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盲目跟风 警惕锂电材料产能过剩领域

别盲目跟风 警惕锂电材料产能过剩领域
2022年03月25日 01:47 证券时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 毛可馨

  锂电材料在去年“涨价”、“扩产”的声音不绝于耳,高涨的热潮似乎还在眼前,但已经有部分领域显露出产能过剩的风险。近期本报连续两篇报道分析了磷酸铁锂和六氟磷酸锂的供需情况,它们是锂电产业链中较早出现过剩信号的材料,原因有其共通性和必然性。

  其一在于二者扩产周期都比较短,磷酸铁锂只需要1年左右时间,六氟磷酸锂大约为1.5-2年。相较于其他锂电材料,比如三元正极比较依赖上游资源、石墨负极在石墨化环节存在能耗阻碍,以及隔膜在设备方面依赖进口等,磷酸铁锂和六氟磷酸锂的扩产进程不存在绝对瓶颈,相对而言还算是容易。

  其二在于二者扩产都声势浩大,其中还有很多跨界玩家。尤其以磷酸铁锂为代表,磷化工、钛白粉等大化工企业带“资”入局,根本上改变了原本精细化工产品的逻辑。一个最直观的感受,记者在公司调研中了解到,化工企业生产所用的反应釜、窑炉等设备体量都比传统设备大不少,明显提升了产能量级。

  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并不难,报道中分析使用的产能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公开资料,稍加梳理便可一窥其貌。磷酸铁锂规划产能500万吨,六氟磷酸锂50万吨,乍一看都令人瞠目,这些数字往往10倍于现有产能,且明显高过业内测算的需求量。

  公司都是理性的,关乎利润的参与者不会不清楚。之所以仍然选择扩产,一部分是想拼一把机会,争取占得先机,因此也踏踏实实加快产能建设步伐,以规避后面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来自政策端的环评能耗卡壳,或者来自市场端的产能拥挤价格战。而另一部分可能是在虚张声势,趁着风口蹭一波热度,炒一波股价,后面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每一个理性的公司放在一起,可能呈现为市场的不理性。一拥而上之后,价格机制会发挥作用,周期的浪花会剧烈翻涌,裸泳者终将出局。市场也表现出了理性的一面,锂电材料相关公司股价已经从高点滑落不少,也许是上游成本压力作祟,也许有市场整体走势的影响,但最终仍将逐渐回归制造业的估值,短期供需错配带来的高毛利是不会长期持续的。

  如很多业内人士评论,这轮锂电材料的周期不同往常,因为下游需求真的变了,它来自逐渐成熟、逐渐市场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市场的空间无可置疑,不到20%的渗透率意味着前景无限,但企业若想长久陪伴产业的成长,一定不是凑一时热闹,而是靠稳稳扎根,在技术工艺、成本控制和市场拓展上下足功夫。

  与此同时,锂电材料体系也在不断革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路线层出不穷。磷酸铁锂需要直面三元的强势竞争,但自身也在寻找突破,新型锂盐LiFSI也正为产业化蓄力。业内对“这个是否会替代那个”的讨论一直不断,一方面每种材料都有合适的细分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互补共存、错位竞争;另一方面,材料的生命力来自其优质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有时也免不了正面厮杀。

  对于投资者来说,新能源锂电领域的投资不再是一件乘风而起的易事,而需要花费更多功夫去研究。甄选竞争格局良好的领域,规避浮躁的产业和公司,并紧跟技术和市场的步伐,在蓄势待发的细分领域中发掘新机遇。

福利来了!低位布局良机,送你十大金股!点击查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产能过剩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30 瑞德智能 301135 --
  • 03-29 七丰精工 873169 6
  • 03-28 冠龙节能 301151 30.82
  • 03-28 普源精电 688337 60.88
  • 03-25 铭利达 301268 28.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