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估”升温:机构勤调研 资金忙加仓

“科特估”升温:机构勤调研 资金忙加仓
2024年06月26日 18:06 雪球

自大基金三期成立以来,“科特估”板块在机构调研活动中的权重较一季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ETF及北向资金方面也出现资金流入态势,但是,在轮动特征明显的市场上,这种态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易强/文

6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证监会将“积极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此,下一步工作将着眼三个方面:一是要提升多层次市场的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二是要壮大耐心资本;三是要从制度机制以及理念上解决包容创新的问题。

同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根据该份文件,证监会将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在“科特估”行情成为近期主线的背景下,上述表态及政策的发布在客观上为行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

在此之前,受“大基金三期”成立的影响,“科特估”概念明显跑赢大盘。截至6月18日,科创50指数自大基金三期成立之日(5月24日)以来的涨幅为4.08%,在所有宽基指数中排在首位,分别领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及沪深300指数5.98个、5.21个及5.63个百分点。

“科特估”是方正证券基于“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新概念,首倡于其在3月10日发布的研报。华鑫证券认为该概念主要涵盖优势产业、自主可控及未来产业等三大方向。光大证券则认为主要涵盖自主可控、前沿科技及高端制造等三个方向。

截至6月18日,市场上暂未有“科特估”指数可供投资者参考。从产业特征上看,电子、通信及计算机行业被认为与“科特估”具有较大相关性。

从市场反应上看,科创板以及中证人工智能指数、中证科技自主创新指数与“科特估”概念具有较高程度的协同效应,后两只指数自大基金三期成立以来的涨幅分别为6.73%和2.63%。

数据同时显示,对于“科特估”板块,机构调研兴趣有所提高,资金流入态势(基于ETF与北向资金)亦较为明显。不过,在轮动特征明显的市场上,这种态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机构调研权重走高

先看机构调研动态。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自大基金三期成立以来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有705家,其中,来自“科特估”板块的上市公司合计277家,占比39.29%,比一季度提高3.96个百分点。

同期公募基金调研的上市公司有511家,其中,“科特估”标的221家,占比43.24%,比一季度提高6.13个百分点。一季度,公募调研的上市公司有1280家,其中,“科特估”标的475家。

数据同时显示,截至6月18日,二季度接待公募机构数排在前10的上市公司中,“科特估”标的有9家,比如澜起科技天孚通信中控技术九号公司等。二季度,澜起科技方面,对其进行了调研的公募机构有9批合计153家,天孚通信有2批合计137家,中控技术有17批合计136家,九号公司有3批合计127家。

需要指出的是,机构调研数据只能说明机构在某一时期对某个行业及上市公司的兴趣,与上市公司在相应时期的市场表现并不存在正相关,比如,上述4只标的二季度表现即差异较大,涨幅分别为19.04%、-7.34%、-12.54%及37.99%。

不过,整体而言,自大基金三期成立以来,“科特估”板块的市场表现明显领先大盘。

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科创50及科创100指数自大基金三期成立以来的涨幅分别为4.08%和1.25%,在宽基指数中分列第一及第二位。同期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及沪深300指数涨幅分别为-1.90%、-1.13%、-0.40%及-1.55%。

同期,科创芯片及科创信息等2只科创板行业指数以及人工智能指数的涨幅更是分别达到12.66%、7.74%及6.73%。申万电子、通信及计算机行业指数涨幅分别为10.35%、5.42%及0.20%,在31个同级指数中分别排在第一、第二及第六位。

ETF流入态势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6月18日,股票ETF有777只,份额规模合计1.54万亿份,较一季末增长3.62%。其中,“科特估”相关ETF近期资金流入较为明显。

以科创50ETF为例。这类ETF有11只,包括8只普通ETF及3只增强ETF,截至6月18日份额规模合计1735.17亿份,比一季末多出71.78亿份,较大基金三期成立之日增加29.98亿份,增幅分别为4.31%和1.76%。

跟踪科创100、科创芯片及科创信息等科创板主题指数的ETF也有资金流入迹象。以科创芯片ETF为例,截至6月18日,这类ETF有3只,份额规模合计72.75亿份,较一季末增加13.45亿份,较大基金三期成立之日增长10.13亿份,增幅分别为22.69%和16.18%。

整体而言,截至6月18日,市场上7种科创板主题ETF份额规模较一季末增长3.55%,较大基金三期成立之日增长2.40%。

从持有人结构来看,上述7种科创主题ETF流入的资金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但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比在提高。截至2023年底,机构投资者所持份额占到该7种ETF份额总规模的32.64%,同比提高1.19个百分点。

再看跟踪人工智能指数的ETF,截至6月18日,这类ETF份额规模为21.15亿份,较一季末增长1.46亿份,增幅7.41%。其持有人主要也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占比也在提升,由2022年底的23.37%升至2023年底的30.81%。

科技自主创新指数尚无相应ETF产品。至于电子及计算机行业,跟踪芯片产业指数及软件服务指数的ETF份额规模分别较一季末增长7.44亿份和4.40亿份,增幅分别为20.71%和28.37%,分别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增长3.67亿份和1.67亿份,增幅分别为9.23%和10.79%。

不过,跟踪通信行业相关指数的ETF份额规模则有所下降,比如,跟踪通信设备指数的ETF份额规模分别较一季末及大基金三期成立日减少7.48亿份和3.10亿份,降幅分别为12.81%和26.17%。

北向资金加仓

北向资金亦有流入迹象。

以科创板为例。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6月18日,北向资金所持科创板标的市值合计760.62亿元,占到科创板流通市值的2.09%,较一季末提高0.07个百分点。同期持仓市值较一季末提高5.34%。

科创板涵盖的17个成分行业中,北向资金投资了除环保及社会服务行业之外的15个。从数据上看,电子及通信行业北向资金流入较为明显,截至6月18日的持仓市值分别为333.56亿元和7.33亿元,分别较一季度末提高3.52%及51.68%,分别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提高11.77%及12.91%。同期,北向资金对该两个成分行业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49%和1.06%,分别较一季末提高-0.15个及0.28个百分点,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提高0.04个及0.08个百分点。

计算机行业亦有流入迹象,但不如上述两个成分行业明显,截至6月18日的持仓市值为101.24亿元,较一季末下降1.50%,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则提高1.47%,同期持股比例则分别提高0.07个及0.05个百分点。

截至6月18日,北向资金持有329只科创板标的,持仓市值排在前三的是传音控股石头科技金山办公,持股比例排在前三的依次是时代电气、石头科技及海尔生物,自大基金三期成立以来持股比例提升幅度最大的三只标的是禾迈股份、澜起科技及天奈科技,分别提高了3.09个、1.81个及1.79个百分点。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截至6月18日北向资金持仓市值为870亿元,较一季末提高10.73%,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提高15.86%,同期持股比例(3.98%)较一季末提高0.32个百分点,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提高0.36个百分点。

中证科技自主创新指数方面,截至6月18日北向资金持仓市值为1573亿元,较一季末提高1.29%,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提高3.01%,同期持股比例(5.86%)较一季末提高0.05个百分点,较大基金三期成立日提高0.01个百分点。

本文刊于06月22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