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过去后高增长消失 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

“洪峰”过去后高增长消失 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
2022年05月04日 23:58 第一财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缺货、涨价的状态“降温”,叠加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需求差异,今年一季度,A股半导体芯片厂商的整体业绩同比增速明显下滑、业绩分化明显:赚“产品涨价钱”的芯片厂商高光不再;因产能供过于求,消费类芯片厂商业绩增速回归常规水平;而设备、晶圆制造仍相对旺盛。 ]

  2021年全球半导体芯片供需失衡,“缺芯潮”导致的产品涨价,以及部分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形下,国产半导体芯片厂商的业绩表现水涨船高。

  在刚刚结束的4月份,A股市场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完毕,47只半导体股、73只芯片股2021年净利润增速,中位数分别达到117.84%、89.55%,比2020年的63.15%、50.72%明显提升。

  进入2022年第五个月,全球芯片整体供应链紧绷的现象仍然存在,但部分环节及细分领域的正常化迹象明显浮现,部分产品价格已逐步回归理性。

  缺货、涨价的状态“降温”,叠加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需求差异,今年一季度,半导体芯片行业的盈利,已经呈现结构性分化。报告期内,A股半导体芯片厂商的整体业绩同比增速明显下滑、业绩分化明显:赚“产品涨价钱”的芯片厂商高光不再;因产能供过于求,消费类芯片厂商业绩增速回归常规水平;而设备、晶圆制造仍相对旺盛。

  半导体厂商业绩分化

  疫情等多重因素下的结构性供需失衡,是近两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主旋律。2021年,芯片持续供不应求叠加前年业绩低基数,A股半导体芯片厂商业绩高增长。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47只半导体股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为61.85%、117.84%。而在2020年,上述两项数据分别为24.04%、63.14%。

  另一方面,73只芯片股2021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分别为36.64%、89.55%;也比2020年的16.14%、50.73%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部分以未盈利状态上市的企业,还实现了扭亏为盈。其中,SoC芯片厂商炬芯科技(688049.SH)2021年实现由盈转亏,股票“摘帽”;第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企业天岳先进(688234.SH)也在当年实现扭亏为盈。

  当前,需求剧增带来的全行业产能挑战,已演变为行业内部结构性分化。“电动车、智能驾驶、光伏等高速发展的新兴领域,芯片、功率半导体仍然供不应求,部分当前短缺的产品供给有望在下半年得到缓解。”一位TMT行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消费类电子品,在疫情暴发之初就已经被消费者采购,导致新增需求持续下滑,且更新换代需求不足。而新增产能不断落地,使得相关产品价格回归正常,相关企业难以维持去年的业绩高增速。”

  随着更多的新产能投入运营,供需矛盾逐渐弥合,大量“缺芯期”习惯囤货的企业不再常备库存,部分细分领域的供需平衡已经出现明显转折信号,业绩同比高增速难以维持。

  晶丰明源(688368.SH)是国内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设计企业之一。2021年,公司的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为主要营收来源,合计占总营收比重91.7%,去年净利润同比大涨883%。而今年一季度,晶丰明源的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9万元,同比下滑116.6%。

  晶丰明源在投资调研中表示,原材料涨价和去年四季度起,下游客户为消化库存对公司产品需求明显下降,持续影响2022年第一季度产品销量。

  “为什么电脑、手机等消费类模拟芯片出现过度出货的现象,下游需求真的有那么大吗?”前述分析师对记者说,“缺芯潮”一度引发终端客户的恐慌心理,部分客户过度采购、备货的行为,令产业供需矛盾越发模糊,进而导致大量客户采购超出其需求的芯片数量,这些高企库存需要一定时间消化。

  在部分子领域,具备竞争力的国内厂商依然维持业绩较高的增速。比如,模拟芯片周期性较弱,不追求先进制程,更注重稳定和成本。今年一季度,思瑞浦(688536.SH)、圣邦股份(300661.SH)等模拟芯片厂商,均实现营业收入翻番,主要系工业控制、汽车等下游应用领域需求持续高增长。

  全行业扩产带动半导体硅片和设备环节销售额增加。两家半导体设备企业,中微公司(688012.SH)和北方华创(002371.SZ),一季度营收均同比增长50%。

  半导体硅片作为制造芯片的基石材料,目前国内仍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半导体硅片龙头沪硅产业(688126.SH)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准。目前,沪硅产业位于上海临港月产30万片的300mn硅片正处于建设期,达产后或是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要素。

  行业结构性分化,

  业绩增速为唯一试金石

  2021年半导体需求急剧增加,在持续了多个季度的“缺芯潮”等多重因素下,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中芯国际(688981.SH)等制造厂商纷纷宣布扩产,行业又一轮扩产潮席卷而来。

  作为一个具有强周期属性的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当半导体行业进入大幅资本支出扩产后,往往会经历约2年的销售增长低迷。

  根据IC Insights预测,半导体市场持续强劲的销售增长,可能会在2024年碰壁。2024年将是市场的下一个周期性低迷期。事实上,去年四季度时,多名海外行业分析师,就喊出了本轮半导体周期进入下行期的观点。

  面对半导体板块的多重不确定性,在增量资金有限的情形下,A股市场存量资金先行从科技股中抽身。Wind数据显示,半导体指数年内累计下跌32%,回吐2021年全部涨幅。47只半导体股与73只芯片股的年涨跌幅中位数分别为-31.3%、-36.56%。

  重仓半导体股的公募基金产品也出现大幅回调。由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320007.SZ)今年以来净值累计下跌34.14%。

  A股方面,晶丰明源、韦尔股份(603501.SH)、明微电子(688699.SH)等芯片股年跌幅超50%;景嘉微(300474.SZ)、乐鑫科技(688018.SH)、卓胜微(300782.SZ)等上年度的明星股也重挫逾40%。记者注意到,这些股价重挫的个股今年一季度业绩均是同比下滑。

  同时,二级市场的走势低迷也传导至一级市场。据统计,今年3月14~4月29日,科创板新股首日破发比例高达77.8%。首日破发的半导体股包括:赛微微电(688325.SH)、唯捷创芯-U(688153.SH)、格林深瞳-U(688207.SH)、长光华芯(688048.SH)等。

  在一位上海私募基金人士看来,今年市场增量资金较少、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半导体行业自身周期等多重因素,导致半导体芯片股持续下跌。

  4月以来,作为半导体重镇,上海疫情对周边地区的产业链也产生了较大影响,生产物料及产品出货供应链存在一定阻碍。随着近期上海复工复产的有序展开,产业链运行现状备受市场关注。

  “区域疫情会对企业经营业绩有短期小幅影响,但不影响行业周期进程。智能汽车、5G、物联网等下游应用不断发展,将带动相关模拟芯片、功率半导体企业同步发展,随着下游产品渗透率不断提高,芯片增速将打开。而消费类的中低端芯片,产能基本无碍,价格也回归常态,新增订单取决于库存消化进程,业务领域单一的企业可能面临成本上涨、订单减少、产品溢价不再的多重压力。”一位半导体上市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反弹行情下的专属投资礼包!投资VIP权益、188元现金红包,100%中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9 阳光乳业 001318 --
  • 05-09 里得电科 001235 --
  • 05-06 普蕊斯 301257 46.8
  • 05-06 中科江南 301153 33.68
  • 05-05 大禹生物 871970 10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