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关于“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的相关支持政策层出不穷。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议题;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将这一政策举措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目前,中央层面发布了多份关于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消费品以旧更新的文件,各省市也相继对外披露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行动……
新一轮设备更新行动新在何处?设备更新、以旧换新大市场背后,有哪些投资机会?近期,开源证券策略、宏观经济,联合化工、机械、钢铁有色、通信、计算机团队,联合发布设备更新专题报告《策略联合行业:掘金设备更新,拥抱全年主题》,带您把握设备更新主题下的全年投资机遇。
策略:三大要素催化,设备更新主题有望贯穿全年
—
1、宏观视角——助力新旧动能切换,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对于如何理解本轮设备更新对当前中国经济的意义,需要从应对经济短期挑战和实现中长期目标两个维度把握。
短期挑战: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进一步回升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因此,政府部门的短期挑战在于,一方面要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直至私营部门的开支能力和意愿修复,另一方面要谨慎选择所投公共工程项目,避免加剧政府部门债务风险和低端产能供给过剩等问题。
中长期目标:当前,我国部分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叠加在人口红利逐渐转为老龄化压力的不利因素,依赖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不再适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其破局关键在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从依赖生产要素投入到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转变,其实质是中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后,经历的又一次新旧动能切换过程。据美国格罗宁根大学测算,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自2014年-2019年持续下滑,落后于美日等主要国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产设备的更新迭代是从低端供给转型至高端供给的必要物质准备过程。通过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有助于开展新一轮供给侧出清,加快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正处于又一个新旧动能切换的关键时期,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助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从而加快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通过投资端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端以旧换新,不仅能提振总需求拉动经济复苏,还能从结构上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在解决短期问题的前提下,实现新旧动能的平稳过渡,是兼顾总量和结构、长期和短期问题的较优解。
居民部门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大(单位:%)
2014-2019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不变价)下滑
2、工欲善其“质”,必先利其器——基于中观维度测算设备更新增量空间
根据统计局公布的设备工器具购置数据,结合工信部及国家发改委所披露的部分领域年设备更新规模,我们估算了各行业设备更新规模及此次政策带动的增量规模。
各行业设备更新增量规模测算流程图
根据上述数据,分三种情形测算2024年设备投资的增量规模:
第一,行动总方案测算潜在增长下限,根据《行动方案》规划,“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即未来4年上述领域的CAGR应达到5.74%以上,在不考虑政策靠前发力的情况下,重点领域未来4年的设备投资增量约2786亿元、2945亿元、3114亿元和3293亿元;
第二,以地方行动规划测算中性情况,从各省市具体行动方案来看,部分重要省市对2024年的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增速目标定在8%,据此测算今年重点领域的设备投资额较2023年将增长超3500亿;
第三,以实际推动效果测算乐观情形,设备工器具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速为17.6%,达到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4年有望维持设备更新的高强度落地,则预计全年同比增速将落于10%-20%区间,对应重点领域的设备投资增量在4855亿-9711亿区间。
制造业细分行业拆分:依据上述步骤,同样参考5.74%作为增速下限,对制造业下政策重点支持和占比较高的子科目行业规模测算。
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从绝对规模来看,设备更新增量排名靠前的行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311.1亿元,2024年设备投资估算的增量下限,下同)、电气机械(228.4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173.0亿元)、汽车(145.4亿元)、专用设备(138.9亿元)、通用设备(126.4亿元)、黑色金属冶炼(73.1亿元)、有色金属冶炼(53.6亿元)。
三种情形下,7大重点领域的设备更新增量测算,2024年工业领域增量下限为2524亿元
三种情形下,制造业重要细分行业的设备更新增量测算,2024年合计增量下限为1834亿元
3、三大强主题要素催化下,设备更新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主题投资机会
我们认为,设备更新满足自上而下推动明确、想象空间大和催化剂密集这三大强主题投资要素,本轮设备更新效果可能是一轮小的类似2016-2018年的供给侧改革,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强主题性投资机会。
