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钢铁侠沈文荣: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注定了我们是抢时间创大业的一代人

致敬钢铁侠沈文荣: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注定了我们是抢时间创大业的一代人
2024年06月30日 23:16 市场资讯

专题: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先生逝世

  本文来源:刘胜军大局观

  原标题:致敬钢铁侠沈文荣: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史,注定了我们是必须要拼命去抢时间创大业的一代人!

  沈文荣是迄今为止人类钢铁史上唯一在没有任何国家资金投入,用20多年时间45万元起家、建成千万吨钢厂的奇人。

  上海市前市长徐匡迪感慨万千地说:“你们知道我有什么感觉?像触电。以前我只听说过沙钢,一直没有机会看一看,看了,觉得和我听到的,是名符其实的。我当上海市长时,宝钢搞一个300万吨的项目,要调动全国的力量花上七八年才能投产,现在,一个县级市的沙钢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两三年时间一鼓作气就搞成了650万吨,说明我们的国力大大提高了!”

  武钢董事长邓琪麟惊叹道:“老沈,你是怎么搞到1千万吨的?我那个1千万吨能力是几代祖宗用了几十年时间才传到我手上的,你用了不到10年时间,从1百万吨一直冲到1千万吨。我除了佩服就是奇怪。”

  岁月不饶人。最近几年,多位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的杰出人物去世,留下一个个传奇故事,他们中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民营企业家年广久、乡镇企业第一人鲁冠球、饮料大王宗庆后.....

  6月30日凌晨,“钢铁沙皇”沈文荣去世,享年78岁,中国商界又陨落一颗耀眼的明星。2018年,沈文荣入选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在今天百岁已不鲜见的时代,78岁并不算高龄。这或许与他的积劳成疾有关。2019年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对沈文荣做专访时被沈文荣的办公桌震撼了:除了堆满的文件外,就是一大堆药品。沈文荣说:

  ——人一辈子各有各的爱好,我的爱好就是搞钢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想要做的事并不累,也不会感到苦,你会感觉到这个工作就是享受。

  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稳定民企预期需要理论创新: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每一个企业家的传奇都值得我们深刻铭记和学习。

  沈文荣是名副其实的“钢铁侠”:18岁进入钢铁行业;38岁,接任钢铁厂长;58岁,把企业做成民营企业前三。在钢铁行业内,他称老二,无人敢称老大——一度与沈文荣争锋的郭广昌,在2023年决定将南钢卖给沈文荣(后来被中信截胡)。或许这一天沈文荣早有预料。2007年,沈文荣曾说过,“希望郭广昌能超过我吧。我们不是走一个路数的。”

  目前,沙钢已经成为营收3000亿超大企业,连续15年进入世界500强。以2021年的粗钢产量计算,目前排名前三的是:中国宝武、鞍钢集团、沙钢集团。

  钢铁大王为什么是沈文荣而不是其他人?从偶然之中寻找必然,才是我们对沈文荣最好的缅怀。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沈文荣出生在农村,但从小爱好学习,忙完农活就看书。在村支书的支持下,他勤奋攻读终于考上一所技术学校。毕业后,他进入一家轧花厂,当了一名钳工。因为有一定的知识储备,1974年,沈文荣脱颖而出成为车间主任。

  伟大起步于微小:1974年,沈文荣提出开办一个钢铁车间。厂长张耀生听到沈文荣想法后,毫不犹豫,直接筹集45万元当作车间启动的资金,任命沈文荣为筹备组长。这是真正的创业:一无设备,二无图纸,三无人才。沈文荣回忆说:“就是在没有电,也没有技术人才的基础上搞了一个小的轧钢车间,用当时1225匹的柴油机作为动力拖动轧机生产,通过筹集45万人民币起步搞轧钢厂。原料哪里来?周围的大钢厂生产出来边角废料,切头切尾,买回来再重新轧制。”

  善于错位竞争:沙钢既无先发优势,实力和技术也比不上大企业。怎么办?沈文荣分析说,“如果我们的企业不够大,那就首先在某个产品上要做到最好,争取在江苏,甚至在全国打开市场。打市场一定要找准市场定位,我们要做那些大厂不愿做而又做不好的产品。” 历经数月的考察,沈文荣选择了大企业不屑一顾、小企业无法产出的窗框钢。战略学之父波特(Michael Porter)将战略分为:低成本、差异化和市场细分。沈文荣虽然彼时不可能知道这些,但他的确很有战略思维。逐渐市场形成了买窗框钢到沙钢”的口碑。1998年,沙钢窗框钢产品达13万吨,占据市场60%的份额。

