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河南产业链条报告合辑

【中原证券】河南产业链条报告合辑
2024年07月27日 07:20 市场投研资讯

目录

【河南专题研究】河南省经济和产业布局概览

【中原化工】尼龙产业链分析及河南省产业概况

【中原新材料】超硬材料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有色】铝基材料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有色】铜基材料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机械】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力产业链分析及河南省产业概况

【中原电气设备】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之河南概况

【中原轻工】家居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电子】传感器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通信】光通信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计算机】数字经济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中原食品饮料】预制菜产业之河南发展现状

【中原农林牧渔】冷链食品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河南专题研究】河南省经济和产业布局概览

核心观点:

区域概况:河南省简称“豫”,省会是郑州市,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大省,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截至2023年末,河南省常住人口9815万人,在全国排名第3位。

经济概况:近五年河南省经济承压前行、波动回升。2023年河南省GDP为59132.39亿元,同比增长4.1%,经济总量被四川省超越至全国第六位。分地市看,2023年郑州市、洛阳市和南阳市分别以约占河南全省4.5%、9.3%和15.9%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省近13%、7%和10%的人口以及约23.0%、9.3%和7.7%的经济总量,未来将继续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引领城镇协同发展的格局。

财政概况:河南省财政收入规模上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2亿元,居全国第9位、中部六省第1位。但财政收入增速与税收收入占比均偏低,财政自给能力在全国及中部六省的排名均偏后。分地市看,河南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呈现分化趋势,三分之二的城市财政自给能力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主导产业及园区概况:2023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1:37.5:53.4。河南省工业行业门类齐全,主要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五大产业为全省主导产业。河南省目前拥有各类产业园区1237个,入驻企业119.30万家,其中国家级园区62个、占比5.01%,省级园区139个、占比11.24%,河南入驻园区企业数量超过百万家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新乡、南阳等地市。

18地市在“7+28”产业链的布局:2023年河南省出台“7+28”链群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聚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构筑河南制造核心竞争优势。根据“7+28”产业规划,河南省接近40%的地市对7大产业集群均有布局,接近80%的地市布局的省重点产业链超过10条。其中,洛阳市涉及的省重点产业链最多,郑州、许昌、新乡等城市紧随其后。

风险提示:经济和产业政策调整风险;数据信息动态变化与最新实况可能存在偏差;由于掌握资料和信息有限,河南十八地市在“7+28”产业链的布局涉及可能不够全面等风险。

【中原化工】尼龙产业链分析及河南省产业概况

核心观点:

尼龙行业概况:尼龙是所有聚酰胺材料的总称,经过多年的发展,尼龙系列的品种不断增多。不同尼龙品在性能上各有差异,其应用领域也有所区别。由于尼龙材料具有丰富的品种和优异的综合性能,其应用范围遍布服装领域、日用品制造、汽车运输领域、电子电气等领域。目前各尼龙产品中,占主导地位的是PA6和PA66,其他的尼龙产品被称为特种尼龙。

我国尼龙产业发展政策:尼龙市场前景广阔,也是我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基础。我国对尼龙以及尼龙所属的化工新材料以支持、鼓励发展为主。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产业政策,支持我国尼龙行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支持尼龙产业做大做强向高端产品迈进。

尼龙6产业发展现状:受益于聚合技术的进步以及原材料己内酰胺供应瓶颈的打破,我国尼龙6的生产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尼龙6消费国与生产基地。我国尼龙 6 的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和福建省等东部沿海省份,行业总体较为分散。未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受益于尼龙6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全球尼龙6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工程塑料、BOPA薄膜等非纤维领域有望成为尼龙6需求的主要增长动力。

尼龙66产业发展现状:尼龙66的综合性能优于尼龙6,下游应用广泛。在工程塑料领域,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长以及汽车轻量化、新能源占比提升等趋势推动,尼龙66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需求前景。在民用领域,尼龙66纤维正在部分领域逐步替代其他纤维材料,成为推动尼龙66需求增长的另一动力。过去由于关键原料己二腈受制于人,我国尼龙66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未来随着我国国产己二腈的不断突破,尼龙66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河南省尼龙产业发展现状:河南省高度重视以尼龙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加大对尼龙产业的扶持力度,明确产业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河南省的尼龙产业起步较早,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目前河南省尼龙产业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规模与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形成了平顶山尼龙城、鹤壁尼龙小镇以及驻马店尼龙薄膜产业等产业优势集群,拥有神马股份、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尼龙科技有限公司、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及市场突破进度不及预期;国家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中原新材料】超硬材料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产业概况:人造金刚石是主要的超硬材料,根据应用可分为用于制造业的工业金刚石和用于珠宝首饰的培育钻石。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核心装备制造与超硬材料合成、中游超硬制品生产、下游应用领域构成。

