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医药】行业周报 | 子板块2024H1业绩分化,期待后续恢复表现

【中航证券医药】行业周报 | 子板块2024H1业绩分化,期待后续恢复表现
2024年09月13日 09:49 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中航证券研究)

投资要点

   本期(08.28-09.07)上证指数收于2765.81,下跌2.69%;沪深3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71%;中小1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95.15%;本期申万医药行业指数收于6316.92,下跌2.0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9位。

重要资讯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甘肃兰州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推动全系统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上走深走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研讨班并讲话。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发挥综合医改联系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医院等作用,进一步推广以三明为代表的医改经验。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财政投入上突出健康目标,以完善的治理制度、法规体系护航健康优先发展。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加强编制动态优化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落实“两个允许”,缩小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专业薪酬差距,优化绩效工资分配结构。

      国内创新药企更加重视自主创新研发

     2024中国生物医药出海现状与趋势蓝皮书》显示,由于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基于商业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在早期的成长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快速跟进(fast follow)海外优质创新药或通过License-in模式引进国外创新药的中国权益。

9月6日,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射用SKB571的IND申请获得CDE受理。这是一款双抗ADC,主要针对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多种实体瘤,通过优化靶点组合与双抗设计,增强肿瘤靶向性,旨在应对肿瘤异质性,提升治疗效果。结合OptiDC平台的高亲水性毒素-连接子技术,SKB571实现了DAR值的均一化,并展现出了优异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临床前研究中已经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持续赋能,助力形成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

     通过谈判纳入目录的药品,大部分都是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比如,2017年以前,医保药品目录内没有肿瘤靶向用药,2023年版目录中已经有74个肿瘤靶向药,其中很多治疗领域实现了不同代际靶向药的多样化选择。同时,6年累计调出了395个疗效不确切、易滥用以及临床被淘汰、或者已退市的药品,实现了药品“有进有出”,给创新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腾出空间。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已基本形成“可进医保-可得优价-可获实利”的“三可”创新驱动合力,为构建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赋予“科技创新潜能”“优质创新动能”“持续创新势能”。国家医保局将深刻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为目标,完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相关政策,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从仿制为主向创新引领跨越,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跨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核心观点

本期(08.28-09.07)上证指数收于2765.81,下跌2.69%;沪深3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71%;中小1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95.15%;本期申万医药行业指数收于6316.92,下跌2.0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9位。

2024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2582.14亿元,同比减少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024.42亿元,同比减少2.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6.31亿元,同比上升1.82%。

支付端方面,2023年人均卫生费用持续提升。2010年-202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长,从2010年的19980.3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575.8亿元。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之比从2010年的4.85%上升至2023年的7.2%,卫生支出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2023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也保持着较高增速,从2010年的1490.1元增加到2023年的6425.3元。2023年,人均卫生费用增速为6.46%,较2022年的增速水平有所下降。

整体来看,医药行业2024H业绩表现同比相对较为稳定,但行业内各个子板块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化学制剂板块表现较为亮眼,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业绩承压。化学制剂板块一枝独秀,走出独立于其他子板块的业绩走势,主要或系以下因素:1.国家集采进入常态化,国采、医药反腐等政策影响逐渐出清;2.各药企创新产品/项目逐步落地,部分创新型药企/创新项目由融资现金流顺利过渡为并经营现金流,业绩大幅提升;3.我国医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逐渐获得海外等发达国家认可,创新出海趋势加速,叠加海外创新药品存在高附加值效益,企业毛利取得大幅提升。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大,从生物制品板块来看,虽然血液制品表现相对较好,但疫苗类产品整体销售承压,放量趋势有所下降,生物制品板块业绩承压;从医疗服务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服务订单增长趋势放缓,增速有所下滑,叠加宏观消费走势偏平,院端消费医疗受到抑制,民营消费医疗受到影响,医疗服务板块业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短期来看,估值层面,医药板块处于短、中、长期的估值底部位置,从历史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析,具备一定估值提升空间;基金持仓层面,行业重仓持股比例持续下降,整体仍为超配态势,但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已达到较低位置,行业内部子板块持仓持续轮动,能够发现业绩兑现和政策引导仍旧是市场关注的主要方向。随着板块支付端能力持续提升,院端诊疗人次有望持续恢复,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受益,建议关注血液制品、大输液、精麻类等相关领域,如恒瑞医药华兰生物科伦药业恩华药业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一品红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4)受益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市场行情回顾

