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年,普通人面对AI还能做什么?做好选择,摆好姿势

未来2年,普通人面对AI还能做什么?做好选择,摆好姿势
2024年11月10日 11:38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刘润)

我知道,这周,我们已经连着聊过2次AI了。

周三,我和你聊了怎么向AI提问,周四,又和你聊了AI接下来的3个发展方向。

聊完后,看后台留言,有人说,他已经开始用起来了,有人说,她已经知道要重视了。但同时,也有很多人问:所以呢?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参与?

就算我把AI当回事,但今天的AI好像还是没我什么事?

今天的AI大模型那么多,但看来看去,大都是大厂之间的竞争,大国之间的博弈,大佬下注的机会。

有什么属于我们普通人的机会?我不是学这个的,也不是做这行的,除了看个热闹,还能做什么?

刚好昨天,曾被我很荣幸请到我的进化者栏目对谈的王煜全老师,开了他的2024前哨大会。

王煜全老师是谁?如果你直接查Title,他是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但如果你今天想了解AI相关的机会,那么作为一位在美国的科技领域积累了十几年的投资人,在中国的AI领域真正下场做事的创业者,他看过的大量案例,投过的大量资金,促成过的大量合作,和基于这些得出的视野和洞见,可以帮到你。

2015年,王煜全老师在美国投了第一个人工智能项目。2年后,他开始坚持每年开一次前哨大会,用4个多小时的时间,从过去一年的复杂变化里,梳理出他看见和科技趋势。比如,2017年聊了电动车革命的苗头,2018年聊了英伟达崛起的潜力......而在今年,也就是昨天的第8次前哨大会上,他聊了:

接下来,AI的应用展开期马上就会到来,里面会有属于每个普通人的机会。

这种机会,一次技术革命只会产生一次。

千万把握住。

怎么说?

今天那些AI的机会,大多不是烧钱就是烧脑,门槛那么高,怎么可能有“属于普通人的机会”?如果真有,又该怎么把握?

接下来,AI将会有普通人的机会。

提问:AI,怎么会是普通人的机会?

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卷积神经网络......几个非专业的普通人看得明白?至少,得是理工科吧。

大模型,自动驾驶,搜索......几个没背景的普通公司玩得下去?至少,得是科技大厂吧。

王煜全老师说,你真的不知道现在AI的门槛已经有多低了

先说,今天AI的使用体验。

王煜全老师拿自己举了个例子:

以前自己要研究个东西,很麻烦。先要搜索一堆数据,然后把每个数据整理汇总,最后才能分析。

但现在,他的习惯是,工作的时候立刻把手机支上,打开AI助手,比如ChatGPT,调到语音互动,随时有问题随时问,问完后数据来了,整理好了,突然之间就有了一个非常强大,无所不知的助理。

体验好到从此再也回不去从前。

这种使用上的变化背后,是什么?

应用层的机会。普通人的机会。

王煜全老师曾说过,每一轮科技创新,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无线互联网,都有一个规律,就是在技术刚刚取得突破时,总有很多人在此基础上小修小补,但最后真正引领产业风潮、推动技术及应用普及、成为全球顶级企业的,都是基于最前沿技术做模式创新的技术应用型企业。

这次在演讲里,他也举了几个例子。

比如,Twitter的技术早就有了,但当时没人想到自媒体还能这么玩,业务还能做成这样。是后来想到并做到的人,成就了这个了不起的应用。

再比如,Uber和Airbnb也一样,创始人背景也不全是理科生技术男,但因为后来实在打不到车,和房租交不起而客厅空着也是空着,才有了后来。

当技术已经调优成熟,进入应用展开期,时代会出现一大堆非常让人兴奋的新机会。

互联网时代,是这样。人工智能时代,也是。

有意思。可是,这些案例,都是互联网时代的案例了,有没有什么更新的案例?

王煜全老师说,最妙的地方就在于:还没有。

很多人问他案例,但是,当阿里巴巴已经出来时,再做一个阿里巴巴还有戏吗?当拼多多已经出来时,再做一个拼多多还有戏吗?

每当新的机会马上要展开的时候,基本上是大家都“还没有”找到太多机会的时候。

反之,一旦案例有了,有时往往也意味着,机会没了。

今天,他们看到的是,很多基础的技术已经完备,很多应用的探索已经越来越接近最后的时刻。

在这样的时刻里,很多机会已经不见得非得是理科生才能做得起来,文科生也能,很多业务也不再只是大厂专属,而是广泛存在。

只要,你能把业务设计好,找到真正的痛点,满足真正的需求。

说得真好。

在电力刚刚出现时,首先当然会有电厂。

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要赶上时代不掉队,把握好新的机会,是不是一定也要造一个电厂?是不是必须得精通电路分析,电机原理?