强主题特征一:政策自上而下推动意图明确,设备更新有望成为新旧动能切换期的重要政策工具。从紧锣密鼓的政策落地节奏来看,政策端自上而下的推动意图非常明确,在地产基建不再适宜作为经济主要拉动项的背景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望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作为“新旧动能”平滑切换期的重要政策工具。
近期设备更新政策一览
强主题特征二:主题想象空间大,表现为投资增量规模大、行业覆盖范围广和让利实体企业力度加大。
其一,投资增量规模大。当前,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为39.3万亿元,其中工业设备存量资产约28万亿元,随着设备使用年限到限,设备更新需求逐步打开。据国家发改委初步估算,“2023年,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结合《行动方案》中提出2027年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要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换算为年复合增速为5.74%,意味着未来四年将推动年均2500亿以上的设备投资增量。
其二,行业覆盖范围广。本次政策支持的行业覆盖范围拓展至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多领域,同时提高使用标准以增加更新需求量。本次设备更新涵盖“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这七个领域,并且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增加设备更新的需求。
其三,让利实体企业力度加大。本次推动设备更新在政策工具上延续了再贷款、贴息和税收的组合,在资金规模、贴息力度和资金来源渠道上均有进一步提升。
《行动方案》围绕重点方向、回收方案和标准提升对设备更新详细部署
本轮设备更新补贴政策让利实体企业力度加大
强主题特征三:催化剂密集,设备更新相关的政策措施持久性、连续性显著提升,有望受到需求侧和政策端的持续推动。一方面,当前中国处于设备更新的周期底部,距2009年“4万亿”带动的大规模生产设备投资已有15年,部分传统制造业客观存在落后低效、超期服役老旧设备的更新需求;另一方面,2022年全年中国经济亟待强刺激政策提振需求以托底经济,因此彼时设备更新的政策窗口期仅4个月,而本轮设备更新规划的政策期限拉长至4年,且形成了完善的“1+N”政策体系落实实施,政策的持久性、连续性显著提升,今年设备更新主题有望在需求端和政策端获得持续催化。
我国正处于上一轮设备更新的周期底部,具备较高增长空间(单位:%)
4、设备更新主题四大方向:先进制造、数字转型、绿色装备、传统设施
根据各部委出台的实施方案,我们梳理了本轮设备更新重点推进的具体行业和细分赛道,围绕设备更新主题的布局将主要依据业绩弹性、政策方向以及行业竞争格局三条路径展开。
设备更新主题四大方向:先进制造、数字转型、绿色装备、传统设施
(1)将行业业绩弹性分解为设备更新周期和政策催化的超预期增量两部分
从设备更新周期来看,本轮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多处于设备更新周期的底部区域,在政策支持和标准引导等多重作用下,超期服役、高耗能的设备更新需求有望加快释放。短期内,受益于订单增加的行业具有更高布局价值,建议关注上游金属、中游的设备制造和下游固废处置行业。
从设备投资增速来看,制造业重点领域正处于设备更新的周期底部
从政策催化形成的超预期增量来看,我们计算了2020年至2022年政策重点支持领域设备投资的三年复合增速以及2022年的增速(2023年数据尚未披露),对于二者数值大幅低于5.74%的行业,未来设备更新投资额受本轮政策催化的弹性有望更大。7大领域中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含仓储和邮政)、教育和文化娱乐业,制造业细分行业包括:专用设备、通用设备、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仪器仪表、石油煤炭加工业和纺织业等行业。
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行业近三年的设备投资增速较低
(2)政策囊括新兴制造业(数字基建、先进设备)及传统建筑设施更新
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我们对两个方案中涉及到设备更新的行业及细分赛道进行了详细梳理。对于A股,两大方案涉及到的投资机会主要包括四大类范畴:先进设备更新: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数字化转型:计算机、通信;绿色装备推广:有色金属、家电;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及市政设施更新:化工、环保。
(3)就细分赛道,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强化龙头主导权、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龙头企业将进一步提高行业话语权,布局未来各细分赛道的引领者将成为大规模设备更新的中长期投资主线。大规模的先进设备更换将加速推动新一轮供给侧低效、高耗能和高危的产能出清,龙头企业作为带动上下游企业改造的活跃力量,在技术转型升级的浪潮中通过加强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有望重塑产业竞争格局、强化产业话语权。
工信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中,设备更新的行业及细分赛道梳理
宏观:再平衡视角理解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从政策背景来看:一是落实落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释放了扩大有效需求的积极信号。二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政策思路更重视“两条腿”走路,引导供需形成协同。“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提高供给质量、又扩大有效需求的政策思路,有利于改善供需结构、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加快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工业企业存在一定产能过剩
1、落地措施关注资金支持+推进机制
(一)设备更新可能围绕“资金支持激励+准入机制引导+标准提升行动”三大机制
(1)资金支持:可参考发改委《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主要包括专项再贷款、财政资金、商业银行贷款、结构性减税降费、企业绿色债券、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
2022年设备更新改造有两项资金支持
(2)推进机制:2024年1月20日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提出“依法依规禁止能效低于准入水平的产品设备生产销售”、“企业新建、改扩建项目和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达到节能水平”、“加大对能效达到节能水平产品设备的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即发改委在生产销售、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施加节能水平限制,引导企业出清老产能、升级新产能。
