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沙高新区“制造业百强园区”再进位 来源:长沙晚报
盛夏六月,酷暑当空。
不断攀升的不止是气温,还有长沙高新区发展的炙热力度。
全球第三条、中国首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生产线——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迎来投产点亮仪式。项目现场,碳化硅长晶、衬底、外延、芯片等各种厂房鳞次栉比,将助力湖南半导体产业形成“湘军”方阵之势。
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股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长沙今年首家、累计第71家A股上市公司。
天际汽车长沙匠心智造工厂投产仪式举行,麓谷造的第二款新能源汽车荣誉下线,新能源汽车驰骋“天际”。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发布“2021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长沙高新区位列全国第9位,较去年上升一个位次,成为湖南唯一进入前十的国家级园区,创历史新高。
……
这个火热的六月,地处中部的长沙高新区奋力攻坚、全力冲刺,以产业项目建设的优异成绩,以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回首百年光辉奋斗历程,凝聚振兴发展蓬勃力量。跟随党的百年奋斗脚步,晋级国家级园区30周年的长沙高新区,砥砺前行、风雨兼程,以奋斗姿态绘就了一幅生动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作为省、市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长沙高新区在“三高四新”战略的指引下,争创“五好”园区,主动抬高坐标,争当“领头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振翅翱翔。
2021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调研长沙高新区时寄语,高新区要打造科创高峰、推进全面升级、奋力争先进位!
“过去30年,长沙高新区已走出了一条代表湖湘特质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面向未来,重整行装又出发,砥砺前行再登高。长沙高新区将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聚焦‘攀高’‘升级’‘进位’, 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长沙中更好地扛牢责任、担当使命、彰显作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庆年如是说。
高站位 创造“芯”未来
竞逐高质量发展,长沙高新区赢在高瞻远瞩的战略创新,胜在布局。
6月23日,长沙高新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号称长沙半导体产业“巨无霸”、总投资160亿元、总占地面积1000亩的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迎来首批厂房投产点亮仪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位列省、市多个重点建设计划的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首批厂房灯亮起,就像燎原星火,点亮了高新区的全“芯”布局,无疑将为湖南半导体产业吹响发展的集结号。这一项目强力建设、落地生根的背后,折射的是长沙高新区主政者对抢抓国家“芯”发展机遇的敏锐认知和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矢志不移的坚定内核。
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第三代半导体被列为国家面向2030年重大项目之一。大力发展功率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湖南共识”,也是实现国家战略的“湖南担当”。
“功率半导体产业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高科技产业,事关国家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诚如长沙高新区主政者所言,高新区抢抓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着力招大引强,引进了诸如福建三安半导体这样的龙头企业。
从2020年5月9日,该项目在高新区打下第一根桩基,11个月后,41栋32万平方米的厂房拔地而起到喜封金顶,一座高精尖的厂区在1500人、150台机械连轴奋战中,终于屹然矗立。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的建设历程已然刷新“高新速度”甚至“湖南速度”。
“长沙高新区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企业在这里能够安心地发展,我们项目选择落地在长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福建三安集团董事长林秀成点赞“高新速度”,并表示企业将以全球尖端技术、国际人才团队、先进设备和丰富产业经验,全力推进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投产达效。
“作为湖南省的重点项目之一,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将在长沙高新区建设形成集长晶、衬底、外延、芯片、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是全球第三条、中国首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生产线,其产品可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高铁机车、航空航天和无线(5G)通讯等领域,这必将成为推动湖南新一代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重大动力。”业内这样评介湖南三安项目在湖南半导体产业中的作用。
从龙头企业的引进到上下游配套企业竞相“开花结果”,长沙高新区半导体产业蓄势待发。长沙高新区坚持以“三智一芯”产业为主攻方向,全力建设功率芯片产业基地。目前长沙已引进了湖南三安、中电科48所(楚微半导体)、景嘉微、国科微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在麓谷范围内已聚集长沙54%的功率芯片企业,初步构建形成了集芯片设计、材料、装备制造、工艺设计、封装封测等环节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举行“链上麓谷·创芯未来”宽禁带半导体专场招商推介会,全力推介高新区的优质半导体企业,助推业界企业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随着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长沙“芯”谷逐渐集聚成势。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发展硅基功率半导体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建设国家级功率半导体创新中心,营造最优质的产业生态,将长沙高新区打造成国家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地、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器件的全球制高点、国家功率半导体成套国产装备供应基地。”长沙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郭力夫介绍。
高投入 谋求新发展
潮涌麓谷,千帆竞发。
汽车奔驰在长沙高新区,宽阔平坦的大道纵横交错,高标准建设的厂房拔地而起。
把目光转向园区的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只见厂区内混凝土泵车,高耸入云,车间内机声轰鸣,焊花飞扬;装载泵车、布料机的货车,接连驶出工厂,准备助力中俄迄今为止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和徐大堡核电站,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在长远锂科锂电池扩产项目现场,塔吊林立,1000多名建设者,正在全力施工建设中,该项目致力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材料NCM和NCA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2亿元,年利税总额约6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个。
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内,机器人手臂飞舞,全自动喷涂机器人可实现车身表面100%自动喷涂……在高新区天际汽车长沙新能源项目建造的匠心制造工厂,一台台崭新的天际ME5汽车成功下线,该工厂满负荷生产可以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一个个产业项目演绎着“加速度”、一座座现代化车间“智”造不停、一批批产品成功下线“出海”……长沙高新区处处涌动着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热潮,一派生产繁忙的火热景象。
