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 公募基金规模重回26万亿元

辩证看待 公募基金规模重回26万亿元
2022年07月06日 01:2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今日视点:辩证看待公募基金规模重回26万亿元

  昌校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6.26万亿元,仅次于今年2月末历史最高规模的26.34万亿元。

  重回26万亿元规模体现了基金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彰显出市场韧性,也预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继续壮大的“后劲”。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募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仍需完善相关措施,补上相关治理短板。

  一是短期利益诱惑或致基金投资“跑偏”,与长期价值投资相匹配的考核机制尚待完善。

  就市场情况来看,基金行业更注重事后考核而非过程管理,部分基金公司过度看重短期业绩、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指标,甚至有公司将自身资源向流量基金经理不合理倾斜,忽略长期收益考核。

  二是“盲盒基金”问题频出。

  或因市场环境和热点切换,主题基金名不副实、量化基金“伪”量化等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现象时有发生,这违背投资契约,产生信任危机的同时,也不利于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因投资者教育不到位,导致申赎资金大进大出。

  个人投资者在认知偏差和焦虑情绪下,容易出现频繁申赎、追涨杀跌等非理性行为,而申赎波动则会导致基金仓位被动变化,同时大额申赎也会对基金净值造成冲击。

  事实上,监管层已注意到上述问题,并于今年4月份至5月份密集出台相关“硬举措”。一方面,对既有规定进行完善和细化;另一方面,制定新规则,多维度夯实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例如,“引导投资者关注长期投资业绩、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追热点’”“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严禁短期考核与过度激励”等。

  监管层已做出明确指示,后续效果需要看基金公司自身的行动力,以及市场各方的默契配合等。“重回26万亿元”,是经过沉淀且更具价值,也是未来公募基金行业再创新高的坚实根基。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松琳

公募基金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3 楚环科技 001336 --
  • 07-11 国博电子 688375 --
  • 07-11 隆达股份 688231 --
  • 07-06 宝立食品 603170 10.05
  • 07-06 中科蓝讯 688332 91.6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