  长期主义:如果任正非没有借高利贷搞研发,或许就没有了今天的“华为技术”。伟大的企业家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识和眼界,而不能小富即安。真正的企业家往往是孤勇者,是常人眼中的疯子。1988年,沈文荣决定拿出所有的家底与香港永新公司合资3000万美元,从英国比兹顿钢厂全套购买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冶金行业领导、权威纷纷表示置疑,劝其三思而后行。沈文荣经历了有生以来最痛苦的决策过程,半个多月寝食难安,当时即使将沙钢所有家底砸进去,也还有1/3的资金缺口,弄不好就会将好端端的一个厂子毁于一旦。面对大家的反对,他当众立下军令状,“如果这个项目引进失败,就把它当作展览馆,我去卖门票。”

  1991年这条生产线顺利出钢,让沙钢与国际先进水平一下子缩短了20年。1992年小平南巡之后,中国经济掀起建设热潮,沙钢不到3年就回收3亿投资。沈文荣自豪地说,“当时成为中国钢铁行业的一次革命载入史册,唯一一条短流程完整的生产线,就在我们张家港,当时每吨螺纹钢卖到4000-5000元,出口的时候卖到8000元。”当时冶金部周传典副部长视察后激动得逢人就讲:“沙钢能成功引进并自己掌握这套设备,不愧是我国冶金史上第三次革命的样板你们要搞通什么是第三次革命,不必到国外乱跑,去看沙钢就行了!”

  1994年,沈文荣宣布了一个震动中国冶金界的消息:拟投资2.2亿美元,兴建亚洲第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炼钢、炉外精炼炉、连铸、连轧高速线材生产线。90吨竖式电炉在当时全世界仅有5座,沙钢引进后可以说是“亚洲第一炉”。

  1998年,沈文荣力排众议,引进了美国最先进的冷轧不锈钢技术,还为工厂统一升级了流水线,花掉了至少20多亿的资金,几乎耗光了几年来攒的家底。沈文荣说:

  ——20世纪80年代苏南一个县就有40多家小钢厂,苏州有400多家,整个江苏省超过1000家,80年代末大约90%都倒台了,到了1996、1997年,又淘汰了一大批。这些钢厂开始时盈利空间都很大,但很多企业没有考虑赚不到钱怎么办,缺乏风险意识,以为永远能赚,然后是分光吃净,急功近利,用最简单的方法生产,不进行技术更新,这是许多企业死掉的原因

  震惊世界的搬迁:2001年,蒂森克虏伯的子公司霍施钢厂连年亏损,正在转手出卖设备——设备原值达20亿欧元。沈文荣如获至宝,立马飞往欧洲洽谈。最终,他以2.2亿人民币,买下车间设备。令人吃惊的是,他准备把设备拆卸运回国内:仅到德国去搞拆卸工程的劳务签证就达1000多张。他耗费一年时间,将25吨的设备加40吨的详细组装文件, 一点点海运回国。此次操作,震惊了整个行业,被称为“欧洲战后历史上最大的工业搬迁”。

  一位外国记者写道:“中国人的收购令当地人目瞪口呆,厂里突然出现的近1000名中国工人,在废弃的厂房内搭起临时宿舍,整个夏天,工人们一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时。后来,一些德国工人和管理人员颇有微词,中国工人才被迫尊重当地法律,每周休息一天。单是中国工人的勤奋,就足以让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硬汉反省。可事情还不止于此。当地人注意到,中国拆卸队登上40米、50米、60米高处的无防护走道,攀爬扶梯和脚手架时,完全不用安全带。这一‘景观’在当地媒体引起了轰动:‘中国杂技演员到城里来了吗?’ 中国人不到一年就完成了拆卸工作,比答应蒂森克虏伯公司的进度提前了一年。在中国工人离开前夕,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一位外交官前来对工人发表讲话说:‘中国人在德国以洗盘子和开餐馆出名,我们的企业想在这里开展业务时,有时仅仅是为了约见对方一面,就得低声下气。但你们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中国人争了光!’‘凤凰’飞去,赫尔德区成了全球首批感受中国崛起惊人力量之地。引发地震的企业叫沙钢。”

