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

聚焦主责主业 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
2024年09月26日 19:46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企业思想家)

2024年7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要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依靠改革不断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巩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力量。要切实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导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持续面向市场塑造独特竞争优势,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推动企业高水平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要扎实落实好各项改革重点任务,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衔接,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一件件抓好落实,确保改革质效。

加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整合重组

2024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曾多次提出,国资央企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把充分发挥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为手段,突出主业、聚焦实业,更加注重做强做优,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有序进退、提质增效,积极布局产业新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从三中全会《决定》,的方向和国资委的安排部署来看,2024年下半年聚焦主责主业、做强做专国有企业的整合重组将继续提速、扩围。

一是国企整合重组进入新阶段。2024年以来,国企整合重组加快了步伐,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面貌和特点。前几年的国企整合重组,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不优、运行不畅、竞争无序等问题;而今后的国企整合重组,主要是为了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且更加突出产业引领作用。

二是从过去的“合并同类项”,到这两年的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强化,再到未来的产业引领、价值创造,国有企业正在一步步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

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国有企业下一阶段的整合重组提出了新要求。《决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因此,在加快投资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要在技术突破的新方向、新路径上积极布局,尽快取得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预计下一阶段国有企业将更多考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并购重组,并优先考虑对研发力量的整合重组。

四是国有企业要灵活运用整合重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发展形势较为紧迫的产业,可以采取收购兼并的方式快速进入,用资本换时间、换技术、换产业,从而快速形成发展新动能。此外,国有企业必须跳出单一的项目思维或企业思维,采用“链式思维”来筹划整合重组,以提升产业链、创新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为导向,沿着产业链主动谋划推动整合重组。

需要注意的是,整合重组本身具有一定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如何在推动整合重组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这对当前新一轮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提出了问题和挑战,这也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完成的课题。

东方电气集团坚持双轮驱动聚焦主责主业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大力布局战新产业和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双轮驱动”,坚决守住装备制造这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为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撑。

聚焦优势资源,科学合理布局战新产业。紧紧围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布局战新产业。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聚焦能源领域、坚持制造为本、杜绝无关多元,从是否属于国家战新产业范围、是否围绕主责主业、是否具备较好成长性、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等4个维度综合评估,确定风电、太阳能、核电、高端石化装备、节能环保、电力电子、氢能等9大领域19项装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发展的战新产业方向,建立东方电气集团战新产业目录。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战新产业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制定年度分解计划、与产业承接企业签订责任状,将产业发展责任落到实处,制定监测评价指引、建立统计规范和考核细则、按季督导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三是强化创新引领。瞄准国际先进和行业首创,研究确定59项重点突破的标志性成果,目标导向、挂图作战开展科研攻关,2023年全球最大18兆瓦直驱海上风电机组成功研制、模块化小堆冷却器、稳压器成功制造,20兆瓦等级双工质地热发电装备等2项装备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

政策应给尽给,充分激发战新产业发展活力。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制定“战新产业38条”发展举措。一是加强资源投入。将50%以上的研发经费和70%以上的投资金额投入战新产业,2023年战新产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78%。投资新设东方光能,大力发展太阳能业务。建成全球首个光电转换、绿电生氢、制储加用一体的氢能科技示范园。二是加强考核激励。建立战新产业研发投入视同利润加回考核机制,对培育类战新产业,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额按100%加回;对国务院国资委清单任务以及国家级创新平台,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额按150%加回。鼓励内部提供应用场景,企业采购“三首”产品按照采购金额1.5倍计入内部协作金额。三是加强人才保障。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育图谱》,优先引进战新产业高端人才,2023年通过各种引才引智方式,引进储能、电力电子、核电、氢能、新能源等领域高层次人才91人,其中院士达到9人。

