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江湖,又见“卷王”。
京东APP近日宣布升级,在更新日志中明确提到:“京东3.8节,百亿补贴上线”,由此正式向拼多多“宣战”。电商“百亿互掐”大戏将正式开锣。
作为电商重量级玩家京东,一旦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意味着行业内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
砸出百亿,京东“砍”拼多多一刀
2月21日,京东正式推出“买贵双倍赔”服务,相关规则于2月28日生效,并将于3月初正式上线“百亿补贴”频道,直接对标拼多多。与此前只在大促时“客串”不同,这次“百亿补贴”将在京东App内拥有一级入口。
知情人士透露,京东此次的百亿补贴方案将覆盖全品类,而且自营和POP商家都将参与拼多多商品比价,只要商品池内的产品价格高于外部平台,就实行赔付。
事实上,京东在2022年双十一和2023年年货节,已经初步试水了百亿补贴活动。去年双十一,京东超市通过与品牌和商家深度合作,启动百亿补贴,专场商品总成交金额同比增长72%,低价商品成交额最高增长156倍。
如今,京东APP升级日志确认出其将上线百亿补贴的举措,可以认为是京东对标拼多多的攻防战。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百亿补贴是电商竞争中采取的方式,拼多多主要为提高用户黏性,在稳固低线市场人群的同时向一、二线城市渗透;京东、苏宁易购、聚划算则注重低线城市的收割,进行跑马圈地。
而在迎来消费者欢庆之前,京东与拼多多股价在纽约市场却双双下跌,上周二收盘分别下跌11%和9.5%。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看来,投资人担忧的是新一轮电商内卷可能引发持续的电商价格战。
低价策略背后,拼的是定价权
京东多年进行供应链投资,如今却和拼多多双双进入对方腹地。据京东内部人士透露,2023年以“低价”为核心的要素已被放在了业务经营的首要位置。
一个重要动向是,在裁撤B2B出海平台JOYBUY、下沉市场业务“京喜”后,京东围绕着“供应链价值”大举开拓,其中核心自有品牌“京东京造”和“京东产业带计划”无不在向供应链上游发力。去年10月启动的“百大产业带扶持计划”,更是深入江苏丹阳的眼镜产业带、广东汕头澄海玩具产业带等产业集聚区,这也为“低价”基调上定价权和选品的确立留了“后手”。
再看白酒品类,京东京造深入白酒产业带,已经携手茅台镇黔国酒业等,推出了包括“正道”在内的白酒品牌矩阵。
“源头好货”——从熟悉的宣传话术来看,京东对标拼多多早在计划之中;而阿里的猫享自营、淘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百亿补贴”背后,拼的是定价权,靠的是现金流。
“百亿补贴”,还有多少蛋糕
早在2019年,拼多多率先推出“百亿补贴”计划,促使用户爆发增长,助力拼多多一跃成为电商“黑马”。随后,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老将也纷纷效仿。在多个平台的参与下,已经发展成了一个成熟且自带流量的IP,被赋予了更多价值。
从拼多多的经验来看,“百亿补贴”以全网最低价和正品保障为锚。不仅是更便宜的价格,也是一份来自官方的背书。这也让市场意识到,持续强调低价的习惯性输出,敢拼敢砸,就有可能再造一个现象级的产品。
从最开始简单的平台补贴,发展到现在,“百亿补贴”已经出现了新的玩法,平台通过“百亿补贴”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正品低价的商品入口,同时给商家提供一个营销流量入口,平台还可能收取一定的入场费用,再把费用反哺到消费者补贴上,形成正向循环。
同时,拼多多和淘宝聚划算都已经开始了更精细化的比拼,拼多多在农产品板块大力发展,淘宝则借助电商生态引进了线下品牌的电子券、飞猪的酒旅产品、本地生活服务等,还有“百亿补贴”官方直播间入局直播带货。
相比之下,“百亿补贴”一直是京东缺失的一块。业内人士表示,这次将“百亿补贴”常态化,京东其实是补齐了短板,再次和拼多多、淘宝站到了同一条赛道上。
但想要在已经成熟的“百亿补贴”中分到一块蛋糕,并不是容易的事。平台最理想的状态是用户一站式购物,不论什么品类的消费都在自己平台内完成,但现实是,商家在多栖经营,用户也可以多栖消费。
数字经济分析师郝智伟说,互联网生意进入存量时代,此时进行补贴战,将面临着更高的获客成本。同时,“百亿补贴”其实已经过了流量的红利期。京东势必要拿出具有差异化或者具有吸引力的商品,更加具有优势的价格和更优质的后续履约服务。
混战再起,“融合”背后彼此试探
在“百亿补贴”之外,各大电商平台收扩并举,不断试探着彼此的边界,电商群雄混战已有再起之势。
2022年“双11”,美团闪购牵手苏宁易购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2023年入驻超1000家门店。不久后,抖音、微信就被传将下场做“外卖”。
跨境电商也是如此,拼多多上线跨境电商平台TEMU还不满半年,中国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已经传出年内IPO信号,有消息称新一轮融资完成在即。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高级分析师张周平表示,当前,跨境电商领域竞争激烈,SHEIN虽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但也面临着来自阿里、拼多多等电商巨头的竞争压力。
如此一“卷”,让电商人又都兴奋起来。回顾2022年,在京东、拼多多、阿里等巨头的“降本增效”策略下,资本唯恐避之不及,更有不少垂直电商中道“崩殂”。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度中国数字零售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零售共发生97起融资,同比下降45.82%;融资金额更同比骤降93.65%至44.9亿元,直播电商、酒水电商、电商服务商无一避免双双下滑局面。如今,巨头“融合”背后的彼此试探,或将重新吸引资本关注,搅活电商生态的这池“春水”。
降本增效、寻求高质量发展是核心
头部互联网公司在面对这个将钱袋子越捂越紧的时代,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业务发展逻辑。不变的是,寻求高质量发展和降本增效依旧是各家公司的发展核心。
在郝智伟看来,“百亿补贴”更像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任何时候,低价都是抢占零售市场的最强法宝。任何时候,任何业态、周期、战略下,都可能出现价格战。只有教育市场,形成消费者的服务记忆,才是王道。”
郝智伟强调,零售的本质,依然立足于产品的比较优势与营销策略的市场冲击。所以,在这个时点,京东把过去和苏宁对战的手段再拿出来,也不稀奇。毕竟那一战之后,京东一骑绝尘,把苏宁甩到身后,京东对此是有深刻“肌肉记忆”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以低价的方式发展电子商务,是平台打击竞争对手的短期策略,电子商务发展到最后,应该回归本质,通过买卖实现可持续发展,短期的大量补贴是不可持续的。唯有创新,即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共建健康、融合、共赢的数字生态,平台运用新技术,打造新模式,创造新应用,挖掘新需求,通过“双十一”等各种场景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完善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为商家创造更大价值,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张丽娅 整理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