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得真多干得真差”的姜诚君被带走了,但海通证券的麻烦远未结束

“赚得真多干得真差”的姜诚君被带走了,但海通证券的麻烦远未结束
2024年08月02日 07:27 搜狐财经

7月31日晚间,海通证券原副总经理姜诚君的一纸辞职报告,将这家上海老牌券商再度带入公众视野。

1968年出生的姜诚君,现年56岁,公告显示他辞职系因“个人原因”。

高管变更在券业并不罕见,但这纸公告的措辞之冷淡,放诸A股数千家上市公司,也算是十分稀少。

海通证券不是没有人情味。去年先后辞职的副总李海超和董事赵永刚,就都收获了上百字的感谢语。

如此为之或为切割。据经济观察网,2024年8月1日,多位知情者表示,姜诚君早在上周即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迟在7月30日,海通证券公司发现已无法联系到姜诚君。

姜被带走,可能算得上大快人心。因为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他在海通的经营成果,那就是“赚得是真多,干得是真差。”

但这并不意味着海通的麻烦就此结束。

在2023年经历了业绩大幅滑落之后,今年年初私有化海通国际的遗留问题,和“接到手软”的证监会罚单,似乎都说明这家老牌海派券商,仍在沼泽中心艰难跋涉。

将它们联系起来看,我们也许能据此做出展望:

海通证券的人事变动,也许还将持续。

姜诚君,是怎么上去的?

去年,海通证券经历了一轮人事变更,一位总经理,两位副总经理和一位首席风险官先后离职,腾出了位子。

6月30日,时任董秘的姜诚君,时任总助的潘光韬和时任财务总监张信军走马上任,三人都是在海通证券供职超过20年的老将,分别成长自投行、自营和财务条线。

表面上看,券商界汹涌的高管年轻化浪潮,给了他们上位机会。潘和张都是70后,姜最年长,但也差不多。

但实际上,企业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往往需要时间窗口的配合,贸然为之,只会阻力重重。

这个时间窗口往往与业绩波动的周期相吻合——技术元老拿不出业绩的谈判筹码,老人容易萌生平稳着陆的退意,领导们打着“改革”的旗号提拔新人,也因此更加顺理成章。

海通证券2023年的业绩报告验证了这一点:海通证券归母净利润仅为10.08亿元,同比下滑84.59%,在头部券商中下滑幅度最大。

而如果按照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这个口径,2.7亿元这个数字,已经创下了2007年IPO以来的新低。

要知道,就在2021年,海通证券净利润还高达13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依然有124亿元。到了2023年,业绩已经不及当年的零头。

“下滑幅度最大”,“IPO以来最低”,“不及当年零头”,这些沉甸甸的帽子,主动也好被动也罢,都是要戴在几个脑袋上的。

局势严峻,新官上任当然要救火,更要先将上一任遗留下来的风险和问题出清,因此业绩难看一些,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持续性的业绩不及预期,就违背了“救火”的初衷。

海通证券早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91900万元到116700万元,同比减少69.53%到76.00%。

业绩非但没有止跌,反倒持续下滑。

虽然海通证券并无实际控制人,但不管是对一众国资股东,还是对投资者,抑或是对同处上海的券业同行来说,这样的数据实在算不上合格。

除了上述三位,新上任的高管里还有首席风险官侍旭和新任合规总监赵慧文,大多数2023年的薪酬也在百万级别。

姜诚君197.74万元(另有递延薪酬140.27万元),潘光韬197.26万元(另有递延薪酬126.15万元)、张信君185.51万元(另有递延薪酬126.52 万元)、侍旭115.18万元(另有递延薪酬40.67万元)。

赵慧文要略少一些,为95.63万元。是其中唯一不足百万的,但已经比其前任李海超2022年79.20万的年薪高出不少。

要知道,这是在券商高管降薪潮的大背景下,况且海通证券的员工人数同比还增加了1494人,在业绩显著放缓的背景下,高管们还能保持如此高薪,实在难得。

在新上任的五人中,姜拿得最多,放诸整个董监高圈子,也相当有竞争力。

一定程度上这也算合理,毕竟姜和潘都是业务出身,姜更是管控至关重要的投行业务条线,资源适当倾斜,无可厚非。

那么姜总干得如何?

今年开年,姜总身先士卒,因保荐业务履职尽责不到位,带领另外两位风险条线负责人率先喜提上交所监管警示,海通证券也因此被监管谈话。

此后,姜总又扔出了一系列“王炸”:

撤回22单IPO,在所有券商中位列第三;

收到14张证监会与三大交易所的罚单,数量领先所有券商;

共有12名保荐代表进入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C(处罚处分类),同样遥遥领先,喜感的是其中还包括姜总本人。

Wind数据显示,在2020年登上49.39亿元的高峰之后,海通证券的投行业务就已经连续下滑三年。2023年投行业务手续费收入34.21亿元,较2022年同比下降18.14%,在主要业务板块中降幅最大。

今年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更是只有4.13亿元,同比下降超五成。

看到了吗?姜总上任之后投行业务非但没有起色,反而加速下滑,“加速俯冲”了。

这些,恐怕都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但姜被带走,是否就意味着海通的投行业务从此走上正轨呢?

不见得。

海通证券的投行业务,风格向来以激进著称。

这帮助它在头部券商的包围中打开了局面,但同时,也让它总像是在合规与违法的边缘跳舞。

今年4月,海通证券因参与中核钛白违规定增一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罚没776.44万元。

简单来说,中核钛白的大股东想借着定增的名义狠狠搞钱,于是搞了一套包含多空头收益互换、员工股权出借、融券做空、展期等比较复杂的玩法,用“定增+融券”的方式套利。

说白了,你以为他想定增,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玩衍生品。你以为他展现的是稳赚不赔的神迹,其实早已通过折价、融券做空等方式提前锁定了收益。

这套玩法尽管有些复杂,但对海通这样的头部券商来说,不至于看不出来。

这种激进作风,贯穿海通整个体系。

2009年之后,香港中资券商迎来自身发展的黄金十年,而“海华中国”的券业格局,也保持了十年。

彼时的海通国际,是中资券商的“领头羊“,更收获了“港股IPO之王”的称号。舵手林涌,也因此声名鹊起。

但此后激进做项目,盲目追求规模,轻视风控的做法,也掏空了它的家底,酿下中资券商在港最大亏损。

姜诚君被带走,也许只是这种极端激进风格的缩影。

而不管是站在低迷的业绩表现,还是内控层面来看,这样的人事变动,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本文转载自围观商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通证券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17.39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