  沈文荣聘请世界著名工程设计和冶金公司“奥钢联”,对搬回的钢厂做了整体的设计、评估、改造,用4年时间最终建成了一个年产650万吨的炼铁、炼钢、连铸、连轧项目。沈文荣说,“如果我自己建一个产能650万吨的工厂,需要450亿甚至600亿元,而购买改造只花了150亿。”

  改制: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的著名论断。企业的产权是影响企业体制机制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沙钢的改制是从1998年开始的,到2001年,完成改制后,集体持股为25%、职工持股30%、领导层持股45%;其中沈文荣个人持股17%。2004年,沙钢管理层透过回购集体持股比例,沈文荣个人拥有的股份达到29.98%,彻底拥有了沙钢的控制权。到2024年,沈文荣在沙钢集团直接和间接持股已达54.14%。沈文荣说,“改革开放允许实行股份制,允许金融家持股。股份制改造,我们江苏苏州张家港改得比较早,由乡镇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让金融家持股,我们也是在这个浪潮中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沈文荣说:“国有企业的领导不乏精英,不是没有本领,但某些方面有局限;我的局限性是国家的支持少一些,没有那么多钱......我们上90吨竖炉项目时,按炼钢厂厂房设计标准是4500~5000元/吨,开始是北京设计院设计,我要求降到2500元/吨,他们表示做不到;后来请江苏设计院设计,我提出用工字钢做厂房,他们设计造价1560元/吨,我还要求再降,最后是不到1000元/吨,现在这个厂房还在用。所以,我说要做设计的主人,不做设计的奴隶。按标准设计,设计院不承担风险,利益又最大化,当然他不愿意按你的要求做。所以,设计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如果怕担责任,什么事都推掉,投资怎么控制?我们650万吨只花了150亿元,人家搞要300—350亿。当初我买克虏伯公司的钢厂时,有人到发改委说沈文荣从德国买了一堆废钢铁,发改委的一位领导说:‘你不要担心,沈文荣像猴子一样精,他不会上当的。’有些同样花钱投资搞技术改造,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腐败要增加20%的成本,项目建成了,钞票也流失掉了。投资成本大的另一个因素是速度,不抓速度,投资成本会大许多。有一个厂上100吨电炉,1993年就搞,到1999年才搞好,投产后亏了3年,我们同样的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马上产生效益,5年全部收回投资。速度快,要全力以赴推进。”

  2016年,东北特钢破产重整。2017年辽宁时任副省长崔枫林飞到张家港去见沈文荣。沙钢2018年入主抚顺特钢,2019年就扭亏为盈

  沈文荣在追求速度方面曾创造过40多个小时内走访3个国家、考察两个工厂的奇迹。他还创造了建设一个钢厂吨钢成本仅300美元的奇迹(世界有记录的最低吨钢成本是日本的500美元)。

  核心竞争力:在商业竞争中,大部分的领先都是暂时的,企业必须构筑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沈文荣说,“一个企业,往往是人家做不到的,你做到了,你就有了超越别人的竞争力。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做到了,不能叫竞争力。”一般钢板用传统热轧技术,最薄只能做到3毫米厚。要想做到既薄至1毫米、又具有高强度的钢板,一直是个世界难题。沈文荣说,“破解这一难题,并直接影响下一代中国钢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如今沙钢做到了。

  创新的力量企业家与商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创新。受废钢资源的限制,沙钢冶炼高档次产品受到了制约。有没有新的工艺路线可走?1997年沈文荣在接待一位钢铁企业老总时,听说这个厂的炼钢电炉与炼铁高炉相距不远时,一个崭新的工艺路线突然如灵光一样在头脑里闪现:能不能将高炉铁水直接装入电炉炼钢?他立刻将此方案提交技术人员论证,收集土耳其一家钢铁厂类似试验的资料,还亲自跑了好几家有高炉的企业考察。最终沈文荣与班子商定:沙钢要建高炉,用于电炉热装铁水。1999年12月,沙钢高炉顺利出铁,铁水热装电炉试验成功后,不仅大大提高了钢水的质量,而且加快了生产节奏、降低了电耗。像沙钢这样新建高炉配电炉,在世界上还是首例