当然不是。电厂,注定永远只是少数,并且越到后来,越会是基建。

要把握机会,还可以去想着怎么借助电力的技术势能,去做到一些各行各业的前辈们从前无法做到的事。比如电灯,电视,电冰箱。

有意思。

那AI时代呢?AI时代的“电灯,电视,电冰箱”是什么,全世界都还在摸索,普通人能怎么借助?

普通人 × 3个选择

提问:如果AI真的已经处在新一轮的爆发前夜,比起继续观望,有没有什么准备和布局,可以今天就做?

王煜全老师在昨天的大会上,针对普通人如何借助AI的势能做到财富增长,专门分享了一系列看法。

第一,投资选择。

如果你偏好稳健,那么当然可以关注AI巨头。

虽然,当巨头成为巨头,通常也意味着很难再翻倍,但像英伟达这样的,除外。

如果你偏好成长,那么还可以分出一些精力去找十年内可能成为下一个巨头的AI公司,去拿百倍甚至千倍的回报。

但要找到之前,需要有耐心。比如,2年内找出苗子,5年内找出优胜。

第二,就业选择。

今天,很多人都在说,一定要加入人工智能行业,因为趋势已经在那儿。

可是,怎么加入?

首先,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很多业务都是长在平台上的,先尽快加入一个有实力的人工智能平台。

无论那个平台叫百度、阿里、还是字节.....

早点加入,你就能成为一个很早的观察者,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到AI应用的企业。

然后,你就能筛选。找到那个你觉得最可能在未来成功的企业,加入它,当它的第一批员工。

运气好的话,退休不但不会延迟,还可能提前。

第三,创业选择。

创业这件事,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首先,想清楚你自己是哪个领域的专家,市场需要哪个领域的专家,找到交集里的业务机会。

但是,注意,不能只想业务,还要兼顾流程。

你的企业,有没有形成一个能自进化的闭环?你的业务,进化速度够不够快?

答案是“没有”,“不够”的,在哪个时代都会被淘汰。

投资,就业,创业。

一旦选择做对,努力也才更有意义。

那时,就更不用问案例了——你自己,已经成为案例。

王煜全老师说,这个时代人工智能的技术门槛已经如此之低,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技术的应用机会也正在诞生。

这种机会一次技术革命只会产生一次。

千万要把握住。

说得真好,可是,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要把握住机会,除了做好选择,普通人具体还能怎么做?

普通人 × 3个姿势

提问:除了做好选择,普通人还能怎么把握未知的机会?

很多人会说,学习,提升认知。

之前和王煜全老师在我的进化者栏目对谈时,他曾分享过一个建议:

掌握人工智能,像学一门语言一样,是要花时间泡的。而年轻人最大的机会在于,有时间去泡,去养成对人工智能的认知。

说得真好。

未来的竞争,是认知的竞争。未来的优势,是认知的优势。

一定要学习。

可是,怎么学?

关于AI的文章我没少刷,也读过一些书,买过一些课,这是不是就够了?

在这次的大会上,王煜全老师,分享了一个学习的关键:抱团。

最早的知识,很多都是先有一个观点,观点被交流,被研究,被论证......最后形成了论文,或形成了书。

等你看到那本书时,知识可能已经很老了。

那怎么办?去上游。

最新的知识,一定在社群的交流里。

你要做的,是找到你热爱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

然后,混到前沿的社群,积累足够的信用,和社群里的人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最后,如果这个社群当中有牛人,你也有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

而这,就会成为你的优势。

抱团,社群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更新的知识,更快地刷新认知。

有意思。可是,学什么?

AI相关的知识那么多,该从哪学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人工智能时代的机会?

作为一位商业顾问,我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至少,不能猜,不能拍脑袋,不能坐在家中,铁口直断。

所以今年,我陪同问道全球的创业者们一起,去了硅谷。一路拜访的有OpenAI、Google这样的巨头,也有Plug&Play、Q Bay这样的孵化器,还有Traini、Brix这样的创业公司,还有我的老朋友吴军、万维钢等等。

每拜访一站,我都会请教一个核心问题: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一路问,一路记,收获非常大。回国后,我对着笔记梳理出了一套“拥抱人工智能的十种姿势”,并在我今年的年度演讲里做了分享。

今天,也附在这里,作为一份参考。

首先,关于对AI的认知,如果你想学成“大师级”,得学到这2步:做模型,改范式。

如果没那个必要,你只想学成“职业级”?可以只学到这5步:学原理,懂具身,装模型,训数据,找方案。

但归根结底,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其实不用太焦虑,先做到这3步,就已经能开始积累对AI的认知:

第一,“看新闻”

ChatGPT又更厉害了,马斯克又出大招了,AI短剧都能把白娘子换成黑娘子了......

