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56期演讲2023年10月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印刷博物馆印刷史研究室主任章泽锋出席,并以《信息时代的印刷文化研究 借势谋术更需悟道》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叫章泽锋,来自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室,今天来这里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印刷的这个认知和理解。
大家都知道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我们记录历史传播、知识的方式,有以前的结绳记事、刻木记事,还有岩画、甲骨、青铜器,还有石鼓、竹简,木牍,也有抄本、写本各种传播知识的载体。
印刷术发明以后,我们主要有三种载体,就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我们以前传播知识和教学阅读是用哪一种方式?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当时我们有很多文盲,国家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扫盲,像露天教学这种口传心授方式,我想四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家可能都知道“一街四角”,就是街道上有银行、邮局、供销社,还有一家新华书店。
以前要买一本书,在改革开放之初,那是需要排队的,可不是说现在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这么便捷,当时在新华书店买书,人头攒动。在一街四角上,人最多的地方是书店。
大家有没有去过西单图书大厦?很多小朋友非常喜欢图书,有很多印刷精美的图书,他抱着这个书看,可以一个上午动都不带动的。
当然阅读还有很多种方式,有在图书馆、公交车上、地铁里,我们都可以看见一些抱着书阅读的,也有屏幕阅读的,就是看电子书的,看手机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阅读,还有比如说我们的书市,我们的农家书屋,还有我们课堂。
这是纸质的阅读,到现在屏幕的阅读上面,比如说我们的电子书,我们的屏幕阅读,这些都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未来,我们的阅读变成什么形态?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元宇宙,或者在未来的AI的技术里面,我们去获取知识。
我们从印刷术发明以来到现在,我们的图书内容,我们的图书装帧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说从卷装,到蝴蝶装,到龙鳞装,但是还有一点有变化的就是它的印刷方式,它从以前的雕版到后面的活字,当然还有比如说套色印刷,各种的一种印刷方式,这是一种变化。
大家今天用的手机屏幕阅读或者是 BB机或者物联网、互联网,还有各种的一些新的设备,今天我们这种技术形态有可能以后会发展为未来某一种形态的雏形,就像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印章技术和拓印技术,就是雕版印刷术的技术先导。
雕版印刷术发明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造纸和墨。
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它是发明了真正书写意义的纸张。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像现在也出土了一些西汉时期的纸张,但是这些纸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写用纸。
还有墨,传统的墨,它一般是松烟墨或者油烟墨。
隋朝在公元605年的时候开启的科举教育,隋末唐初科举、外交、宗教的一些需求,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家都知道唐朝当时我们国力兴盛,万邦来朝,遣唐使从我们中国带走的很多经书,其实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经书,还有我们的雕版印刷术。
到宋代的时候,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经济的发展,为活字印刷提供了发明的土壤,这是社会的需求和时代对发明创造,有一个时代的“势”的问题。
像我们刚开始的中文打字机发明时,外国就画漫画来讥讽我们,说咱们的字那么多,挑那些字根出来都是很不容易的。后来我们文学家林语堂,大家都知道林语堂是文学家,其实在我们这个行业还知道,他是发明家,他看见那些讥讽的漫画受不了,他就在1947年的时候发明了一台叫“明快”的中文打字机,在当时非常先进,可以打九万个字,从那个年代来说非常先进的。为什么不能量产?哪怕他1946年的时候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因为那个时代环境,就是即使技术再先进,它也不能够转化为我们的生产力。
上世纪80年代,王选院士因为我们社会的需求,国家的重视,发明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
在1987年5月21日,《经济日报》社还在用铅字排,在1987年5月22日的时候,已经用上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用汉字激光照排机排印1987年5月22日的报纸。这个时间点就是我们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时间节点。
这是社会的势能促进的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进步。
我们一般说这个人学富五车,根据我们现在的研究,当时的五车的书相当于我们现在差不多200万字,我的办公区办公室有差不多500本书,如果说现在的存储介质的发展速度很快,其实把这500本书的内容用PDF或者是用word形式给它存储到 U盘里面就足矣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去年一年我们全国发行了出版了50多万种书,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些内容资源都放到云盘上了,我们随着这个时代进步,我们只要在云上,我们就能浏览我们现在的书籍。