(2024.08.28-2024.09.07)

(一)医药行业本期表现排名居中

本期(08.28-09.07)上证指数收于2765.81,下跌2.69%;沪深3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71%;中小1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95.15%;本期申万医药行业指数收于6316.92,下跌2.05%,在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9位。其中,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原料药、医疗器械的周涨跌幅分别为-2.34%、1.79%、-1.01%、-3.34%、-2.70%、-2.99%、-2.45

图1  本期SW医药生物表现

(二)本期个股表现

    本期行业内市场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漱玉平民(43.64%)、老百姓(32.74%)、人民同泰(20.86%)、健之佳(14.09%)、康芝药业(10.90%)。市场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乐心医疗(-24.90%)、诺思兰德(-13.92%)、中恒集团(-13.78%)、海辰药业(-13.18%)、金迪克(-11.34%)。

表1  医药生物本期涨幅前五

表2  医药生物本期跌幅前五

(三)本期科创板个股表现

截至9月7日,科创板共有医药行业上市公司111家,本期行业内市场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奥泰生物(10.40%)、惠泰医疗(7.31%)、三友医疗(5.70%)、皓元医药(5.35%)、智翔金泰(5.31%)。市场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金迪克(-11.34%)、春立医疗(-10.64%)、天智航(-10.22%)、微电生理(-10.07%)、微芯生物(-9.46%)。

表3  科创板医药公司本期涨幅前五

表4  科创板医药公司本期跌幅前五

医药行业2024H业绩公布,板块业绩表现分化

(一)2024H业绩同比略有下降

 整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582.14亿元,同比减少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024.42亿元,同比减少2.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6.31亿元,同比上升1.82%。

   子板块方面,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2.31亿元、2311.22亿元、1888.56亿元、676.80亿元、5143.35亿元、1209.63亿元和860.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0%、5.52%、-3.17%、-9.78%、-0.04%、0.34%和-6.0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65亿元、228.03亿元、222.33亿元、92.67亿元、111.70亿元、221.85亿元和101.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30%、84.57%、-8.81%、-29.69%、-8.03%、-5.88%和-31.39%;2024H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44亿元、204.74亿元、210.33亿元、87.04亿元、105.00亿元、204.01亿元和91.7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91%、127.43%、-5.88%、-27.90%、-5.46%、-1.21%和-29.39%。分板块来看,医药商业、化学制剂和中药是医药生物行业202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最高的三个子板块;中药、化学制剂和医疗器械是行业2024上半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最高的三个子板块。

2024Q2,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6195.35亿元,同比减少1.50%;实现归母净利润489.52亿元,同比减少5.87%。 

    子板块方面,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7.05亿元、1137.66亿元、877.37亿元、332.17亿元、2524.67亿元、627.32亿元和449.1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8%4.08%、-6.09%、-15.53%、-1.36%、3.31%和-5.00%;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8亿元、95.06亿元、94.57亿元、42.24亿元、53.59亿元、119.16亿元和61.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89%、70.55%、-10.14%、-34.27%、-13.95%、-5.62%和-24.92%。分板块来看,医药商业、化学制剂和中药是医药生物行业2024Q2实现营业收入最高的三个子板块,归母净利润方面,化学制剂板块是医药生物板块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的子板块。

表5  医药生物及子板块2024H业绩情况

 横向对比31个一级行业,从营业收入增速的同比情况来看,医药生物行业2024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0.45%,在一级行业中排名分别为第19位,居中游位置。从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同比来看,医药生物行业2024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2.82%,在一级行业中排名分别为第18位,居中游位置。

图3  医药生物和其他一级行业2024H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情况(%)

图4  医药生物和其他一级行业2024H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情况(%)图4  医药生物和其他一级行业2024H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情况(%)

从营业收入增速的同比和环比情况来看,医药生物行业2024Q2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和2024Q2单季营业收入环比增长分别为-1.50%和-2.96%,在一级行业中排名分别为第19位和第27位,同比增长率居中游位置,环比增长居下游位置。