(3)重视供给侧优化效应。制造业投资周期通常发生于产能利用率上行阶段,如2002-2006、2010-2011、2016-2018、2021年。当前我国产能利用率不高,工业企业库销比持续上行,“节能水平限制”的增量意义在适当出清高耗能和老旧产能,优化供给+消费品以旧换新刺激需求,从而缓解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制造业投资增速与产能利用率有一定正相关
(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补贴激励为主,遵从消费者主观意愿
中央财经委会议新增了“要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的提法,指向中央财政补贴将参与以旧换新。近年来土地收入下滑叠加地方推进化债,地方政府或难以承担大规模消费券、消费补贴等促消费措施,本次央地联动有利于打通其中堵点。参考2009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市财政共同负担,分别承担80%、20%。
此外,目前距离上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已有10余年,潜在更新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在用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换新周期、政策周期、技术周期(油改电)三大周期共振下,预计本轮以旧换新将对社零消费具有一定提振作用。
2、设备更新受益行业的2条线索
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受益行业相对清晰,主要为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那么如何筛选设备更新利好行业?
(1)设备工器具购置行业占比:占比高者、近年来占比提升较快者,可能设备更新体量更大。从2022年截面来看,通信计算机电子、电热、电气机械、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汽车、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占比较高,分别为9.8%、9.3%、7.2%、5.5%、5.4%、4.6%、4.4%、4.0%;与2019-2021年均值相比,2022年提升较快的行业主要有电热、电气机械、通信计算机电子、化学制品、信息服务软件、卫生、煤炭等。
2022年加快设备更新主要为新质生产力板块
加快设备更新的行业,一侧是新质生产力,一侧是能源(电热、煤炭),实际上两者具有内在关联。新质生产力中,电新行业带来三大用电需求(电力设备生产、汽车生产、换充电),AI(通信计算机电子、信息服务软件)算力需求迅速扩张,经济结构从老“高耗能”转向新“高耗能”反而增加了对老能源的需求,与之呼应的是,供给相对偏紧的煤炭(火电)近年来持续获取超额收益。
(2)电耗强度:根据发改委节能水平机制来推断,电耗强度上升较快的行业可能存在节能减排更新需求。从2023年截面来看,水、有色冶炼、电热、油煤、黑色冶炼、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制品、纸、金属制品、化纤的电耗强度超过0.2度/元;与2019-2022年均值相比,2023年提升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油煤、水、纸、家具、纺织、纺服、非金属矿物制品、电气机械等。此类行业的共性似乎在于产能相对过剩、供需结构不佳,进一步凸显了本轮节能限制对供需再平衡的重要性。
2019年以来,一、二、三产业能耗强度均有上升
电耗强度增加多数为产能过剩行业
3、经济影响:投资与消费合计拉动或近万亿
(1)设备更新或拉动投资额超3300亿元。2024年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讲话指出“去年(2023年)中国工业、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约4.9万亿元”,《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我们测算2022年工业+农业占设备工器具购置的85.8%,若2023年仍延续该比例,则2023年全社会设备投资规模为4.9/85.8%=5.71万亿元,2023-2027年化复合增速约5.7%,对应2024年增量设备更新投资额或超33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尚未发力,而制造业投资和金融数据已初现端倪。1-2月制造业累计同比9.4%,为2022年7月以来首次居于三项固投之首。主要受益于设备更新前置发力,1-2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17.0%,我们测算2023年制造业投资中设备工器具约占17%,则1-2月设备更新前置发力拉动了制造业投资2.8个百分点,与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延续韧性相吻合。
2022年,工业+农业占到设备工器具购置的85.8%
设备更新提振1-2月制造业投资
(2)设备更新或拉动企业贷款3000-6000亿元。首先看央行层面,2022Q4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未完全使用,余额最高值为2023Q2的1694亿元,启示我们需求不足的环境下企业设备更新意愿仍较有限。其次从再贷款到商业银行投放,(前)银保监会指出“截至2023年1月31日已签约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金额2989亿元,其中投向教育、卫生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较为突出”。考虑到本轮除了资金支持激励以外,发改委在生产销售、资金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设置了节能水平限制,预计本轮拉动设备更新贷款有望超过2022Q4,若按1-2倍则为3000-6000亿元。
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余额最高值为2023Q2的1694亿元
(3)消费品以旧换新对社零消费拉动显著。2009年6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资金,其中汽车50亿元、家电20亿元,2010年6月、2011年4月家电以旧换新扩容至23个省市、全国,财政补贴相应加码。在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下乡等多项促消费措施的推动下,2009-2010年汽车零售增速分别为61.5%、44.5%,明显高于2008年的25.3%;家电则受益于“以旧换新”的持续扩容,零售增速连年提升,2009-2011年分别为16.5%、28.6%、32.5%。
2009-2012年,汽车、家电消费政策效果显著