印刷有两大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服务出版,也是服务我们人民美好生活。大家一般对印刷的概念都认为是印书,其实我们印刷不仅仅是印书,大家看我们CC讲坛的这个标,我们很多广告,我们衣服上的标识,还有我们的人民币的印刷,手机上的印刷,还有很精致的集成电路的印刷,其实我们的印刷技术还有很多种,比如说我们现在仿真技术、复制技术,我用一句话来形容,有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的,我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现在技术的发展。
为什么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唐宋时期的纸张,唐宋时期的书籍?是因为我们造纸的工艺,就像以宣纸为例,它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有一个排酸过程,它需要蒸煮,需要暴晒,制造一张宣纸,可能需要用一年的时间,所以说一般我们说“纸寿千年”,只要是在很合适的条件下储存,1000年是没问题。
还有一点墨也要用传统工艺,比如说这张纸张到1000年的时候,我们的墨没跟上这个工艺,比如说到500年的时候,这个墨就没了,纸张还是一张白纸,所以说墨和纸的工艺让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唐宋时期的出版物。
咱们现在每一个人看的电子屏幕,看的手机里面显示的是汉字,是中文,我们要感谢王选,因为是他发明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它让我们在手机上能看到中文,把我们中文转化为计算机语言与世界接轨,这个发明改变了我们华文出版历史,就是促进了文明的进步。
大家都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发明以后,我们促进了我们跟世界的文明交流。
我们印刷术刚开始在亚洲文化圈的传播,然后经过丝绸之路向欧洲传播,不仅仅我们影响了古登堡的发明,然后我们也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美国学者卡特,他写过一本著作叫《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很好地论述了中国印刷术怎么发明的,怎么向西方传播的。
还有后面李约瑟说过,“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没有什么比纸和印刷更重要的发明”;马克思也说过,“印刷术是科学复兴的手段与杠杆”;恩格斯创作了诗歌《咏印刷术的发明》,他们的论述已经成了时代经典。
大家不难看出西方的印刷术,当时的工艺,它是读英文,我们是读中文,他也得挑字母,我们也得挑字母,从很多这种流程上、工艺上、工序上是一样的。
从文化的角度,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能看到唐诗里面还有2000多位诗人留下来的4万多首诗,我想这是印刷术的功劳。
如果从唐代开始,我们都是靠抄写,我想我们今天肯定也看不到那么多经典,
有一个词就是叫“传之梨枣”,说的就是雕版印刷的两个材质,以前我们雕版印刷的板材一般选用梨木和枣木,所以我们现在文化传承也常用“传之梨枣”这个词。
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一项活动“掼蛋”,我想如果咱们参与“掼蛋”的这些人,如果知道中国挖掘出我们最早的纸牌,你们说会不会给“掼蛋”这个活动再添上一把火?
1905年在新疆出土了元代的纸牌,中间的这个是清代的纸牌,右边的这是现代的纸牌,我想大家不难发现它的里面的印刷的元素,图案的元素,它是有传承性的,是有延续性的。
传承,现在我们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很多现在都成了非遗了。
我记得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当时我觉得286电脑非常先进,当时还在很认真的去学Basic语言。大学还没毕业,586电脑就出来了,我就觉得这个时代进步太快了,我要是再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了。
我当时又开始去学 C语言,后来又出了c+,我就觉得我怎么学习也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这是我大学的时候。
今天的印刷发展到什么阶段,中科院化学所已经把我们印刷的精度从微米推到纳米的尺度,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印刷在未来会再次惊艳世界。
今年6月份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讲话,“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其实我们博物馆里面是一个收藏文化的殿堂,是一个理解文化的殿堂。
我们印刷在历史上和出版是什么关系?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说印刷和出版经常这两个词给它混在一块用,它各有各的意思。
从历史的角度,印刷与出版是一个双螺旋结构,相互促进。我们现在说这个人有两把刷子,哪两把刷子?在做雕版印刷的时候或者活字版印刷的时候,纸张先刷墨,刷完墨以后用一把干的刷子再来在纸张再刷一下,这两把刷子要配合得好,才能出出一张雕版或者印刷的精品,说这个人有两把刷子的典故,就从这儿来的。
我们现在博物馆做的最多的是文化传承,其实现在我们浙江的东源,福建宁化,很多地方还在用,比如说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来来印刷我们的现在的家谱,还有我们博物馆里面做文化传承,还有很多非遗的基地在做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很重要,如果单纯技术来讲,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术发展不了。
我最近去国家博物馆做文物定级,也去看了一些文物的时候,其实这种工艺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
我们共产党最早的陈望道译本《共产党宣言》,它的封面印刷是有色系的,先印是红的,后边印的蓝的,还有从印刷版权页上的,比如说花边,它是会有比对的,它不同的字体字号,不同的铅字,在不同制模厂出来的,如果我们不去研究我们的技术,我想我们的文化对我们的历史的研究会是一个缺项。
在国家博物馆鉴定文物或者在文物定级的时候,我们看了一些早期的革命红色文献的时候,其实这里边的很多印刷工艺现在已经也不需要用了,如果这些不学习,可能我们未来再去鉴定的时候也是一项缺项。
我说了那么多印刷,是技术,当然也是文化。如果我们站在“道”的视角下,社会环境的“势”,会促进印刷“术”的发展,势和术的相互融合才是文化。
我今天在这里跟大家交流的就是信息时代下的印刷文化研究,要借势谋术,更要悟道,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