,所以导致规模医院的关门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
其次,在盲目扩张方面,其实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也存在这种情况,因为原来要带动房价的提升,至少需要三大件,即交通、教育、医疗,各地在财政上严重依赖于地产经济的时候,就盲目地扩张大医院,新建各种各样的分院。
这也就导致原本集中在某些大医院就诊的患者,因就医的便利性开始回归到各自所在城市的各个区,不再往城中心跑,带来了患者分流。但同时,不少医院的规划都是向总医院看齐,自然就支撑不起医院的发展。无论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面临因盲目扩张而出现的患者量下降的问题。
仍然是患者流方面,大医院和民营医院除了盲目扩张之外,在以往的服务上并没有任何的不同,所以当这些医院进入到核心城区之外去开设分院时,实际上又面临另一些原来不起眼的医疗机构的竞争,比如在大力建设的社区医院,还有仍然增长的诊所第三终端市场。
“以前的看病难问题,随着国家实行分级诊疗,强力发展基层,已经有所缓解。像社区医院从数量到质量,从药品到诊断的设备都在大幅度提升。大医院虹吸基层的能力就大大减弱了,自然就出现了患者倒流回家门口看病,大医院的门诊量下来就会导致经营矛盾问题突出。”刘检强调。
刘检进一步表示,需要指出的是,民营医院破产更多是源于其运营的不合规。过去,很多民营医院是靠套医保获取利润,随着国家把医保诈骗进行连根拔除式的惩治,很多民营医院原来的假住院、假手术、假用药纷纷浮出水面。近几年,在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部门通报的相关案例中,民营医院是套保重灾区。
民营医院为什么要套保?刘检认为,因为很多民营医院一开始在市场上的定位就不明确,并不是公立医院的补充,他们能提供的公立医院都能提供,只是让患者在不排队上享受到一些便捷。也因此,靠套医保、造假获益是既往不少民营医院的生存之道。当国家不太关注民营医院管理的时候,自然还可以苟延残喘,但是在医保资金监管趋严的情况下,不少民营医院便会被淘汰。
捡漏时代已逝
当前,市场上仿佛存在一种矛盾:一方面不少患者在吐槽看病贵,但另一方面一些民营医院仍在亏损。
刘检表示,这二者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民营医院的亏损是源于其没有提供给患者公立医院所提供服务之外的服务,也就是说,公立医院能提供的,民营医院也能提供,公立医院很多后期能提供的,民营医院不能提供。所以当民营医院没有特色服务或者特色治疗技术,又面临公信力缺乏的时候,自然就会面临亏损。
从国家的定义来看,民营医疗机构是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民营医院的生存之道一定是更细化的,需要走差异化的道路,提高其对患者服务上的附加值,但民营医院当前普遍没有做到。”刘检强调。
刘检进一步指出,对于看病贵,则是因为我们在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市场转折。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已经明确,将从“物贵人贱”的时代转移到“人贵物贱”的时代。原来是产品贵,现在可以直观看到原来贵的药品国产替代以后,价格纷纷降到了地板以下,“以药养医”也不复存在。当前正在转向向医生的劳动、技术付费,比如挂号费有所提高,便导致患者感到看病贵,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和消化。
聚焦于以儿童、妇产科为代表的专科医院的倒闭,刘检指出,在公立医院不断细分的市场策略下,专科医院的优势以及差异化打法其实被摧垮了。
当市场竞争加剧,公立医院便把视野扩展到了以前这些他们不关注或者根本顾及不到的细分市场,并且更加迎合患者消费医疗的需求,比如出现了抑郁、焦虑症、小孩由于心理原因导致学习能力下降等的解决方案。从患者就医的信任度来说,如果公立医院提供了这种小病种服务,患者一般会优先选择公立医院。
“原来民营医院捡公立医院漏的传统时代过去了。公立医院强大的专家团队,以及强大的公信力,是民营医院绕不开的一个障碍,其败下阵来是一个自然规律。”刘检认为,民营医院的倒闭,只是传统被新的周期和时代淘汰而已,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周期是存在的,谁也阻止不了,甚至也影响不了。
开启分层消费时代
“传统的民营医院在倒闭,但是随着新的需求产生,比如定制化消费的医疗需求,民营医院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刘检强调。
当前,中国的医疗市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医疗分层消费的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也印发了《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拟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11月,新加坡鹏瑞利集团与广州市白云区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鹏瑞利国际医院有望成为自9月医疗新政发布以来内地首个新设的外商独资医院项目。
刘检指出,国家允许外资在中国独立办医,不需要去合资,我认为可能国家在保基本的底层逻辑下,也意识到了某些个体的高端消费医疗的需求还是要去疏导,而不是进行堵塞。特别是在讲要拉动内需,做大做强内部大循环的情况下,我们要想办法引导更多海外医疗落地本土。
“无论是外资还是民间资本,都需要满足市场的分层消费需求,他们都属于民营医院。所以,这两年大家特别关注,这可能是下一个市场的风口。”刘检说。
未来,民营医院应该怎么去做市场定位进而切分市场,并形成和公立医院的壁垒,更好发展下去?
刘检指出,实际上,国外更强大的民营医疗代表,更多的不是民营医院,而是连锁的、品牌化的小诊所。无论我们学不学习,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时代的洪流,医疗机构自身便会去调整,其实我们现在已经不由自主地向发达国家那种商业结构和模式上靠拢了。
刘检进一步表示,目前,民营医院可以有两种定位,第一种是更加突出专科,而且是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式的专科。现在公立医院尽管有很多专科,但是更侧重的是一时的治疗,对患者后续的康复、患者疾病再复发的控制是缺乏的。
公立医院是保基本,是医疗的托底,所以无论怎么说,更倾向于的是严肃医疗。但是民营医院未来要想保持高速增长,要获取更多经济回报,一定要大踏步地走入消费医疗,而不是严肃医疗。
另外一种是化繁为简,追求小而美,不再去盲目扩张,把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到某一个领域。比如,打破不同公立医院之间的专家壁垒,可以在民营医院里会诊,这也是患者刚需。当前只限于院内各科室的联合会诊,还少有人打破地域和等级医院壁垒开展专家会诊。
“公立医院限于体制和传统的封闭思想,仍然是没有走出去,但是民营医院可以在公立医院之外提供这样的桥梁和平台,为患者提供服务。”刘检补充道。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