具体来看,财政补贴对汽车、家电的拉动倍数分别为7.7、9.1倍。汽车方面,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指出,2010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共淘汰黄标车、老旧汽车45.9万辆,发放补贴资金64.1亿元,拉动新车消费496亿元,拉动倍数为496/64.1=7.7倍。家电方面,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数据显示,2009至2011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20亿元,中央财政累计向各地预拨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约300亿元,则拉动倍数9.1倍。综合来看,财政补贴对汽车、家电的拉动倍数或超8倍,假设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总财政补贴为1000亿元,则预计有望拉动社零消费约8000亿元、提振2024年社零增速1.7个百分点。
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的拉动倍数分别为7.7、9.1倍
化工:供需边际双重改善,看好中国化工稳定供应全球
—
化工产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制造业之一,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据CEFIC数据,2022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约2.39万亿欧元,占全球化工品销售总额的44%;2022年中国化工行业资本开支1250亿欧元,占全球化工行业资本开支的45.7%,两项数据自2012年以来均稳居全球第一。
2022年以来,全球增长放缓和局部矛盾突出,国内化工产业坚定落实国家各项工作部署要求,运行态势整体平稳,为保持经济总体稳定向好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加速提升中国化工行业话语权,化工品订单内流或将可持续,中国化工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2年,我国在全球化工品销售总额中占比提升至44.0%
2022年,我国在全球化工资本开支总额中占比提升至45.7%
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要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方面,回顾2015年至今的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其均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提出相应的目标。
2022-2023年国内单位GDP能耗降低幅度降小
2015年至2024年,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提出目标
我们认为,结合2022-2023年的实际完成情况以及2024年提出的具体数值目标,从中可以看出,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单位GDP能耗降低事项的强烈重视以及实现2024年目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认为设备更新、提升行业标准、技术升级改造等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考虑到受行业持续扩产影响,当前化工企业盈利处于承压状态,对于行业内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相关设备更新及技术升级改造或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同时,3月6日,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带动作用,与其他政策一道,形成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政策合力。约束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供给,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盘活存量金融资源,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此背景下,面临资金压力的相关中小企业的落后设备及产能或迎来逐步出清,化工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也有望由此开启。
设备更新技改或导致中小企业落后产能出清,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或将开启
1、需求端:全球经济景气水平稳步回升,国内化工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2024年以来,全球经济景气水平稳步回升。随着海外经济水平回升,补库需求或渐渐启动。据Wind数据,2024年3月,美国制造业新订单5845.24亿美元,环比+1.6%。2024年3月,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化工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
2024年3月,国内化学纤维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高增长
2024年3月,美国制造业新订单环比增长
2、成本端: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持续增强
2024年以来,国际油价保持高位震荡。国内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以来煤炭、天然气价格震荡下行。据光明网报道,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我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将继续扎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保供稳价。
2024年以来,国际油价保持高位震荡
2024年以来,国内煤炭、天然气价格震荡下行
供需边际双重改善叠加化工龙头公司万华化学等2024年一季报同比大幅改善下,建议超配化工。
(1)龙头白马:供给侧改革预期及新国九条出台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建议超配化工行业,重点关注大炼化和煤化工等优质龙头白马。
(2)受海外补库及出口放量影响行业:如农药草甘膦、化纤、轮胎、工程塑料等。
(3)海外供给扰动、行业格局优化的行业:制冷剂、粘胶长丝、TMA、醋酸、PA66、钛白粉、维生素/氨基酸等。
机械:设备更新有望加速落地,流程工业率先受益
—
1、设备更新政策发力
(1)逆周期调节手段,助力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开启
2024年3月27日,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主要聚焦设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多项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保障措施,主要从财税、标准、金融和要素方面进行保障。为了防止企业担心设备更新投资大、见效慢,《方案》在资金方面提供支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设备更新的投资成本。目前政策保障,货币财政均存在加码空间,设备更新计划落地具有切实可行性。