如今的场景是曾经的梦想。
1991年,长沙高新区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身份”飞跃。
1997年5月,在总规划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一区四园”获国家科委批准,长沙高新区调整为岳麓山高科技园、星沙工业高科技园、马坡岭农业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和市内政策区组成;
1999年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岳麓山高科技园望城坡产业基地建设;
2000年2月,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岳麓山高科技园破土动工,很快扩大至23平方公里建设麓谷产业园区;
2003年12月31日,市委常委第十届第117次会议,明确麓谷总体规划为80平方公里。
此后,高新区不断向西延伸、跨越,托管东方红镇、雷锋镇、麓谷街道、廖家坪街道,版图拓展至140平方公里,走向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蓬勃发展期。
“高”与“新”是长沙高新区发展产业项目的重点,也是最精准的概括。高新区用创新的开放底色不断吸引龙头企业、总部企业“加码”“抢滩”,一批“含金量”十足的重大项目持续赋能高新区的发展。
以“项目引进、建设拉练、竣工投产”三大活动为抓手,截至目前,高新区集聚了295个项目,其中重大项目95个,高峰期74个在建工地热火朝天,562座塔吊、3.2万名一线建设者奋战在项目一线。
中联智慧产业城、湖南三安半导体项目、航天环宇形成三大片区纵深推进,串连起高新区绵延10公里的许龙路工业走廊;深信服、万兴科技、益丰大药房、三诺生物等一批优质项目增资扩产;京东方艺云、中电软件园、万兴科技、麒麟信创、同有科技、清源华建、文思海辉、新点软件有效推进项目合作与建设,实现产业规模、增速继续领跑,高新区正在积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更多新优势。
从几间办公室到以麓谷为核心的“一区四园”新格局,版图拓至140平方公里;从2万元开办费起家到“一区四园”营业总收入突破5200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土地,坐拥3.3万家企业、4.8万家市场主体,创造出全省3%的税收;涌现中联重科、威胜集团、三诺生物等48家上市企业,占全市的65%、全省的42%,跻身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拼搏三十载,破浪前行看今朝。一路走来,长沙高新区持续育强创新动能,坚毅走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先后获批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海外高层次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33个国家级战略平台;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42个,总数位居全国高新区第3位;汇聚各类人才超过20万人,其中科技从业人员7.5万人,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46家,博士后工作站38家,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全省首位,黄伯云、卢光琇、詹纯新、戴立忠等一批国内外顶尖院士、专家在园区领衔创新创业。
技术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先一路。高新区累计转化科研成果3000余项,在园区诞生了全球第一台碳纤维臂架泵车、全球输送高度最高的混凝土泵车、中国第一条镍氢汽车动力电池全自动生产线等19个“全球第一”“全国第一”。
一大批国家级荣誉和全球第一产品的背后,是与生俱来的创新气质。从无到有、从大到强,长沙高新区实现了从区县产业园区到国家级高新区质的飞跃,已然成为长沙名副其实的“西引擎”。
高起点 攀登新高峰
6月16日上午,上海股交所内,随着一声清脆喜庆的锣鼓敲响,爱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交易,成为长沙高新区第48家上市企业。
丁建文创建的爱威科技隶属于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代表企业。与爱威科技同处高新区的上市企业圣湘生物、九芝堂、三诺生物等,共同助力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井喷”式发展,与长沙高新区“把党委建在产业链上”、党建赋能产业链的做法密不可分。
笔者了解到,高新区党工委成立六大行业(产业链)党委,构建“党建引领、行业归口、产业链接、融合发展”园区非公党建工作新体系,走出了一条非公党建新路子,目前6大行业(产业链)已建立党组织814家,拥有直管党员9834人,今年新发展党员512人,签约落户重大项目24个,签约资金396亿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350人,搭建产业平台11个……党建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各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长沙高新区以党建为牵引,“强转型、拉龙头、抓项目”,获取了产业转型的“换挡变速器”,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浓墨重彩书写“增”与“进”的发展画卷。
30年风雨沧桑,步履坚定;30年砥砺前行,一路芳华。
晋级“国家队”已整整30年,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新区将如何擘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
创新驱动溯风奔跑,创新浪潮澎湃激荡。高新区将积极抢抓中部崛起、长沙快进的历史机遇,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在战略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奋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零”的突破,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质增量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着力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完善科技服务体系,聚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高峰,实现创新人才风涌云集、创新成果硕果累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晋级国家高新区30年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
高新区将聚力建设“五大基地”,奋勇担当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领头雁;聚力实施“五大工程”,奋勇担当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领头雁;聚力抓好“五大创新”,奋勇担当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领头雁;聚力塑造“五大新城”,奋勇担当长沙打造现代化大都市领头雁!
“长沙高新区要做好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对标争先进位坐标系,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中担当园区领头雁;扛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突出产业发展、高端项目建设、全区规划、科技金融生态、教育强区、社会事业、产城融合、营商环境、党的建设九大领域,苦下功夫,全方位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正如长沙高新区的主政者们所言,接下来,高新区要在各个方面不断发力,演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产城融合魅力。让长沙高新区,不仅仅成为聚力创新的“火车头”、富民的“磁矿场”,更要成为安居乐业的“后花园”!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望高新区发展30年的历程,解放思想、改革发展是贯穿期间的路标,先行先试、创新突破是永远高举的火炬。展望未来,志当存高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长沙高新区的未来,将创造更多的奇迹,在攀高追新中加速弯道超车。
高新之上,再登新高。而今,肩负长沙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领头羊,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中担当园区领头雁重任的长沙高新区,将不断擦亮“高”与“新”的底色,让优质项目落地生根、特色产业开花结果,赋予“高”与“新”更强大、更丰富的内涵,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再出发。(朱莉)
(责编:唐李晗、彭应兵)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