从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同比和环比情况来看,医药生物行业2024Q2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和2024Q2单季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分别为-5.87%和-8.73%,在一级行业中排名分别为第20位和第27位,同比增长居中游位置,环比增长居下游位置

图5  医药生物和其他一级行业2024Q2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环比增长情况(%)

图6  医药生物和其他一级行业2024Q2单季度归母利润净同比/环比增长情况(%)图6  医药生物和其他一级行业2024Q2单季度归母利润净同比/环比增长情况(%)

 从单季业绩和盈利能力情况来看,2024Q2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6195.35亿元,同比减少1.50%,营业收入正增长公司占比48.78%;实现归母净利润489.52亿元,同比减少5.87%,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公司占比45.53%。毛利率33.33%,净利率8.33%,销售费用率13.17%,管理费用率5.32%,财务费用率0.25%,研发费用率在2024H达4.61%。

表6  医药生物及子板块2024Q2业绩情况

表7  医药生物逐季盈利能力情况

表8  原料药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9  原料药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0  化学制剂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1  化学制剂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2  中药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3  中药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4  生物制品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5  生物制品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6  医药商业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7  医药商业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8  医疗器械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19  医疗器械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20  医疗服务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表21  医疗器械板块逐季业绩情况(%)

    子板块业绩方面,各板块分化趋势较为明显。原料药、中药、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板块2024H和2024Q2的实现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整体表现相对仍旧较为稳定。

(二)行业支付能力仍在提升,院端需求持续恢复

    从医药行业支付端情况来看,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仍在持续提升。2010年-202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长,从2010年的19980.3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575.8亿元。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之比从2010年的4.85%上升至2023年的7.2%,卫生支出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2023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也保持着较高增速,从2010年的1490.1元增加到2023年的6425.3元。2023年,人均卫生费用增速为6.46%,较2022年的增速水平有所下降。

图7  我国2010-2023年卫生总费用及GDP占比(%)

图8  我国2010-2023年人均卫生费用(元)及增速图8  我国2010-2023年人均卫生费用(元)及增速

     从卫生总费用结构上看,我国卫生总费用由三部分组成,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卫生支出。从绝对值来看,2010-2023年,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以及个人卫生支出均保持增长趋势。其中,个人卫生支出从2010年的7051.2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4751.1亿元;社会卫生支出从2010年的7196.61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1676.8亿元;政府卫生支出从2010年的5732.49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24147.9亿元。从占比上看,2010年-2023年,我国社会卫生支出占比表现出较明显的提升趋势,从2010年的36.02%提升至2023年的46.00%;2023年,政府卫生支出占比为26.70%,较2021年水平略有下降,但长期来看政府卫生支出比例基本保持稳定;个人卫生支出比例有所提升,从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22年的27.00%,2023年增长为27.30%。整体来看为医疗消费的进一步释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图9  我国2010-2023年卫生总费用结构

图10  我国2010-2023年卫生总费用结构图10  我国2010-2023年卫生总费用结构

     2023年,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33501.36亿元,增速为8.34%;同期我国基本医保基金支出为28208.38亿元,增速为14.68%,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医保基金盈余方面,2023年1-12月我国医保基金盈余为5292.98亿元,增速为-15.61%,与前两年相比,增速有所下滑。2023年,我国医保基金收入增速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升,而支出增速与上年相比有所提升幅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常规医疗需求释放所致。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使得2023年的基金盈余增速产生一定幅度的下滑。

图11  我国医保基金收入及增速

图12  我国医保基金支出及增速图12  我国医保基金支出及增速
图13  我国医保基金盈余及增速图13  我国医保基金盈余及增速

      医疗需求释放离不开收入端的支持。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20元,增速为4.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90元,增速为7.60%,同前些年相比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医疗需求的释放提供了较好的支撑。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2850元,增速为14.90%,超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916元,增速为17.37%,超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主要是2023年疫情下压制的医疗需求得到释放所致。

图14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保健支出及增速

图15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保健支出及增速图15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医疗保健支出及增速

      从结构上看,2023,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0%,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8.83%,医疗消费仍然存在巨大的空间。

图16  城镇人均医疗支出占比

图17  农村人均医疗支出占比图17  农村人均医疗支出占比

     从我国每月医疗机构及各级医院诊疗人次数量来看,我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较2019年11月的峰值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恢复趋势,且仍存在较为明细的恢复空间。随着我国人均卫生支出的逐步提升,预计未来医疗机构诊疗人次仍将持续提升。