中央与各部委及地方密集出台关于推动设备以旧换新的政策
(2)政策加持下设备资本开支有望加速
政策要求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年化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相比于2016至2023年年均1%的复合增速,2024至2027年年均5.7%的目标增速显著提升,设备资本开支有望加速,同时政策对下游工业行业智能化要求提高,有望催生智能化设备更新需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有望成为重点推广设备,国产设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政策要求2024-2027设备工具购置规模年均增速达5.7%,超过2016-2023年均增速
政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2023年,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11大行业2023年的设备购置规模累计近4万亿元。其中流程工业超1.7万亿元。2008年前后,是上一轮设备资本开支高峰期,部分设备年限超15年,进入更换周期。
2008年前后是流程工业上一轮资本开支高峰期,资本开支同比增速较高
据我们测算,2023年机械、化工、建材等流程工业相关产业设备工具购置规模靠前,其中机械、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石化行业设备工具购置规模分别达10717、3756、3741、1588、1163、625亿元。我们认为2024-2027年流程工业相关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
2023年机械、化工、建材等流程工业相关产业设备工具购置规模靠前,未来有望率先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
我们认为,设备更新有望沿供应链向上游传导,流程工业等重能耗行业先受益。以压力容器为例,预计传导路径:成套设备——零部件——通用制造。
2、流程工业率先受益
流程工业设备有望在设备更新大潮中率先受益。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游央国企主导,有实力、有意愿;
智能化、绿色化、提能效、安全性等是本轮更新的重点方向,流程工业首当其冲;
部分设备已达到更换年限,成套设备更换会带动系统内其他环节更换周期提前。
(1)下游客户有实力、有意愿。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行业的下游央国企资金实力雄厚,同时具有降本增效、提高安全性的需求,有望成为设备更新主力军。
(2)节能降耗、安全要求趋严,流程工业设备更新需求提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隔三年再次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突出降本增效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的发展目标,相对于2022、2023年更加积极。
政府预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化工、冶金等流程工业能效要求相对更高,将成为节能降耗重点。此前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中,涉及的5大类行业中,2大类为化工相关,2大类为冶金相关,1大类为建材,均为流程工业。
《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涉及的5大类行业均为流程工业
2021年以来化工厂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其中多起事故涉及设施装置老旧问题,促使流程工业安全要求逐渐趋严,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除去管理原因外,设备老旧失修往往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具有其必要性。
(3)流程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带来设备更新需求。流程工业数字化涉及设备更新,带来设备更换需求。流程工业数字化涉及设备层、控制层、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数字化与智能化等各个层次,包含计划排程、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安全监控、供应链保障、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
流程工业数字化保障安全稳定生产
流程工业数字化带来设备更新需求
我国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但更多国有企业逐步重视数字化转型发展。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数据驱动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根植于发展战略全局。
我国更多国有企业逐步重视数字化转型
(4)流程工业多环节进入换新周期。燃烧炉、压力容器、工业锅炉、泵、阀门、压缩机和仪器仪表等广泛应用于流程工业。参考资料中记载的使用寿命为物理极限,在实际生产中,厂商为保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通常在大修或维护时对零部件统一更换,不会出现损坏后更换的现象。结合理论与实际生产情况,我们认为:大部分设备及部件更换周期少于理论设计寿命;燃烧炉、压力容器等成套设备更换周期比泵阀、仪器仪表等零部件更长。因此,政策助力下,对成套设备带动弹性更大;成套设备更换会带动零部件更新提前。
国内上一轮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周期高点在2013年前后。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情况同整体行业投资趋势一致,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顶点2013年。从右图也可看出,设备器具存货晚于投资启动一年,于2014年到顶。平均而言,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额占比约40%。结合设备使用寿命,假设本轮政策启动的设备更新涵盖石油化工产业2012-2016年(“十二五”期间)新增产能,合计投资规模约1639亿。其中工器具规模约705亿。
石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工器具投资占比相关情况(单位:万元)
泵、阀门、压缩机产成品存货变化图
钢铁有色: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拉动原材料需求增长
—
