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级记者盖·特立斯的工作方法

大师级记者盖·特立斯的工作方法
2024年08月30日 09:12 市场资讯

在新出的巴黎评论里看到一篇盖·特立斯的访谈,作为同行读起来很有意思,唤起了很多记忆。于是又翻箱倒柜找出之前的一本书《新新闻主义》,把里面他的访谈找出来重读了一遍。

1.

其实相比于特立斯,我一直更喜欢大卫·哈伯斯塔姆,无论是从选题的选择上还是写作风格上。哈伯斯塔姆的《媒介与权势》、《出类拔萃之辈》和《汽车大亨》我都认真读过,后来每过一段也还会拿出来翻。相比于哈伯斯塔姆,我一直认为特立斯过于细节,选题也都很“社会新闻”,比如他写性革命和黑手党。

看了巴黎评论的访谈才知道,原来特立斯和哈伯斯塔姆一度是非常好的朋友。特立斯的原话是:“我最好的朋友是大卫·哈伯斯塔姆。我是他婚礼上的伴郎,我们就像兄弟一样。”

后来他们友情破碎,有长达11年的时间老死不相往来。原因竟然是,哈伯斯塔姆跟特立斯说,自己想写一本汽车行业的书。特立斯的反应是,“我很沮丧。我只是感到惊讶,我最好的朋友会进入我已经插了小旗的区域。”当时他已经做了差不多一年的研究,也想写一本关于美国汽车业的书。

两个非虚构大师在特立斯家里吃了顿饭。特立斯再次警告哈伯斯塔姆,如果他要写汽车行业,会影响两人之间的友情,“我们不能再见面,每天聊我们的工作了。”

出乎特立斯的意料,哈伯斯塔姆还是坚持要写,这就是后来写日本汽车公司如何弯道超车,击败美国汽车公司的书《汽车大亨》。

之后长达十一年时间,两个人不再往来,就像小孩子怄气。

“有时我会在派对上看到他。我会离他远远的。有时派对上人很少,我会撞上他。我会说你好,他也说你好。就这样。我的内心已经碎了。这就像离婚。”

对于我们这些无关人等而言,这当然是个有趣的故事。不过,让我惊讶的是,特立斯竟然有这么强的竞争意识。

2.

特立斯在两篇访谈里都谈到了他给esquire写的名篇《弗兰克·辛纳屈感冒了》。这篇文章可能是杂志历史上最有名的文章,也被汤姆·沃尔夫认为是新新闻写作的开端。

最初是esquire的传奇编辑哈罗德·海耶斯给特立斯布置了这个选题。特立斯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认为辛纳屈已经被写得太多了,很难写出什么新东西。但在海耶斯的坚持下,他还是接下了这个选题。

跟所有记者一样,特立斯先给辛纳屈的公关叫马奥尼打了个电话。

两个人沟通了下,公关讲了下辛纳屈的情况和烦心事,比如辛纳屈感冒了身体不舒服,再比如辛纳屈很烦大家老传他跟意大利黑手党有关系。

最后公关说,你的文章发表之前能不能先给我们看一下,咱们先立个约定。特立斯说,那不行。

从特立斯的还原来看,我认为辛纳屈和马奥尼还是希望让特立斯写这篇报道的。表现是,第一,过了没多久,马奥尼又主动给特立斯打了个电话,聊了聊辛纳屈的事,提到歌王的感冒,然后再次提出来能不能提前看稿。当然,特立斯还是拒绝了。

第二,特立斯做了很多的周边采访,其中甚至包括辛纳屈的母亲。这些采访如果没有辛纳屈的默许,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特立斯自己说:“我只能相信辛纳屈允许她跟我谈话,不然的话,我怀疑她都不会见我。我和辛纳屈都不承认我们在相互配合。我没有提出采访请求,他也没有说,不要写我。”

3.