  杠杆的力量:钢铁是一个规模效应突出的行业。2004年国内出现了著名的“铁本事件”。2005年,国家发改委颁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现有企业兼并重组。沈文荣审时度势,以并购这个杠杆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沈文荣以20亿元收购苏北最大的钢铁企业江苏淮钢80%的股权;2007年,沈文荣将河南安阳永兴钢铁纳入旗下;沈文荣又先后收购常州鑫瑞特钢51%股份、控股无锡锡兴钢铁;2023年,沙钢计划以135.8亿元收购复星国际旗下南京南钢的60%股权,后被中信集团“横刀夺爱”;2024年,沙钢宣布斥资3.54亿收购东特股份持有的山东鹰轮机械有限公司67%股权。

  渡过危机:没有经历过危机考验的企业,是不完整的。2008年次贷危机,犹如滔天巨浪,不少企业被打翻。全国钢材价格几个月内暴跌1/3,沈文荣破了从不失眠的记录,“风浪真没少见,可这种局面还是第一次遇到。防不胜防!” 沙钢传出资金链断裂、被收购的传闻。沈文荣拒绝了所有的收购意向,他有底气和自信。2008年四万亿出台,沙钢很快走出低谷。

  2019,沈文荣就预见了钢铁行业的新一轮调整,“未来5到10年,很可能又回到钢铁不赚钱的时候。不是我收购人家,就是我被人家收购”。如今看来,沈文荣是对的。

  2021年以来钢材价格再度大跌

  企业家的追求一个企业就是其创始人的影子。沈文荣说:“认准的路就一定要走下去,看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办成功。”沈文荣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八个字有着铭心刻骨的体验和执著的偏爱,最喜欢看的电影是《创业》。冒险、坚持、雷厉风行——这是沈文荣强悍性格的三个元素。沈文荣每天早上5点起床,到车间去转一圈。在6点30分职工开始陆续进入工厂时,他坐在工厂大门口的石凳上迎候员工。每天早上7点钟高层领导的例会,他会准时到场。他每天都能坚持工作至少10个小时,而且不觉得累。多年来,沈文荣一直住在厂区70平方米的宿舍房中,其标准与普通职工的宿舍绝无二致。坚持不要秘书,不翻新简易写字楼。有一次,香港著名冶金专家倪德麟跟沈文荣一同出国,沈照例买了经济舱。他块头大,挤得难受,就靠在走廊里。倪德麟问:“沈老板啊,你现在也是个不小的老板,干吗这样亏待自己?”沈文荣坦然一笑:“能省点就省点,这些都无所谓的。”倪评价沈文荣是个“天生会赚大钱却永远也学不会消费”的“钢痴”。

  沈文荣的节俭,很像不久前去世的宗庆后。真正的企业家,绝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梦想。但这样的梦想,不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勇气和付出。这是为什么说企业家精神是高度稀缺资源的原因。沈文荣说:

  ——贪图享乐的不配做沙钢人,从我做起,沙钢上下必须为下一步的发展继续加速资金积累!‘吃光用光’属于自然经济的落后的东西。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屈辱史,注定了我们是必须要拼命去抢时间创大业的一代人,我们想逃都逃不脱!临阵脱逃,也可以,但我们会被子孙后代骂!

  当有人问沈文荣,作为第一代创业者,对新生代企业家有什么建议?沈文荣说:

  ——我们实际上是最大的打工者,不要觉得做了老板了就不得了了,不要觉得做了老板就是享受,老板只不过是比别人多做一点,多思考一点。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企业领导的想法,不想着轻轻松松做老板,而是准备吃苦。做老板必须要有打工的心态,这个老板才能做得好(许家印十诫:他刷新了中国造假记录)。

