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上热搜!三部门出手

跌上热搜!三部门出手
2022年04月12日 21:10 南国今报

4月11日

A股、基金再次因为下跌被顶上热搜

截至收盘

沪指跌2.61%,深成指跌3.67%

创业板指则下跌4.2%

两市超4100只个股下跌

行业板块跌多涨少

仅社区团购、预制菜等

少数疫情相关题材维持强势

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

投资者究竟有多难?

不妨用一组数据

直观感受下资本市场的难度系数

↓↓

“困难模式”下的股票市场

2022年以来,受俄、乌冲突升级以及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股票、基金成了“不大受欢迎”的一类资产。以A股市场为例,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12.99%;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的跌幅均超过了20%,满足了“技术性熊市”的标准。而跌幅最大的科创板指,今年以来下跌幅度已经达到28%。

放眼全球,A股并不是唯一下跌的市场。深陷俄乌冲突的俄罗斯RTS指数重挫32%;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下跌12%;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10%;2021年笑傲全球股市的法国CAC指数同样跌去了8%;而我国香港恒生指数下跌9%,中概股扎堆的恒生科技指数则跌去26%。

超半数基金亏损超过10%

股票行情不好,基金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统计显示,今年有5373只基金(包含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型基金、QDII、LOF和FOF)亏损超过10%,占全部基金总数(10680)的50.3%。

如果统计今年以来下跌的基金数量,这个数字会进一步扩大到8329只,亏损基金占比高达78%。对比2019年、2020年公募基金动不动30%、40%的收益率,2022年投资者对于投资基金、追寻“明星基金经理”这件事,心理落差会显得很大。

注:收益率<0%,8329只(其中收益率<-10%,5373只);收益率≥0%,2351只。

最牛“妖股”前三都是大基建

2022年以来,股市行情不好是一个事实,但如果“有幸”抓到一只“妖股”,那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今年以来,A股市场涨幅排名前三的股票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都来自于“大基建”板块,且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均超过200%。

现阶段涨幅排名第一的“妖股”,是一家从事公路工程施工承包的次新股——汇通集团。即便该股今日股价跌停,但今年以来累计收益已经达到386%;较其发行价格(1.7元/股)更是大涨了6倍。排名第二的天保基建(今日股价继续涨停)是目前A股市场“妖股梯队”中的一块“当红炸子鸡”,主营房地产开发,最近17个交易日怒刷13个涨停板,今年以来累计收益达到301%。

排名第三的“妖股”是浙江建投。从开年的7.54元/股算起,一直到今年3月21日最高的41.44元/股,浙江建投的区间累计涨幅一度高达452%。虽然近期股价回落不少,但时至今日,“虎年第一妖股”的光环仍未褪色,年度累计涨幅仍有266%。

最惨A股:年内跌幅77%面临退市

尽管2022年开年至今才4个多月,但不少个股的下跌幅度足以让投资者“汗颜”。打开年内跌幅榜查看,现阶段跌幅最大的,是目前正处于退市整理期的退市新亿,今年以来下跌幅度已经达到77%。退市新亿,全称新疆亿路万源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重庆四维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连续三年亏损、造假虚增收入触及退市规定,现已进入退市整理期。目前,证监会正持续深化退市制度改革,2019-2021年共有77家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实现退出,可以预见A股市场未来的“出清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退市新亿,包括中信博国科微道通科技*ST游久巨一科技兆威机电长盈精密泉峰汽车海源复材等在内的一批上市公司年内跌幅均超过50%。如此多的“腰斩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今年的股票行情操作难度之高。

证监会等三部门岀手稳定市场信心

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和全国工商联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稳定企业信心、稳定投资者信心、稳定政策预期。

来看关键表述

↓↓

1、 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和隐形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

2、 坚持“房住不炒”,依法依规支持上市房企积极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和行业变化,严格防范、妥善化解各类风险,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3、 免除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初费和年费、网络投票服务费等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4、 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保、养老金、信托、保险和理财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5、 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稳定股价进行回购。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

