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沸腾的减肥药:茅台也加入、行业大战升级 谁能突围?】在过去一年,资本市场最火的药,莫过于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减肥药,这种类型的药物原本开发用于降糖药使用,但同时也可以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起到减肥效果。
在过去一年,资本市场最火的药,莫过于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减肥药,这种类型的药物原本开发用于降糖药使用,但同时也可以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起到减肥效果。
肥胖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但肥胖的治疗难度较大,多种减肥措施效果并不理想。GLP-1的出现,为肥胖症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减肥概念股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搭乘减肥药快车,不少药企的市值水涨船高,丹麦制药企业诺和诺德股票总市值超过了丹麦一年的GDP总值;营收还未跻身全球药企前十的美国药企礼来制药,市值已攀上全球医药企业市值之巅。
GLP-1减肥药开发成功,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进场,各路资本竞相追逐,行业大战升级,中外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另外,还有不少药企争相布局GLP-1减肥药上中游产业链,从提供原料药到代工等。
面对如此多的企业入局,GLP-1减肥药行业泡沫是否出现、GLP-1减肥药是否带来滥用问题,这些问题也引发关注。
火出圈的GLP-1减肥药
GLP-1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分泌并能够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食欲抑制减少进食量。该靶点早在上世纪80年被发现。当时,科学家们寄望在GLP-1上开发出新型的降糖药,但是天然GLP-1进入人体后,不到几分钟就会降解,半衰期非常短。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GLP-1靶点的开发,并未吸引业界太多关注。直到90年代,科学家们在一种毒蜥蜴中分离出一种GLP-1类似物,命名为Exendin-4。与天然GLP-1不同的是,Exendin-4在动物(小鼠和狗)体内数小时都不会被降解。
在Exendin-4基础上诞生了全球首款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该药由礼来与Amylin合作开发,于2005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二型糖尿病,但上市几年后,少数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出现了胰腺炎甚至胰腺癌,引发了对艾塞那肽安全性的顾虑。尽管艾塞那肽后续被FDA判定与胰腺癌没有直接因果关联,但销售萎靡不振。
2009年,由诺和诺德开发的全球第二款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在欧盟上市,次年并在美国上市,同样用于降糖。相较于艾塞那肽一天需要打两针,利拉鲁肽一天只打一针。
2014年12月,利拉鲁肽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肥胖症治疗,但由于在肥胖治疗的效果较为温和,应用有限。
真正让GLP-1在减肥领域大放异彩的是,还要等到诺和诺德开发的另外一款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的上市。
司美格鲁肽最早获批用于降糖药使用。2021年6月,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证于2021年6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该药命名为Wegovy。相比每天需打一针的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只需每周打一针,使用更为方便,患者依从性更好。更重要的是,司美格鲁肽在减重上效果更为突出。
随着司美格鲁肽的上市,GLP-1药物在肥胖治疗的应用逐渐普及开来。
2022年,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在推特发文称减肥成功,给出的减肥秘诀是禁食和注射司美格鲁肽。在马斯克名人效应加持下,再加上在减重上的疗效等优势,司美格鲁肽成功被带出圈。
司美格鲁肽上市以来,销量迅速放量。2022年,司美格鲁肽销售额达109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个年销售额破百亿美元的GLP-1类药物,其中肥胖注射剂型Wegovy销售额约8.8亿美元。
2023年前三季度,司美格鲁肽已经录得148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86%;其中Wegovy录得32亿美元收入,更是同比增长481%。
2023年11月,另外一款疗效更优的GLP-1减肥药,替尔泊肽获批在美国上市,研发厂家是礼来,这是行业的首款双靶点(GIP/GLP-1)药物。同样,在该适应证获批之前,已获批用于治疗糖尿病。
在中国市场,司美格鲁肽获批的适应证是降糖,减肥适应证尚未获批。而替尔泊肽则还未在中国上市。
