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派出“最牛打工妹”,准备啃“硬骨头”

海底捞派出“最牛打工妹”,准备啃“硬骨头”
2024年06月24日 18:53 联商网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和二

编辑/蔡建桢

在2021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海底捞创始人张勇表示,自己对海底捞的战略失误有相当大的责任,他承认,去年做出的开店策略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来看确实属于盲目自信,当意识到问题时已经是2021年1月了,等公司反应过来时已是3月。”2021年下半年,海底捞紧急刹车,宣布关店300家。

2022年3月1日,海底捞发布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副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运营官杨利娟调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兼前首席执行官张勇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

当时杨利娟升任海底捞CEO,被认为是“救火队长”,2021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11.1亿元,同比增长43.7%,但那一年巨亏41.6亿元,而2020年全年净利润还是3.09亿元。

2022年上任,杨利娟从海底捞的服务员做到中国餐饮第一大公司的CEO,成为整个中国餐饮赛道最牛逆袭榜样。

01

“最牛打工妹”卸任

6月2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杨利娟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苟轶群获任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公告显示,以上高管变动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杨利娟辞去海底捞CEO,转任特海国际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统筹特海国际的管理和战略发展。

特海国际是海底捞旗下子公司,负责海底捞餐厅的海外业务。

2022年12月30日,特海国际在港交所上市,今年5月特海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二次上市,募资5270万美元。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21年、2022年和2023年,特海国际的收入分别为3.12亿、5.58亿和6.86亿美元,相应的净利润-1.51亿、-0.41亿和0.25亿美元,业绩扭亏为盈。餐厅层面经营利润率为9.0%。

今年上半年,特海国际的经营收入为1.88亿美元,较2023年同期1.56亿美元增长15.7%;期内亏损为450万美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为560万美元。

也就是说,特海国际2023年出现短暂盈利,今年上半年再次亏损。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海国际已在四大洲12个国家扩展至115家自营餐厅。

特海国际方面表示,当前国际市场挑战和机会并存,董事会相信杨利娟能够带领本集团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更好地扩大国际市场的顾客基础,并更加深入的开拓新市场和新赛道。

很显然,张勇把杨利娟这个自己的“大徒弟”——核心干将派去负责海外业务,是希望能扭转特海国际一直的亏损状态。但,海外的火锅生意可能要比国内难多了。

02

杨利娟带领海底捞走出低谷

在杨利娟任海底捞掌舵人的两年多时间内,海底捞交出了极其靓丽的业绩数据。2022年,海底捞收入约为347.41亿元,净利润约为13.73亿元。这相比于2021年亏损41.6亿,净利润大幅增长133%。

2023年海底捞的业绩更是遥遥领先。2023年,海底捞营收414.53亿元,同比增长33.6%,超出市场预期的411亿元。全年净利润为44.95亿元,同比增长约174.6%,超出市场预期的43.9亿元。公司同时宣布计划每股派息0.824港元,共计股息约40.5亿,占公司财年净利润的90.1%。

两年CEO,杨利娟带动海底捞大赚近60亿,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靓丽业绩之下,杨利娟本人也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回报。据报道,单就2023年,持股3.68%的杨利娟,将一次性拿到1.49亿元的分红。与此同时,她在2023年还获得了近1500万元的年薪。

在做基层服务员时,杨利娟最初的月薪为160元。2021年1月,杨利娟登上《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身家125亿元。

杨利娟杨利娟

公开资料显示,杨利娟于1995年加入海底捞,从服务员岗位开始,前后担任过领班、店经理、小区经理、大区经理等,2018年1月,杨利娟任海底捞首席营运官,主要负责监督海底捞的营运。加入海底捞第一年,杨利娟家中曾遭遇债主上门逼债,张勇闻知,直接划出800元帮她解围。1999年,为了维护海底捞在西安的店面,身高不到160、当年只有21岁的她,曾带领员工在半夜与60多个手持器械的闹事者对峙。

19岁时,杨利娟就成了海底捞简阳第一家店的店经理。21岁时,杨利娟被张勇派去西安,独立运营海底捞跨区域经营的第一家店,统管100多名员工。彼时,初入西安的海底捞还籍籍无名,杨利娟通过一桌一桌地抓顾客,让海底捞在西安市场站稳了脚跟,为走出四川、实现跨区域运营奠定了基础。

2012年起,杨利娟全面掌管海底捞所有门店运营,从这一年开始,海底捞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开了海外首家门店,2013年进入美国。她是海底捞四大创始人之外、少数持股的高管之一。

03

海底捞新任CEO是谁?

海底捞在公告中称,苟轶群自2000年1月起为海底捞的关键成员,拥有逾24年的行业及管理经验。

据悉,苟轶群在海底捞任职期间,曾担任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负责人、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负责人等多个职位。在被委任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之前,苟轶群为海底捞副总经理并负责投资业务。

公告内容显示,在苟轶群的领导下,海底捞已经设立了创业创新委员会和数字化运营委员会两大核心机构。创业创新委员会主要负责开发新型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推动海底捞向多层级、多品类方向发展,为公司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奠定基础。而数字化运营委员会则将借助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支持多管店及双管店管理制度等运营模式的实施。

苟轶群曾于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以及自2023年2月起担任蜀海(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一职;于2013年10月至2018年3月担任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担任其董事长,并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担任其薪酬委员会成员及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担任其审计委员会主席。

相较于杨利娟更多的门店运营经验,苟轶群更倾向于公司的内部管理。而当下的海底捞相对稳定,苟轶群的上任更多在于守成,稳住大盘。面对特海国际的连续亏损,张勇更需要一个擅长经营的人前去救局。

04

杨利娟再战“硬骨头”市场

海底捞2023年财报显示,截止去年底,海底捞共经营1374家海底捞餐厅,其中中国大陆地区经营1351家,港澳台地区经营23家;全年新增9家海底捞餐厅,重启26家前期关停的海底捞餐厅,关闭了32家海底捞餐厅。

报告期内,海底捞董事局主席张勇及其妻子舒萍一共持有3,363,658,743股,占比为60.35%。杨利娟女士持有179,686,726股,有3.22%的股权,通过信托受益人还持有0.46%股权;高洁女士、周兆呈分别持股为0.04%。周兆呈为陈颖女士的配偶。施永宏、李海燕女士夫妇控制9.55%股权。

也就是说,张勇夫妇对海底捞拥有绝对的控制权。2023年,海底捞大赚44.95亿元,当年派发股息约40.5亿人民币,现金股息每股0.824港元(相当于0.748元)。按照持股数量,张勇夫妇可分得24.4亿港元的现金股息,约22.59亿元人民币。

一直以来,海底捞虽然是中国餐饮界的第一品牌,但创始人张勇夫妇早已在2018年就移民新加坡,加入新加坡国籍。2019年,张勇夫妇一举登顶《福布斯亚洲》成为新加坡首富,身价约138亿美元。因此,海底捞一直以来被网友们质疑,这是一家中国的企业还是新加坡的企业?

我们先抛开这一点,单就杨利娟的新使命而言,恐怕这块“硬骨头”并不好啃。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随着中餐出海持续推进、海外华人数量增加以及中餐的文化认同度上升,国际中式餐饮市场的增长速度将跑赢整体国际餐饮服务市场,预计到2026年,中式国际餐饮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美元。

但如此大的市场中,尚未出现一家全球化巨头。全球的中式餐饮市场呈现高分散特征,且具备较强的区域性。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超过10家分店的中餐品牌仅占中餐市场的13%,在两个以上国家运营的中餐品牌数量不足5%。海底捞会是成功的那一个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