竞争格局:工业金刚石领域,我国在传统金刚石生产占有显著主导地位,但在高附加值的功能性金刚石材料与欧美日等国存在较大差距;培育钻石领域,我国主要负责上游毛坯钻石生产。印度负责中游钻石切割加工,占有90%左右的份额。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培育钻石下游消费市场。

河南现状:中国人造金刚石销量占全球市场的90%以上,其中的80%产量供应集中于河南省。目前河南省已形成包括原辅材料和专用设备仪器、超硬材料制品和市场销售一体化的超硬材料产业链。

河南特色:(1)产业集群化特色显著。河南省已形成郑州-许昌、焦作-洛阳、南阳-商丘等多个具有特色超硬材料产业集群。(2)产业配套完备,发展基础雄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与销售、人才培养、公共服务体系均有一定特色,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支撑体系。(3)政策大力支持,自2018年以来河南省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由超硬材料大省向超硬材料强省迈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河南相关企业:河南省相关超硬材料企业主要有中兵红箭国机精工黄河旋风四方达力量钻石惠丰钻石、富耐克等公司。

风险提示:CVD技术研发及项目产业化进展不确定;经济不及预期导致培育钻石市场需求低于预期;绿色节能等相关政策调整可能影响产能扩张。

【中原有色】铝基材料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铝基材料是以铝为基础的材料。铝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有色金属之一,具有轻质化、可塑性、易导电、易导热、无磁性等优良特性,是全球产量仅次于钢铁的重要金属。虽然铝拥有上述诸多优点,但也存在强度、硬度低,耐磨性差等问题,为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在铝中加入各种合金元素以获得具有性能更加优异的铝基材料。铝基材料是以铝为基础的材料,由于铝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且具有较低的密度,故成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铝基材料通常包括铝合金、铝基复合材料等,具有轻质、高强、高温耐性、耐腐蚀等特点。

受到行业供需失衡、环保政策趋严和能源紧张等因素影响,我国铝基材料行业政策经历了从限制产能无序扩张、进行行业规范到研发新材料、实施阶梯限电、加强信息化融合和提高再生铝技术的转变。《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五方面主要目标,提出11个方面37项重点任务。其中大部分内容均涉及电力、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及新能源行业。

河南省铝基材料行业未来发展主攻方向主要有三点。河南历经电解铝大省到铝加工大省,铝工业发展呈现规模集群效应,已形成铝矾土-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精加工的行业全产业链。河南铝加工产业主要集聚在郑州巩义、洛阳伊川及新安、三门峡、安阳、焦作、商丘、许昌等地。河南省铝基材料行业未来发展主攻方向主要有三点:(1)创新驱动,深化传统领域优势再造;(2)绿色循环,强化再生领域融合发展;(3)聚链成群,打造产业集聚新优势。

我国铝基材料产业发展面临较多挑战,但仍不乏诸多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铝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我国铝产业也面临人均铝消费向峰值趋近、消费领域迭代开始显现、热点领域有投资过热倾向、部分高端产品和装备短期内仍无法国产替代、贸易壁垒常态化、市场再次进入激烈竞争期、铝价高位波动、再生铝保级循环利用有差距等形势。同时,我国铝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碳中和”政策的推动、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政府支持、能源结构优化、拓展应用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也不乏诸多机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地缘政治冲突;转型不及预期。

【中原有色】铜基材料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铜基材料是以铜或铜合金为基体,加入其他功能性元素或物质形成的合金或复合材料。铜基材料以其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蚀性能以及高延展成形性能成为关系现代工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大宗基础原材料。先进铜基材料指区别于一般纯铜材料,普通黄铜、白铜和青铜等传统金属合金,具有更高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耐蚀性、易切削性或综合性能优异的铜基材料,主要包括高强高导铜合金、耐蚀铜合金、耐磨铜合金、超高强弹性铜合金、高性能电子铜箔、铜基热管理材料、特殊用途铜材和新能源用铜材等。

