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无法赶上中国

印度,无法赶上中国
2024年06月27日 00:06 市场资讯

印度梦碎

许多人说,莫迪的印人党丢失议会多数之后,印度的强国之梦破碎了。

的确,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陷入与国大党扯皮的漩涡之中,印度的改革还没成型,就要胎死腹中。

可印度的强国梦,真的是今年才碎的吗?

印度如果要崛起,只有人口体量类似的中国的轨迹是最可以比较的。

印度如今人均GDP大概2400美元,相当于中国2000年之后的水平。可中国2000年前后的GDP增长,均在两位数以上,最高达到过15%的速度。可印度当前如此低的基数,GDP增长却只有8%。

而且就这区区8%的增长率,也是水分极大的。

印度约46%的就业人口从事农业,但印度农业只增长了1.4%。另外有12%的人从事制造业,增长也极其有限。倒是金融业、建设业(主要是政府基建投资)高速增长,把整个经济发展推动到8%的水平。

农业和制造业,全国六成的人口没有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却背负了经济发展带来的高物价。只有20%的建筑业、金融业和IT服务业人口拿到了好处。莫迪这竞选怎么可能会赢?

如果我们目光放长远一点,所谓印度的黄金十年,成色也颇让人怀疑。

黄金十年

2013年到现在,被称为印度的黄金十年。这十年正是莫迪的两届任期,各种印度成为世界强国的声音回荡在蓝星各地。什么“28万亿奇迹”、“卢比超过美元”、“25秒成为superpower”,“七千年帝国崛起”,甚至“卢比超过美元”、“印很度安全”这种都冒出来了

可莫迪的黄金十年到底是什么成色呢?

2011年莫迪主政开始,到2023年,印度的制造业附加值占比从17%下降到了14%,制造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也从2014年的13%下降到了最近的12%。农业附加值占GDP总值的18%基本没变,农业从业人口占比十年中仅从49%,降到46%,城市化几乎没有进展。

仔细看看印度这各行业占比,除了金融、房地产和归在其他里边的IT服务业,印度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比如占到印度制造业一半的汽车制造业,竟然在黄金十年里还萎缩了,从2015年的2035万辆,降到了1859万辆。而且印度人的统计,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汽车产销量,总是要带上两轮车和三轮车(摩托车),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量其实是这个两千万辆的不足十分之一。

国民党的虚胖黄金十年,好歹民族工业还增长了一把,印度的黄金十年,竟然能把工业产出干到萎缩。说句虚胖都是轻的,说句泡沫也不为过。

人口红利变成人口噩梦

当然,还有很多印吹要说,“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局限于过去”。印度有全球最大的年轻人群体,人口红利本身就能托举“印度世纪”。莫迪也说,发展是印度经济的自然产物。

可人口红利真的能自动转化成财富吗?

在九十年代之前,没人相信只要人多经济就会好。原因很简单,当时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都很差。人口过亿的14个国家里,除了美国和日本之外,全部都是赤贫国家,人越多的越贫穷。

当时四小龙四小虎已经开始腾飞,充斥着主流认知里的,是认为小国寡民最容易成功,因为体量小,好掉头。人口众多的国家,很难实现全面就业,导致社会不稳,人口被普遍认为经济发展的包袱。马尔萨斯学派认为,人类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技术进步带来的短期收入增加不可避免地被人口增长所抵消,所以,人口规模越大,导致经济增长越缓慢。

然而,中国经济的腾飞带来了个大问题。

怎么解释中国经济的起飞是个很大的难题。因为在西方的叙事当中,是决不能承认中国的制度优势的。在一连串中国崩溃论被打脸之后,“人口红利”论才开始大行其道:中国的发展是因为有巨大的人口。巨大人口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天然就会带来增长的红利。

核心观点就一个:中国经济成功跟制度没有关系,只要人口够多,年轻人够多,人口红利自然能把经济托举起来。

可实际上,在中国成功之前和之后,没有一个新兴国家是靠着人口红利腾飞的。更多的,是人口噩梦。

印度目前的名义失业率是6.7%,但印度20-30岁之间,没有接受教育也没有工作,不在统计之内的隐形人口,达到了35-40%,总人数超过一亿人。再加上印度独有的部分就业人口(类似于零工)也有1亿人。

两亿人没有工作,每年还有一千万新的劳动力加入到劳动力市场。印度因为制造业的畸形,导致吸纳劳动力能力特别差,每年能够制造的工作岗位也就五六百万个。结果就是印度极度神奇的招聘,一个工作机会,可能数千人申请。2015年,印度某地招聘368份文书工作人员,结果收到了230万份申请。这意味着每个职位有6,250名申请人,比国考还夸张。不少人为了找到工作,甚至不惜跑到战区。

没有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堰塞湖越来越大。这大坝快要兜不住了。

2022年,莫迪改革了印度兵役制度,把印度军人退伍后的分配工作,变成了只管六个月,结果导致了大骚动,还烧了火车站。原因很简单,没有工作的印度,退伍就相当于失业,谁能忍?

为什么印度强奸横行,犯罪猖獗?两个亿没事干、没钱赚、没女人偏又在荷尔蒙爆表年纪的年轻人,这治安怎么可能好的了?经历过八十年代大严打的读者,可能还有记忆,“拍婆子、菜刀队”,那个时候的咱们跟印度非常相似。

这样的就业率持续下去,印度早晚要被无所事事的年轻人给淹没。

人口变成红利的只有中国,但人口变成噩梦的那可真数不胜数。

罗马尼亚有个领导人叫齐奥塞斯库。这个人认为人口就是国力,特别重视人口问题。他在1966年下达了所谓770命令,通过政府力量强制提升人口来增加“人口资本”。他禁止避孕及堕胎,并对不到5个小孩的家庭课征“独身税”。国家也会派出医生充当“月经警察”,定期在工作场所对正值生育年龄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看她们是否生育出足够的小孩。结果当然是生育率直冲天际。1966年至1967年间,罗马尼亚的出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番,每名妇女的平均子女数从 1.9 增加到 3.7。

当这批新生儿达到青年的时候,正是1980年代末期,当年的婴儿潮已经变成了大批没有工作的青年,这些人导致了剧烈的社会动荡,最终齐氏政权被不满的小青年们推翻,他和她的妻子在逃亡过程中被抓,仅经过20分钟的审判就被枪决,身中一百多枪。

没有制造业的印度,无法吸纳巨大的青年人口,人口红利早晚要变也要成人口噩梦。太平天下还好,只要国际局势一旦发生巨变,内爆简直是一定的。

不过印度人也不傻,知道自己制造业的病根。

6月23日塔塔集团宣布其全资子公司Panatone Finvest将以108.88亿卢比的价格,收购vivo印度51%的股份。Vivo在印度市场份额排名第二,高达17%,每年营收两千多亿卢比,结果一百亿卢比就给贱卖了,真是好生意……

前脚Vivo印度刚被塔塔强买,后脚国轩高科向印度转移锂电池生产。咱们国家的企业家,记性都不太好?

路透社6月24日报道,印电池制造商阿玛拉·拉贾能源与移动公司宣布,与中国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之子公司签署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许可协议,旨在推动印度本地锂离子电池的生产。

印度眼看大坝将坠,咱们记性不佳的企业家们倒是上赶着送制造业上门,自掏腰包替人家拆炸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印度 莫迪 中国 制造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