瞄准高端装备,更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自主燃机、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冲击式机组等高端装备视同战新产业进行单列管理,同等享受支持政策,鼓励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大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高端装备自主化。二是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提升高端装备智能化水平。三是着力实施数字化绿色化制造,实现高端装备“低碳智造”。2023年,新建设7个数字化车间,80%的核心车间实现数字化改造,建成行业首个5G全连接数字化工厂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4个场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户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

中广核聚焦战新产业发展推进改革深化提升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大力发展战新产业,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3年,中广核清洁能源在运在建装机突破1亿千瓦,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创历史新高,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过75%。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战新产业发展。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聚焦服务国家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和战新产业发展,增强改革乘数效应。“十四五”规划适应发展最新形势,明确各产业的目标指标、创新布局和实施路径。战新产业发展方案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实施核能领先、核燃料安全保障、新能源倍增、数字化跃升、核技术突破、环保强基和未来启航等七大发展计划。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聚焦主责主业、实体实业,大力推进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形成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以及产业金融“6+1”产业布局,全面实现“一业一企、一企一业”。“6+1”相关资产占比达到94%。三是出台战新产业顶格支持政策。按照“能给尽给、应给尽给”原则,从资源投入、产业培育、科技创新、资金支持、人才支撑、考核评价、工资保障、中长期激励、责任豁免等方面,制定顶格支持政策,更好支持保障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充分发挥核能产业龙头作用。发挥自身在核电产业链的引领作用,带动5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参与“华龙一号”建设,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牵头成立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联合核电企业以及产业链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完成80余项自主化专项研发并实现成果应用。二是积极探索“新能源+”创新融合发展。大力布局“光热+”项目,以新能源储热解决新能源调节问题,开工建设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德令哈光热储一体化项目。积极探索“沙漠治理+光伏农业”,在新疆南疆建设千万千瓦级大型新能源基地。三是积极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自主研发核电数字化仪控产品“和睦系统”,在20多台核电机组成功应用。自主开发全谱系风机控制器,L4000产品具备量产条件,L7000产品通过示范验证。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一是构建“一心两圆”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四个面向”,以自身核心能力为中心,打造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产业链伙伴的创新生态圈,既揭榜做“答题者”,又张榜做“出题者”,吸引集聚外部优势资源协同创新。二是部署推进重大科研项目。聚焦小型化、高密度、可移动、智能化创新方向,在未来核能领域开展前瞻性布局,部署实施四代反应堆、先进燃料、智能核电等一批战略专项,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三是持续完善科研保障机制。强化考核导向,突出科技创新的内在价值和长期价值,实施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创新成果加分奖励等新政策。优化研发投入机制,出台科研投入管理办法。完成首批自主创新成果目录认定,8项被纳入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清单。

组建央企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

为加快推进重大任务攻关、提升协同创新水平,国务院国资委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了新一轮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工作。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由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两大能源央企共同牵头组建,成员单位包括多家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社团组织。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推动产学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着力解决制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系列“痛点”“堵点”“短板”问题,推动新型储能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当前,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已布局57项重点攻关任务,围绕“高安全、低成本化学储能”“高效率、低成本物理储能”“规模化支撑技术”“多场景应用实证”等四大方向,在能源、通信、航天等行业开展攻关,旨在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产出一批标志性产品,建成一批重大工程和平台,跟踪调整前沿性和颠覆性攻关任务布局,有力推动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列,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建设。

今后,中央企业新型储能创新联合体将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目标,建立联合攻关团队、联合实验室、联合创新中心、合资公司,搭建中试验证平台,打造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一流创新生态,攻关一批新型储能首台(套)技术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计划三年内,在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规模化支撑技术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技术成果,在通信、能源、冶金、建筑、交通、航天等领域拓展29个重点示范工程,促进新型储能技术的革新发展和持续进步。

总之,下一步国有企业将持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主责主业动态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的主业范围做强做专,增强企业战略支撑托底能力,加快形成“一业一企、一企一业”新格局。以更大力度打造发展方式新、公司治理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现代新国企,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经济观察报》宏观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有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9.68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