1、铜、铝:设备改造刺激新需求,有望弥补地产拖累
中国铝需求占全球比重过半,建筑领域需求占比最大。据Statista数据,2021年,中国铝需求占全球铝需求比重达57%,为全球主要的铝消费国,而国内铝需求目前仍集中在建筑、交通及电力电子领域,预计伴随新能源进程的持续推进,新兴领域铝需求占比将持续提高。
2021年中国占全球铝需求比重达57.3%
2023年中国铝需求比重中建筑领域占比最高
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2024年家电需求有望继续复苏。2024Q1,中国冰箱产量2362.1万台,同比增长13%;2024年1~2月中国家用空调产量2879.3万台,同比增长17.4%,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国内家电有望持续复苏,海外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也使得我国2024Q1家电出口数据表现良好。铝合金材料在家电中主要被作为受力构件、门窗管盖壳等材料、装饰和绝热材料,家电需求恢复有望拉动铝需求消费,伴随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实及海外新兴市场需求的高增,家电需求有望持续复苏,进一步拉动铝需求增长。
2024Q1中国冰箱产量保持增长
2024年1~2月中国空调产量增速提高
设备改造升级下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汽车电动化进程持续推进。汽车电动化及轻量化加速下,单车用铜量、用铝量稳步提升,据Copper Alliance数据,燃油车单车用铜量为23kg,而纯电动车单车用铜将提升至83kg;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2022年燃油车单车用铝量约为154kg,而纯电动车单车用铝量将提升至188kg。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铜铝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2、锡:精锡消费有望回暖,锡价中枢有望上行
锡金属下游应用广泛,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从下游需求端看,锡焊料作为主要下游产品,占据2022全球锡需求结构的半壁江山,约有50%;紧随其后的锡化工占比约16%,镀锡板占比约12%;余下的铅酸电池与锡铜合金各占约7%。半导体是锡焊料最大应用领域。据ITA数据,按终端需求划分,电子锡焊料下游应用可划分为其他消费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工业设备、医疗及其他、军事和航空几大应用领域,其中其他消费电子、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下游占比合计达84%,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从终端数据看,2024年终端新能源车、光伏、家电保持稳增长,手机、电脑都处于复苏状态,精锡消费有望回暖。
全球锡矿静态储采比仅15年,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印尼精锡出口和再生锡边际变化对锡锭供给形成扰动,我们预计需求复苏下,锡价中枢有望逐步上行。
精炼锡需求增速和半导体销售额、印刷电路板产值增速高度相关
2024年1~3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同比+40%(图中所示为月度累计值)
3、钼:高端制造业有望带动钼需求增加
制造业转型背景下,特钢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根据IMOA数据,2023年全球钼消费量超过28万吨,从下游需求结构看,钢铁行业需求接近80%,其中结构钢/不锈钢/工具钢/铸铁消费占比分别为38%/25%/8%/8%。钼需求与高端制造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包括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的发展都有望拉动钼需求向好。
我们预计2024年钼利润中枢稳定,股息政策支撑中期配置价值。考虑到海外伴生矿产量下降,以及国内供给增量有限,预计2024年钼矿供给相对需求偏紧。近期钼价边际回升,我们预计2024年钼价有望持续景气。
钼产品下游主要用于制造业
2023年中国占比全球钼产量的44%
4、钢铁:制造业主动补库周期下,钢铁行业拐点将至
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制造业用钢增加。我们研究发现,汽车产量领先于汽车制造业库存和钢铁库存变动约4个季度,制造业主要用钢行业产量变动略领先钢铁库存变动。目前汽车、金属切削机床、船舶、集装箱等产品产量均领先于钢铁库存出现回升,本轮钢铁的主动补库或主要由制造业用钢回升拉动,后续将在制造业库存周期上得到显现。2024年1-3月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同比增9.9%,环比1-2月上升0.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的推进制造业升级与需求释放,进而带动钢铁下游需求向好,钢铁补库周期或将来临。
本轮钢铁主动补库或主要由制造业用钢回升拉动
汽车PPI筑底,汽车有望率先进入主动补库
制造业主动补库周期下,钢铁行业拐点将至。供给端,能耗目标+主动减产,粗钢供给相对2023年或将出现边际下降。需求端,消化存量,优化增量的房地产政策背景下,建筑业需求有望筑底;新质生产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或将带动制造业需求抬升,人民币贬值与蒙煤成本优势将使钢材出口维持景气,当前,五大材库存压力尚可,我们判断钢铁行业拐点将至,此轮钢铁行情或主要由制造业主动补库带动。受益标的:产品结构中板材占比较高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的久立特材、武进不锈,受益于煤电增加及油气景气的常宝股份。
通信:设备更新利好“算力+国产替代+卫星”等通信板块
—
1、设备更新与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有望带动通信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由来已久,2024年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含义: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措施包括:(1)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2)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3)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蕴含了两方面的投资机会:(1)以AI、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为核心的高科技赛道;(2)以自主可控、国产高端智造等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赛道。