2023年,中国市场已获批上市的两款GLP-1减肥药,一款是华东医药(000963.SZ)的利拉鲁肽类似药,一款是仁会生物的创新药贝那鲁肽,这两款皆属于短效药物。
入局者众多
肥胖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根据诺和诺德估计,全球约有7.64亿肥胖人群。
在司美格鲁肽出现之前,市场上仍缺乏安全有效的减肥药,减肥药市场渗透率极低,改变生活习惯和进行手术是主要的减肥方式,但前者很难坚持,后者适用范围较窄。
司美格鲁肽在减肥领域开发成功,让外界看到了在减肥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2023年,在资本市场,以诺和诺德以及礼来为代表的企业股价沸腾。在中国资本市场,减肥概念股一度受到各路资本竞相追逐。
根据招商国际研报,截至2023年11月,全球在研的GLP-1减肥药(进入二期及以上研究阶段),数量超过30款。
全球GLP-1药物研发竞争异常激烈,各类新分子尝试在疗效、剂型、注射频次等方面进行突破。诺和诺德以及礼来这两大玩家仍在加固其减肥药业务“护城河”,皆手握多款在研GLP-1减肥产品。两家公司也在竞相角逐开发口服小分子GLP-1减肥药。
中国药企方面,有10家以上药企在开发GLP-1创新减肥药中,囊括了翰森制药、派格生物、石药集团(01093.HK)、先为达、信达生物(01801.HK)、恒瑞医药(600276.SH)等企业。
2024年1月2日,信达生物宣布,其创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9mg在中国肥胖受试者中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GLORY-2)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这也是玛仕度肽开展的第四项大规模III期临床研究。该药有望成为国内首个针对更高基数肥胖人群的减重药物。
除了自主研发创新药外,还有一些中国药企扎堆开发GLP-1仿制药,主要聚焦在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这两款药物仿制上。
利拉鲁肽的化合物专利2017年已到期,晶体专利2022年到期。司美格鲁肽专利正常将于2026年到期,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22年判定司美格鲁肽核心专利全部无效,后续诉讼尚未有结果。
如此多的药企入局GLP-1减肥药,行业的泡沫是否已出现?
从各家机构预测来看,未来减肥药市场规模颇为乐观。摩根大通预测,到2030年,GLP-1减肥药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
华鑫证券认为,2020年,中国超重或肥胖人群达5.07亿人,预计2030年超重或肥胖人群达8.25亿人,国内减肥市场需求旺盛。按中性评估,GLP-1在国内超重/肥胖领域的市场空间预计可达461亿元。
诚益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周敬业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GLP-1用于减肥药使用的市场才刚刚打开,整体市场还处于快速增长中。
“从GLP-1赛道上的竞争格局看,短期内涌现两大较有竞争力的产品,一类是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这类药物由于使用便利、使用成本较低,未来市场潜力可观;另一类就是多靶点药物,如双靶点或者三靶点多肽类的注射类药物,这以礼来的替尔泊肽为代表。”周敬业说。
周敬业表示,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的开发,依旧存在不小的难度,但如果在这一品类上有先发优势的话,竞争能力会凸显,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提前布局,研发思路也要显著优于竞争对手。
另有从事减肥药研发的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减重针对的广泛人群,在中国市场,涉及的人群超过4亿,相比抗癌药,市场规模庞大。虽然减肥药赛道竞争很卷,如果能拼到行业前四家,有望从市场中突围,这考验药企们的研发效率。“目前在研的GLP-1减肥药,药效应以司美格鲁肽为基准,如果疗效低于司美格鲁肽的话,亦很难在市场中取胜。”
竞争升级
目前还有企业入局减肥药领域,且竞争升级。
2023年12月初,瑞士医药巨头罗氏重返减肥药领域,一笔超30亿美元的收购再次将减肥药竞争赛道推向高潮。
此次罗氏收购的是对象,同是瑞士药企Carmot Therapeutics,后者致力于糖尿病、减重等代谢性疾病疗法的研发,手握多款在研GLP-1药物,包括2款GLP-1R/GIPR双靶点多肽激动剂和1款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但药物研发尚处于早期阶段。
2008年9月,罗氏旗下企业Chugai曾将一期临床的小分子GLP-1药物OWL833授予礼来,彼时,首付款仅有区区5000万美元。殊不知的是,OWL833现成为礼来一款在研的明星口服小分子减肥药Orforglipron。
可以说,“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罗氏试图极力弥补在减肥药上的遗憾。
在减肥药赛道竞跑地,聚集了众多大型跨国药企,且有一些企业愈挫愈勇。
2023年上半年,阿斯利康两度放弃两款自研GLP-1减肥药物开发,但一时的放弃并不代表永久放弃,2023年11月,该企业宣布与中国药企诚益生物达成心血管代谢疾病和肥胖症新型药物的授权许可,获得诚益生物下一代口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ECC5004作为单一疗法和联合疗法的全球权益。这是阿斯利康中国早期临床项目授权许可中达成的最大一笔交易,累计将花费的金额高达20亿美元以上。
中国企业方面,还有在跑步进场的。