铜基材料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开采、中游冶炼和下游加工。上游开采环节的主要产成品为铜精矿,中游冶炼环节的主要产成品为精炼铜,下游加工环节的主要产成品为铜材。

铜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等各行业,对支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顾2023年:一是从规模与结构看,我国铜材产量为2085万吨,同比增长3.0%;产品结构紫增黄减特征更加明显。二是从国际贸易看,实现净出口3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铜板带、铜箔(含覆铜板)首次实现净出口。三是从下游需求看,“新三样”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铜材消费的主要引擎。四是从高端化看,耐高温铜铬铌合金、新型钨铜合金等批量供货;钛铜、铜铬锆、铜镍硅等高性能铜合金带材实现国产化;高挠曲和超低轮廓等高性能铜箔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从绿色化、智能化方面看,30余家铜加工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绿色低碳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自觉行动;智能制造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越来越得到行业认可,海亮、金田、博威、楚江等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河南省铜基材料行业未来发展主攻方向主要有四点。通过政策引导、协同创新、专项突破,构建以高端铜材产业为引擎、战略先进铜基材料产业为先导的完整产业体系,力争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铜产业强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铜产业基地。(一)构建多渠道原料保障体系。(二)突破一批高、精、尖先进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瓶颈。(三)拓展先进铜基材料多场景应用领域。(四)推动材料开发数字化和装备智能化升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地缘政治冲突;转型不及预期。

【中原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产业概况: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向汽车强国迈进坚实步伐,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创历史新高。全球科技革新、产业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汽车产品形态发生变化,不再是单一的运输工具,而是结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

竞争格局:电动化仍是长期趋势,中国新能源车优势明显。2023年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5.7%,同比+2.3pct,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1.6%,德国达到22%,美国、日本新能源渗透率分别达到9%、3%,全球新能源渗透率发展不均衡性明显。中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蓬勃发展,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是世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中国新能源市场对于全球的拉升作用以及北美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可达到1800万辆,同比增速约30%,渗透率达到20%。

河南省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为完善,产业基础良好。由上游源头安阳钢铁洛阳钼业等重点企业零部件基础材料供给、中游多氟多飞龙股份远东传动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新能源汽车做配套服务,至下游方面,河南省已拥有宇通客车宇通重工等新能源客车、专用车制造整车企以及比亚迪、上汽乘用车、东风日产乘用车、郑州日产、海马汽车、奇瑞商用车等整车生产基地,整车产能可突破100万辆/年。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业优势明显,宇通客车、宇通重工分别稳居客车行业、新能源环卫车行业龙头,伴随比亚迪、上汽乘用车等新厂区投建,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仍需壮链补链:一是利用河南省便利的空间发展和成本优势为突破口,引入优质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展畅销车型,推进本土品牌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车型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巩固新能源客车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多种车型新能源化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载货车以及专用车。二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培育省内电机和电控零部件生产企业,推动比亚迪郑州、上汽郑州、奇瑞开封等整车企加强电控系统布局,支持宇通等企业研发新一代三电系统。依靠比亚迪、上汽、宇通客车等“领头羊”整车企发挥链主产业集群效应,加快省内零部件产业的协同和优化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基地的转型升级。三是对于现有的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鼓励研发创新,发掘优势智慧型企业,鼓励其与大型智能网联应用厂商开展合作,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加快龙头培育带头作用,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引导省内电子类企业融入行业供应链,为本地车企研发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提供技术支持。我们认为充分发挥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优势,必能推动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行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智能化电动化变革不及预期。

【中原机械】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概况

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翻番。机器人产业链主要由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整机制造、下游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构成。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22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29.03万台,占全球比例为52.5%,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子、金属机械加工等行业。

二、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竞争格局及国产重点企业

我国机器人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发力。2023年我国有三家企业进入中国机器人整机出货量前10企业名单,其中埃斯顿以8.5%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仅次于发那科(13.3%),汇川技术(6.5%)、埃夫特分别排名第四、第七跻身中国市场前10。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国产企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2023年伺服电机领域汇川技术以28.2%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减速器领域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分别排名各自细分行业第2,距离行业龙头差距不断缩小。中国机器人企业在逐步从下游系统集成向中上游拓展,不断增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河南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及重点企业