  企业家是1,其他要素是后面的0:  企业家为什么重要?因为企业家是其他生产要素的整合者。2024年6月,特斯拉股东批准向该公司CEO埃隆·马斯克支付560亿美元的十年薪酬方案,震惊世界,但这就是企业家的价值。《中国冶金报》前总编辑艾桂林说,“沙钢能发展,我觉得沈文荣是关键,他带领沙钢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看问题长远,胸怀比较宽广,副手、工人对他信任、尊重,没有他,沙钢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 有一次,世界钢铁业公认的权威信息分析机构《世界钢铁市场动态》(WSD)的董事长马古斯突然来到沙钢,全世界钢厂竞争力的排序就是他负责的,别人请都请不到。晚上,马古斯向沈文荣问了200多个数据,沈文荣对答如流;次日,马古斯向沙钢总会计师核实这些数据,竟无一不符,马古斯惊叹不已,说自己跑遍全世界的钢厂,具有如此清晰数字概念的老总他没有见过,并称没有国家支持,搞到沙钢这样规模的在世界钢铁史上是唯一的

  沈文荣是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有一次,厂里一职工的儿子倒车时不慎将沈文荣80多岁的老母亲大腿撞成骨折,吓坏了,沈文荣得知后马上叮嘱不要为难人家。后来自己弟兄姐妹6个轮流服侍。那个撞他母亲的人跪在沈文荣面前请求原谅,沈文荣说你不是故意的,没让人家赔一文钱,这件事在厂里引起很大的震动。2003年,有个中层干部发现尿血,要到上海手术,沈文荣知道后说,他是创业的人,做手术几十万,厂里都包下来,那位干部听说后很感动,说跟沈文荣干,哪怕死,也甘心。

  在业内,沈文荣有“钢铁沙皇”之称。他说,“企业家不能太仁慈,也不能凶恶。”

  企业家精神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企业家的价值和企业家精神的稀缺性,形成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让企业家精神充分绽放,中国才能成为创新大国、创新强国稳定民企预期需要理论创新:企业家精神才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钢铁侠”最有意义的致敬!

  明天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沈文荣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沈文荣说过:

  ——既然是个共产党员,就要把生死看透,一个人,吃喝玩乐,混混日子是几十年;尽可能多干点工作,给国家、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东西也是几十年,这个几十年,等到闭上眼睛的时候,要没有遗憾才行。你们夸奖我是创业英雄,不敢当啊,一个人,尤其是手上握有权力的共产党人,一不谨慎,就会变为狗熊

  沈文荣语录

  1、钞票对我只是一个数字,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多做贡献。

  2、慈善事业能多做就多做,但企业家不是慈善家,企业家做事业,受益的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把经济搞上去,是最大的慈善事业。要区分好慈善家和企业家的概念,不要哗众取宠。

  3、我只知道做事,只知道把工作做得更好。

  4、现在讲艰苦奋斗,不是说大家要饿着肚皮穿破衣服,而是讲钞票要用在刀刃上,是讲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5、首先就要摆正我们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办公楼破旧一点,我看是个好事,这样,大家自然而然会多到基层去转转、看看。

  6、炼钢先炼人。

  7、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开拓先进生产力的重任寄托在国有企业身上,我认为,民营企业也完全能担当此任

  8、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当中,有许多成功的企业,也有许多企业就在我们身边倒下了,一个企业最关键是要在困难的时候能够顶得住,而在顺利的时候又不能对自己估价过高,一个企业要发展30年、40年甚至100年,一定要有一个冷静、清醒的认识,这当中企业的决策者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应该时刻保持责任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

  9、沙钢自创业到现在没有花过政府一分钱投资,全靠自身积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讲:沙钢能够炼成,市场的熔炉是最关键的因素。

  10、我个人的动力主要来自这样一种朴素的想法:干一行爱一行,认准了一个行业就应该做到最好。

  11、创业之初,往往容易艰苦奋斗,因为什么也没有,要创业只能艰苦奋斗。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否坚持艰苦奋斗,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放弃,就难以做到了。

  12、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办厂宗旨,这些文化扎根于企业的土壤中,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会生存下去的,否则大厦建起后会倒塌的。

  13、浙商的优点往往就是苏商的缺点:苏商团队精神不行,搞一个项目,十几个人讨论来讨论去,就是决定不下来;苏商胆子不大,冒险精神差,创业精神不如浙商;很多苏商信奉“好也好,差也好,离开家乡都不好”,离土不离乡意识非常强。苏商往往一个产业做到底,在一个地方做大做好;浙商成功后,往往到外省去做,复制一个企业。苏商做事认真,不浮躁,认真执行合同,社会影响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