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铡刀”!5天4跌停,12万股民傻眼

突发“铡刀”!5天4跌停,12万股民傻眼
2024年06月02日 15:55 东方财富网

  周五(5月31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 两市成交额7150亿,较上个交易日萎缩83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16%,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44%。

  板块方面,AIPC、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数字货币等板块涨幅居前,汽车拆解有机硅小金属、电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外资机构:

A股市场再度临近“击球区”

  周五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整体延续震荡态势,从内部结构看,小票表现远强于大票。

  据上证报,二季度以来,中国股票资产在全球市场中表现突出,外资对中国权益市场的投资回暖。

  数据显示,上周,主要投向中国股票资产的iShares旗下MSCI新兴市场ETF资金流入高达10.7亿美元,刷新2022年4月以来单周纪录。这也是该ETF连续两周吸引资金流入。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A股市场再度临近“击球区”。二季度A股相较美股可能表现出相对收益,主要因为低估值在不确定的未来下显得弥足珍贵。但市场受风险偏好和基本面弱复苏影响,A股短期或仍处震荡期。市场对中国经济改善的预期有望增强,周期及地产等行业受益持续增强的政策预期而带动指数上行。

02

中银绒业:5天4跌停

  在周四地天板后,中银绒业周五又再度跌停,K线上走出“铡刀”形态,封单7.9万手,过去5个交易日有4天跌停,累计跌幅接近30%。截至2024年3月31日,中银绒业最新股东户数为11.62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自5月24日以来,中银绒业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收盘价在1元/股以下。

03

盲目“跨界”引发亏损

  中银绒业股价出现波动的原因,与盲目“跨界”引发大幅亏损不无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中银绒业此前主要业务为羊绒及其制品等贸易。2021年,公司通过并购方式切入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行业,控股子公司四川锂古通过租赁具备年产4200吨磷酸铁锂生产能力。

  2023年公司新能源业务营收远超纺织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超七成。

  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5亿元,同比减少20.47%;归母净利润亏损1.35亿元,同比减少1416.11%;扣非净利润亏损1.51亿元,比上年减少3903.14%。

  业绩数据的不协调性曾引发监管的注意。深交所要求中银绒业说明其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与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对于2023年营收下滑,中银绒业表示,主要因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缓影响,子公司四川锂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大幅下滑。数据显示,中银绒业占总营收超七成的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3.61亿元,同比下降30.52%,毛利率为20.27%,同比增长5.63%。

  此外,公司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在2023年内无实质进展,深交所要求其说明该项目用地合宗的进展情况,后续还需履行的相关政府审批或备案程序,以及是否存在无法取得土地合宗批复,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实施的重大风险。

04

商誉减值计提“变脸”引质疑

  而中银绒业的商誉减值更是引发监管的关注。根据年报,2023年中银绒业的资产减值损失达1.41亿元,其中商誉减值损失为1.04亿元,而商誉减值的主要公司是河南万贯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河南万贯”)。

  2022年11月18日,中银绒业公告称,为扩大公司在新能源产业、特种石墨领域的投资、布局,公司以自有资金2.77亿元受让河南万贯70%的股权,并形成商誉1.76亿元。当时,标的评估值增值率高达251.47%。2022年公司收购河南万贯形成商誉计提减值0元,然而,这个数值到2023年变为1.01亿元。

  对于商誉减值计提数据突然“变脸”,深交所要求中银绒业说明公司高溢价收购河南万贯是否仍具有合理性,商誉的初始确认依据及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说明公司对于河南万贯减值测试过程、资产组的认定情况等内容,以及前年度及报告期内商誉减值计提是否审慎、合理。

05

“面退”结构生变远离绩差股

  有观点认为,A股优胜劣汰的生态正在加速形成,以前面值退市是ST股的专属,但随着退市新规的出台,一些非ST股如今也面临面值退市的危局,此前正源股份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成为年内首只非ST退市股。

证券时报文章观点认为,低价公司面值退市敲响警钟的情况,在今年首次密集出现。

  非ST经历这一轮“面退”风险,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特征。首先,二级市场方面,不少公司在1元附近加速重挫,且以连跌形式形成断头铡刀,这使股票流动性骤降,甚至没有给出先期布局的资金出逃机会。其中,正源股份从5月23日震荡跌停后,后续交易日连续5个一字跌停,并终成为A股今年首只面值退市的非ST股票。

  其次,股价重挫猝不及防,部分公司没有自救时间。与此前不少公司面值退市前突然祭出增值、回购、重整等自救措施以期“保壳”不同,本轮遭遇面值退市风险的公司,虽然也有申华控股等积极自救,但相当比例公司的自救动作暂时不多,包括吉视传媒正源股份等,都未能拿出自救手段。

  然后,从基本面来看,这一轮遭遇面退风险的公司,即便没有披星戴帽,但财务指标表现不佳,尤其是净利润指标,成为这一轮资金扬弃的重要指向。典型代表是吉视传媒,公司5月30日盘中股价跌破1元。从营收指标来看,每年都在10亿元上方,且审计意见均为标准无保留,但由于近年来连年数亿元规模亏损,盈利能力加速下滑,这显然提升了资金的谨慎情绪,股票被投资者用脚投票。

  最后,财务存疑、股份冻结、常年诉讼、股权质押等老问题伴生。以中银绒业为例,公司2023年年报就囊括了包括营业收入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却在增长、对收购子公司首年商誉计提减值0元次年却计提减值1亿多元等问题,并被交易所下发问询函。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公司深陷困局、积重难返。这与内控规范、稳健经营、积极回报投资者的公司形成鲜明对照。

  对于投资者而来说,退市新规之下,“面退”公司结构生变,不管是否戴帽,倘若锚向问题公司或者绩差公司,就需要更加谨慎判断投资风险,更加理性参与投资,“保命”优先级要大于“赚钱”。这显然有利于市场新陈代谢的进阶,以及投资新生态的构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河南省 跌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