图18  我国每月医疗机构及各级医院诊疗人次(万人次)

     整体来看,医药行业2024H业绩表现同比相对较为稳定,但行业内各个子板块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化学制剂板块表现较为亮眼,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业绩承压。化学制剂板块一枝独秀,走出独立于其他子板块的业绩走势,主要或系以下因素:1.国家集采进入常态化,国采、医药反腐等政策影响逐渐出清;2.各药企创新产品/项目逐步落地,部分创新型药企/创新项目由融资现金流顺利过渡为并经营现金流,业绩大幅提升;3.我国医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逐渐获得海外等发达国家认可,创新出海趋势加速,叠加海外创新药品存在高附加值效益,企业毛利取得大幅提升。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大,从生物制品板块来看,虽然血液制品表现相对较好,但疫苗类产品整体销售承压,放量趋势有所下降,生物制品板块业绩承压;从医疗服务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服务订单增长趋势放缓,增速有所下滑,叠加宏观消费走势偏平,院端消费医疗受到抑制,民营消费医疗受到影响,医疗服务板块业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短期来看,估值层面,医药板块处于短、中、长期的估值底部位置,从历史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析,具备一定估值提升空间;基金持仓层面,行业重仓持股比例持续下降,整体仍为超配态势,但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已达到较低位置,行业内部子板块持仓持续轮动,能够发现业绩兑现和政策引导仍旧是市场关注的主要方向。随着板块支付端能力持续提升,院端诊疗人次有望持续恢复,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受益,建议关注血液制品、大输液、精麻类等相关领域,如恒瑞医药、华兰生物、科伦药业和恩华药业等。

行业重要新闻

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甘肃兰州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推动全系统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上走深走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研讨班并讲话。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发挥综合医改联系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医院等作用,进一步推广以三明为代表的医改经验。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财政投入上突出健康目标,以完善的治理制度、法规体系护航健康优先发展。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加强编制动态优化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落实“两个允许”,缩小不同医疗机构、不同科室、不同专业薪酬差距,优化绩效工资分配结构。

(二)国内创新药企更加重视自主创新研发

《2024中国生物医药出海现状与趋势蓝皮书》显示,由于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基于商业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在早期的成长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快速跟进(fast follow)海外优质创新药或通过License-in模式引进国外创新药的中国权益。

9月6日,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射用SKB571的IND申请获得CDE受理。这是一款双抗ADC,主要针对肺癌、消化道肿瘤等多种实体瘤,通过优化靶点组合与双抗设计,增强肿瘤靶向性,旨在应对肿瘤异质性,提升治疗效果。结合OptiDC平台的高亲水性毒素-连接子技术,SKB571实现了DAR值的均一化,并展现出了优异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特性。临床前研究中已经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三)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持续赋能,助力形成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

通过谈判纳入目录的药品,大部分都是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比如,2017年以前,医保药品目录内没有肿瘤靶向用药,2023年版目录中已经有74个肿瘤靶向药,其中很多治疗领域实现了不同代际靶向药的多样化选择。同时,6年累计调出了395个疗效不确切、易滥用以及临床被淘汰、或者已退市的药品,实现了药品“有进有出”,给创新药纳入医保药品目录腾出空间。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已基本形成“可进医保-可得优价-可获实利”的“三可”创新驱动合力,为构建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赋予“科技创新潜能”“优质创新动能”“持续创新势能”。国家医保局将深刻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为目标,完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相关政策,推动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从仿制为主向创新引领跨越,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跨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重要公司公告

表22  医药行业本周重要公告

核心观点

本期(08.28-09.07)上证指数收于2765.81,下跌2.69%;沪深3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71%;中小100指数收于3231.35,下跌295.15%;本期申万医药行业指数收于6316.92,下跌2.0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19位。

2024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2582.14亿元,同比减少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024.42亿元,同比减少2.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46.31亿元,同比上升1.82%。

   支付端方面,2023年人均卫生费用持续提升。2010年-202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长,从2010年的19980.3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575.8亿元。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之比从2010年的4.85%上升至2023年的7.2%,卫生支出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2023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也保持着较高增速,从2010年的1490.1元增加到2023年的6425.3元。2023年,人均卫生费用增速为6.46%,较2022年的增速水平有所下降。

