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行驶在江苏盐城沿海公路上,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列阵“捕光”;走进沿海的多座零碳产业园,不断刷新的光伏发电数据在能碳智慧管理平台频频跳动,记录绿电“游走”的轨迹;驻足新能源企业,一件件协同攻关的风电叶片、风电机组、塔架下线,走向高原、海洋……
行走于江苏盐城,科技催生的一幕幕绿色能源诞生、转化利用的场景,让这座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有了更加生动的模样,也吸引跨国公司纷至沓来。
近日,跨国公司江苏行—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交流会在盐城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成功举办。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世界500强企业、50家跨国公司、60家绿色低碳行业领军企业齐聚盐城,谈创新、话合作、谋未来。
作为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盐城正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绿色能源
582公里海岸线,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发电量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左右……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让盐城成为绿色能源开发的热土。
作为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盐城打造了“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产业格局,集聚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中车电机、中车时代新材料等配套装备制造企业。
走进金风科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一件件风力发电部件正在六自由度16兆瓦整机传动实验平台、100米叶片实验台和变桨偏航实验台上接受测试、检验。
“公司生产的第一台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仅600千瓦,而现在已达到16兆瓦,关键部件全靠自主创新攻关。”金风科技集团总工程师翟恩地告诉记者,围绕塔架、叶片等关键零部件研发,金风科技带动超过37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生产的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
目前,盐城已建成金风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车电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规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70%。
其中,由金风科技牵头的“国家能源海上风电重点实验室”入围第一批国家级“赛马争先”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全球首台“碳中和”海上大兆瓦机组——远景能源16—18MW机组下线。
差异化路径建设零碳产业园
建设零碳产业园,成为盐城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性工程。
江苏怡宁综合能源科创产业园是盐城首个零碳智慧园区。园区内的光伏幕墙、储能仓、地源热泵、光伏步道、可边充电边休憩的光伏休闲凳、遮风挡雨的光伏伞等,成为一个个绿能应用的微缩场景。
“此外,园区依托云平台、大数据、视频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自行开发建设了‘微碳慧能’数字管控平台。”江苏怡宁能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国平介绍,该平台实现了能源、楼宇智控、冷热循环等系统的全面接入,促进了系统的集成联动,构建了园区独有的交、直流微电网体系,为园区企业经营及园区运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与绿电服务保障。
在盐城,首批建设的滨海港、大丰港、射阳港零碳产业园不仅注重绿色能源、绿色技术的创新利用,还因地制宜根据园区既有资源,培育低碳产业生态。
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一期及扩建项目的10座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储罐屹立海边,全面投产后,LNG年处理能力将达到600万吨。经测算,每吨LNG气化可释放冷能约250千瓦时。
“滨海港零碳产业园立足港区优势,正挖掘‘绿电+冷能’的资源禀赋,建设盐城首个220千伏全绿电变电站,积极培育冷能空分、冷能发电、冻干食品、冰雪休闲等产业,推进‘东数海算’‘东数绿算’海洋算力中心建设。”滨海港零碳产业园运营公司执行总经理梅中海介绍。
“建设零碳产业园的核心是践行国家‘双碳’目标,推动绿电就近就地消纳应用,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聚高地。”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何骞说,3个零碳产业园坚持差异化发展。其中,大丰港零碳产业园正积极探索“绿电+氢能”路径,培育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绿色精品钢等产业;射阳港零碳产业园立足“绿电+新型电力系统”,正依托远景智慧产业园、零碳产业研究院等,积极培育海工装备、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等产业。
科技创新培育绿色产业高地
坐拥丰厚的生态家底,盐城探索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产业绿色化为抓手,推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绿色项目优先落户,打造绿色产业集聚高地。
总投资82.5亿元的岚泽绿色甲醇航煤项目是大丰港零碳产业园重点招引的项目。“项目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绿色甲醇。”江苏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晓强介绍,岚泽的绿色甲醇技术提供了一种低碳的替代燃料,有助于减少航海业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走进滨海县绿岛智能制造服务中心的喷涂车间,中心引进的一款先进的喷涂机器人正挥动着双臂,给一个铸件喷涂油漆。
中心运营负责人祖烨介绍,作为江苏唯一的机械制造产业服务中心,这里通过工艺共享,解决机械加工企业“小、散、乱、污”问题。
“我们把企业所需的某项工艺集中到一个车间进行生产、加工,以减少企业的设备投入,节约运营成本,也可以对废水、废气集中治理。”祖烨说,目前,中心已为滨海县200余家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先后取得10项发明专利。
奋楫逐“绿”,阔步向“新”。“风光”盐城,正以科技创新夯实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助推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迈进。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金凤
(转自:江苏现代能源微网)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