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丨专家谈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推进制度型开放和结构性改革

圆桌丨专家谈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推进制度型开放和结构性改革
2024年05月28日 15: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图:《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   周頔/摄图:《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   周頔/摄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仅关系到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是衡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金融体系成熟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使用逐渐扩大,已成为第五大支付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情况如何?外贸新形势带来了怎样的新机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哪些挑战?

5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交通银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跨境人民币观察报告》问卷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上,多位专家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研讨。

近两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快速上升

在回顾人民币跨境结算政策的历史沿革时,商务部财务司综合处处长刘劼峰表示,从政策层面看,2009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当年,人民银行、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委共同制定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2009年之前,我国的外贸政策导向一直是出口创汇,出口必须收外汇,而从2009年开始,我国从允许企业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逐步转向鼓励、引导企业在跨境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全面铺开。”刘劼峰表示,这既是我国贸易、投资、整个国家对外形势发生变化的结果,同时这个过程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的不断增强。

刘劼峰谈到,从目前来说,凡是可以使用外汇进行结算的,都可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没有任何政策障碍。他也分享了一组数据作为佐证:2022年,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18.2%,2023年全年该比例达到25%,2024年一季度该比例已接近30%。而全口径的人民币跨境交易占比去年曾突破50%。

近两年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占比快速上升,在刘劼峰看来,一方面是政策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市场驱动的结果,特别是境内外利差带来了机遇。他指出,需要研究当利差修正甚至发生逆转后,跨境贸易投资的人民币结算占比是否仍然能够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刘劼峰也关注到了企业所反映的跨境人民币使用不便的问题。他谈到,当前境外人民币的供给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欠缺,供给的总量和工具都还不够丰富,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反而可能放大汇率风险。

刘劼峰表示,这些问题不仅与金融基础设施相关,也与国际贸易投资合作的大环境相关,这要求政策要与时俱进,跨境人民币的产品和服务也需要不断完善。

外贸新趋势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

研究显示,中资银行及其境外机构在提供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中国本土金融机构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机遇更加敏感。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唐建伟观察到,疫情之后我国进出口贸易与企业出海出现了四个方面的新趋势,这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拓展带来了机遇。

一是主要贸易伙伴出现的新变化。“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其他金砖国家在我国外贸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到今年一季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47.4%,已经接近半壁江山。中国与新兴市场经济体贸易往来比重不断增加,也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基础支撑。2023年1-9月,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的16.7%。

二是出口商品结构的新变化。2023年,电动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约30%。唐建伟表示,这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表现,表明我国出口商品实现了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相对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出口的转型升级与竞争力的增强,也为人民币跨境使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从出口商品向产业链出海的新变化。2023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国内人工成本提高及海外需求复苏快于内需等因素影响,中国企业出海已成为一种显著趋势。由此,中国的产业链影响力将进一步在区域得到拓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区域化的发展空间。

四是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兴起。近年来以跨境电商、新型离岸国际贸易等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完善对外贸新业态的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力度,便利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承包工程境外购买货物等新型离岸国际贸易跨境资金结算。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推进制度型开放和结构性改革

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不可否认的是,人民币国际化仍然也面临着一定压力。对此,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曲凤杰分享了她的观察。

对于当前特别是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外部压力,曲凤杰并不乐观。她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与实体经济的国际化同步,2017年以来的中美经贸摩擦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压力和“脱钩断链”风险,要看到机遇,但也要认识到压力。

曲凤杰举例表示,近年来,我国电动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出口增速亮眼,然而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品类的出口占我国整体外贸出口的比例不足5%。曲凤杰也观察到,在AI等新产业革命下,我国与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差距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在从事研究过程中,曲凤杰发现,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力军是民营企业,而东南亚是主战场。调研发现,企业的人民币跨境使用主要集中在贸易结算,而资本和金融账户项下比较少,这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的使用层次还比较低,处在初级阶段。

曲凤杰表示,微观层面的观察对于理解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这种观察不仅有助于发现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而且通过关注企业在贸易和投资中对人民币的需求,能够带来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见解,为宏观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曲凤杰指出,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推进制度型开放和结构性改革。中国与印度在制造业竞争中存在挑战,落脚到人民币国际化中,提量升级外向型经济和改革开放型经济体制至关重要。中国需要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以适应国际竞争和全球化的需求。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