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财经》研究员 郑可书 编辑 | 刘以秦
京东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国际业务或许是一个解法。但不计投入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在不熟悉,且已挤满竞争对手的海外市场实现增长,是京东的新挑战
《财经》独家获悉,京东全球售(也称“主站售”)业务新上线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四个国家,业绩上的要求是不亏本。京东寄希望于海外传统购物节“黑五”带来订单增长。该业务计划之后继续向欧洲、北美、大洋洲等市场拓展。
2024年8月,京东“海外事业部”下新设“全球售业务部”,负责该项业务。海外事业部BU(Business Unit,业务单元)直属京东集团,与京东零售、京东物流、京东科技等BG(Business Group,业务集团)平行,目前没有负责人。
全球售业务部负责人为李娅云。李娅云2007年加入京东,历任京东集团法律团队负责人、集团CCO(首席合规官)。2020年12月以来,她担任京东科技(前京东数科)CEO(首席执行官),带领京东科技从金融属性向科技重组、转型,走过蚂蚁集团IPO(首次公开募股)被叫停、网络贷款监管加强的时期。但京东科技至今未上市成功。
京东的国际化已经开启十年,曾多次试水电商平台,前期重点在俄罗斯,后转向东南亚,但进展不顺,最终关站。近年来,京东国际化动作不断,主要布局欧洲、东南亚、北美的仓储物流,再以履约能力为基础开设电商、新零售站点。目前,加上新开的全球售,京东的国际业务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其简要介绍及架构安排分别是:
1.Ochama,欧洲新零售业务,2022年1月上线,在荷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运营,设置自提点、自提柜,用户可选择送货上门或自行取货。在架构上属于海外事业部BU。
2.全球售/主站售(港澳台),将京东上的自营及第三方卖家商品销售至中国港澳台地区。在架构上属于京东零售BG下的跨境事业部。
3.全球售/主站售(海外),将京东上的自营及第三方卖家商品销售至海外,目前已经上线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计划继续向欧美澳洲推广。在架构上属于海外事业部BU下的全球售事业部。
4.京东国际,B2C进口业务。在架构上属于京东零售BG下的跨境事业部。
5.国际物流,京东近几年国际战略的重点。隶属于京东物流BG。
此外,今年2月,京东全球售宣布拓展至欧洲24个国家,但尚不清楚该项业务如今归属上述2还是3板块管理。京东还在2017年投资越南B2C电商平台Tiki,在2020年投资东南亚在线旅行独角兽Traveloka。
现在,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主题。2022年底,刘强东回归京东,提出低价战略。淘宝、抖音也开始强调低价,试图争夺拼多多的份额。今年上半年,淘宝、抖音纷纷转向,不再强调“价格力”。截至目前,京东未有类似变化。
对于现在的京东来说,国内电商业务增长接近天花板,低价战略效果有限,据其财报,2023全年、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增速已降至4%。京东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国际业务或许是一个解法,但不计投入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在不熟悉,且已挤满竞争对手的海外市场实现增长,是京东的新挑战。
全球售主打低价
京东全球售主打低价,用户已经可以在京东App切换这四个国家的站点。每个站点的商品有京东自营,也有第三方商家。京东推出优惠活动,在美国站,一款儿童游泳背心,京东售价129元,亚马逊同款价格为188元;一款智能手机定时器锁盒,京东售价169元,亚马逊同款价格为185元。京东甚至在页面标注出“Amazon价”。
运费也强调低价。运输方式为集运,可选标准、海运、空运等三种方式,境内段皆免运费,跨境段根据商品重量支付运费。以新加坡海运为例,跨境首重(1kg)运费为23元,续重为8元/kg,而淘宝国际转运的服务,新加坡首重报价在39元-43元不等,续重22元-30元/kg。京东也有部分商品可以实现美国本地发货,运费1元。首页横幅显示“美国运费直降5折”。