    整体来看,医药行业2024H业绩表现同比相对较为稳定,但行业内各个子板块业绩分化较为明显,化学制剂板块表现较为亮眼,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业绩承压。化学制剂板块一枝独秀,走出独立于其他子板块的业绩走势,主要或系以下因素:1.国家集采进入常态化,国采、医药反腐等政策影响逐渐出清;2.各药企创新产品/项目逐步落地,部分创新型药企/创新项目由融资现金流顺利过渡为并经营现金流,业绩大幅提升;3.我国医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逐渐获得海外等发达国家认可,创新出海趋势加速,叠加海外创新药品存在高附加值效益,企业毛利取得大幅提升。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大,从生物制品板块来看,虽然血液制品表现相对较好,但疫苗类产品整体销售承压,放量趋势有所下降,生物制品板块业绩承压;从医疗服务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服务订单增长趋势放缓,增速有所下滑,叠加宏观消费走势偏平,院端消费医疗受到抑制,民营消费医疗受到影响,医疗服务板块业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短期来看,估值层面,医药板块处于短、中、长期的估值底部位置,从历史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析,具备一定估值提升空间;基金持仓层面,行业重仓持股比例持续下降,整体仍为超配态势,但基金重仓持股比例已达到较低位置,行业内部子板块持仓持续轮动,能够发现业绩兑现和政策引导仍旧是市场关注的主要方向。随着板块支付端能力持续提升,院端诊疗人次有望持续恢复,带动相关产业持续受益,建议关注血液制品、大输液、精麻类等相关领域,如恒瑞医药、华兰生物、科伦药业和恩华药业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一品红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4)受益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本文数据来源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iFinD资讯

中航证券研究所以“立足军工、做深高科技”为核心,秉承深度产业链研究方法,内外兼修打造精品特色研究业务。研究所由五次获得新财富机械(军工)第一的明星分析师邹润芳领衔,董忠云博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着力打造总量,军工相关的硬科技产业链,同时兼顾“十四五”国家战略方向,重点布局新兴产业和大消费等领域。

研究所拥有目前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军工研究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强大的央企股东优势,深度覆盖军工行业各领域,全面服务一二级市场。并已经覆盖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农林牧渔、医药生物、非银、社会服务等多个研究方向,致力于探索战略产业的发展方向,拓展产融结合的深度与广度,为客户和集团创造价值。

中航证券医药团队:全面覆盖整个医药板块,经过多年的沉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研究分析体系,形成了覆盖范围广、见解独到不跟风等特点,同时与多家医药公司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产业资源丰富。团队获得多项市场化奖项评选, 2015年,被《华尔街见闻》评为医药行业最准分析师。2018年,获评东方财富中国最佳分析师。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子板块2024H业绩分化,期待后续恢复表现》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9月13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医保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开播时间 | 2-24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肖伊莎:创金看市丨中国资产的重估行情已经开启?
开播时间 | 2-24 20:03
《财访》——从AI医疗和政策支持展望医药行业投资机会
开播时间 | 2-24 19:30
富国基金:基金投资收获季如何操作?
开播时间 | 2-24 16:30
国君资管:AI+展露锋芒,港股科技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招商基金 邓和权、王艳丹:把脉市场变化!固收+与红利资产深度研判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易方达基金:基金行业话养老
开播时间 | 2-24 16:00
光大证券李泉:马斯克投资的飞行汽车试飞成功,订单金额已超70亿元
开播时间 | 2-24 16:00
浦银安盛:一壶茶 一席话——江畔系列直播第三期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长城基金:风起东方,中国资产迎价值重估
开播时间 | 2-24 15:30
银华基金:指点迷津 第160期 政策护航,商保如何重构创新药支付生态?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收起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提高生育人口基数 在全国推行更大力度的生育激励政策

  • 2025年02月24日
  • 06: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91,794
APP专享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至溺亡”案续:检方提起抗诉,建议死刑

  • 2025年02月24日
  • 05:0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21,532
APP专享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拟录用3名本科生惹争议,删除公示名单”?国企刚刚回应了

  • 2025年02月23日
  • 08:58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7,280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更多>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