河南工业门类齐全,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河南制造业基础雄厚,机器人应用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河南省高度重视机器人行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河南省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总数超过12000家,在全国排名前列,主要分布在郑州、洛阳、南阳等地市。目前河南省形成了以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郑州基地、以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洛阳基地和以中原电气谷、长葛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许昌基地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河南机器人产业重点企业包括特种机器人领军企业中信重工、水下机器人重点科研机构中国船舶第七一三研究所、焊接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郑州科慧科技、聚焦机械基础技术研究的郑州机械研究所、康复医疗养老机器人重点企业翔宇医疗、以及聚焦汽车焊接、涂装、切割自动化的越达科技、河南勤工机器人。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制造业投资下行的风险;2)国家机器人产业政策波动风险;3)河南省机器人产业研发、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4)机器人产业竞争加剧的风险;5)其他不可预测的风险。

【中原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力产业链分析及河南省产业概况

核心观点:

一、我国电力产业概况

电力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国正处在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节点,而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电力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引导,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保障电力能源安全。我国发电装机总规模、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等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23年末,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发电总装机的占比已突破50%。

二、我国电力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

我国电力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发电领域,电力央企格局已趋于稳定,形成了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华电集团、大唐集团、三峡集团等大型发电集团,加上中广核集团、华润电力、中核集团、国投电力、中国节能等大型发电豪门的竞争格局,截至2022年末,这些大型发电企业占全国发电装机规模比例约为56%。其中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全球第一,国家电投光伏装机全球第一,三峡集团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华能集团为全国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

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是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国家电网经营区域覆盖我国26个省,是世界上输电能力最强、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南方电网则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和港澳地区提供电力供应保障。

三、河南省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重点企业

河南省作为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正处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2023年人均用电量4037千瓦时,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有很大增长潜力。

河南省高度重视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出台配套政策引领电力产业发展方向。全省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装机目标。截至2023年末,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6776万千瓦,同比增长38%,占全省发电总装机比重达到49%,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其中风光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五,中部六省第一。

河南省电力产业重点企业主要包括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豫能控股、国家能源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河南分公司、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中西分公司等。豫能控股、国家能源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分别投资控股了多家电力企业。

风险提示: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电力需求不及预期;发电量不及预期;电价下滑风险;电力产业政策波动风险;电力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其他不可预测风险。

【中原电气设备】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我国的节能环保装备主要分为节能装备和环保装备两大领域。

节能装备:工业节能装备主要包括高效节电设备、余热利用设备、高效节能家用/商用电器/照明产品等。

(1)节能电机。在降低能耗的背景下,推广高效节能电机已成为全球电机产业发展的共识,《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进电机高效再制造,规划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节能电机产业链上游是电解铜(电磁线)、硅钢、碳结钢、绝缘材料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轴承、换向器、冷却器等配件供应商,下游是渠道销售商、配套厂商和最终客户。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机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涵盖从原材料、零部件、设备、设计、制造、检测、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微型电机、大型电机由于技术难度高、前期投入较大、技术门槛较高,竞争者数量较少,而小功率电机、小中型电机竞争者数量较多,平均利润水平较低。

(2)节能变压器。变压器行业发展重点在鼓励电力变压器生产制造企业开展非晶合金带材、硅钢片、绝缘材料等关键工艺提升,持续提升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生产质量和供给水平。变压器产业链上游行业主要为硅钢、铜材、钢材、元器件、绝缘材料和其他辅材,下游主要应用在电力电网、新能源发电、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变压器市场受输配电投资以及风电、光伏、数据中心投资需求拉动。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效果理想,渗透空间广阔。目前具有变压器生产资质的企业约2000多家,以中小型厂商为主,占企业总数达80%以上。在高端变压器领域,产业集中度较高,且电压等级越高,技术壁垒越强,产业集中度越高。

(3)节能换热器。节能换热设备是节约能源及回收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关键设备。节能换热装备的上游为钢铁、配件及五金,下游行业包括钢铁、电力、化工、石油、建材、轻工、食品等行业。下游行业的节能要求提高为节能装备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余热锅炉生产和消费国,传统换热装备生产工艺和技术已经相对完善,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行业内能研发生产高效率余热回收等新型节能环保设备的企业数量较少。

环保装备: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大气、水和固体废物处理装备是最主要的环保装备。