8月29日晚,京东上线海外包邮活动,打出“京东自营,价同国内”的口号。日本一件包邮,全场商品空运送达,履约时效5个-7个工作日;美国会场满618元空运包邮、新加坡会场满218元包邮。京东同时面向个人招募“海外推广官”,选中商品推广成功后,即可获得佣金。
此前,京东即有全球售业务,主体是港澳台地区。该项业务由京东零售BG下属的“跨境事业部”负责。今年2月,京东全球售宣布,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5国基础上,进一步将服务拓展至24个欧洲国家。
十年五任负责人
近年来,京东在海外市场以供应链为核心,在东南亚、欧洲及北美等地进行物流仓储布局。2023年6月,京东集团CEO许冉曾称,京东物流已在海外拥有近90个仓库,总管理面积近90万平方米。2023年9月,京东物流国际物流事业部欧洲及中东区负责人钱凯南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京东物流在欧洲的供应链业务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
京东的国际化已经开启十年,目标是“在海外再造一个京东”。2014年,创始人刘强东就在公司年会上提出,国际化是他“心里面最后一个梦”。疫情以后,国内电商市场增速放缓,海外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养成,出海成为国内电商趋势,拼多多推出Temu,阿里巴巴更加重视速卖通、Lazada,抖音的TikTok也开启电商业务,一众大厂中,京东的出海业务声量较小。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国际业务在十年里换了至少五任负责人:
2014年3月-2016年3月,京东集团海外事业部总裁徐昕泉,曾在华为负责俄罗斯市场的销售工作,后任华为电商总裁。
2016年8月-2017年4月,京东集团国际业务总裁沈皓瑜,曾在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麦肯锡、美国运通等公司就职,来京东前在百度历任商业运营副总裁,百度高级副总裁。
2017年4月,郑孝明出任京东集团国际业务总裁,他曾在所罗门兄弟、花旗、高盛、美银美林等投行工作近20年,加入京东前为乐视高级副总裁。
2020年9月-2022年初,京东集团国际业务部负责人闫小兵,2012年加入京东,历任家电事业部总经理、电子文娱事业群负责人、3C电子及消费品零售事业群负责人,曾任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
2022年初,Daniel Tan(陈冠翰)成为新的京东集团国际业务部负责人,他2020年加入京东,曾在索尼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工作,曾任华为副总裁。
期间,京东尝试又关停的海外业务包括:
1.全球贸(JOYBUY)。前身是B2C平台,俄罗斯曾是重点市场,2015年前后上线,2021年12月停止运营。后转型为B2B平台,于2022年6月上线,招揽中国工厂,主营东南亚及美国市场,商家只需将商品发货至国内集货仓,其他环节都由京东完成。2022年11月关停。
2.国际站。2015年上线,主要运营地区为印尼(JD.id)、泰国(JD Central),皆由京东与当地其他公司合资设立。2023年3月,两站关停。国际站模式类似国内京东,为B2C,自营仓储物流,商品以中国品牌的3C电子为主。一位京东人士告诉《财经》,撤站原因之一是当地3C水货(未经由正式代理商的进口货品)泛滥,售卖正品的京东缺乏价格优势。
一位京东人士评价京东的国际业务的历史“急于求成,短期内投入大量资源,但忽视了过程”。
闫小兵主事期间是京东国际业务最受重视、获得大量资源的时候。《财经》获悉,当时集团鼓励员工调岗至国际化部门,规定不准阻拦此类调岗,并承诺“晋升不受限”。同时,京东在国外开设办公室,并向东南亚、荷兰等地外派员工。
2020年5月,刘强东在全员信中提到,2019年,京东明确了在集团层面,“要把国际业务作为未来3年—5年的战略重点,步子迈得更大、更坚决些”。据《财经》了解,在架构上,原本,海外事业部、国际物流、印尼/泰国国际站、全球贸等国际业务,都隶属于“京东国际”,京东国际曾是与京东零售、京东科技、京东物流等平行的BG。后来京东国际解散,海外事业部升格成BU,其他业务也四散归属。
此后,京东国际业务不再拥有如此多的资源。今年初的全员大会上,有员工问及国际业务的发展规划。许冉回应称,这是重要的增长方向,但需要时间验证。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