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彻底火了!8000字解读

“新质生产力”彻底火了!8000字解读
2024年03月10日 09:19 21世纪经济报道

“新质生产力”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概念持续发酵,相关个股走势强劲,2月以来“新质生产力”概念股指数整体涨幅近20%。

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哪些主要发力点?“新质生产力”哪些细分领域更被看好?相关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对此,记者采访了七位投研人士: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魏凤春

银华基金ETF业务总监 王帅

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 章赟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 林清源

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 陈显顺

长城智能产业基金经理 赵凤飞

德邦半导体产业混合基金经理 雷涛

这些投研人士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共识是指以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驱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的一种生产力。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它代表了新技术的应用、新价值的创造、新产业的兴起以及新动能的形成,背后蕴含着巨大的中长期投资机遇。

“新质生产力”

核心在于“新”与“质”

中国基金报记者:“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两会高频词,它与我们此前强调的生产力有怎样的区别?如何理解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

魏凤春:“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共识是指以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驱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快速发展的一种生产力。其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它代表了新技术的应用、新价值的创造、新产业的兴起以及新动能的形成。

与传统生产力相区别,“新质生产力”主要强调的高质量发展对土地与资本投入的依赖弱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需求强化。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其对资源的高度利用效率和对质量的强调,它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新质生产力”更强调技术驱动、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强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是适应数字时代与绿色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力形式。

在当前阶段,我国正面临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需要我们坚持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融合,以此来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章赟:“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先进的生产力,以高效能、高科技、高质量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为支撑。目前涉及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设备等在内的8大新兴产业和元宇宙、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9大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新”与“质”。“新”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先进科技催生出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新的业态,聚合成新生代生产力的新内在动能。“质”在于通过关键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生产力质量的跨越式提升。“新质生产力”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大规模资源投入和高能耗的增长模式,而是走出一条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新增长路径,是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陈显顺:“新质生产力”所包含的主要发展方向值得期待,主要包括新兴行业和未来产业。一方面,海外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凸显了我国加大在AI领域投入的必要性,近期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后续该领域政策的部署预期或将在两会期间实现。同时高端制造方面,去年底工信部发布制造业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加高端产品供给。

赵凤飞:“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总书记考察调研期间新提出的表述,实质上与中央一直强调的“结构转型”“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纵览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近半数省份明确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都有关于科技创新的部署。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其囊括了更加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技术,涵盖大科技、大制造、大健康等赛道。

雷涛:“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新”在四个维度: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

王帅:“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要义,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有利于我国在当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要特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做好战略布局,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林清源:“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国家顶层对创新驱动发展的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它与传统的粗放型、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有本质区别。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于优化供给侧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基金报:“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在您看来,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哪些主要发力点?

魏凤春:“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可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结构升级。二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弥补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三是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最终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发力点包括:加强基础研究、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改革教育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国际合作。

章赟:我们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全球正经历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谁能率先在关键且颠覆性的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谁就能在全球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权。二是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改革攻坚克难推进期等多期叠加阶段,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见顶,亟需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质生产力”是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的迫切需要。

陈显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资本和劳动力增速放缓,“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实现GDP总量和人均GDP进一步上台阶的关键。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面临的挑战较大,仅仅依靠人口和资本难以实现。当前我国人口已经出现拐点,投资增长率同样放缓,现代化建设要求经济增长转向全要素生产力推动,而“新质生产力”是关键抓手。在国际形势风高浪急、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时不我待。

要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可以从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基础科学研发、推动产学研转化等几个方面发力。

赵凤飞:当前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发力点包括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政策层面已有相关的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同时,如工业母机、光刻机等高精尖产业、创新药、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持续的研究进展,相信未来能更多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

雷涛: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未来产业决定了能否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是我国在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取得引领地位的关键。    

王帅:先进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其中技术是关键,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从行业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但也能通过形成“新质生产力”,运用新成果、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最终在新一代技术与数据要素共同作用下,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产业重塑变革持续推进,对社会的劳动方式、生产组织方式、社会组织运行和社会制度体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林清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亟须培育壮大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当前应着重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方面发力,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有望开启业绩和估值“双升”

中国基金报:近期,“新质生产力”概念股票走势强劲,2月以来“新质生产力”概念股指数整体涨幅近20%。“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整体估值情况如何?当下是否是布局的好时点?