(1)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国内大气治理供应商主要伴随国内火电、钢铁行业的脱硫脱硝和除尘业务快速发展而来,其技术和行业经验积累主要聚焦于脱硫脱硝、除尘治理等末端治理。烟气污染治理产业链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通用类设备制造业、专用类设备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等,下游可分为火电行业和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两大类。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达到或超越欧美发达国家标准,火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接近尾声,非电领域为治理的重点。大气污染治理进入存量更新阶段,许多低效、失效的环保设备将面临淘汰或者改造,预计每年释放市场规模在1100-1300亿元。烟气治理设备和工程类企业竞争格局分散,细分领域龙头竞争力明显。

(2)水污染防治装备。水污染治理是将污水所含的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物、氨氮、磷、细菌等污染物分离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水污染治理行业的上游行业包括专用设备、电力、药剂、建筑建材等,下游行业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及其下属环境管理公司,以及石油、煤化工等排放废水的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备是指专业生产污水处理厂所需的专用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预处理设备、生化处理设备、泥水分离设备等。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水平非常成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有序。生活污水处理和水环境处理技术透明,竞争的秩序尚有待加强。

(3)固体废物处理装备。我们主要将固废处理设备分为固废焚烧设备、尾气净化处理设备、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污泥干化设备和环卫设备等。

1)我国城市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建设已提前完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 年)》等政策文件规定的截至“十四五”末的建设目标。国内固废行业已进入平稳期,市场增量持续缩减,主要市场区域已逐步下沉至县域一级,业内竞争激烈。垃圾焚烧炉和烟气净化设备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核心设备,随着下游市场的饱和,焚烧炉和烟气净化设备发展空间萎缩。垃圾焚烧的核心设备参与企业家数较少,竞争较为有序。

2)我国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餐厨垃圾收集和分类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监管政策尚未完善成为行业发展约束。成熟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为“预处理+厌氧消化”。市场上从业的企业数量不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目前涉足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主要是区域环境集团型企业和以提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企业。

3)污泥干化设备是针对污泥这一类具有高水分、高粘性、高持水性和低热值等特点的物料,专门研发设计的污泥专用干燥设备,包括机械脱水和热干化。其中机械脱水一般有带压、板压、螺旋压滤、叠螺机压滤等传统设备,热干化分为中高温直排干化和低温除湿干化。2021年末,我国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约64%,距离2025年的无害化处置率目标仍有差距。污泥干化设备厂家多数规模较小。 

4)我国环卫装备主要包括垃圾清运类装备和道路清洁类装备。环卫装备行业的上游主要为装备制造所需的汽车底盘、车用钢铁、通用装备等行业,而其下游主要面向城市卫生管理主体及城市道路养护主体。短期我国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地方基层财力比较紧张,环卫设备采购积极性受到影响。随着新能源环卫设备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优化,新能源环卫装备相比传统环卫设备的优势凸显。环卫装备行业产品需求以传统产品为主,但新能源产品发展迅速。

河南省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现状、行业政策、主要公司以及建议:节能环保产业是河南省政府重点谋划的28条制造业产业链之一,对于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级市对环保装备产业加大支持力度,以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模式引入领先的节能环保企业。河南省“十四五”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加大高效节能电机、变压器、锅炉、压缩机等设备应用力度,强化重点污染物减量排放,提高全省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河南省内规模节能环保装备企业较少,行业典型企业如许继电气、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方圆工业炉设计制造有限公司、宇通重工、清水源、河南大张过滤设备有限公司、开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河南双鑫消防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河南省利盈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河南省已系统、全面出台节能环保政策,以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任务。建议从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强化政策落实,推动河南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发展。

风险提示:地方财政收支紧张,环保投资规模不及预期;环保企业应收账款较高,资金占用和坏账增加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迭代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风险。

【中原轻工】家居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产业链概况

家居可分为家具、软装、卫浴、地面、墙面、门窗、家电、照明等几大类。家居产业链较长,上游为原材料的供应环节,主要包括:木材、聚氨酯类材料、塑料、金属、涂料、陶瓷、皮革、海绵、纤维织物等;中游为家居生产制造企业,产品包括定制家居、成品家居、瓷砖地板、卫浴制品等;下游为各类销售渠道,经直销或经销方式最终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又分为B端客户房地产开发商和家装公司,以及C端客户即个人消费者。

