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爆款”之下,盛名难副

北京文化:“爆款”之下,盛名难副
2021年09月28日 16:17 商学院

  北京文化:“爆款”之下,盛名难副

  内部举报、股东减持之后,实力派股东又要改选董事会,“爆款电影发动机”北京文化如何找回“初心”?

  文|吕笑颜 石丹

  在经历郑爽的1.6亿元“天价片酬”、与贾玲“分手”、财务造假坐实被证监会处罚之后,如今, 已经被“ST”的北京文化实力派股东又欲改选董事会。

  9月15日,ST北文(000802.SZ,股票简称ST北文,以下称为“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10%以上的股东富德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德生命人寿”)和青岛西海岸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西海岸控股”)《关于联合提请董事会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函》,要求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包括《关于北京文化董事会换届选举暨提名选举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等。

  北京文化曾被称为“爆款电影发动机”。屡屡押中《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高票房电影,却因内控失守、财务失真、内部举报、业绩爆雷、股东减持等事件让投资者们措手不及。加之今年开年迎来“郑爽事件”大雷,如今更是被列为执行人,北京文化似乎已是“千疮百孔”。《商学院》记者就本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影响、转让大碗娱乐股权及郑爽事件后续影响及未来发展规划向北京文化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财务造假

  制造了优质票房、口碑和流量的北京文化,最终也被“流量”拖到了谷底。

  在流量时代“黑红也是红”的逻辑之下,郑爽的“热搜体质”倍受关注,有数据统计,2020年郑爽登上热搜达179次,在粉丝心中她“真实直爽”。郑爽在接拍《倩女幽魂》之前,很久没有叫好的作品。但2018-2020年累计亏损逾31亿元的北京文化,却为郑爽的《倩女幽魂》付出了1.6亿元的“天价片酬”。 在她因为代孕跟前男友张恒“对撕”,被张恒曝光“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之后,北京文化的窘境也被推至大众眼前。

  也正是《倩女幽魂》等项目虚增收入,让北京文化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北京文化前副董事长娄晓曦2020年实名举报,“北京文化系统性财务造假,利用《倩女幽魂》等项目助力未完成业绩的子公司,通过电视剧进行利益输送。”

  2021年8月27日,北京文化发布关于收到北京证监局《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 经查,北京文化子公司世纪伙伴在2018年虚假转让《倩女幽魂》和《大宋宫词》两部电视剧的项目投资份额收益权,虚增收入4.6亿元,虚增净利润1.91亿元,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证监会拟依法对北京文化及董事长宋歌、董事张云龙等17名当事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对时任副董事长娄晓曦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8月27日,曾被粉丝追捧“真实”的郑爽被公布偷逃税案件处理结果,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99亿元。 此外,北京文化存在涉嫌为郑爽拆分合同、隐瞒片酬提供方便、帮助郑爽偷逃税款等涉税违法行为,税务部门也已依法另行立案处理。

  半路出家

  北京文化曾被誉为影视圈的“爆款发动机”,但让人意外的是,公司业绩却表现惨淡,2018-2020年累计亏损逾31亿元。因为2020年被报出具“非标”意见,该公司股票在2021年5月被“戴帽”。

  实际上,北京文化是一家从旅游公司“跨界”而来的新手。

  在涉足影视之前,北京文化是一家正统的全民所有制旅游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西旅游”),1998年登陆深交所主板市场。 之后京西旅游情况并不乐观,四次尝试与房地产公司进行重组,终于在2005年与昆仑琨完成重组得以“续命”,并更名为“北京旅游”。2010年,由丁明山实控的华力控股强势入局,其通过股份加上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最终以27.42%的持股比例拿下北京文化的控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而持股25.97%的昆仑琨,则变为第二大股东。

  2013年底,北京旅游以1.5亿元收购了宋歌的光影瑞星,也就是后来的北京摩天轮影视,宣布宋歌担任北京旅游副董事长。随后,北京旅游跟上当年的影视并购潮,正式转型进军影视文娱产业。

  2014年8月,北京旅游公告收购的三家公司,分别为娄晓曦的北京世纪伙伴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伙伴)、王京花的浙江星河文化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星河)、拉萨群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萨群像)。三家公司分别主营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经纪代理服务、电影和网络剧制作及整体营销业务。最终,北京文化以13.5亿元和7.5亿元的“天价”拿下世纪伙伴及浙江星河,而拉萨群像的收购以失败告终。

  随后不久,丁明山退出董事长席位,宋歌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北京旅游亦在2014年更名为“北京文化”。

  彼时,为了完成收购,世纪伙伴承诺2014年至2017年需完成利润9000万元、1.1亿元、1.3亿元和1.5亿元,共计4.8亿元的对赌业绩。浙江星河承诺四年业绩对赌不得低于4970万元、6530万元、8430万元和1亿元,共计2.99亿元。收购资金主要来自于2016年北京文化完成的29亿元定增。

  这笔定增交易中,富德生命人寿以约10亿元认购北京文化15.6%的股权;娄晓曦通过西藏金宝藏、新疆嘉梦认购8.1亿元,成为第三大股东;王京花通过西藏金桔认购2.8亿元。这意味着,娄晓曦和王京花将部分收购资金转化为了上市公司股权,与上市公司深度绑定,要想“解套”,只能等完成对赌协议后退场。

  