2、设备更新是新型工业化组成,有望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国家多次重点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我国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重视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高科技领域实现突破。
我们认为推动设备更新有望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而新型工业化离不开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工业信息化等赋能,从而将带动高端工控国产化、工业通信设备、工业软件等赛道发展:(1)在工控自动化层面:大力推动高端PLC/DCS/SCADA等工控软件和硬件的国产自研是核心方向,PLC/DCS是工业自动化的“大脑”,推动“工业大脑自研”具备迫切性;(2)工业互联网层面: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底层网络支撑,同时新型工业化对于工业交换机、工业路由器、模组、传感器等通信设备/器件的需求有望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打通信息化、自动化的桥梁,结合AI、数字孪生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有助于大力推动制造的智能化;(3)在工业信息化层面:对于管理类工业软件需求有望提升。
国内工业软件产品国产化进程情况
3、钢铁设备更新+供给侧改革有望开启,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就2024年粗钢产量调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坚持以节能降碳为重点,分类指导、扶优汰劣,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在2024钢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文刚表示,钢铁行业未来将长期进入减量调整、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轨道,以新技术应用为牵引,以老旧设备更新、数字化技术应用等为重点,推进落实设备更新和技改升级,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础,深化数字化赋能提升。
在国家强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钢铁产业或将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大力推动行业老旧设备升级更新,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以宝信软件为代表的国产高端数智化软硬件领军企业有望核心受益,核心逻辑如下:
(1)钢铁供给侧改革有望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助推钢铁行业整体盈利水平逐步复苏,从而钢铁企业资本开支能力逐步加强;
(2)以宝武集团为代表的领军国营钢企,以及以宏旺集团为代表的优质民营钢企在供给侧改革时期,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望在高端设备更新、高端自动化、数智化等方面投入更多资本开支,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钢铁设备更新+供给侧改革利好国产高端数智化企业
4、长期看好“算力+高端国产替代+卫星互联网”等赛道
我们认为推动设备更新与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同时推动设备更新也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长期有望促进AI算力、高端国产替代、卫星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可以从几个维度理解:
(1)推动设备更新,要求更新升级高端先进设备、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等,需要通信网络(5G/卫星互联网等)、AI算力、工业互联网、高端工控自动化软硬件等共同赋能;
(2)推动设备更新,要求提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有望提升各类研发类工业软件、工控自动化软硬件等需求;
(3)推动设备更新有望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而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均要求积极推动高端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认为有望拉动对于国产高端化产品的需求。
设备更新长期利好“算力+高端国产替代+卫星互联网”等通信赛道
计算机:把握新质生产力投资机遇
—
1、智能制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智能制造可以有效促进产业和资源要素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科技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智能制造,一方面,要加快突破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拓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重点领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深度融合。
2、政府发布政策推动设备更新,智能制造迎重要催化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要坚持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抓紧完善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表示,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初步估算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市场。在政策催化,智能制造产业迎重要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在于科技赋能产业,而智能制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之一,建议高度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投资规模测算误差。
研报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研报首次发布时间:2024.05.23
分析师:韦冀星 证书编号:S0790524030002
分析师:李浩齐 证书编号:S0790522110002
免责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秘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