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的地域在今河南东北部,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商业气息也十分浓郁,所以孔子师徒一进入卫国,就感觉到了这个国家的不同。
在鲁国从政失败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漂泊四方。他周游了多少国家呢?《史记》上说七十多个。现在有文献可考的,是这样一些国家: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小的地方有匡、蒲、负函(今河南信阳长台关附近)等。
孔子南行只到负函之地,就是今河南信阳一带,此后就再也没往南走了。有诗说孔子西游不到秦,实际连晋也没到;向南,没有过淮河、汉水。十几年大体就在中原偏东南的一些国家来来往往。大概他是五十五岁开始周游,六十八岁才返鲁,一共是十四年。
经出版社授权,第一财经节选《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一书中的内容,讲一讲孔夫子的旅行故事。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
这时的卫国都城在哪里?在今天的河南濮阳,当时叫帝丘,在黄河以南。这时卫国的君主是谁?是卫灵公。历史上带“灵”字的君主,好的少,例如汉灵帝,就是典型的昏君,这个卫灵公也是个昏聩的主儿。卫灵公活着的时候宠幸小老婆南子,结果逼走了太子,给他死后的卫国留下祸根。可是,孔子说过,卫灵公周围有不少贤才,这些是他昏聩中的一点儿灵光。
孔子到卫国,卫灵公一开始很欢迎,问孔子:你在鲁国是什么待遇,俸禄多少啊?孔子说,我的俸禄六万。卫灵公说,那好,我就给你六万。孔子在鲁国当司寇,是位大夫,俸禄是一年六万的级别。有人说换算成汉代的俸禄,就是二千石的待遇。但是没多久,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卫灵公就派人监视孔子,监视者在孔子的住处“一出一入”,孔子只好离去。
卫灵公这样在孔子面前捣鬼,绝不只是因为有人说孔子坏话。孔子来卫国,卫灵公满以为,有孔子这位博学多闻的大儒帮助他打理国政,内部小百姓就不敢闹事,外部列国也不敢欺负卫国,卫国不久就要强横起来了。可是,孔子来了之后,把自己的仁道理想和主张一摆,不单卫灵公,任何一个诸侯都得像遇到洪水猛兽一样,避之犹恐不及,就更不用谈用他了。这应该就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受接待的常态。
卫国的地域在今河南东北部,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商业气息也十分浓郁,所以孔子师徒一进入卫国,就感觉到了这个国家的不同。孔子由衷地说了一句:“庶矣哉!”(《论语·子路》)人口好稠密!当时给他驾车的是冉有。冉有马上就接了一句:“既庶矣,又何加焉?”人口众多了,下一步该如何?孔子回答:“富之。”让民众富裕起来。冉有接着问:“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了以后,就要有文教相配套,用真善美引导民众。这就是儒家“富而教之”的主张。
来到卫国不久,孔子的住处就来了一个人,他是个管理边界的小官员,《论语》中称他为仪封人。大概是到国都办事,正赶上孔子来,就想见一见。孔子的学生一听,既然人家有这样的习惯,也别违了人家的例,就让他见了。仪封人到屋子里和孔子谈了一会儿,出来了,满脸的兴奋,对孔子的学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
这几句话不简单,意思是,诸位朋友,可不要因为丧失了在鲁国的生活就气馁啊!不要怕,天下无道的状态已经很久了,我跟孔子一谈,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你们的老师是老天派下来宣传救世之道的!铎,就是木铎,古代传达政令,官员摇着手里的木铎,招呼百姓。仪封人的意思是,孔子是一个警示天下的木铎,而且是上天派下来的。
仪封人说孔子是上天派来使大家觉悟的,这多少有点儿宗教中救世主降生的意味。仪封人的话,后来被《论语》的编撰者郑重地记了下来。到了汉代,独尊儒术,人们神化孔子,说孔子是天降的教主,是素王,是老天爷派下来为汉家立法的。这样的说法,可以从《论语》所记的仪封人之言找到端绪。
《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李山 著 天地出版社 2024年7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