特立斯讲自己的选题思路也很有意思。

大的思路是,第一,要写确实能吸引自己的题材;第二,不要写会迅速过气的偏新闻的题材。

在纽约时报工作时,他就已经确信了,自己一点都不想写头版头条。因为要写头版,就必须紧跟热点新闻。写作者会被新闻控制。但是特立斯自己想控制自己写的故事。所以,他就专门挑一些其他编辑认为冷门的选题。在这些冷门选题里,他可以用到他想试验的写作技巧,也就是把小说的技法用在报道里,“场景设置、对话,甚至内心独白——如果你对你的人物足够了解的话。”

比如他说,写名人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你的作品的现实意义取决于他们是否还是名人。”所以他很少写政治人物。

弗兰克·辛纳屈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歌手之一,当然是个名人。

但是特立斯认为自己写的主题其实是中年危机。“我写的是他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时候。他的孤独,舞台下的声音。与其说是写名人,不如说是写中年危机。

这一点,之前牛文文老师在跟我讨论选题的时候也会提到。写一位人物,不能只写他最辉煌的时刻,更要着墨去写他在这之前和之后的故事。

4.

不能免俗,访谈者也会问特立斯很多关于他的工作方法的问题。

比如,怎么说服人接受采访的?特立斯的回答是:有时是个漫长的过程。我得力荐我自己。这源自我对人们真正的兴趣和对他们的尊重。

比如,采访或者收集素材的过程是怎么样子的?特立斯的回答是:“我需要和一个人待得足够久,以便观察他们在某个重大方面的生活变化。我想陪他们共度时光,直到了解他们的想法。”……“我试图做的就是在人们自己的生活环境里见见他们。”

所以,特立斯很喜欢到别人的做场景中去做采访。因为他能观察到受访者跟其他人的互动。

还是以《辛纳屈感冒了》这篇经典文章为例。特立斯没能让辛纳屈坐下来做一对一的访谈,但是,“从对他的观察中,从别人对他的反应中了解到的比我们在交谈中了解得更多……我所做的报道与其说是口头的,不如说是视觉性的。与其说是与人交谈,不如说是我所谓的精于闲逛之道。”

做笔记是特立斯工作过程里很重要的一块。我记得之前读奈保尔的传记,里面也会写,奈保尔在旅行时,每天晚上回到酒店必做的事情就是写笔记。

这部分工作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白天见到的人、看到的事,他会在他喜欢用的纸板上快速记下来。第二,晚上回到住的地方,他会坐下来整理这些笔记,不仅包括日常研究,也包括当天看到和感受的东西。感受很重要,因为“作为一位做研究的作家,我在做的事总是与我做这事时的感受混在一起,这些我都会记下来。”

举个例子,在做辛纳屈的采访和研究时,有天在酒店,女服务员来提供夜间开床服务,其实就是把床罩掀开,在枕头上放一块巧克力。他简单跟服务员聊了几句,发现在洛杉矶高档酒店工作的女性,基本都很漂亮,来自很远的地方,“每天沉浸在酒店客人奢侈、优越的生活方式中。”这个场景和感受也被他用上了。

5.

特立斯有一句话讲了不止一次:“我想像菲茨杰拉德那样写作。”

这种自我要求,我觉得是他的写作在所有记者中那么不同的原因。有个规律,一个人会被他想要的东西塑造。

他在报纸做记者的时候,其他记者会很迅速把编辑派的活儿干完,剩下的时间就看看书,打打牌,跟人喝喝咖啡。特立斯却觉得稿子怎么写也写不好。“我不跟他们聊天。我只是想把我的文章尽可能地写好。所以我反复写,觉得工作日的每一分钟都要用来提高我的作品。我这么做是因为我认为那不仅是新闻报道,第二天就会跟垃圾一样一起扔掉的那种东西。”

他从来没有在截稿前两分钟交过稿,“我觉得我只有一次机会。我相信我做的事情将成为永恒的一部分。它最好非常优秀,因为我的名字在上面。”

类似的表述还有很多,听起来很鸡汤。但是我觉得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新闻不太受尊重。新闻记者,尤其是我这一代的,不太认真对待他们的工作。我则是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一门手艺。这是一种艺术形式。”

……

“我喜欢报道,我自然是个记者。但是,我对自己所写的东西真是不满意。我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不满足感和无价值观。我做得不够好,我可以做得更好,这就是我一直在重复的魔咒。”

……

“我就像个裁缝,缝啊,缝啊,缝啊。”

……

“厄普代克能在我一事无成的时间里写十部小说。我希望自己是他那样的超人,可惜我不是。”

(转自:李翔李翔)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辛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6 众鑫股份 603091 --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