2023年11月,疫苗企业智飞生物宣布,以现金形式收购智睿投资、张高峡持有的宸安生物100%股权。据介绍,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领域,已形成梯次分明的GLP-1类似药物、胰岛素类似物管线布局。
GLP-1减肥药受到热捧,也在刺激GLP-1上中游产业链扩产。一些资本转战GLP-1上游产业链“淘金”。
GLP-1多肽药物合成难度较高,司美格鲁肽减肥适应证在海外获批后,一度出现供不应求情况。
招商国际在研报中表示,多肽产业链包括下游的药物研发公司、中游的CDMO公司以及上游的试剂、耗材和设备公司。据其推算,多肽药物上游和中游产业链占整个多肽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占比可以达到约15%。
2023年11月29日,专注于保护氨基酸及多肽药物中间体的成都泰和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据介绍,本轮融资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240亩二期工厂的投产及500亩三期工厂的建设。
有意思的是,泰和伟业这次的融资,白酒企业贵州茅台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参与设立的茅台金石基金现身其中,这也是茅台金石基金2023年8月份完成备案后的首笔公开投资。
滥用隐忧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各类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和肾脏疾病等。由超重和肥胖带来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严重。
世界肥胖联盟将身体质量指数BMI≥25定义为超重,BMI≥30定义为肥胖。中国将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定义为肥胖。BMI,即体重(公斤)与身高(米)的平方比值。
随着GLP-1减肥理念在市场普及,相关药物被滥用的苗头隐现。一些不符合超重或者肥胖标准群体,因为有肥胖焦虑,在超适应证使用相关药物。
招商国际发布的研报认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GLP-1药物销售中,糖尿病销售额占比约为81%,其中有一部分被超适应证用于肥胖的治疗。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江奕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针对减肥,生活方式的干预具备一定效果,但需要坚持,减重过程会比较缓慢。GLP-1药物在减重上的效果比较显著,但该药依旧会存在一些副作用,比较常见的副作用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在门诊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患者主动要求要GLP-1减肥药,但这些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我们会进行多方面评估,比如检查胰腺功能、体重指数、血糖等情况,另外也要排除甲状腺肿瘤病史等。对于年纪太大的人,我们也不建议使用,因为这类患者胃肠道功能会偏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比较担忧的是,一些人在没有医生把关下就私自用药,这会带来很多安全风险。减重药物的正确使用,并不是为了改变形态,而是为了改善血糖血压,最终达到健康。
有市场认为,由于GLP-1减肥产品存在一定的消费属性,销售渠道或许与传统处方药有很大区别,院外市场或将成为减肥GLP-1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随着GLP-1减肥药在中国上市,有个别药物已进入到医美渠道销售。
与患者可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不同,GLP-1作为处方药,使用需处于严格监管之下,必须凭专业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在医疗机构,医生对于GLP-1减肥药使用,会进行严格把控。
但在院外市场,如何规范GLP-1减肥药合理使用,依旧有盲区。一些人通过电商渠道也轻松开到了相关药物。另外,有一些医美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夸大宣传相关药物疗效。
有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GLP-1减肥药滥用严重的话,势必会引发更严厉的监管。
华东医药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已在国内几百家大型医院实现入院销售,数量还在快速增长中。此外,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布局院外市场,包括线上平台及线下药店,国内的百强连锁已经基本完成开发和覆盖,或完成沟通谈判,正在积极铺货中。
“公司始终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要求从事生产及经营活动。利拉鲁肽注射液是处方药,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即使在医美机构中进行推广,患者也需要有处方权的医美医生为其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华东医药内部人士这样表示。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