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连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 更便捷的湾区 更广阔的机遇

深中通道连通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 更便捷的湾区 更广阔的机遇
2024年06月20日 12: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似乎又“小”了一点。

从深圳出发,沿深中通道向西跨越珠江口,便可直抵中山市马鞍岛,这一横跨伶仃洋的通道将深圳、中山之间的车程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内,两地携手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通过万顷沙支线连接,广州南沙也将加入这一“朋友圈”。

深中通道直接便利了三地居民的出行。可以预见到的是,这一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的恢弘笔触,将通过连接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极大提高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含金量”,在“黄金内湾”加快形成“一小时通勤圈”,深刻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深中通道往南约31公里,港珠澳大桥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展望未来,崭新的深中通道也必将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超七成都市圈居民从中受益

从高空俯瞰,珠江一路向南入海,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堆积,形成珠江三角洲。而倒“V”字形的入海口,又将珠江口分隔为东西两岸。隔着伶仃洋,珠江口东岸的深圳、东莞与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门遥遥相望。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速的当下,推动珠江口东岸与西岸相互连通极有必要。

为此,近几十年来,伶仃洋里“画”上了一道道“横”——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相继建成通车,逐渐构建起“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

然而,对于深圳、中山等地居民来说,虽然两地直线距离只有数十海里,但如果要相互往来,基本要向北经虎门大桥绕行。这样一来,路程就被拉长到了两个多小时。此外,虎门大桥长期车流量大,较易拥堵。

因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交通脊梁”和“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自构思设计阶段,便肩负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连接、融合的重要使命。

在物理空间上,深中通道连接了深圳、中山、广州三地和珠江口东西两岸;而通过与周边高速路网的进一步衔接,这一超级工程将显著加快城市融合、资源要素流动,由此辐射并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联动发展。

结合经济和人口数据来看,深中通道所打开的广阔想象空间会更加具化。

先看经济体量,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个都市圈GDP总量占五大都市圈总量约九成。其中,深圳、广州是全省GDP排名前二的城市;中山、江门虽经济体量较小,但在土地、人力等成本上具备后发优势。

推动东西两岸城市群融合发展,是广东进一步拓展经济纵深,充分挖掘城市、空间潜力的必要之举。

再看人口,截至2022年,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常住人口超8000万人,占五大都市圈总量约75%。

由此可见,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直接或间接让超七成都市圈居民从中受益。

“深中通道+”

想象空间更广阔

深中通道不仅连接了深圳、中山两地,还将通过万顷沙支线与广州南沙连接。深中通道通车后,广州南沙至中山城区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15分钟以内,至深圳的行车时间将缩短到20分钟以内。

不需要高铁,不需要城轨,深中通道将直接把深圳、中山、广州之间的跨市交通简化至无停靠站、公交直达的便捷程度,这无疑是一种“降维式”的跨越。

迎接深中通道通车的利好,各种配套建设也已经同步“安排”上了。

跨市公交或许是市民出行往来性价比较高的方案之一。深圳、中山跨市公交计划开通的2条线路已经率先“亮相”,两条线路分别从中山博览中心、中山国际人才港出发开往深圳前海梦工厂北区。

从广州南沙出发的跨市公交线路也已“呼之欲出”。近期,广州南沙区政府在一份公开回应中透露,目前已初步确定南沙—深圳前海、南沙—深圳宝安机场的跨市公交线路,并将争取尽快落地、开通运营。

跨城公交只是一个起点。更加值得期待的是,通过与高速路网乃至机场等交通枢纽的衔接,深中通道将更畅通地链接全球各地。

6月16日下午,位于中山博览中心的深中航空港迎来40多位中山市民。这是深中航空港在正式启用前首次邀请市民体验。深中航空港与深中通道同步启用后,经行深中通道前往深圳宝安机场,路程仅需50分钟。旅客在航空港便可办理值机、行李托运,无需再到机场办理。更加便捷、立体的交通出行网络,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成型。

交通要道的通车往往伴随着人流量的快速增长,各地如何才能接住“流量”转为“留量”?文旅或是“破题”关键。

作为中山中心城区的“西大门”,中山西区街道的非遗文化、岭南田园等特色文旅资源丰富。最近,当地策划推出特色农文旅路线,将烟洲书院、荔景苑等景点串珠成链,做好准备迎接深中通道带来的庞大客群。

近段时间以来,深圳宝安区与中山翠亨新区加快步伐,加强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对接,并推出“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推介甲岸村、崖口村等地的“寻味之旅”,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除了文旅,深中通道还可以“+”什么,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想象空间绝对比伶仃洋更广阔。

湾区“小”了,机遇近了

“有了深中通道,到时候去深圳更加方便。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可以去大湾区其他城市发展更多业务。”在横琴多次创业的澳门青年刘智龙盼望深中通道开通已久。

路通、财聚、人兴。当前,广东正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主轴,其他城市协同支撑的创新格局。

以深中通道为桥,科技、人才、金融等要素在“两廊”之间的流动将更加高效、畅通,更能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

把握深中通道通车机遇,广州南沙聚集超千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一大批“独角兽”迅速成长,打造广深产业融合示范区;深圳前海位列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榜首,致力建设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珠海横琴的“澳门平台+国际资源+横琴空间+成果共享”模式,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内外企业前来投资……三大片区在科技创新上各展所长、亮点纷呈,打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广度。

“硬连通”加速,“软联通”提效。随着更多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生活圈落地,更多政务事项的跨城通办、湾区通办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在马鞍岛所在的中山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可办理的通办事项中,深圳占233项,为深中两地的企业、人才和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我们跟深圳前海人才港、宝安区人才港形成战略合作,将在人才服务、培育和引进等方面进行更深度合作。”中山国际人才港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佳曼表示,深圳、中山可以共享两地的人才服务平台,中山国际人才港可以作为深圳人才港的中山基地,为深圳人才服务。

湾区“小”一点,与机遇的距离就更近一些。当跨城生活成为一种新常态,流动起来的粤港澳大湾区也将因更深度的融合迸发全新的活力。

(记者:黄叙浩 杨天智 廖瀚 雷海泉)

(来源:南方日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