行业情况及发展趋势

全球家具及家居用品市场收入呈现持续缓慢增长态势,根据Statista预计,2025年全球家具及家居用品市场收入将突破1.616万亿美元。根据亿欧智库数据,2017-2021年,中国家居行业零售规模从4.01万亿元增长至4.28万亿元,CAGR约为1.64%,随着消费复苏,地产利好政策频发以及家居出口改善,预计中国家居零售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预计到2026年,中国家居行业零售规模有望达到4.89万亿元。我国家居行业呈现出竞争格局分散,行业集中度不高的特点。未来随着宏观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整装业务推进等趋势,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群体的年轻化,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等,家居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智能化、整装定制化,绿色化、渠道多元化、跨界合作与产业融合等特点。

河南家居行业概况及发展建议

河南省拥有大量的家具、家居用品生产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和大型集团公司,产品涵盖了实木家具、板式家具、金属家具、玻璃家具等多种类型,形成了多个地区较为完整的家居产业链,包括洛阳、信阳、清丰、兰考等地。近年来,河南省家居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2023年郑州家居企业致欧科技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河南省首家家居行业上市公司;另外还有多家规模较大,市场知名度较高的相关企业,包括大信家居、意利宝家居、花都家具、合丰办公家具、龙立家具、万华禾香集团等等。河南省家居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行业协作、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创新和智能制造、加强行业交流合作、着力打造本土品牌、发挥物流优势等措施,努力推动河南省家居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1)房地产景气度不及预期的风险;2)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4)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5)河南省家居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原电子】传感器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传感器是“物联网之眼”,国家政策持续扶持传感器产业。传感器是物联网系统数据采集的源头,被称为“物联网之眼”。根据IoT Analytics的数据,2022 年全球活跃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超过140 亿个,已经部署超过 500 亿个连接的物联网传感器;预计2027 年全球联网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290亿个,2022-2027年复合增速达16%,传感器将与物联网的快速发展齐头并进。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政策,进一步明确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方向和路径;政策规划注重促进高端传感器及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的突破,推进智能传感器相关产业的发展。河南省政策大力扶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重点建设“一谷多园”,形成万物互联、绿色智能、融合发展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

美日欧企业主导全球传感器市场,国内企业加速发展。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2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1841亿美元,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433亿美元;2022 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 3097亿元,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1090亿元,中国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水平。目前全球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厂商有通用电气、爱默生、西门子、博世、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ABB、横河电机、欧姆龙、施耐德电气等,全球传感器市场主要被美日欧企业占据。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美国占比达到43.3%,欧洲占比29.7%,日本占比19.8%,美国、欧洲、日本占据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九成以上份额,是全球智能传感器最主要生产基地。国内传感器企业汉威科技四方光电柯力传感苏奥传感高德红外大立科技高华科技芯动联科等在细分领域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正在加速追赶国际先进企业,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MEMS传感器发展迅速,是传感器主要技术趋势。MEMS传感器与传统工艺制造的传感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适于批量化生产、易于集成和实现智能化等特点,是传感器主要技术发展趋势。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 2022年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规模为982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571亿元, 2022-2025 年复合增长率达 17%;随着传感器向小型化、集成化继续演进,中国MEMS传感器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球MEMS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行业前十名总市场份额为56.1%,海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博世以14.2%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博通、威讯联合、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分别以9.8%、5.6%、5.1%、4.1%的市占率位列二到五位,歌尔微电子以3.9%的市占率位列第六,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国内厂商。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推动传感器需求快速增长。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的数据,202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6.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286.6亿美元,2022-2032年的复合增速将为33.3%。人形机器人需要使用大量传感器感知外部环境和自身状态,并调整运控规划,其中包括力/力矩传感器、IMU、视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和声学传感器等,人形机器人行业即将爆发,有望推动多种传感器高速成长。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上的底盘和电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悬架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处于快速增长中,ADAS 和自动驾驶、电动化有望成为驱动汽车传感器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Yole的数据,2022 年全球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78 亿美元,预计2028 年将增长到 140亿美元,2022-2028年复合增速达10%。

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形成集聚发展态势,建立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河南省传感器产业已形成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开封、洛阳、鹤壁、新乡、三门峡、南阳等“一谷多园”的发展格局,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是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平台,目前郑州智能传感谷集聚传感器产业链核心及关联企业超过3000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1家,产业规模已达300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传感器十大园区第四位。根据规划,郑州智能传感谷将重点围绕智能传感器材料、智能传感器系统、智能传感器终端“三个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传感器、智能终端传感器、汽车传感器“三个特色产业链”,形成千亿产业带。目前河南省已形成涵盖气体、气象、农业、电力电网、环境监测、轨道交通等多门类传感器产业链,并培育壮大汉威科技、森霸传感驰诚股份等一批骨干企业。

