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国内首个私人设计博物馆,他关注社会层面的善意设计

创办国内首个私人设计博物馆,他关注社会层面的善意设计
2024年08月29日 20:02 第一财经

从业20年的杨明洁如今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最有成就感的不是那些酷炫的、获奖无数的产品,而是令人感动的设计。

每次去国外,设计师杨明洁总是习惯去当地的旧货市场或者古董商店逛逛。大同小异的商场难免显得无聊,淘旧货却像观摩博物馆,不起眼的老物件身上或许都藏着故事。

从德国留学归来,十多年里他陆陆续续收了一千多件旧物,起初只是作为个人收藏,堆在仓库里,也没计算过花销。直到2013年,他发现了上海第八棉纺厂内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发电站,为这些漂洋过海的藏品找一个家的想法应运而生。经过一年改造,国内首座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开业。

今年年初,创办十周年的杨明洁设计博物馆迁至中成智谷创意园区内的新址,这里前身是创立于1959年新中国最早的成套设备进出口(上海储运)分公司旧仓库。淞沪铁路的一段旧址穿越园区,昔日的红砖仓库如今汇集了沪上知名的文创企业。杨明洁创立的设计顾问公司YANGDESIGN也一并搬到这里安家。

博物馆新馆分为常设展馆、CMF趋势实验室、临展馆与阶梯展厅。常设展以隔断般的“虚山水”装置组合出单一动线,视觉层层叠嶂却可穿透,交通工具、旅行箱、视听产品、家具、电器、生活器皿……依旧分类陈列,千余件展品跨越手工艺时代、工业时代与数字时代,带来一场“设计考古之旅”。通过时间线对比,观众能清晰地看到一件产品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迭代、更替,甚至从日常生活中消失。

为何是包豪斯主义奠定当代设计美学标准、宝马R51/3摩托车和中国的长江750为什么是“姐妹花”、苹果产品从设计上如何取得巨大成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改变,不是设计某个东西,而是这个博物馆,它能让更多人来参观,了解工业设计。虽然我们现在做的还比较初步,但是未来的10年20年会一直做下去。”杨明洁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团队将在分类基础上,推进研究工作,计划明年推出新展,主题关于人类欲望的设计考古学。

从收旧物到办博物馆

2001年,杨明洁拿到全额奖学金赴德国穆特修斯艺术与设计学院留学。几乎每一个周末,他都会坐上火车去德国的各个城市参观博物馆和展览。在老师、同学家里,他看到了很多“原来只在画册里看到的东西”,更多的则集中在旧货市场、古董商店。“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或者说(和国内)不一样的东西,那个时候就对这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在欧洲,成体系收藏这类工业产品的博物馆并不鲜见,比如巴黎工艺博物馆、德意志博物馆、英国V&A博物馆,还有各种民间博物馆,但在中国还没有。无论是“世界工厂”时期还是迈入“中国创造”,很长一段时间山寨都是中国设计难以撕掉的标签。

在杨明洁设计博物馆,观众很容易被入口大厅里的两辆摩托车所吸引,好奇1953年产的宝马R51/3摩托车和中国的长江750为何如此相似。1956年,中国从苏联购买了3000辆乌拉尔M72摩托进行仿制,长江750就是其中之一。而被仿制的M72实则也是宝马R7摩托(R51/3的前代车型)的仿制品。1939年,苏联从中立国瑞典购买了5辆,经罗马尼亚送回国,仿制出了自己的乌拉尔M72。

杨明洁在《做设计》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完整意义上经历过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基础,造成了中国工业设计的一个断层,长达一两百年。这种情况一直到改革开放,甚至是2000年后才慢慢有了起色,工业设计才逐步得到多方面的重视。不过,他非常认同德国导师迪特·齐默(Dieter Zimmer)教授说过的一句话:即便经历断层,文化也会从根源上,以某种方式自然地继续生长。

2015年,杨明洁启动了“羊舍造物计划”,从苏州、腾冲到高冈、曼谷等地,采集了一系列传统工艺如造纸、竹编,希望通过设计赋予新生命。尽管十年前这类手工艺再造在业内颇为热门,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模式可以参考,试错在所难免。一次与第一财经与汇添富基金发起的“河流·孩子”公益助学项目的回访中,团队来到腾冲拜访一户造伞世家,本来想要改良纸伞,最终却成了一盏落地灯“竹之光”。

如今,它和“羊舍造物计划”的多件作品一起藏入博物馆。常设展的入口橱窗摆放的折纸沙发“云”初代版本诞生于2013年,后来在结构、密度、折叠方式上不断优化,最新版更加轻盈,中空的造型可用于置物或宠物嬉戏。2023年,这件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收藏。

社会更需要善意的设计

如果从楼梯步入博物馆,观众会首先路过二楼的CMF趋势实验室。众多色彩、材质各异的纤维材料陈列出一个大型素材库,3D打印、人造石、合成面料等为设计提供了更多可塑性。“常设展对应的是过去,CMF面向的是未来。”杨明洁说。

早在2005年创立之初,YANGDESIGN便对研究各类材料创新应用的CMF(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展开研究——它几乎统领了一件产品给人的直观感受,也是企业打造差异化、提高附加值的“密钥”。迄今,实验室已为波音、宝马、微软、三星等上千家公司完成了相关研究和设计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发布《中国设计趋势报告》。在最新的2024~2025年度报告中,研究团队提出了四个趋势:须臾、AI在想、入坑、旅行处方——走向虚拟,也走向真实。

近年,在持续关注数字时代基于算法革命拓展的设计美学,杨明洁也没有忘记,20多年前导师齐默教给他的一套评判标准:设计师探讨与解决的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友善的而非对立的,这一点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改变。

他和团队每年都会投入公益项目,比如为地震灾民设计救灾帐篷,为解决山区儿童饮用水安全问题设计了净水杯,为增加快递员职业尊严设计了快递箱。“设计的价值体现在,它应该为人类创造一种更为合理的生存方式,不应屈从于消费与投机之下。”他曾说。

从业20年的杨明洁如今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最有成就感的不是那些酷炫的、获奖无数的产品,而是令人感动的设计。2014年,他和团队受壹基金邀请前往雅安受灾现场实地考察。村头的一位老太太上前诉苦,尽管不能理解她说的方言,但杨明洁还是被她的愿望所撼动:地震夺走了她的儿子,丈夫也失去了双腿,什么时候可以复原地震前的那个家?

杨明洁意识到,出发前那些时髦的设计概念,不是灾民真正想要的。尽管他们的一些人失去了亲人,但依然渴望温暖的邻里关系,灾后的两三个月,如何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对这些过渡时期的灾民至关重要。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家一样的帐篷,方便各种生活功能展开,15分钟就能搭建或拆除,帮助灾民尽快找到归属感,开始新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年,每当地震灾害发生,杨明洁总能收到壹基金发来的使用救灾帐篷的图片,它带来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其他设计项目,这个作品也获得了美国IDEA社会影响力大奖。

“所谓善意的设计,其实是设计的最高层面,也是设计师的社会责任的体现。”他表示,未来会更多地关注设计的社会层面,“为消费者设计的商品需求已经过剩,而公益类、公共类的产品,社会投入的资源也好,设计师参与度也好,都很弱,但是那块很需要好的设计。”

(图片均由杨明洁设计博物馆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6 众鑫股份 603091 --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