我的工作会不会被“取代”?什么专业的人最容易被“替代”?再以后什么人会被“淘汰”?......

发现了吗?

这么做后,你会得到很多信息,但也会得到很多焦虑。怎么办?行动。

第二,“开始用”

怎么开始用?先装APP。

不用求全,听说过哪个先装哪个。

重点是,尽量亲自动手。从安装,到注册,到在对话框里打下第一句话。

这么做后,你可能会发现它是人工智障,也可能发现它已经成精。

但更重要的是,你对AI的感觉,已经从“观感”,进阶到了“体感”。

解锁之后呢?探索。

第三,“多探索”

怎么叫探索?不停地问自己一件事:这件事,能不能让AI来搞定?

可以是帮你写个报告,可以是帮你画个头像,也可以是帮你写首歌......

重点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对AI的理解边界,已经被再次拓宽。

AI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你已经有了更扎实和具体的认知。

而扎实和具体,恰恰是迷茫和焦虑的反义词。

看新闻,开始用,多探索。

了解了。可是,我有一个朋友,暂时还没上手过AI,不知道该下什么APP,不知道APP都有什么用,具体又都能怎么用,怎么办?

也没关系。我的商业社群“进化岛”上,有一位岛民,叫甲木,是LangGPT的联合创始人。

关于“普通人应该如何用好AI”,他给出过一套比较完整且好上手回答。

比如,如果是零基础人群,不妨可以从这几款大厂的AI产品先入手体验:

“文心一言”、“通义”、“豆包”、“KIMI”、“元宝”。

你可以请它帮你整理会议纪要,写个总结报告,或者做个攻略,翻译个资料,再或者就是好好陪你聊聊天。

再比如,如果想玩点不一样的,你也可以:

“Suno”或“天工SkyMusic”等帮你写个歌。

“Midjourney ”或“SD”等帮你画个画。

“即梦AI”,“可灵AI”,“海螺AI”,“智谱清影”帮你生成个短片。

甚至,用“九章随时问”,“智谱AI”帮你辅导孩子作业。

不知不觉,又和你聊了很多。

现在,回到最初的问题,总结一下。

这两年关于AI已经听过太多,但和普通人真的有关系吗?

王煜全老师在今年的前哨大会上,分享的观点是:有。

随着技术的调优成熟,AI的应用展开期马上就会到来。

很多机会已经不见得非得是理科生才能做得起来,文科生也能,很多业务也不再只是大厂专属,而是广泛存在。

接下来,会有属于每个普通人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

怎么把握?

首先,对于在创业的人:找好痛点,设计业务。

你能不能把未来的趋势看得更透?能不能比别人更快发现痛点?

你能不能把那些受众广泛,但目前还没被满足的需求,借助人工智能做成更规模化、个性化、普惠化、持续化的服务,提供给大家?

其次,对于还不一定创业的人:做好选择,提前布局。

如果你也面临:投资选择,就业选择,创业选择。

那么你可以:持续关注AI,尽早加入平台,兼顾业务和流程。

最后,对于所有这个时代里的普通人:摆好姿势,有效学习。

怎么学?抱团。

最新的知识,一定在社群的交流里。抱团,可以帮到你。

学什么?看新闻,开始用,多探索。

人工智能的知识又很多,但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其实不用太焦虑,先做到这3步,已经足以开启认知的积累,而不会轻易被迷茫和焦虑白白耗掉心力。

不知道,今天的你,对AI的感觉和认知已经到了哪一步?做出了什么选择?摆出了什么姿势?

那天的大会上,王煜全老师说,他们一直很推崇马克吐温的一句话: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给普通人机会。

在蒸汽机时代,这种机会可能叫“福特汽车”,在电力时代,这种机会可能叫“电灯,电视,电冰箱”,在互联网时代,这种机会可能叫“阿里巴巴、拼多多”。

而在AI时代,机会的“名字”还没有被写下。什么时候会被写下?

王煜全老师分享了一个他的时间表。他说,在未来的2年内,你我可能会看到一批成熟的AI应用崭露头角。在未来的10~20年内,你我可能会目睹一批新的巨头,新的“BAT”诞生。

而这些未来的“案例”,可能是任何一个今天的“普通人”或者“小公司”。

祝你,看懂趋势,做好选择,摆正姿势。

祝你,在新的时代,不焦虑,有行动,把握住新的机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主笔/ 尤安 编辑 / 二蔓  版面 / 黄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23篇原创文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18 联芸科技 688449 --
  • 11-15 红四方 603395 --
  • 11-08 金天钛业 688750 7.16
  • 11-08 万源通 920060 11.16
  • 11-08 壹连科技 301631 72.9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