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官宣“通通”来了!当“机器”拥有了“心”……

北大官宣“通通”来了!当“机器”拥有了“心”……
2024年09月18日 09:35 中国教育在线

近日,北京大学官宣: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小女孩(Little Girl)“通通”亮相!

9月1日,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人工智能专家朱松纯教授,携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小女孩(Little Girl)“通通”亮相2024年《开学第一课》节目现场。

在这堂全国中小学生共同学习的课上,朱松纯教授展示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成果,为全国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瞭望智能时代的心灵之窗。

“通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在好奇探索这个新鲜的世界。她拥有着自己的心智,并努力理解人类教给她的常识。她尝试辨别是非好恶,在不同环境下表达自己的态度。她,是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的“小女孩”......

她和大家平常见到的智能音响、智能驾驶等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是,“通通”是一个有“心”的人工智能。她所做的事情不受人为控制,而是由自己“心”里的价值所驱动。

在随机的场景中,“通通”会自主地捡起地上的玩具放进收纳盒中,拿起抹布擦去地上的污渍,搬起板凳清洗抹布……通过这一系列的行为可以发现,“干净”是她的重要价值体系之一。这一切行为,是“通通”在一百多个高度仿真的数字场景中,通过不断学习实现的技能、知识和价值的持续成长。

显然,与只能完成预定任务的智能体不同,“通通”是一个具有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学习、执行以及社会协作能力,同时符合人类情感伦理和道德观念的通用智能体。而这正是朱松纯教授孜孜以求的研究目标。

01

当“机器”拥有了“心”

看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动的“通通”,相信很多人在为AI技术进步而鼓舞的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担忧:当“机器”拥有了“心”,人类是否还能驾驭人工智能?当AI在思维、心智,甚至情感上都全面替代甚至超越了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我们人类的未来在何方?

实际上,早在20多年前,著名学者、未来学家、奇点大学创始人兼校长雷·库兹韦尔,在他的著作《机器之心》中,就对21世纪(从2009年-2099年)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命运作出了预言。比如,他提到,到2019年,会出现如下新技术:连接电缆消失,即时通讯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电子化战争、远程医疗、虚拟现实模拟系统、仿真教师教育、3D 投射影像通话和会议、电子化中间人、家用机器人、虚拟艺术家、人类和仿真人物建立联系和关系……截止目前,他的预言几乎都已实现。

在他的预测中,到2029年,会出现如下技术

计算机计算能力大大加强,各种植入神经都已出现。

人类学习全部依赖于虚拟教师,机器创造出新的知识,并相互传递。

3D虚拟技术到处可以应用,通信不需要人类干预即可完成。

许多产业将不再有人类参与。

人类与机器的鸿沟逐渐消失,“人们”开始讨论人工智能的合法权利。

机器智能开始出现自己的主观体验。

……

如今,距离2029年只有5年时间,自GhatGPT问世起,AI技术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飞速发展,不断突破。如今,随着“通通”的诞生,可以预见,雷·库兹韦尔的这些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现实。

我们再跳到库兹韦尔预言的本世纪末,看一看2099年会是什么样子

纳米机器人集成工程完成,人类多个身体并存的情况比比皆是。

没有神经植入的人将被视为异类,人类定义被颠覆。

人工智能权利和力量开始超过人类。

人脑逆向工程完成,机器与人类合二为一,平均寿命概念不复存在。

能源消耗将降到极低水平,包括宇宙在内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模拟。

……

在更远的将来,智能体将会思考宇宙的命运。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里会作何感想,这些现在看起来似乎还有些久远的未来,是否真的会呈现上面预测的画面,我们不得而知,但仍然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拥有真正“类人脑”的AI或迟或早都会来到我们身边,他们不但拥有超越人类大脑的计算速度,更拥有了人类的思维、心智和情感,他们的行为和进化速度都将不再受人类“主人”的控制,而拥有了“自由意志”。实际上,他们已不再是辅助人类的“工具”,而是与人类平等的、自主决策的“生命体”。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电影《人工智能》里的设想将成为现实。

那么,我们该如何未雨绸缪?如何一边去“发展”这个超级伙伴,与其高效合作,一边防止有朝一日,他们代替甚至消灭了我们?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电影《人工智能》给出了创作团队的思考。电影里有一个场景,一位科学家说,我们如何去做好未来的人工智能?他们讨论的结论是:要构造出一个能够爱人类的机器。这时候,在场的一位女士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哲学思辨的问题。她说,如果我们能够构造出来一个能爱人类的机器,那么,人类对于这样的机器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这个问题,也许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索。

02

构建人工智能内驱价值体系:

文理交叉,为机器立心

回到“通通”,朱松纯教授提出了“为机器立心,为人文赋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科研蓝图,他特别强调要构建人工智能内驱的价值体系,他借鉴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建立起原创性的“理”(能力体系U)与“心”(价值体系V)双系统理论体系和 “小数据—大任务”的发展新范式,用东方智慧推动人工智能后半场的发展。(注:朱松纯解释,所谓“小数据,大任务”的架构和范式,类似“乌鸦喝水”,看似简单,却属于自主推理行为,是由价值与因果驱动的高级智能,也是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而目前的大多数人工智能则是以“大数据,小任务”为架构的“鹦鹉学舌”,是通过重复训练实现的简单模仿,是一种低级智能。)

这个“心”便是人工智能内驱的价值体系,与人类一样,他之后的所有决策和行动,都是从这个“心”出发的。实际上,这就是我们人类赋予人工智能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也必然是我们自身价值观的投射。比如,“通通”的价值体系里有“干净”,因此,她便跟随自己的“心”去整理和收纳。

现在,我们也许可以回答电影《人工智能》里那位女士提出的问题:对于机器人,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答案应该是为他们立一颗“正心”,一颗符合人类普世价值观,让人类社会以及整个世界向着更好方向发展的至善至美之心。而这,也是人文社会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和力量所在。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认为AI的发展,更多依靠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文社会科学似乎没什么用处。实则不然。作为以人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基石,没有“心”的科学是没有方向的。这也是如今各高校都在推进文理交叉融合、推进通识教育的原因。

那么,当“机器”拥有了“心”,人类需要担忧和焦虑吗?

现在我们应该已经有答案了:既然机器的这颗“心”是人所立,那么,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正好自己的心。

不久前,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克里斯托弗·L·艾斯格鲁伯,以“AI教母”李飞飞的教育经历为例,重申了“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也叫通识教育)的意义。

他说,李教授(“AI教母”李飞飞)的本科学习,体现了普林斯顿博雅教育的广度,这个概念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同时还有人文学科。

博雅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你提供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让你应对尚未有人想象过的问题和挑战。博雅教育意味着,一个自由人值得接受的教育。博雅教育坚信:学习和研究能使人精神振奋。感受探索的快感,为无数思想着迷,在思维的海洋中沉浸,并点燃你对学习的终身热爱。

“卓越(博雅)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最实用的,因为它帮助我们成为完整的人。”

在与AI一起奔跑的当下和未来,唯有不断成长和自我完善,立“正心”,修“正身”,不断突破自我局限,努力成为更完整的人。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你如何看待“通通”?

对于类人机器人的崛起

你担心吗?

你认为我们该做什么样的准备?留言区里聊聊吧~

本文为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黄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