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金融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科创板、注册制试点等政策红利集中释放,证券行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创业板注册制落地一周年,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能力作为证券公司最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受到更多关注。
2021 年已过去四分之三,券商研究所本年度的研究成果如何?各行业团队在其相应的领域有何表现?有哪些代表作值得投资者们关注?四季度来临,在近期A股震荡调整背景下,市场下一步会怎么走?对投资者们有何投资建议?2022年又将有何期许?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首席研说》面向各行业研究领域的首席分析师们,他们在总结本年度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能给投资者们分享后市观点。
川财证券宏观研究陈琦团队介绍了自己团队的情况。
我们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的趋势变化与预测。我们研究的优势在于我们团队具有较为完备的宏观框架分析体系,并且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能够及时分析数据及政策的变化。
我们团队近期提出年内“宽狭义、窄广义”的异样流动性环境有望延续。首先,年初下达的专项债额度存在一定的发不完的可能性,部分债项发行窗口或后移12月甚至明年一季度,债市供给对年内流动性的压力或将低于预期。其次,央行年内仍有“降准置换MLF”的可能性,叠加政策端反复提及的“减排”货币政策工具,狭义流动性短期有望延续宽松。第三,7月国内宏观数据显示“稳增长”压力较大,也对信用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政策强调“跨周期调节”,四季度或将是“流动性精准滴灌”向“实质工作量”转换的窗口期,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最后,美联储短期操作对国内流动性环境的掣肘有限。其一,“Taper QE”不等于加息,“Taper QE”到加息之间仍将有较长时间的间隔。其二,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反映国内外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差异,去年3月以来,我国经济率先修复,较强的经济基本面在中长期支撑人民币汇率,我国货币政策始终独立自主。
今年宏观环境的关键词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稳健货币政策、财政发债后置、促消费和扩投资。
我们今年出的报告里,推荐《财政后置到底有何影响?》这篇。上半年监管先后8次提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逐步规范的监管环境或使地方政府在债券发行、资金使用等方面更加审慎,周期拉长。今年地方债“提前批”下达时间较前两年明显后移,一季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发行空白。据川财宏观团队测算,前5月国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仅占2021年全年额度的32.06%,较2019、2020年同期分别下行13.03和28.07个百分点。当前地方财政蓄势待发,棚改、社会事业对基建的分流效下半年应难以延续,乡村振兴、短期恶劣天气、碳中和等新基建项目均将拉动地方投资,地方债放量、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有望支撑国内基建投资改善。地方债供给放量挤占银行体系资金供给。下半年后置的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将集中释放,分流超额准备金,社融、M2剪刀差拉大,下半年狭义流动性环境或有较大波动。
责任编辑:常靖蕾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