魏凤春:“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投资潜力较大,但是否投资以及何时投资,需要投资者基于全面的分析和审慎的判断。

投资实战可以参考万得新质生产力指数来进行,该主题主要包含:AI、机器人、虚拟现实、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代表性公司。从数据看,这一指数PE2023年是18倍多,2024年预测16倍左右,2025年降低到14倍左右。    

“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整体估值情况需要结合具体行业的成长性、盈利能力、市场前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是否是布局的好时点,也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以及个人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决定。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这一行业由于涉及新兴技术和市场,可能会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章赟:“新质生产力”所涉及行业如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都属于新兴前瞻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产业龙头逐步成型、1至N的商业化落地的爆发阶段。今年开年时因市场风格偏向防御,科技板块整体承压,前期回调已较为充分,估值也得以合理消化。2月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指导和海外AI视频大模型、英伟达的催化下,新兴科技赛道整体回温。

“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长坡厚雪过程中,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相互形成正向循环,将会涌现并孵化出众多卓越的企业。投资者可以在较为早期的时间点布下筹码,拿到“未来”的入场券,赚“未来”的钱,总是为时不晚。

赵凤飞:万得新质生产力指数近期创历史新高,当前已接近20倍估值,其中TMT、汽车、机械等板块贡献较大。相关概念股的大涨,一方面是由于中央高频强调相关概念,市场对相关产业预期提升,提振相关板块行情表现;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关概念中涵盖不少前期跌幅较深、弹性较高的成长行业,在市场整体情绪逐步修复的过程中反弹力度相对更高,带动指数增长。

政策性资金入市带来资本市场流动性的修复,叠加监管层面的积极发声以及两会窗口期的积极预期等因素,带来了这一波市场反弹,但行情的持续性仍需观察后续政策的落地效果和市场反馈。短期内,一些质地尚可的TMT标的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值得挖掘相关机会。长期来看,相关公司的基本面兑现仍是主要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相辅相成,有望获得政策的持续支撑,值得做提前研究和布局。    

雷涛:从板块整体来看,目前泛科技中TMT和先进制造等成长赛道估值大多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各行业整体市盈率处于近10年的分位数水平,申万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机械、汽车均处于历史中枢偏下区间。随着经济基本面的复苏及新兴产业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量和机遇,将有望出现一批新的优质成长型公司,开启业绩和估值双升的股价上升通道。

王帅:“新质生产力”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氢能产业、人工智能、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未来产业,多具有小市值高成长特性,重视研发投入,其估值往往较传统领域更高,实际上近十年“新质生产力”板块PE TTM中枢值近期已达45左右,高于全A非金融的24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3月7日,下同),而从交易情绪来看,“新质生产力”板块持续受到大量资金的关注,近期板块交易日换手率也远高于全A非金融。

长期来看“新质生产力”在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中央大力扶植的产业政策中心,其概念也仍可能再度加码、继续扩散,但短期也要警惕拥挤度过高、注意过热风险。

林清源:目前“新质生产力”相关赛道的整体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分位,政策面利好也在不断出台,从国家战略到产业规划,一系列政策红利为相关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当前时点,或许正是布局的好窗口期。

“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

整体业绩表现良好

中国基金报:年报大幕拉开帷幕,从业绩预告或已经披露的年报来看,“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整体业绩情况如何?

魏凤春: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的整体业绩情况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从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一些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特别是在新型工业化、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业绩增长,这也反映了相关企业的发展潜力。从企业家行为看,多家企业表示,这一概念的提出令他们倍受鼓舞,这意味着企业对于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并且准备投入更多资源以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章赟:从近十年的数据演变来看,我国“新质生产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的提升已在A股市场得到验证。目前“新质生产力”板块的归母净利润总值占A股比重自2013年末的0.5%上升至2023年三季度的3.4%,营业收入总值占比自0.4%上升至2023年三季度的2.8%,研发支出总值占比自0.2%上升至2022年底的6.7%,凸显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从市值来看,“新质生产力”板块在A股中的市值占比从2014年初的0.3%上升至目前(截至2024年3月1日)的6.6%,目前总市值规模已达5.4万亿元。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在13%以上,占比高于股市,未来伴随着政策持续加码支持,“新质生产力”产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陈显顺:整体而言,从万得新质生产力指数来看,2023年一致预期归母净利润增速有望从2022年的-14%大幅回升至16%,预计2024年、2025年仍将保持正两位数的增长。个股层面,从部分“新质生产力”代表个股的业绩预告来看,2023年业绩将实现较快增长。