相关企业。河南省传感器产业相关上市公司主要有汉威科技、森霸传感、驰诚股份、光力科技新天科技天迈科技思维列控等,非上市公司有凯迈测控、芯睿电子、日立信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MEMS等技术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风险。

【中原通信】光通信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该领域属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光通信产业包括多个环节,话语权较强的集中在上游和下游两端,上游芯片厂商和下游客户较为强势,处于中游的光模块厂商的成本控制水平决定其整体盈利能力。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光通信产品的应用范围持续拓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在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AI、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推动下,光通信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按下游应用领域划分,产品主要应用于数通市场和电信市场。受益于AI不断发展的应用场景和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数通市场的增长成为光通信市场的主要驱动力。(1)数通市场:头部云厂商稳步增加对生成式AI的投资,期望利用生成式AI的能力催生云消费领域的新机遇,Canalys预计2024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将增长20%。各大云服务商不断加码对AI相关投入,AI创新引发的算力竞赛推动硬件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扩容,AI服务器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Trendforce预计2024年市场仍聚焦部署AI服务器,AI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2.2%。(2)电信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结束10G PON部署周期,而北美和欧洲在政府资助项目的推动下逐步增加10G PON部署,FTTx网络的PON销售将保持稳定,25G和50G PON未来有望提供新的增长动能。骨干网和城域网将升级到400G,400G技术作为下一代骨干网的核心承载技术,具备更高传输速率、更大带宽、更好扩展性等优势,能够满足大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日益增长的需求。

光芯片和器件作为光通信网络的基石,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的必争之地。光芯片中高端芯片目前具备量产能力的供应商主要在海外;10G及以下速率的DFB、PIN、VCSEL、FP、APD国内产商供应链成熟,50G及以上速率的EML激光器目前仍需进口;10G-25G速率的EML激光器,目前已有部分国内厂商可实现批量供应。光器件行业竞争较为充分激烈,下游客户相对集中度较高。部分高端光器件的国产化率较低,仍需依赖向国外供应商采购,对高端、关键光器件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将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点。

我国厂商目前在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光模块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以下特点:从数据中心的大规模需求来看,随着光模块的可靠性要求提高、迭代周期缩短,带来行业技术门槛有望显著提升,光模块头部厂商产品的高度可靠性、领先的研发实力及交付能力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在产品形态持续升级过程中,能紧跟客户研发步伐,率先进入客户供应链,提前锁定客户需求的光模块厂商能够在产品代际更迭时率先享受红利。根据2022年LightCounting全球光模块前十排名,我国厂商占据七席,其中,旭创科技与高意(Coherent)并列第一,华为(海思)排名第四,光迅科技排名第五,海信宽带排名第六,新易盛排名第七,华工正源排名第八,索尔思光电排名第十。

光电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河南省是中西部地区光通信行业的佼佼者。我国光通信产业的大部分企业分布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以及成渝地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攀升,中西部地区开始涌现出一批光通信企业。河南省光电产业基础来自20世纪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当时在焦作和南阳一带部署了多家光学加工企业,成为当地光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光通信是河南省优势创新产业,从分布来看,河南省光通信企业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局面;从产品来看,大多数河南光通信企业从事光纤连接器、光纤尾纤、光组件等上游产品代工;从规模来看,大多数河南光通信企业营收在五千万元以下。因此,从整体来看,河南省光通信产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河南省光通信产业上市公司有1家,是从事光芯片及器件、室内光缆、线缆材料业务的仕佳光子。非上市公司包括天河通信、鑫宇科技、威讯光电等一批优质的当地企业。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国际贸易争端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供应链稳定性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中原计算机】数字经济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产业概况: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4.98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41.5%。在数字经济细分市场中,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产业数字化正在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

行业发展趋势:

(1)算力网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当前不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产业层面我们都看到了算力建设明显加速的趋势,其中智能算力更是成为重中之重。

(2)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算力和电力需求大幅提升,同时技术迭代速度明显加快,或将带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产业及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塑。