6、 支持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的比重,与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7、 上市公司大股东要审慎增加股票质押,金融机构要稳妥把握新增股票质押业务。

8、 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服务供给质量。

9、 国资委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给予积极指导支持,引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表率。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积极增持价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支持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现金分红。

10、 各级工商联加强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调研培训,引导民营上市公司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促进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多部门联合促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鼓励机构增加资本市场投资

《通知》共分为三部分12条项目。

一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定企业预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和隐形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民营上市公司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坚持“房住不炒”,依法依规支持上市房企积极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密切关注市场形势和行业变化,严格防范、妥善化解各类风险,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落实好疫情影响严重地区企业、疫情防控领域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并购重组等支持性政策安排。免除上市公司2022年上市初费和年费、网络投票服务费等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完善有利于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制度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保、养老金、信托、保险和理财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增加资本市场投资,特别是优质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

二是增进价值回归,稳定投资者预期。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稳定股价进行回购。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

鼓励大股东、董监高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本公司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时积极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审慎制定减持计划,严格遵守关于减持的披露、数量、价格、时间要求,规范、有序减持。

支持上市公司结合本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盈利水平,增加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的比重,与投资者分享发展红利,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

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召开年报业绩说明会,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交流方式,直观展示公司经营及业绩情况,提升互动效果,增进投资者对企业价值及经营理念的认同感。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媒体采访、网站新闻稿、官方公众号等多渠道对外主动发声,正面回应市场热点和投资者关切,提振投资者信心。

上市公司大股东要审慎增加股票质押,金融机构要稳妥把握新增股票质押业务,对于触及平仓线或发生违约的股票质押融资,督促金融机构与上市公司股东积极沟通、协商,通过补充质押品、担保品以及采取其他增信措施、展期等方式,稳妥处置股票被强制平仓风险。

三是各部门积极履职,共同促进市场稳定。

证监会及派出机构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密切跟踪上市公司情况,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疫情对上市公司经营和市场运行的影响,在依法合规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提高对上市公司的服务供给质量。证券交易所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上市公司服务机制,持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履行自律规范职责,积极引导上市公司稳定预期。

国资委按照便利企业的原则,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给予积极指导支持,引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表率。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要做积极的、负责任的股东,积极增持价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支持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现金分红。

各级工商联充分发挥引导服务民营上市公司的作用,加强对民营上市公司的调研培训,引导民营上市公司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强化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优化政策环境,促进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助推资本市场行稳致远

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上市公司经营发展也面临新的考验。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上升,世界经济复苏放缓、通胀高企,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上市公司发展面临的成本、资源、环境等硬约束不断增强,盈利持续修复的基础仍不牢固,在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难度不断加大。

截至3月底,境内上市公司共4782家,总市值80.7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上市公司家数、市值与2018年底相比分别增长33.4%和85.3%。目前,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3000家,家数占比约2/3,近年来新上市的公司中民企已占到八成以上。

“在清醒认识各种风险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表示,第一,稳增长、稳预期的宏观政策合力正在不断增强。第二,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正在加快形成。第三,资本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其中,《通知》就是稳增长、稳预期的宏观政策合力体现,当前,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长期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今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保供稳价、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等政策相继推出,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减税降费红利持续释放,企业降本增效、加快发展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近期,有关会议也对有效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等作出部署,进一步改善了市场预期。证监会也就减免上市公司初费年费、优化监管服务等出台了相关措施,助力上市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易会满指明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即着力提升“五种能力”,包括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表示,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是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要求;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就是增强公司内部合规性,加强合规质量的前提;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则是强调公司的社会质量,也就是取得业绩的同时增强回报社会的责任。上市公司要加强五种能力建设,加强社会回报、内部合规与业绩持续稳定的能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市公司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2 纳芯微 688052 230
  • 04-12 药康生物 688046 22.53
  • 04-12 嘉戎技术 301148 38.39
  • 04-12 中一科技 301150 163.56
  • 04-12 清研环境 301288 19.0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