雷涛:就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和快报来看,科技赛道整体业绩增长一般,主要是受到产业周期的影响,不过今年我们看到很多“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公司已呈现出恢复高速增长的态势,例如半导体的存储领域、消费电子的国产手机供应链、通信的光模块、计算机的服务器产业链和传媒的短剧游戏和院线等。目前已站在以AI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周期的起点,这将为“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带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王帅:从已经披露的年报和业绩预告来看,“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的整体业绩情况呈现出积极的趋势。在3月5日公布的年报中,共有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1家业绩增幅翻倍。同时,多家“新质生产力”概念的上市公司在2023年取得良好业绩。例如,28家医疗器械企业平均净利增速超28%。然而,也有一些企业面临挑战。

整体来看,“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在2023年的业绩表现普遍向好,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增长动力和市场竞争力。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得益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与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林清源:就目前情况看,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良好。以我重点关注的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为例,龙头企业去年业绩普遍实现两位数增长。当然,不同行业、公司之间也存在分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看好AI应用、算力、新材料、汽车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新质生产力”概念下,你看好哪些细分领域?

魏凤春:“新质生产力”有几个细分领域需要战略性重视:

第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涉及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子领域。AI技术能够提升生产效率、改进服务体验,并在医疗、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生物技术。包括生物医药、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领域。这些技术正在革新传统的医疗和健康产业,带来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的新机遇。

第三,高端制造。随着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高技术领域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第四,数字经济。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这些技术正在重塑传统产业,促进新型业态和服务模式的形成。

第五,新材料。先进的新材料,如纳米材料、石墨烯等,因其独特的性能而能在多个行业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从消费电子到航空航天再到能源存储,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些细分领域的共同特点是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增长潜力大,它们被预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投资于这些领域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需要投资者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谨慎的投资决策。

章赟:我们高度关注人形机器人方向。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形态,理论上是最能完美适配人类工作环境的生产工具,在工业生产、办公辅助、商用服务、救援救灾、养老助残、家政服务等领域具备巨大应用潜力。马斯克预言未来机器人与人的比例将达到2:1,对应的人形机器人需求或将达到100亿台,市场空间100万亿美元以上。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逐渐从0到1的实验室概念验证阶段,迈向1到N的商业化爆发阶段。

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之年,特斯拉二代Optimus预计2024年小规模量产并投入生产。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与智能驾驶L1-L5级别对比,大致相当于L1到L2层级,智能化水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人形机器人板块或将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人形机器人的星辰大海将带来属于新时代的投资机遇。    

另外,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柱,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场景,也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赵凤飞:看好人AI应用和算力领域。受到海外产业催化映射,春节后人工智能相关板块强势反弹,迎来估值修复。当前,海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有望引领新一轮的产业趋势,国内人工智能产业也一直呈现追赶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升级迭代、AI应用逐步落地并实现商业化,产业有望高速增长。AIGC有较为明显的成长性及需求预期,整体产业链或将持续受益。

除了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之外,低空经济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去年,中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行业,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提及“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同时,相关政策引导逐步明晰,《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已划分更多低空非管制区域,民航局也跟进颁发相关证照。一些城市积极试点,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望推动低空领域快速发展,进一步打开低空经济的市场格局。

雷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科技,而本轮科技周期的核心在于人工智能。我们相信很多领域都会因科技驱动迎来新一轮增长,投资机会要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作为底层的驱动因素。看好AI相关产业以及受AI驱动的相关产业,譬如机器人、汽车,整个信息产业等。

王帅:在“新质生产力”概念下,看好的细分领域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

林清源:在“新质生产力”的大概念下,人工智能是我较为看好的细分领域之一。当前,人工智能正迎来新一轮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并呈现出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的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发深远。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成为培育新动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初具规模,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生态日趋完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对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高端装备制造、消费电子创新等领域也是我重点关注的方向。这些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成长性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方丽 曹雯璟)

(编辑:曹钰)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工智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3-18 星宸科技 301536 --
  • 03-15 平安电工 001359 --
  • 03-11 骏鼎达 301538 55.82
  • 03-11 星德胜 603344 19.18
  • 03-04 美新科技 301588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