(3)美国对我们科技领域禁令持续升级,芯片产业成为核心关注点。华为作为领军者引领了国产化的突围,我们也看到国产化呈现出了全面落地的趋势。

(4)数据作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其开发和利用的底层制度在持续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有望成为新的经济拉动因素,同时也将为未来系统步入智能化阶段做必要的铺垫。

河南现状:2022年河南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9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数字经济占GDP比重31.5%,规模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10位。河南省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成立了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发布《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自2019年连续多年发布省级的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

河南相关产业: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本土企业主要有豫信电子、超聚变、黄河科技、中航光电、汉威科技、信大捷安、新开普、新天科技等,外来引入企业主要包括富士康、紫光、合晶、龙芯、海康、惠科、耕德等等。

风险提示: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上游企业削减开支;金融风险的释放。

【中原食品饮料】预制菜产业之河南发展现状

核心观点:

预制菜是食品加工产业中新生的细分领域。中国的预制菜产业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期。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同比增长21.3%,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未来几年,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规模。尽管中国的预制菜市场容量巨大,但是市场格局分散——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达到1%,市场仍以小企业经营为主,这为头部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预制菜产业之所以获取了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得益于资本、技术以及政策各方面条件的推动。从投资视角来看,预制菜产业作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赛道,近年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和投资,多家企业成功完成了融资。从政策目标来看,预制菜不仅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与餐饮业的转型和消费升级紧密相连。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的畜禽业和种植业发达,食品加工设备不断得以改造以适应国情,国内冷链物流技术超常规发展,都为预制菜行业的蓬勃发展做足了铺垫和积累工作,上述是促成预制菜产业化和规模化至关重要的历史条件。

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引潮流之先,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上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此外,中国的预制菜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等畜禽养殖及农作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中国的预制菜参与者不仅包括了众多上市公司,还有大量的非上市企业参与竞争,共同推动了这一市场的繁荣发展。

河南的预制菜产业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2021年的产业规模约为150亿元,而到了2022年已经增长至约240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60%。河南省政府发布的《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要突破1000亿元。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在食品加工领域具备天然资源和优势。河南省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面粉、猪肉、蔬菜等本土原料市场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低价、易得的原材料。尽管目前加工企业的作业流程已经实现自动化,但在一些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省内丰富的人口资源满足了企业需求。除了上述优势,优秀的发展传统也奠定了河南在预制菜加工领域的翘楚地位:双汇发展华英农业三全食品、思念食品、好想你千味央厨等优秀的上市公司均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领头企业。此外,河南预制菜企业还包括正大、宅乐送、九豫全、金品达食品等多家非上市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和舆论风险;高增长导致更多企业进入,加剧竞争。

【中原农林牧渔】冷链食品产业链分析之河南概况

核心观点:

产业概况:冷链食品是指那些需要通过制冷技术与设备等手段,使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并在到达消费者之前,各个环节都始终保持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的食品。冷链食品行业产业链主要涵盖农业、初加工业、冷链食品制造商、渠道商和终端销售等多个环节。

竞争格局: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总量将突破3.56亿吨,总收入大概为5170亿元,全国冷链物流市场整体处于需求逐步企稳回升的局面,行业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我国食品冷链运输率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较大,尤其是果蔬方面。2022年发达国家果蔬冷链运输率高达90%,而我国仅有15%。分地区来看,我国冷链物流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与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库容分布、冷藏车地区分布格局较为匹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和生鲜电商迅速成长,未来我国冷链物流系统将加速完善,冷链流通率及运输率有望逐步向发达国家水平靠拢,冷链配送服务及装备产业将迎来快速扩容机遇。

河南特色: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粮食大省的坚实基础,河南已经成为我国冷链食品重要输出省份,而行业的发展也备受政府关注。2023年1月14日,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目前,河南已经建立一条相对完整的冷链食品产业链,包括食品原料、加工、储存、销售环节,为企业的发展和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22-2023冷链物流统计调研TOP100名单”,河南省共有12家企业上榜,较2021年新增3家企业上榜,数量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前三,河南省正由“冷链大省”逐步发展成为“冷链强省”。

河南省相关企业:(1)上市公司:三全食品、双汇发展、牧原股份、华英农业;(2)未上市公司:思念食品、花花牛乳业、华鼎冷链。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等。

证券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分析师执业资格,本人任职符合监管机构相关合规要求。本人基于认真审慎的职业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独立、客观的制作本报告。本报告准确的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对报告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报告信息来源合法合规。

重要声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