  作为一家从旅游公司“跨界”而来的新手,除了转型之初的收购外,保底发行成为“北京文化”这个外来者进入影视行业的最大路径。

  在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看来,在影视行业,保底发行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保证制片方、出品方的收益提前锁定;第二,相当于设定了一个很高的门槛,让真正有实力的公司拿到影片的发行权,“否则,如果纯粹为了分成去进行竞价的话,那么,可能发行方拿到分成比例高的方案才最有利于自身。”

  有限的优质资源导致保底发行成为参与优质项目最可行和流行的办法,借助资本的力量,获取优质电影资源的发行及投资机会,最终切入上游生产环节,实现企业的文化转型。也正基于此,行业资源有限的北京文化参与的票房保底,其分成比例都远远低于其他影视公司主导的保底方案。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保底发行是降低影视作品各方风险的机制,其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缺少资源积累的北京文化,却将保底发行与天价片酬当作激进扩张的手段,这就会导致当整体产业处于快速发展周期时,这些弊端都被业绩成长所掩盖,可是一旦产业环境趋冷,就会全部暴露。”

  也正因如此,虽然频繁押中“爆款”,却并未能“点燃”北京文化的业绩。2019年、2020年,北京文化分别亏损了23亿元、7.67亿元,这还是在产出了《流浪地球》这样的高票房成绩前提下。据北京文化2021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56.57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6.26万元。

  从电影本身来看,2017~2019年间,北京文化参与制作电影达26部。电影总票房却没有随着产量的增长而增长。2017~2019年,北京文化累计电影票房分别为76.66亿元、46.89亿元及62.71亿元。计算下来,这三年,北京文化的单片收益一直在下降,单片票房分别为12.77亿元、5.86亿元和5.7亿元。

  在况玉清看来,即便频频押中“爆款”,但从长期来看,北京文化股价仍然处于不断跌势当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其依赖“爆款”所带来的短期利好刺激和长期不确定性,由于北京文化体量小,而影片票房波动性大,票房一般的电影往往会稀释掉“爆款”影片的收益。

  沈萌表示:“影视作品作为项目制业态,的确存在‘押宝’的因素,但即便是‘押宝’也同样可以凭借专业分析和评价能力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将其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一地鸡毛”

  业务能力不及他人的北京文化,寄托于资本操作“一步登天”,然而多人联手下的资本游戏,风险在于“和则赢,斗则输”。 在北京文化的资本局中,各路“大神”因利益而聚,也因利益而散。一旦利益分配不均,娄晓曦式的人物便会引爆手中的“炸弹”。

  资深电影制片人方田(化名)曾告诉《商学院》记者,中国影视行业的管理水平比较低,大部分影视行业的老板和基层管理人员是制片出身,职业经理人太少。但是,影视公司特别需要真正的专业管理者,而不是制片人当老板,制片人的能力更多的是对影视项目的管理。但是一家影视公司做大之后,不仅仅是投资几个影片而已,而需要战略布局,以真正做生意的心态来做影视,算细账,不求虚荣。

  沈萌表示:“北京文化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动作,还是业务结构的调整,都透露出较强的‘短期投机’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在其发展中会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捷径’,而目的自然也是寻求利用估值杠杆快速获取泡沫化的增值收益。”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北京文化持股超过5%比例的大股东分别是:持股1.12亿股的富德生命人寿、持股7785万股的青岛西海岸、持股3785.50万股的西藏金宝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持股5%的华力控股。

  

  华力控股原是北京文化第一大股东。2020年第四季度,华力控股继续连续减持,现持股比例为5%,持股数量3579.5万股,且被法院冻结。2021年1月5日,华力控股及实控人丁明山由于没有履行对东北证券的给付义务,被长春法院发出了限制消费令。

  

  2020年,想要“清仓”的华力控股将持有的股份卖给青岛西海岸集团,后者通过拍卖的方式获得前者7.6%的股份,并在此后一直增持到10.87%。此举被业界解读为“北京文化将被国资收购”。

  

  如今北京文化的溃败,既揭露了一些既得利益者将行业当做“套利圣地”,更投射了中国影视行业艰难前行的现实原因。况玉清表示:“业绩对赌过程中财务造假的问题,其实在上市公司里也算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并购的项目,也都有‘对赌’,其中有很高的业绩承诺,然而没过几年就能发现有财务造假,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资本运作中过于注重资本,却没有把精力放在真正主营业务的经营上所导致。”

  

  为了业绩而疲于奔命的北京文化,还有精力沉下心做电影、制造爆款?

  

  对于影视公司而言,明星艺人给公司带来流量,也为公司带来风险,影视公司想要把公司的盈利与艺人流量挂上关系,这就意味着风险和不稳定,因为艺人的流量本身就是非常不稳定的。前有范冰冰与唐德影视,现有郑爽与北京文化。随着近期北京文化将持25%的大碗娱乐股份进行抛售之后,贾玲这最后一张“底牌”也离开了。

  

  沈萌表示:“捆绑艺人虽然无可厚非,但也说明企业对于短期流量热度的关注,已经脱离对作品内容本身的关注,模式也从精神层面的文化作品向粗浅的短期流量与暴利回报转变,这是被动向不良倾向低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思阳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9 同益中 688722 4.51
  • 09-29 富吉瑞 688272 22.56
  • 09-28 珠海冠宇 688772 14.43
  • 09-28 百普赛斯 301080 112.5
  • 09-28 孩子王 301078 5.7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