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汽车遭遇“在烈日和暴雨下”双重考验

极端天气频发,新能源汽车遭遇“在烈日和暴雨下”双重考验
2024年06月28日 08:08 网易新闻

来源:封面新闻

6月24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预计从24日至27日,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贵州、广西等地将有持续性强降水。自6月17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达200至400毫米,其中局部地区更高达700毫米以上。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大雨、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不仅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更给交通出行带来了严峻挑战。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其在极端天气下的行车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特斯拉西区总经理黄磊介绍说,人们对新能源汽车雨天充电的担忧,来源于“水能导电”的朴素物理常识,担心雨天充电时,雨水从接口处进入充电桩,从而引发短路等安全隐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技术完善,主流纯电动汽车企业已经大幅提升充电安全性。

以特斯拉为例,为雨天充电设置了“双保险”:第一重,针对能将雨水阻隔在外的密封性,特斯拉汽车采用特殊的充电口密封措施,确保即便是下雨天在室外充电,充电枪也可以紧密的插入充电口并锁住;第二重,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特斯拉汽车的充电口下方设置有排水槽,即使雨水进入充电口,也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排水槽,随后排出去,多措并举,切实保障用户在雨季安全充电。

作为电力为主驱动的新能源车辆,很多人基于常识会认为其可能相较燃油车,更容易受到水的影响。但其实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由于其没有进气口,反而在涉水深度方面通常优于传统燃油车,而其“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设计也更加注重密封性能,以保障在潮湿环境下的正常运行。比如对于电池包,几乎所有新能源汽车都会采用IP67防水级别的设计,确保涉水后不会对使用寿命造成过大影响。

但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由于电子元件更为密集,而且其中的混合动力车型仍然装备有发动机,因此大多数汽车厂商对于新能源车辆涉水还是提出了较为严格的使用指南。

比如小米汽车就曾发布了车辆涉水的注意事项,小米SU7在半载状态下(乘员150kg+行李30kg),车辆最大涉水深度为350mm,相当于车轮轮心的高度。当车辆通过静止水面时,车速建议控制在5-7km/h,经过流动水面时则需更加小心。而且小米特别提醒,车辆涉水只是为了避险,建议用户不要故意涉水,更不要高速涉水,以免造成额外安全隐患。此外,涉水时若车速过高,还可能面临车辆外饰件及车底护板冲脱的风险。正常车辆涉水后,用户也应自行检查车辆的制动、喇叭、转向助力以及车灯是否良好。

成都世纪远景比亚迪汽车售后服务部服务总监杨明伟表示,新能源车辆在强对流天气下应尽量选择有避雨条件的场所充电;若车辆泡水或涉水超过门槛位置,须及时联系比亚迪授权服务店检查车辆状态;严禁在积水超过轮胎一半的路面行驶。由于高压零部件属于电子器件,水淹车后对高压零部件进行晒干、风干等方式均无法保证水分完全蒸发。高压零部件进水后对自身的绝缘性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积水中含有较多可导电介质,可能引起高压零部件内部短路或者使高压系统存在短路风险,严重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一旦高压零部件涉水,动力电池需按照最新《新能源车辆维修安全手册》进行妥善检测及处理,其他高压零部件须更换处理。

此外,即使车辆在出厂时三电系统具备较好的防水性能,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系统的密封性也可能会下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指出,电池包进水后,有可能腐蚀电池系统内部的结构件和接插件,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可能造成电池短路起火。

因此,在暴雨等极端天气出行时,驾驶者们要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非必要情况尽量避免涉水行驶,以确保自身和车辆的安全。

封面新闻记者 刘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